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措施研究.doc_第1页
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措施研究.doc_第2页
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措施研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措施研究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 邹冬梅 袁玉英 黄金丽 摘要:目的探讨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11例在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微血管减压术的各项术前准备与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做好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术后无因护理不到位产生的护理差错,低龄组及高龄组护理措施到位。结论:规范化护理措施能够满足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护理需求。关键词: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目前国内多家医院针对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措施提出了自己意见,认为完善的护理措施是保证三叉神经及面肌痉挛患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通过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术后病情的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改善患者预后。1年内的颅神经减压患者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共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35岁-70岁,平均年龄56岁,入院后均行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2.试验分组: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低龄组(年龄65岁)及高龄组(年龄65岁),根据不同组别提出系统护理措施。3.护理措施:3.1 术前护理3.1.1 心理护理低龄组患者尤其是面肌痉挛患者,影响容貌,自我形象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责任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接触、沟通,让她们明白此手术是成熟手术,成功率高。并给患者观看有关手术后患者的图片,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熟悉手术流程及术后常用仪器、留置尿管等可能出现的不适,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便于术后沟通与护理。手术室护士与麻醉科医生提前l天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告知患者手术室基本设施和应有的配合,减轻患者对手术室的神秘感和对手术的恐惧感。高龄组患者初到病房时会感到孤独无助。长期顽固性疼痛的困扰使患者易出现焦虑、烦躁和抑郁等症状,加之对手术的顾虑,上述症状入院后会更为明显。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同情心,并从专业的角度做好患者的疏导工作,多与之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客观告诉患者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列举手术成功恢复的病例,以增强患者治愈疼痛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要向患者解释手术治疗的机理,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树立信心,以得到患者的配合。3.1.2 病情观察低龄组颅神经疾病患者除行神经外科常规检查外,还要行磁共振断层扫描,以作为筛选患者及指导手术的可靠依据。对颅神经疾病患者,当存在相应颅神经颅内段较短、蛛网膜下腔狭窄、颈静脉隆突明显、绒球小结叶突出、责任血管压迫位置偏内等情况时,提示手术风险较大,应慎重选择手术。术前3天嘱患者练习在床上排尿;术前1天对术中、术后使用的抗生素做皮试。嘱患者术前8小时开始禁食水、药物;手术当日晨剃头1次。仔细向患者介绍手术经过及术中如何配合和认真配合的重要意义。 高龄组患者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多合并有高血压或心脏疾病,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因此术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术前应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凝血酶原、肝功和抗体三项等化验检查,以了解患者相应器官的功能。由于老年人多数合并心肺功能障碍等老年性疾病,故术前的心肺功能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有并发症的患者术前应请相关科室会诊,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准备。因为老年人心理负担较重,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在前一晚给予安定口服。3.2 术后护理3.2.1 病情观察低龄组患者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以防脑疝。术后均入住重症监护室,24 h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呼吸的变化;备好抢救器械及药品。术后患者全身麻醉未醒时,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健侧。由于手术中为了减压已放出脑脊液,所以为了防止颅内压低引起的头痛,手术后需卧床2-3天,避免快速翻身、坐起等。术后清醒后,先试饮少量水,患者无误咽、恶心、呕吐时,再予少量流质饮食。第2天可视病情进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汁,逐渐过渡到软食,同时添加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等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排便时用力而造成颅内出血,另外可早、晚吃香蕉各1个或喝少量的蜂蜜、腹部环行按摩等措施,以促进排便1。高龄组患者术后除以上措施外,需注意嘱患者去枕平卧位,轴线翻身,检查皮肤,肢体有无压伤,留置尿管是否通畅。密切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及生命体征变化、瞳孔、肢体活动语言的改变,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24d,时持续低流量吸氧可预防手术切口周围脑组织水肿。术后可能出现体温过高,应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并给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术后24小时禁食水,之后可由流食改为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出现短暂性面目麻木者,期间食物不宜过硬、过冷或过热,以免损伤口腔黏膜。3.2.3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低龄组患者需重点注意以下并发症: 听力下降。护士需做好其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必要时提高说话的音量或在健侧与患者交流,护理人员应同情、关心、爱护患者,使患者感到温暖。面瘫。对在微血管减压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面瘫,给予局部按摩、保暖、促进血液循环处理。因面部感觉减退,残留食物易存在于颊部与齿槽间,且咀嚼时颊黏膜和舌易被咬伤而发生溃疡,故应尽量在健侧进食。及时清除口腔残留食物,嘱患者进食后漱口,且进食时细嚼慢咽,防止咬伤,预防溃疡发生。鼓励患者行鼓腮、吹气球、张口等功能训练,防止肌肉萎缩。 皮下积液。及时换药,保持局部敷料干燥。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以增强抵抗力,促进早日康复。颅内出血:后颅窝血肿是MVD手术最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发现偏晚或处理不当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其表现为患者术后麻醉清醒,数小时后神志迅速转为嗜睡,血压升高,脉搏宏大有力,呼吸深慢。如未得到有效治疗,患者很快即出现意识障碍和呼吸停止,甚至在出现意识障碍以前即可出现呼吸停止。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呼吸,神志,瞳孔变化,持续心电及血压监测,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发生。老年患者需注意以下方面:周围性面瘫:手术过程中过度牵拉面神经或过多触动神经根可导致周围性面瘫。因此,术后应观察颜面是否对称,脸部肌肉是否能收缩。可叫患者做呲牙、皱眉等动作。眼睑闭合不全者,应用油纱覆盖,并24小时更换1次,应用抗生素滴眼液46小时滴眼1次,保护角膜,预防角膜炎的发生。颅内感染:随着手术条件、手术技术及经验的不断提高,MVD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逐渐下降。应严密观察颅内感染早期征象,若体温升高或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无效并伴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及血象升高需警惕颅内感染。其他:术后老年人要注意多活动下肢,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耳呜听力下降、疱疹等症状出现时,大多因为术中神经损伤造成。应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如维生素B :等神经营养药物可促进神经再生。如耳呜严重者,可给予凯时静推,对治疗突发性耳鸣疗效显著。此类症状经治疗后36个月内恢复2。3.2.4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拆线后保持局部清洁。注意休息,3个月内勿从事重体力劳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食用含参类的药膳,忌烟酒、剔牙。指导患者注意天气的冷暖变化,面部不要受风,预防感冒,以防止复发。向患者介绍复发因素,如寒冷、情绪激动、疲劳、饮用兴奋性饮料(咖啡、浓茶等)。帮助患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正视复发而出现的疼痛。出现复发后及时就医,不要自行滥用药物或乱投医,以免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本组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复发。高龄组患者手术后一般1周以上拆线,出院后保持切口干燥,敷料保留3天,1周后洗澡,避免局部抓破感染。出院后体温增高、头痛一定要及时就医,除外颅内感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过于劳累。多做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以调节单调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术后如有复发,应及时就医,不可乱用药。4.讨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手术开颅部位相同,减压神经相近,因此术后并发症基本相同,护理内容基本一致,根据患者年龄的不同,其护理措施又有不同之处。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局部神经和血管多呈异常形态或走行,因此,手术易损伤血管造成神经受压。其术后并发症包括残余痛、口唇疱疹、面神经麻痹、动眼神经或外展神经麻痹、耳鸣、听力减退、后颅窝血肿、术后脑积水、枕部麻木、共济运动障碍、癫痢发作等。但多数并发症比较轻微,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所以,此类患者的护理问题易被护理人员忽视,从而导致护理质量降低。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