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货币所有权归属及其流转规则对“占有即所有”原则的质疑其木提【内容提要】货币为民法上的特殊.【关键词】货币 种类物 占有 .一、问题的提出在现实生活中,货币现金因人们的买卖、投资、储蓄.我国民商法学界对货币所有权.但近年来,学说多主张该“占有即所有”原则.货币是民法上的特殊动产.二、大陆法系上货币返还请求.在古罗马时代.德国民法典第929条规定,动产所有权的移转.德国民法典第935.除上述通说外,德国民法上还有.在日本,关于货币的财产属性,立法上的依据为.但自学说借鉴德国法所主张的.三、英美法系中的货币返还.(一)衡平法上的追及法理在英美法系国家,除了普通法规则以外,还有衡平法.衡平法则不然,衡平法不拘泥于形式上的所有.(二)对丧失的金钱及其代位物的追.依衡平法规则,对于所丧失金钱的代位物,.如前所述,受损人可在拟制信托或优先权之间作出.(三)对混合金钱及其代位物的追及力依衡平法规则,侵占人将其.那么,在侵占人使用混合资金之一部分而取得代位物,.四、货币的物权特征及其流转规则通过前文的梳理可知,我国民.(一)基于法律行为的流转1移转货币所有权的法律行为。我国物权法.在涉及货币所有权问题时,不得不论及存.2移转货币占有的法律行为。首先来看货币现金的.当所有人所丧失的金钱与占有人的金钱相混合.其次来看特定账户资金的占有问题。在委托、信托、行纪.我国信托法.我国合同法.可见,上述商事法律关系,实际上是所.(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流转1基于事件和法院裁判而发生的.就法院与债权人之间的法律.我国继承法.2因事实行为而发生的流转。我国.个性大于共性的特殊货币以及以封金形式特定化的货币.我国物权法第107条没有规定所占有的脱离物.五、结语尽管“占有即所有”理论已成为法学.货币所有权问题是一个跨学科、多门类.【作者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注释与参考文献参见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参见郑玉波:民法物权,台北三民书局1.参见钱明星.参见王利明:货币所有权,载王利明:.参见周枬:罗马法原论,商.参见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法国最高法院第一民事法庭19.没有人会说,女佣是住宅的占.参见德曼弗雷德沃尔夫:.同前注,鲍尔、施蒂尔纳书,.法国民法也认为,如果占有人.法国民法典第1892条、德国民.同前注,曼弗雷德沃尔夫书,第90页.瑞士民法典第935条也规定,金钱及无记名.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参见叶金强:公信力的法律构造,北京大学出版社.参见日能见善久:金钱之法律属性,载.参见日四宫和夫:物权性价值返.同前注,曼弗雷德沃尔夫书,第92页.参见日本最高法院1911年5月24日判决,日本.(21)参见日本最高法院192.(22)同前注,星野英一主编书,.(23)参见日川岛武宜:所有权法的理论,.(24)参见日末川博:.(25)日本最高法院1993年4月10日判决也认.(26)参见日好美清光:赃物之善.(27)同前注,我妻荣先生追悼.(28)参见马新彦:美国财产法与判例研究,法.(29)参见日植田淳:英美法中的信任关.(30)参见马继军:论不当.(31)参见日中野.(32)参见日松岗久和:.(33)英美法系的判例和学说均认为存款所有权.(34)参见日道亘内弘人.(35)同前注(32),林.(36)同上注。(37)参见曹新友:论存款所有权的归属,.(38)参见刘保玉:论货币所有权流转的一般规则及.(39)参见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案,最高人民.(40)参见公孙致远编.(41)参见侯利宏:论物上.(42)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1)通则.(43)参见史尚宽:物权法.(44)参见王利明:物权.(45)同前注(38),刘保玉文.(46)我国信托法.(47)参见史尚宽:债权各论,中国政法.(48)同前注,周显志、张健文。(49)同前注,王利明书,.(50)参见其木提:论行纪合同委托人的取.(51)同前注。(52)参见日濑川信久:物权债权区分论.(53)同前注(41),梁慧.(54)同前注(40),孟勤.(55)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951条.(56)参见邹海林:我.(57)参见日加藤雅信:财产法体系与不当.论英美法系中的货币占有与所有相一致原则贾邦莲上传时间:2006-6-9浏览次数:1244字体大小:大 中 小关键词:货币所有权/占有/合意/特定化内容提要:在英美法系国家,如同大陆法系一样,货币的占有与所有相一致似乎是公认的原则。但笔者通过对英美法系案例的考察及分析,得出货币所有权的移转应遵循一般动产所有权变动的普遍规则,即必须存在货币所有权转移的合意及转移占有这两项事实,从而推翻“货币所有与占有相一致原则”“普遍适用”的“神话”。一、货币所有权概念的廓清很多学者在讨论货币所有权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由于概念不清而导致的逻辑混乱,从而使货币所有权这一问题变得相对复杂。因而笔者认为在讨论货币所有权这一问题之前,对货币所有权这一概念进行廓清十分必要。笔者认为,就货币所有权而言,存在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货币之物质素材的价值;其二是特定的货币符号所代表的财产所有权;其三是对不特定的货币符号所代表的抽象财产的所有权。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张10元的人民币,这张制成10元人民币纸的价值即是第一个层次的含义(在论述货币所有权问题时基本不采这一含义),特定的这一张10元人民币的价值是货币所有权之第二个层次的含义,而不特定的任何一张10元人民币的价值则是货币所有权的第三个层次的含义。依笔者看来,各国通行的“货币占有与所有相一致原则”是采货币所有权的第二层面的含义,尽管有学者认为应采第三层面之含义, 1但笔者认为就抽象财产而言是不存在所有权的,因为所有权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针对一个个具体的不动产、动产而言的。因而笔者下文关于货币所有权的论述是就特定的货币符号所代表的财产所有权而言的。二、英美法系 “货币占有与所有相一致” 中的“合意”在英美法系中,“货币占有与所有相一致原则”的确立最早体现在英国1884年Foley v. Hill一案中。本案主要是判断存款所有权的归属。该案的主审法官认为:该案的问题在于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关系究竟为何?信托关系?一般的债权债务关系?最后得出结论:,由于货币强烈的流通性所致,货币,一旦被存入银行,就不再归存款人所有,它就已经变成银行所有的,只是银行应当随时应存款人的要求将其存入银行的相等数额的货币归还给存款人。其理由主要有:存款人既然将钱存入银行,他必然应当知道:钱将处于银行的控制之中,那么它就应当是银行的钱了,银行就可以独立的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处分这些钱,他可以通过这些钱去为自己盈利,他不会因为违背了信托规则而受到惩罚,即使由于银行的原因使这些存款处于危险境地,银行也不会被判侵犯了存款人的所有权。换句话说,银行对存款人不负有为存款人去“合理照顾”这些存款的义务。虽然说银行有义务在存款人取款时支付同等数额或者更多(由于利息的存在)的货币,但是这个义务是由存款人和银行之间的合同关系决定的。总的一句话来说,货币的所有权随着货币的转移交付而移转给了银行,银行与存款人之间只是一般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不是替存款人管理存款人货币的受托者。 2此案判决后,基本上就确立了“Property in cash passes with possession because it is a primary characteristic of currency that it may pass from hand to hand without any question as to title.”,也即著名的“货币占有与所有相一致原则”。此后的有关货币所有权变动的大多数案例都遵循了“货币占有与所有相一致”这一原则,如Pott v. Clegg (1847) 16. M & W. 321、Libyan Arab Foreign Bank v. Manufacturers Hanover Trust Co. (No. 2)等等。从这些判例在处理存款所有权归属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认定货币所有权随着占有的移转而发生移转,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并不是货币的高度的流通性所致,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当事人转移货币所有权的合意。这一点我们从Foley v. Hill案中Lord Cottenhan Lc法官的Analogy 中可以看出,他认为:“在此案之前还未有任何一判例曾对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关系作过界定,但却有人尝试通过类比委托人与代理人、委托人与行纪人、信托关系中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关系来考察银行和存款人之间的关系。结论是:这些关系明显不同于存款人与受托人之间关系的一点在于:这些关系中不存在转移货币所有权的合意,而在银行与存款人之间却包含了这种合意,即存款人将对货币的处分权让渡给了银行。”在1974年发生的Balmoral Supermarket Ltd. V. Bank Of New Zealand的判例则从反面说明了“货币占有与所有相一致原则”的前提在于存在“转移货币所有权的合意。”在本案中,原告是一家超市即Balmoral Supermarket Ltd,被告即Bank Of New Zealand。在1972年4月17日,原告的一名雇员受店方委托持约4000美元到被告处去存款,这个雇员到了银行以后,从包中取出钱并填写了存单然后交于银行工作人员的柜台前,按照银行一般业务规则,银行工作人员在清点完存款并与存单数目核对无误后,应向存款人交付存折。而在本案中,正当柜员刚刚清点完100美元时,银行内冲进一群抢劫犯,将未清点的仍放在柜台上的钱款抢走了。原告于是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支付被抢走的钱款,其认为,其既然已将现金交与银行工作人员清点数目,根据“货币占有与所有相一致原则”,则货币所有权则已转移至银行,故银行理所当然应当承担钱款被抢的损失。被告不服,辨称:按照银行一般业务规则,只有当银行在清点完存款人的钱款并与存单核对无误后向存款人交付了存单后,货币的所有权才发生转移。而在本案中,钱款被抢在前,银行还未来得及核对并交付存单,故此时货币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仍有存款人所有,那么毫无疑问,也应当有存款人自身承担存款被抢的损失。对此案,法院最终判决原告败诉,主审法官认为:尽管在Foley v. Hill一案明确地指出了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关系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但这并不能简单的被适用到对此案的判断中,因为银行与存款人之间如果要形成债权债务关系,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现实的存在一个“deposit”(即存款),如果根本没有将钱存入银行,则根本无债权债务关系可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有存款这一过程得以完成,才可以说银行与存款人之间达成了转移货币所有权的合意。而本案中,很明显,存款这一过程没有得到顺利完成,也就是说原告与被告之间关于“转移货币所有权的合意”并未达成,故货币所有权也就并未发生转移。Foley v. Hill案和Balmoral Supermarket Ltd. V. Bank Of New Zealand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货币占有与所有相一致原则”必须建立在“转移货币所有权的合意”的前提之上,也就是说,货币所有权的移转与一般动产一样,必须首先存在让渡所有权的合意。三、货币的混同对货币所有权的不可恢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形,如被抢被偷的货币、被非法侵占的货币等等,在这些情形中,可以说当事人之间并不存在转移货币所有权的合意,但是如果我们不承认货币所有权在这些情形下已经发生转移,将会导致流通的困难,使得货币的流通性也被丧失。而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得“货币占有与所有一致原则”得以产生。有学者说道:“货币之所以存在所有与占有同一规则,根本原因就在于货币作为社会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而具有的流通功能,此种高度的流通性必须抹煞货币上存在的任何特性,使其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人们只去注重货物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而不注重作为其载体的那张纸,所有占有货币就取得了货币的所有权,丧失占有就丧失了所有权。如果在交易上,使货币的所有权与占有分离,那么接受货币的人需要逐一调查交付货币的人是否具有处分权或所有权,否则将导致不测的损害,何人敢接受货币,如此必将彻底毁掉货币的流通功能。” 3笔者对于货币所承担的“高度的流通性功能”不持质疑,但对由此而导致的“货币占有与所有相一致”不敢苟同。因为笔者认为如果能够利用财产权转移的理论本身去解释在这些情况下的“货币占有与所有相一致”,就根本没有必要就货币高度的流通性功能而去创立这样一个“货币占有与所有相一致”的原则。下面笔者就借用大陆法系的物权转移的理论来对这些情形作一解释。笔者认为,就一般动产而言,如果当事人之间不存在转移所有权的合意,排除善意取得的适用,如果被偷被盗或者被非法占有,则是不转移所有权的,但是如果这些财产在被偷被盗或是被非法占有后,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人为原因导致动产不复存在,则此动产的所有人则根本无法实现其对此动产的所有权了,则只能将其对侵害人的物权请求权转化为损害赔偿的“债权请求权”了。那么比照货币来说,当其被盗被抢或被非法占有后,排除善意取得的适用,正如上文分析过,如果仍然认为其所有权没有转移,则会损害货币的流通性,因而笔者认为,此时货币的所有权的确是发生了转移,但是笔者宁愿认为这如同一般动产由于不复存在而导致所有权的灭失一样,是所有人对这些货币享有的所有权的灭失,因为当货币被偷被抢或被非法占有后,这些货币往往就混同于其他货币,而丧失其可分辨性,这是由于货币的种类物特性导致的,此时,原所有人要想恢复对其原所有货币的所有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货币所有权时就特定的货币符号所代表的财产所有权而言的)。那么他只能将基于所有权基础上产生的“物权请求权”转化为损害赔偿的“债权请求权”。而对这些没有经过与原所有人合意而取得货币所有权的人来说,可以说,这种所有权的取得是一种原始取得,而并不是一种继受取得。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实由于货币的种类物特性导致货币的混同其实就相当于一般动产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的不复存在的损害一样,混同其实就是一种对货币所有权的“隐性损害。”只是这种损害与一般动产的损害不一样,它导致的结果并不仅仅是所有权的灭失,还导致了一个新的所有权的原始取得。而且这样也更容易解释下面这样的情形:如果一个小偷刚偷完一个钱包,还没来得及打开钱包就被抓住,此时如果依照“货币占有与所有相一致原则”来解释,就显得不太合理。笔者认为,此时由于钱包中的货币还并未“遭受”混同的“损害”,且不存在转移货币所有权的合意,所以此时失主并未丧失对这些货币的所有权。四、结论通过第二部分对转移货币所有权的合意及对第三部分货币混同对货币所有权不可恢复的损害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货币所有权的移转与一般动产所有权的移转类似,必须存在转移所有权的合意。但同时由于货币本身的特殊性及其“高度的流通性”所致,货币除了如同一般动产一样会遭受物质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ospf协议书传输太慢
- ntp时间同步协议书
- 厕所修建简单协议书
- 阿里 竟业协议书
- 2025年RCEP项下矿产资源原产地规则应用考核试卷
- 申报 服务 协议书
- 烧结检修技术协议书
- 深圳股权转让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工程建筑行业工程建筑技术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航运物流行业智能船舶管理技术报告
- GB/T 16895.37-2025低压电气装置第8-82部分:功能方面产消式低压电气装置
- 青海省西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瞳孔意识评估课件
- 基于Python的深度学习图像处理 课件 第六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增强
-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片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 产品卸货及现场安装服务流程方案
- 2025温州市工业与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司机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书
- 初中教育《拒绝浮躁静心学习》主题班会课件
- GB/T 46425-2025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 胎儿生长发育科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