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阅读次数:5194 添加时间:2008-12-10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表学科门类(工学)一级学科名称矿业工程代码0819二级学科名称安全技术及工程代码081903研究方向1 化工过程安全 2 火灾爆炸及其防治3 建筑防火工程 4 危险化学品安全5 城市公共安全 6 化工装置安全知识领域及要求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是研究现代城市与工业生产,特别是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安全技术与管理的学科,是由多学科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兴综合学科。要求掌握与安全科学技术有关的工程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燃烧与爆炸理论、传热与传质学、相似理论和模拟方法、安全学原理等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把握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的进展。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与评估、高等教育教学,或承担安全管理与监察及其它相关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组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授课学期讲授方式考试方式备注A类学位课程00301026工程应用数学1206.001讲授笔试论文01301009科学技术哲学482.00101301010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22.00199901001研究生英语1606.001B类学位课程00201042弹塑性力学402.00101201028高等传热学402.00101201029高等流体力学402.00101201030高等工程热力学402.00201201048过程安全原理与安全设计402.00101201049火灾燃烧学402.001C类选修课程01201067火灾动力学402.00201201068建筑防火安全设计402.00201201069燃烧爆炸理论及进展402.00201201070危险化学品安全402.00201201043化工装置安全技术402.00201201044风险分析与管理402.00201201045安全科学技术前沿402.00201201003事故模拟与分析技术402.00201201005过程装置爆炸与分析技术402.00200201022可靠性工程402.00200201023工程断裂力学与疲劳分析402.00201201007典型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402.002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表学科门类(工学)一级学科名称土木工程代码0814二级学科名称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代码081404研究方向1 建筑与建筑环境设备节能技术2 夏热冬冷地区暖通空调特性研究3 建筑设备智能化技术知识领域及要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是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及建筑设备、燃气供应、建筑能源供应系统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管理以及建筑自动化的学科。要求熟练掌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理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建筑热过程、建筑消防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空气净化原理等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领域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能力。组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授课学期讲授方式考试方式备注A类学位课程00301026工程应用数学1206.001讲授笔试论文01301009科学技术哲学482.00101301010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22.00199901001研究生英语1606.001B类学位课程01201022建筑热过程402.00201201027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603.00101201028高等传热学402.00101201029高等流体力学402.00101201030高等工程热力学402.00201201034暖通空调现代控制技术402.002C类选修课程01201035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与控制402.00201201036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应用402.00201201037洁净技术与检测402.00201201038测试技术与数据处理402.00201201039建筑与建筑设备节能新技术402.00201201040换热器理论与分析201.00201201041空调制冷系统模拟与优化402.00201201042工程经济预测与决策402.00201201031气液两相流与相变换热402.00201201033热泵新技术及其应用402.002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表一级学科点矿业工程专业点安全技术及工程导师数研究方向01组:过程工业火灾爆炸灾害及其防治理论与技术化工装置安全技术与可靠性工程反应危险性分析与工艺安全技术化学物质危险特性及其分析鉴定技术建筑火灾与防排烟技术02组:工程风险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环境灾害控制理论与技术公共安全管理及安全法制学位课程课 程类 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授 课方 式考 试方 式开课时间一二公共课英语1203讲授笔试口试日语、德语、法语、俄语802讲授笔试现代科技与马克思主义802讲授论文专业进展或提高课程风险工程402讲授现代计算流体力学402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前沿402过程与设备的安全原理402高等热力学402现代传热传质动力学402数字化测量基础402腐蚀理论与工程402学术讨论2考查参加学术讨论2考查安全工程领域(领域代码:081903)课程设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单位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研究方向 工业过程灾害防治技术 化工安全工程及技术 消防安全工程及技术 城市公共安全 安全评价与风险管理知识领域及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该领域主要研究现代工业安全生产与社会公共安全,特别是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的学科,是由多学科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兴综合学科。要求掌握与安全科学及工程技术有关的工程数学、力学、燃烧与爆炸理论、物理、化学、相似理论、模拟方法和安全风险管理等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把握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的进展。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教学或承担安全管理与监察、安全生产组织与管理及其它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该领域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实践环节可紧密依靠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研究生创新中心、研究生工作站、科研合作单位以及导师的科研工作来完成。组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授课学期考试方式学分要求A类学位课程99901001研究生英语7241笔试11999010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199901003自然辩证法概论(选修)181199901004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选修)181199901005工程应用数学7241B类学位课程00201042弹塑性力学4021笔试、论文601201028高等传热学402101201029高等流体力学402101201030高等工程热力学4021以下为应用型研究生专修课程(=2学分)01201048过程安全原理与安全设计4022笔试、论文08070610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4022C类选修课程01201070危险化学品安全4022笔试、论文601201007典型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402201201003事故模拟与分析技术402201201068建筑防火安全设计402201201043化工装置安全技术402208190311工艺模拟与计算(化工学院承担)402200201023工程断裂力学与疲劳分析4022以下为应用型研究生专修课程(=2学分)01201005过程装置爆炸与分析技术4021笔试、论文01201044风险分析与管理4021学术报告(参加由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学术报告1次(每次23小时)以上,每次应有不少于400字的小结,申请学位时附在答辩材料里,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并记载学分。)2学术研讨(参加由学院、系、研究所组织的seminar 2次(每次23小时)以上,每次应有PPT讲稿,申请学位时将讲稿提纲打印附在答辩材料里,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并记载学分。)2实践环节要求 开题报告 1学分(考查)要求在查阅一定数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不少于4000字的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两部分,开题报告应在相应的学科专业内公开进行。申请学位时开题报告应附在答辩材料里。 中期汇报 1学分(考查)开题报告通过后,在论文工作的中间阶段,就所研究课题在一定范围内作学术汇报一次。 实践环节 2学分(考查)要求在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研究生创新中心、研究生工作站、科研合作单位实践至少1个学期,由学生提出申请,学院批准后实施。具体实践内容、计划及考核要求由导师负责。时间完成后应有不少于5000字的总结报告,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并记载学分。4指导老师学院为每位应用型研究生配备一名校外导师,参与指导实践环节和论文工作,实行“双导师”制。研究生课题和开题报告应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完成。毕业答辩 成果要求学生毕业答辩前必须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含1篇)学术论文,鼓励获得专利,撰写教学改革论文(可视作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论文,也可以是项目设计或产品研制报告或项目调研报告。 论文格式论文格式按照学校原工程硕士论文规定执行。论文的评审和答辩要求必须有校外企业或行业专家参加。建筑与土木(领域代码: 085213)课程设置 (应用型硕士)培养单位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研究方向1、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2、夏热冬冷地区暖通空调特性研究3、建筑设备智能化技术4、建筑消防技术5、燃气输配技术知识领域及要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是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及建筑设备、燃气供应、建筑能源供应系统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管理以及建筑自动化的学科。应用性工程硕士应具备独立从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节能领域工程设计、研究与开发、技术管理等能力。要求熟练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有高等工程热力学、高等传热学、高等流体力学、计算传热学及计算流体力学等,要求熟练掌握的专业技术课程有建筑热过程、建筑系统能耗模拟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消防技术、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空气净化原理、建筑太阳能一体化关键技术、建筑室内外环境的测试及数值模拟技术等专业知识。组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授课学期考试方式学分要求A类学位课程99901001研究生英语4.001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001自然辩证法概论(选修)181.00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选修)181.001工程应用数学4.001B类学位课程01201022建筑热过程402.001笔试论文601201027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402.00101201028高等传热学402.00101201029高等流体力学402.00101201030高等工程热力学402.001C类选修课程012010350120103601201037012010380120103101201033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与控制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应用洁净技术与检测测试技术与数据处理气液两相流与相变换热热泵技术及其应用2030303030301.001.501.501.501.501.50222222笔试论文601201039绿色建筑与建筑设备节能新技术301.50201201034暖通空调现代控制技术301.502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技术301.502暖通空调工程案例分析201.02CFD计算201.02学术报告(参加由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学术报告1次(每次23小时)以上,每次应有不少于400字的小结,申请学位时附在答辩材料里,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并记载学分。)2学术研讨(参加由学院、系、研究所组织的seminar 2次(每次23小时)以上,每次应有PPT讲稿,申请学位时将讲稿提纲打印附在答辩材料里,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并记载学分。)2实践环节要求开题报告1学分(考查)要求在查阅一定数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不少于4000字的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两部分,开题报告应在相应的学科专业内公开进行。申请学位时开题报告应附在答辩材料里。中期汇报1学分(考查)开题报告通过后,在设计(论文)工作的中间阶段,就所设计(研究)课题在一定范围内作学术汇报一次。实践环节2学分(考查)到建筑节能公司、建筑设计院及研究所或空调厂家进行半年之内的实习。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与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相关的工程设计,并给出相关的工程案例分析。4指导老师学院为每位应用型研究生配备一名校外导师,参与指导实践环节和论文工作,实行“双导师”制。研究生课题和开题报告应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完成。毕业论文成果要求学生毕业答辩前必须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含1篇)学术论文,鼓励获得专利,撰写教学改革论文(可视作学术论文)。学位成果学位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项目设计或产品研制报告,也可以是研究论文。论文格式成果的评审和答辩要求必须有校外企业或行业专家参加。论文格式按照学校硕士论文规定执行。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为2选1课程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阅读次数:599 添加时间:2011-9-25 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网站特色消防研究基地南京工业大学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鉴于国家公共安全特别是消防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对科技需求的迫切性,2009年4月,南京工业大学在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组建了依托学校、面向时代消防需求、追踪消防前沿技术、突破重大特殊火灾防治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立足江苏的特色消防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1建立背景消防是防止火灾发生和(或)限制其影响以及熄灭或阻止物质燃烧的措施。根据美国消防工程师协会(SFPE)的定义,消防工程是应用科学和工程原理保护人类及其环境免受火灾灾害的科学和技术体系,包括:火灾危险性分析;通过科学设计、建设、布局和使用建筑、材料、结构、工业过程以及交通系统来减轻火灾损失;火灾探测、灭火和通讯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火灾调查和分析。可见,这一科技体系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双重内涵。消防工程的产生,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追求安全生存环境的必然需要。在当今的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经济建设的多元化快速发展,消防安全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必将更加紧密,消防工程在整个科学技术体系里的地位必将越来越重要。新形势下火灾事故呈现出特殊性、突发性、隐蔽性、规模化和耦合化等一系列新型特点,往往超出当前对火灾灾害的科学认知和防治水平,也不断要求消防工程体系自身完成防治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完善,与时俱进。国家层面上为消防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根据国务院2006年2月7日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公共安全在“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部分被明确列为一大项(第十大项),在其中提到的4条发展思路中写到“重点研究重大火灾等应急救援技术”,在其中的6大优先主题中写到“开发燃烧、爆炸.等重大工业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及相关设备”、“重点研究开发.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技术与设备.以及现场处置防护技术与装备”、“重点研究开发.森林火灾.等重大灾害的监测预警技术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评估技术”,这些政策反映了新时代消防形势的严峻性,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发展消防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这些背景和形势下,经过战略性思考,南京工业大学基于已有的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研究所、江苏省城市与工业安全重点实验室、铁道部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测中心、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安全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安全技术及工程”重点学科、“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工程”、“矿业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消防工程”等本硕博学位授予点,通过优势提炼和重组优化,建立了富有时代特色的火灾和消防工程研究所。2国内相关研究机构现状目前,国内专注于消防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研究所类机构约有10余所,其中包括中国公安部的四个研究所及其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所大学共建类研究所以及两所省部级或市级研究所。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表1 国内代表性消防科技研究院所名称所在地级别研究方向机构设置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天津省部级工程消防领域研究(各种自动灭火系统的开发研究与应用研究、消防化工产品和应用技术的开发);火灾基础理论(室内火灾实体试验,气体、液体蒸汽和固体火灾与爆炸危险性参数研究,爆炸泄压研究,火灾过程的数学模化与计算机处理的研究)与火因分析技术(木材、混凝土、玻璃、金属、油品等火灾现场勘查与分析技术);标准化领域研究(各类自动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和消防行业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新开发领域(参与编制逐步淘汰臭氧耗损物质国家方案)下辖科研科室:火灾基础理论研究室、消防管理规范研究室、火灾原因技术鉴定中心、消防信息研究室、灭火药剂研究室、工程消防研究室、耐火构件研究室和消防科学与技术编辑部。另有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安部消防局火灾物证鉴定中心和职能处室等机构。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四川成都省部级建筑火灾理论;建筑结构防火技术;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和评估技术;建筑火灾烧损鉴定技术;高层建筑防排烟技术;自动喷水灭火技术;防火保护及阻燃技术下辖业务处室:建筑防火室(烟气毒性实验室、SBI实验室、房间墙角火灾实验室、锥形量热计实验室、耐火构配件实验室、地下商业街火灾实验室和高层实验塔)、消防规范研究室、材料阻火室(涂料实验室、合成实验室、塑料实验室、纳米材料实验室和火灾物证技术鉴定实验室)和中心防火建材检验室。另有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安部消防局四川火灾物证鉴定中心等机构。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辽宁沈阳省部级火灾成因与预防技术;火灾调查与物证鉴定技术;火灾特性与信息识别技术;火灾探测报警技术;消防联动控制技术;特殊场所及工业火灾探测报警与消防系统集成技术;消防设施远程监控技术;消防通信与指挥技术;消防电子产品检测技术;消防标准化;消防系统工程应用技术下辖业务处室的二十余个实(试)验室:消防电子产品功能试验室;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室;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模拟实验室;初期火灾燃烧试验室;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试验室;电磁兼容性(EMC)试验室;阻燃材料性能检测试验室;火焰探测器试验室;超早期火灾特性研究实验室;火灾探测性能评估实验室;大空间火灾模拟实验室;火灾物证鉴定宏观检验实验室;火灾物证鉴定物理分析实验室;火灾物证鉴定化学分析实验室;电气火灾再现性实验室;实体火灾模拟实验室;消防应急照明产品试验室;光学试验室;建筑消防设施综合性能评估实验室。另有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安部消防局沈阳火灾物证鉴定中心、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职能处室等机构。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上海省部级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能源交通等领域内的消防装备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国家级火灾动力学演化;火灾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火灾安全工程理论及方法学的研究。下辖业务处室:建筑火灾研究室、森林与城市火灾安全研究室、工业火灾研究室、火灾风险评估研究室、火灾化学研究室、火灾监测监控研究室、清洁高效灭火研究室、计算机模拟研究室。另有火灾科学编辑部、实验条件部和职能处室等机构。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国家级消防高新技术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化、工程化研究开发;国家、部门重点建设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查、检测和验收试验;重大的高难度的消防工程项目方案论证下辖公安部上海、沈阳、四川消防科学研究分中心。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上海市级消防理论、城市消防规划、火灾风险评估与对策、建筑防火、消防灭火技术、火灾与火灾蔓延理论、火灾调查与分析、火灾中人员疏散下辖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室、公共安全与灾害管理研究室等13个业务处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北京省部级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施工和维修综合技术;建筑构件耐火性研究和测试技术;火灾后建筑损伤鉴定及加固技术;建筑材料对火反应特性研究及测定技术;建筑防火设备综合功能的测试与研究;性能化的防火设计和安全评估隶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湖南长沙校级火灾科学及数值模拟;城市消防规划与管理;工程结构抗火原理及防火技术;性能化防火设计及火灾安全评估;火灾探测、报警与消防自动化技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演化与控制下辖防灾减灾实验室。北京清华消防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校级消防教育;消防应用科学研究;消防标准规范研究;消防性能化设计研究;高科技消防产品研发;消防工程项目管理;消防工程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文化传播隶属于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下辖清华消防所技术研发中心;北京海安高科消防技术有限公司;清大安质消防安全管理质量评价(北京)中心;北京清大东方消防技术培训中心;安众消防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清大海安消防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振安消防设施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机构。从中可见,这些研究所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基本涵盖了消防基础理论、防治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建设、成果转化和产品开发等整个链条。然而,这些机构的研究各有侧重点,且多从传统消防工程需求着手,仍不能满足对复杂多变条件下和新形势下不断变化的火灾形势掌控的要求。南京工业大学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将瞄准江苏省内甚至全国重大新型火灾安全需求,开展特色基础和应用研究,势必对消防科技和工程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3建立宗旨和目标立足江苏,依托南京工业大学,面向江苏及国内火灾安全重大需求,从实际火灾事故案例中凝练源头性科学问题,重点研究重大工业和工程火灾、突发性和恶性火灾以及以火灾为诱因的耦合灾害的成灾机理、防治关键技术和应急处置技术,率先在国内建立特色消防研究基地和成果转化中心,培养优秀人才,为新时代消防工程的发展提供源头性的创新贡献,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持续性安全发展保驾护航。4研究方向设置根据国务院“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拟建消防工程研究所将以“源头创新、突出特色、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以缓解新时代新形势下重大工业和工程火灾、突发性和恶性火灾以及以火灾为诱因的耦合灾害等安全问题为关键需求,坚持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据此,设置六大主要研究方向。4.1 建(构)筑物消防安全理论与技术建(构)筑物消防安全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新型、特型建筑空间(如超高层建筑和宽大扁平建筑等)中的火灾成灾机理、消防设计和关键防治技术,并致力于建立一个“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体系(“性能化设计”)。4.2 工业火灾成灾机理与关键防控技术鉴于江苏省化工能源等各种工业集中,拟对物资仓库火灾、储备能源火灾、石油库罐区火灾、液化石油气罐站火灾和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等大型工业火灾在复杂条件下的演变行为(次生、衍生、耦合、变异、扩大)及物化机理进行研究,发展有针对性的主动和被动防治关键技术(复合型探测报警、生态高效灭火和生态消抑材料)。4.3 交通火灾成灾机理与关键防控技术鉴于江苏省交通形式多样、各类交通空间共存,拟对交通运输工具火灾、公路隧道和江面火灾的发生、演化和成灾机理进行研究,发展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的防治关键技术,实现原位保护。4.4 突发及恶性火灾成灾机理与应急处置技术针对建筑、工业和交通火灾中的突发性及恶性事故的演变机理进行研究,寻求与发展节点对应的关键参数或影响因素,发展应急处置技术,形成科学预测、有效防控与高效应急的技术体系。4.5 特殊火灾及耦合灾害成灾机理与关键防控技术拟针对特殊环境和场所(古建筑、计算中心、图文档案信息中心、邮电通讯枢纽、集成电路生产车间、核电站、大型现代化调度控制中心、智能建筑控制中心和现代医疗机构等空间大、设备先进的重要经济和生活场所)中的火灾,以及特殊条件下由火灾诱发的耦合灾害(如火灾与风灾),探讨其成灾机理与影响因素,发展关键的防控技术。4.6 火灾消抑材料的设计与应用针对以上各种火灾过程,利用纳米复合技术、有机-无机杂化技术以及各种无机和有机合成技术,制备先进的新型事故消抑材料,研究其消抑机理及有效性。5已有科研条件5.1 科研用房目前,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共有涉及火灾及消防工程的科研实验用房面积共计900m2,现有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见表2。表2 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已有科研用房序号实验室名称面积(m2)1多功能风洞实验室2502建筑火灾大空间实验室4003材料燃烧特性测试中心1504液相气相色谱实验室505傅立叶红外实验室505.2仪器设备目前,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用于火灾及消防工程科学研究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情况如表3所示。表3 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已有消防科研设备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厂家单价(万元)1傅立叶红外光谱仪Nicolet 6700,美国尼高力292高效液相色谱HP1100,美国安捷伦423傅立叶红外-拉曼光谱系统Nexus 670,美国尼高力1064气相色谱美国安捷伦255热重/差热分析仪STA449C/6/F,德国376热导式自动量热仪RD-1157红外热像仪FLIR T200红外热像仪158同步热分析仪Q600329高速摄像仪Phantom V7.355.510多功能风洞实验系统自建7511消防系统实验装置自制156科研队伍状况新组建的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将优先依托现有的“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和“消防工程”学科队伍进行运转。目前,这些学科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素质优秀、年龄知识结构合理、整体突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0多名,其中有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计划”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名,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名,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骨干教师3名;45岁以下专任教师比例为89.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96.5%,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46.4%。7前期科研基础7.1 科研项目2002年以来,在消防科技方面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以及一大批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服务项目,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中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总局安全科技进步奖、江苏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在内的多种奖项。其中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经费到款共计130多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和奖励4项。具体情况分别如表4和表5所示。表4 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前期科研项目情况序号项目、课题名称项目来源项目起讫时间科研经费(万元)1典型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物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部20082009452含硫油品储罐自燃火灾机理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2010323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扩散数值模拟研究江苏省科技厅2008-2010104池火灾动力学演化及其环境下储罐系统热响应行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5245高层建筑防烟空气幕特性与应用研究公安部消防科技2003-200576城市地铁站火灾烟气控制研究江苏省科技厅2003-200577高层建筑防烟空气幕的特性与实验研究江苏省科技厅2002-20035表5 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前期代表性科研成果和奖励序号获奖项目名称获奖名称、等级,时间1高层建筑火灾防烟空气幕特性与实验研究与应用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2地铁站与高层建筑火灾防烟与安全疏散评价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3高层建筑火灾防烟空气幕研究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4防烟气扩散与控制烟风洞实验装置江苏省教育系统自制实验仪器二等奖,2002年7.2学术成果2002年以来,在消防科技方面共计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国家重要(核心以上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2篇,在国家部门级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3部。具体情况如表6-表8所示。表6 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前期获得专利情况序号专利名称专利类型,专利号(申请号),时间1外加动力火灾防烟空气幕系统发明专利,ZL2004100149756,2008年2离心式火灾防烟空气幕发明专利,ZL200410014974.1,2008年3消防安全多功能风洞综合实验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 200620074703.X,2007年4消防安全多功能实验系统发明专利,200610088223.3,2006年申请5高层建筑火灾防烟空气幕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 01 2 73155.2,2002年表7 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前期代表性论文序号论文名称发表刊物备注1Full-scale experiment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study for fires in tunnels with roof openingsFire Safety Journal, 2009,44(3): 339-348SCI、EI2地铁站台层结构对火灾烟气扩散与控制的影响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6):681-686EI3半敞开式隧道火灾的理论分析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1):43-48EI4半敞开式隧道火灾试验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3):248-254EI5高层建筑火灾中防烟空气幕实验(英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2008,25(3):224-229EI6地铁车站火灾时不同站台层结构的烟气扩散与控制中国铁道科学,2008,29(6):126-131EI7单室火灾烟气运动的双层区域模拟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3):449-453EI8高层建筑火灾时烟气在横向疏散通道内的扩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39(3):412-416EI9西藏古建筑中装饰织物的燃烧特性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7,37(3):284-289EI10自然环境中硫化铁的自燃机理及影响因素燃烧科学与技术,2007,13(5):443-447EI11Combustion Properties of Textiles Applied in Tibet Ancient Buildings and Their Clean Flame Retarding Designs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2006,23(5):135-140EI12水喷淋作用下烟气层稳定性的判据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6,36(12):1325-1330EI13The Model of Thermal Response of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Tanks Partially Exposed to Jet Fire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4,12(5):639-646SCI、EI14Experimental study of boilover in small scale hydrocarbon pool fire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4, :1469-1475EI15Analysis of fire-induced failure of LPG tanks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4, : 1932-1936EI16Mathematical model for smoke-preventing air curtain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4, : 1130-1135EI17The Model of Deflagration of LPG in Closed Vessel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egetic Materials,2003,5: 866-870EI表8 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前期出版的代表性著作序号著作名称出版单位,时间1聚合物材料火灾危险性分析与评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2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3建筑消防技术科学出版社,2001年8前期人才培养在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建立之前,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已培育了多位消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从2004年开始至今的短短几年间,先后培养工程硕士、学历硕士和博士30余名,培养本科毕业生200多名。其中,学历硕士和博士培养情况见表9。表9 火灾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穿越树林健康课件视频
- 2025版单方面更改合同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与解决方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茶馆吧台承包与经营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版航空航天材料采购及加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冷链物流冷链运输保险代理合同
- 2025版石材与瓷砖综合采购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承包租赁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合同
- 2025版酒店能源管理及节能减排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资源共享与智慧金融合同TFJEMIA10
- 2025版房地产销售认筹协议书及购房人隐私保护合同
- 肾科患者的护理及观察要点讲课件
- 2024年上海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上市公司出差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精密合金材料市场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电子商务视觉设计(PhotoshopCC+AIGC)-教案
- 防水施工劳务合同范本
- 个人车公司征用协议书
- 2024年贵州省金沙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 2024年江西省修水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2025至2030牛肝菌行业发展态势风险及经营效益研究报告
- 2025年农业无人机的市场格局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