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souask/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动产担保制度之最近发展一一、序说基于不动产之稀有性及不可移动性,不动产具有不易丧失之风险,加以管理较易,且价值较易评估,通常情形下,价值甚为稳定,土地更以增值为常,是以,在担保物权制度之运用上,金融市场大抵系倚重不动产为担保,此在素来重视不动产财产价值之亚洲地区,固已习以为常,于开发中国家亦莫不皆然。此种独重不动产担保之偏离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各国经济之发展及变迁,已受到相冲击,而展现相当之质变。概观冲击之因素,总括而言,不外有三。一是亚洲泡沫经济之破灭:日、韩等亚洲国家经济之旺盛发展,却隐藏不动产交易过热,地价飙涨之危机,金融担保以不动产为主要工具之结果,一旦经济泡沫破灭,不动产担保品市场迟滞,形成严重之不良债权问题。物权担保之失衡遂成为必须反省之课题。二是经济之发展与科技之突飞猛进:两者之成果,使得动产及相类性质之财产权不仅种类日新月异,且价值不赀。精密之机器、生产设备等有形动产,以及应收帐款债权、计算机软件程序、基因科技等无体财产权均属此中着例。因此,可创造流动资金之财产,动产与不动产相较,不再相形失色。三是经济全球化之影响:经济之全球化,各国为求发展均需财外国资金孔急,国内企业不但须与国内企业竞争,更须与濒临城下之外国企业展开近身肉搏。而此皆与担保体制之完备密切攸关。倘担保体制健全,资金取得容易,利息低廉,有此奥援之企业于扁平化之现代世界,竞争自属无往而无不利。缺乏足资因应现代企业经营与外国银行融资需要之动产担保制度,即为发展中国家之致命伤。欧洲开发银行The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为因应东欧国家在共产体制解体,加入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后,与西方国家接轨所亟须之融资制度,于一九九四年四月公布之欧洲银行担保交易模范法典Model Law on Secured Transactions,以下简称:欧银担保法典;韩国经济危机发生,亚洲发展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于诊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及印度尼西亚等五国之动产担保制度后,二000年十二月发表之亚洲担保交易法律改革:释放担保物之潜能Secured Transactions Law Reform in Asia:Unleashing the Potential of Collateral,以下简称:亚洲担保交易法律改革;二00二年八月,美国国家组织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为美洲拉丁国家通过之美洲担保交易模范法典Model Inter-American Law on Secured Transactions,以下简称:美洲担保法典;以及加拿大魁北克省于一九九四年施行之民法Civil Code of Quebc,以下简称:魁北克民法取代一八六六年低加拿大民法,其第六编优先权及担保物权致力于综合立法型态之担保物权设计、扩大担保物权之概念,并提供统一有效之实行方法。为顺应此项融资担保制度,魁北克随即于一九九八年就分期付款买卖、融资租赁及租赁再作必要之增修一九九九年九月施行;日本平成五年一九九三年、十年一九九八年先后公布之关于规制特定债权等相关事业之法律、有关债权让与之对抗要件关于民法特例之法律简称:债权让与特例法,该国嗣于平成十七年二00五年将上述特例法修正为有关动产及债权让与之对抗要件关于民法特例之法律,创设动产或债权之让与之登记公示制度;可谓均属前述经济发展及冲击下之担保法制改革。以动产单一担保物权制度独领风骚于世之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编为因应有体动产转向无体财产软件、各类新型态金融衍生商品等之财产权变化,于二000年之大翻修,更是反应近代经济产权发展之翘楚。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the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简称:UNCITRAL于二00二年成立工作小组开始迄今仍在继续研议中之担保交易法之立法指南(legislative guide on secured transactions,以下简称:联合国担保法指南),则总结地为动产担保物权法制描绘一副理想蓝图,虽尚未完成(故上开指南尚属草案),但仍属担保物权有心人士必须关切之对象1.我国民法物权编之修订历经十年之研讨,虽已完成修正草案,并曾于一九九九年函请立法院审议,但未及完成,目前由法务部再组研修小组,已于二00五年八月就抵押权、质权及留置权部分完成检视工作,拟先将担保物权部分草案送请审议。动产担保交易法经主管机关委托学术机构作修正研究,于二000年十月间提出该法之修正研究期末报告后,主管机关亦已提出修正草案。故此时正是参考担保物权法制之上述发展,检视我国动产担保物权法制是否健全完备之最佳时机。又本文所述之动产,不以有体动产为限,其它可具有让与性之财产权,例如债权、有价证券或著作权、专利权等无体财产权、智慧财产权等均包括在内。基本上,与民法动产质权、权利质权之标的物民八八四、九00应属同其范围。库存品或其它集合财产此际或将包括不动产,基于扩大担保标的物之意旨,亦涵盖在内,故有别于单一性之动产概念,此均系自扩大可动性财产之担保功能着眼而发,应先叙明。二、立法或改革之宗旨综观前开担保物权法制之立法及改革,均系以建立有效及有效率(effective and efficient)之担保交易制度为其重要宗旨。实现此项宗旨之方针则为:一扩大担保物及担保债权之范围,亦即得利用所有各类型财产作为各种融资之担保物,俾发挥其最大财产价值。担保物除不动产以外,债权包括receivables即应收款及其它形式给付之债权、库存品、设备、智慧财产权及其它无体财产权、投资财产investment property,例如股票、公司债券均足当之,且可用以担保现在及将来之任何债务,债务人、债权人及担保人(以下未特别指明时,包括债务人兼担保人及物上保证人)亦应不受限制。二担保物权(或简称:担保权)得以简单、高效率之方式设定之,以降低融资之成本,例如简化设定担保权之程序、担保权设定以单一方法为之及担保权之一次设定,其效力即足涵盖所有债权之担保及将来取得之担保物after-acquired property。三非占有型担保物权制度之承认,占有型担保物权须移转标的物之占有,不仅增加担保权人管理上之负担,进而转嫁于融资之成本,对债务人不利,且担保人更因不能使用担保物,致无法因应现代之企业经营需要。是以非占有型担保物权制度必须承认及建立。四确立明确及可预见之优先次序规则,盖担保权之优先次序若无法确保并及时得以查明,则对担保权人将无任何价值可言,亦无从保障交易之安全。是以,必须确立明确之优先次序规则,俾使担保权人得及时并以有成本效益之方式查清及确立其优先次序。担保物权公示制度之建立,即为其关键所在。五制定有效及迅速之担保权实行程序,于债务人未能履行担保债务时,如欠缺有效及迅速之担保权实行程序,使担保物得以其最大价值清偿债权,对担保权人亦必降低其价值甚或流于无用。法院或其它公权力介入之实行程序,固然最能保障担保人、债务人或其它债权人之利益,但程序冗长,耗时费力,所增成本终归债务人负担,债权人受偿机会亦因而减少,对任何利害关系人均属有害。是以,公实行程序以外,私实行程序之建立,并赋予得适时请求法院救济之手段,应属必须讲究之方向。又强制执行程序、破产或公司重整程序中,担保权之地位及应受之保障,更与担保权能否迅速、有效实行密切攸关2.建立有效率之动产担保交易制度之终局目标,系在促进经济之成长。盖扩大担保工具一来可分散过份倚重不动产为担保物之风险。二则可使欠缺不动产担保工具之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其动产性财产之担保价值,作为融资工具以获得低成本、长期之资金,经营其企业。三是原料、货品之供货商得以供应之货品、出售所生之应收帐款债权等作为担保物,则可促进信用、担保等融资制度之多样化,消极上避免仅依靠银行以不动产融资,于其发生危机时,对经济之冲击亚洲经济危机即属例证,积极上更得助长融资制度之茁壮。总之,以健全完备之担保制度,营造友善、有利之投资环境,自属创造经济效益之不二法门。融资制度进入近代,在间接融资设定担保权,以作为融资之媒介,换取资本为其典型之外,虽已可见直接融资,例如股票、债券之公开发行、资产证券化、不动产证券化之兴盛及发展,但其投资风险不仅远较间接融资为高,且金融机关或其它潜在供应信用之债权人,例如原料、机器或设备之供货商,经由间接融资所扮演之信用授与功能,在金融市场中,仍具有难以取代之地位,况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不大,以直接融资之方式获取资本,究属不易。是以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尽可相辅相成、长短互补,殊不得因直接融资之兴起,而忽视间接融资之社会功能。三、制度设计之重要面向为实现动产担保法制之前述目标,此种制度之建构设计对下列各点即必须慎重斟酌:1标的物范围之扩大 任何具有移转性之财产均可为担保物,固属当然,但基于物权标的物之特定性及独立性原则,对于将来取得之物即现尚未存在之物或尚未取得之物,或集合物集合动产、集合财产,包括总财产、all-assets可否为担保物权之标的物,即非无疑。而为求担保物权设定之简易性及低成本,以及发挥担保物整体之经济价值,就一定之财产例如原料、半制成品或制成品之库存,或集合多数各类财产组成之企业财产,设定一担保物权,实为现代商业活动、企业经营之当然需求。又因组成上述集合财产之各类物,通常情形下均属企业供作经营事业之用,是以其组成财产必在随时变动之中(故又称:流动财产),此际嗣后替代原组成财产之物,例如以后购入之原料,或出售成品所得之代价应收款等将来取得之物,应作为担保物之一种,殆为必然之考虑。美国统一商法典、欧银及美洲担保法典及加拿大魁北克民法均就此为相同之选择,联合国立法指南亦作同样之呼吁,可为明证。然面对此种担保物权之设制,下列概念自应澄清:(1)以将来取得物为担保物物时,仍系以该物于存在及由担保人取得时,始成为担保物权之标的物,易言之,于将来物存在或取得时,始为该物之担保权成立时,但其优先次序则以具备公示方法时为准。联合国担保法指南指明应采取此种立法方式3,欧银担保法典第5.9条、第6.8条,魁北克民法第二六七0条及美洲担保法典第八条、第九条第一项之规定,则为其适例。此种解释或规定颇能融入大陆法系物权客体特定性及独立性之概念。(2)集合物系指多数之单一物,未失其个性及经济上价值,而集合成为交易上具有独立经济价值一体性之物4.此种物之概念系着眼于数物集合时之整体性经济价值,而此正符合担保物权之标的物应发挥其最大经济价值之需求,是以将之作为一个物设定一担保物权,乃担保物权法制之必然考虑。然基于担保物权设定及公示制度之需要,集合物之意义是否以具有交易上经济一体性集合之动产为已足,是否尚以具有场所一体性或构成物具有流动性为必要,均有形成共识之空间,而库存品(inventory)则为集合物之典型5.(3)集合物担保权之设定人因商业营运之需要,对于组成集合物之个个财产通常应具有处分权,是以,担保人在正常营业过程中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business,处分该个别财产者,受让人无论是否知悉或认识该财产系属担保物范围,受让人均不受担保物权之拘束6.此确颇能符合市场经济,保护交易安全之运营法则,相对于大陆法系之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受让人善意之概念势将需相当之修正。(4)组成集合物之个个物因在不断变动中,为维持其一定之担保价值,担保权人对担保物应有检查权。集合物价值之不正常下降、检查之拒绝等可构成设定人之违约事由,从而,于一定条件下例如经通知而不改善时,可成为担保权之实行原因。(5)实行担保权时,为处分担保物之需要,集合物组成财产之不特定性仍有特定之必要,此即为集合物之固定化(crystallization)。担保人或债务人之违约事由是否即当然成为集合物固定化之原因,或担保权人尚须为违约通知之登记(registered notice),例如魁北克民法第3.6.1条之规定,法制上应可有不同之选择。(6)集合物或总财产之担保权有使担保人受制于一担保权人,或担保人将无从取得新信用或新融资之虞。为避免此种不利后果,法制上提供担保人新融资之机会,例如购置款担保权(purchase money security right,acquisition security interest)之超级优先权,或一定条件下,赋予担保人对于此种担保权之终止权,应为立法上必须考虑之选择。2担保债权种类之不受限制 担保物权之担保债权被担保债务、secured obligation种类为何,公法债权、私法债权、附条件债权、金钱债权或其它形式给付之债权,均足当之,此不因担保物权为动产或不动产担保权而有异。基于担保权之从属性,将来债权(例如future advances)可否为之设定担保及担保人保护之必要,担保债权之范围于担保权设定时,应否有一定限制等乃必须面对之问题:(1)基于担保权设定简便容易之要求,得以一次担保权设定之方式,涵盖将来债权之担保,不仅为因应企业周期或循环贷款融资之实际需求,且可使担保权人于融资前先完成公示方法,以确定掌握其优先次序。针对社会经济活动之此项实际状况,担保权成立之从属性已缓和化解释为仅须担保权实行时,须有担保债权存在即可。盖担保权旨在确保担保债权之受偿,担保权实行时若无担保债权,担保权人将欠缺取得担保物交换价值之合法原因,是以将成立之从属性解为担保权实行时即担保权人取得标的物之交换价值时,担保权人已有足使其可合法取得该价值之担保债权存在,始无害于担保权系在担保债权之根本特性,亦为担保权从属性之最低限度要求。我国学说及实务四七台上五三五已采取上述从属性缓和化之见解,故担保权得为将来债权之担保设定之,已无疑义。(2)担保债权应否有一定范围之约定?为便利债权人之循环融资贷款,及当事人就融资需求之弹性运用,以降低融资成本,英美立法例似均采否定之倾向。美国之担保交易协议(security agreement)通常实务上虽记载债务数额及其清偿期(the amount of the indebteness and terms of payment)7,然统一商法典则无协议中应记载担保债务描述之规定,于融资申报表 (financing statement) 备案通知,亦无此项要求U.U.C.9-502参照。至欧银担保法典第八条第四项第二款则规定,登记申报书应记载:担保债权为特定或具一般辨识性(specific or gener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secured debt) 之描述。联合国之担保法指南亦强调使用担保全部款项条款(all sums clauses)之实益,以及就担保债务须为特别描述对债务人之不利8.魁北克民法于修正前,关于动产质权实务上使用之质权协议书面格式一般均无个别债务之辨识一栏,然学说及实务就不动产抵押权则均认为应有担保债务可得辨认之记载,惟因其修正后之民法第二七九七条规定,抵押权系担保一系列贷款或债务人因书据之规定(a provision of the deed)而使自己再度负债者,则抵押权继续存在,不因担保债务消灭而消灭。上述见解已无适用余地,易言之,可担保一切债务,而无须为特定债务之描述9.按担保权可担保一切债务之设计,系建立在具有健全而相互竞争之融资市场,债务人或担保人有充分能力谈判融资条件之情境上,否则确有使担保人受超额负担之危险10,此际,为保护担保人,法律必须赋予其它救济措施,例如于一定条件下,担保人或债务人具有消灭该担保权之请求权是11.是以,融资市场债务人如无优势地位,而法律保护债务人之特别程序,有常缓不济急时,若担保债权范围之约定可实现上述减低融资成本之目的,而又能兼顾担保人之保护时,现阶段约定一定之担保范围(民法修正草案第八九九条之一、日本民法第三九八条之二参照),仍系较务实之策。惟应注意者,担保权若系为担保特别债权而成立例如购置款担保权,则所担保债权系该特别债权之描述,自仍属必要。又因担保者系多数、未特定,且金额不定之债权,故于必要时,应有确定制度(determination),此正如最高限额抵押权者然。(3)最高限额(maximum amount)之设计,基于前段所述相同之理由,联合国担保法指南亦不肯定其必要性12.但欧银担保法典第4.5条及第8.4.3条、美洲担保法典第三八条第三项均有此项规定。魁北克民法第二六九八条亦有相同之要求(a ceiling amount)。欧银担保法典第4.5条之说明对此特别指出:最高限额可确保当事人间之担保债务范围,并足以告知第三人担保物之最大负担,更使担保人保有继续提供担保,以获取融资之能力。准此,最高限额之约定仍应是保护债务人、设定人较务实之策略,此在担保债权为循环、多数及不特定时,更见其然。3担保人之限制 债务人可自行提供担保,任何第三人亦均得为债务人提供担保,是担保人资格原则上应无限制可言。但以流动财产、库存品等集合物、总财产(all assets)为客体设定抵押权,或浮动抵押权、企业抵押权,原系为维持及发挥该等财产之整体价值,因应企业经营之需要而设,故如为消费者或个体小商贩(individual small traders),应无设定此类担保权之必要13.为免徒增公示方法、优先次序及交易安全保护之复杂性,就上述类型担保权之担保人资格,应得为适当之限制。欧银担保法典第6.6条(5.6及8.4.5参照)、魁北克民法第二六八三条之规定,即为此中典型。日本之关于动产、债权让与特例法仅适用于法人(该法三、四参照),亦属于此类型。然此际就企业或商业经营自必须为妥适之界定,否则将另生挂一漏万,或适用问题滋生之困扰14.4担保标的物效力之扩张或延长 于非占有型担保权,因担保人仍具有标的物之用益及处分权,其用益或处分标的物所获得之孳息、代价或其它利益,原则上依旧属担保人所有,非担保权效力所及;至担保物处分后,担保权继续存在于担保物上,不受影响。但为强化担保物权之效力,就担保权之物之效力通常仅为适度之扩张,例如民法第八六二、八六三、八六四、八八一、八八九、八九九条之规定是。然此项设计,于得以将来取得之财产、集合物或总财产设定担保权等情形,即面临应否再扩张其范围及其因此引起之优先次序决定问题。(1)于以将来取得物或集合物产等设定担保权时,担保人日后取得孳息、代价或其它利益,若属约定之担保财产范围,例如担保人日后取得之物,成为集合物之组成物;组成集合物之个别物出售所得之债权等,均当然成为担保标的物,已非单纯担保权之物之效力之扩张。是以,在承认集合物担保权之立法例,大抵均认担保标的物之收益(proceeds,attributable movable property)当然应属担保标的物之范围,而将其定义为:举凡来自担保财产之一切所得,包括担保财产出售、租赁或其它处分所得之数额、法定及天然孳息、股息、保险金及因损害或灭失所生之债权,及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或瑕疵担保债权15.可见其范围甚广。此际,可资注意之问题有三:其一,标的物因毁损、灭失所得之赔偿或,收益,本于担保物权之物上代位性,应为担保物权效力所及;于集合物之担保权,担保人有权处分其组成物或担保人依其营业之正常过程处分其组成物,买受人不受担保权拘束时,担保人因此取得之应收款或其它代价,依上开物上代位性之理论,其结论亦同。此部分于大陆法系应无以异。其二,为能将上述收益与担保人之其它非担保标的物区分,自应以得辨认为担保标的物之收益为限,然英美法上均适用追查原则(tracing rule)解决,例如出售担保标的物所得之金钱存入银行账户者,若经适当方法可认定系担保标的物之收益时,则仍为担保标的物效力所及16.其三,担保权效力所及之收益是否于发生时,当然具有对抗第三人之效力,则应依收益种类之不同予以区分17.依魁北克民法第二六七四条之设计,?总体财产担保权于组成其标的物之物若因担保人于营业正常过程中让与时,担保权继续存在并及于因让与而生之相同性质任何代替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特定物担保权于担保物让与时,该担保权及于让与而生之代替物,但以代替物得以登记之公示方法辨明者为限。该代替物担保权之优先次序依其原担保权之公示日期定之,但该代替物若有担保权负担,且继续有效者,则应受其拘束。?担保物让与,如无有体物代替之者,担保权继续存在并及于因让与所得任何得辨明之收入(包括现金、应收款或票据等)。?担保物之善意买受人不受担保权之拘束,但买受人承担该担保权者,不在此限18.(2)担保物如因添附成为合成物、混合物者,担保权之效力是否及于该物,在我民法得依其归属主体之不同,按担保物权之物上代位性解决之;在共有该添附物之情形,担保权继续存在于该共有人(担保物所有人)之应有部分上,若有主物所有人取得添附物者,主物所有人如为担保人者,担保权继续存在于添附物,且效力因而扩张,担保物如系从物时,则依物上代位,其担保权移存于从物所有人所得受之偿金上。然动产担保交易法就后者部分(即从物部分)则改依该从物之原有价值继续存在于该添附物(动担四之一)19.可见,关于此部分于我民法或大陆法系已有合理之处理方式,且动产担保交易法之上开规定与联合国担保法指南之要求相同20.至若动产因附合而成为不动产者,联合国担保法指南仿美国统一商法典之立法例创设动产及不动产中间之设置物(fixtures)概念21.所谓设置物依联合国担保法指南之定义系指得单独设定担保权之有形可移动性财产(但不包括有价证券),因紧密附着(attached)于或连接(associated)于不动产,致依不动产所在地国法得被视为不动产者而言(该指南中文翻译为附着物或定着物)22.工厂内之输送带、电影院内固定之座椅、房屋内掉挂之水晶灯或设置之壁炉即为其适例。设置物中间类型财产之创设,主要是在该物于设定担保权后,若与不动产结合时,不致因附合而丧失其所有权,从而担保权亦能继续存在;但设置物与不动产结合后,在不动产法上已视为不动产,故得一并处分而仍得维持其经济上之整体价值23.准此以观,设置物概念之运用在英美法上确有一定之功能。然在大陆法上为免可能因此混淆不动产、动产二分之体系,解释上大抵系以设置物在上述与不动产结合之程度,应认尚未造成附合,交易上仍能维持其独立性,既避免设置物所有权之丧失,其上之担保物权亦不致消灭。若已达附合之程度者,则设置物之担保权人本于担保物权之代位性,其担保权将移存于所有人所得主张之偿金(民八一六)。然就前者之情形言,为维持其整体经济价值,似应调整民法第八七七条规定,扩大得声请一并拍卖标的物之范围,方可实现其目的。欧银担保法典、美洲担保法典均无设置物之规定,或系基于相同思考。5担保物权之设定方式 非占有型担保物权之设定,由担保权人与担保人以书面订立担保协议即可成立(然于将来之物上设定担保物权者,则于担保人获得该物时,始为其成立时)。而此项协议至少需记载下列事项:(1)当事人(达足已辨明之程度)、(2)担保债务及(3)担保物之合理说明、(4)担保人之签章或电子签名、(5)担保债权之最高限额、(6)协议日期。按联合国担保法指南原草案系建议应记载除(5)以外之五项,其后则减为需记载(1)至(3) 项24,然鉴于此均属建议事项,得因国情需要而有不同,且美洲担保法典第七条(a written security contract)即要求上述六项,欧银担保法典第7.3条(charging instrument)除仅要求占有型担保物权应为担保债权最高限额之记载,及担保权人亦应签名外,其余亦同。故个人仍维持六项之最低内容要求。至占有型担保物权则无订立书面协议之必要,于占有(不含占有改定)担保物时,即属成立(美洲担保法典第六、八条参照)。6明确有效之优先(次序)权规范 优先权系指债权人相对于就同一财产主张债权之其它债权人,可从该财产获得经济利益之优先程度,此乃健全担保权制度之核心,成功之优先权法则必须是法律对优先次序规定明确,且具有可预测性(即事先可查明与确定)。因之,债务人一旦未能清偿债务,担保权人即能依其优先次序就担保物之交换价值受偿。而优先次序之设计涉及两项重要问题,其一是以何种方法确定优先次序?登记(通知备案之登记、权利登记)、占有或是其它方法?其二是优先权之竞争对象为何?有无特别之例外?(1)联合国担保法指南系以通知备案之登记或占有(控制)为担保权之公示方法(见6部分),故按照通知备案或占有(控制)之先后定其优先次序。是以担保权系以备案为公示方法者,最先备案者享有最先之优先权,此即先通知备案者优先原则(first-to-file priority rule)。然为因应实际需要,各国法律制度中对特定担保权之备案常设犹豫期间(grace period,宽限期),若其通知备案未逾犹豫期间者,其担保权之优先次序仍按担保权成立时决定之。至若担保权系以占有或控制为公示方法者,则系以占有担保物之先后时间,定其优先次序。按此系针对占有型担保权乃传统上重要之担保物权制度,现并为大多数国家所实行,而且若干类型之担保物例如票据、仓单(warehouse receipts)或投资证券(investment security)等有价证券,占有(控制)乃是最有效之公示方法。因之,除属后者类型之担保权应以占有(控制)之先后定其优先次序外,其它担保权无论使用何种公示方法,凡公示在先者,优先次序即在先,且不同之公示方法得相互转用,例如由占有变更为备案,仅需两者时间连续,即无碍其原有之优先次序25.于此原则下,担保权何时成立亦即担保权人何时取得担保权应非所问,惟仅于具备公示方法后,始具有对抗第三人之效力(美洲担保法典第十条参照)。至不得对抗第三人之担保权,固不能优先于具备公示方法之担保权,然于此等不得对抗第三人之担保权人间,则系按其设定时间之先后定其优先次序;且其是否得优先于无担保权人,立法上可作两种选择,其一是其地位与无担保权人同,其二是优于无担保权人,然无担保权人已获得胜诉判决或担保人已破产者,不在此限26.(2)具有优先次序之担保权人自足以对抗后次序之担保权人、无担保债权人及破产管理人(此部分涉及破产或公司重整程序问题,详后述)。但非无例外:担保标的物之出售人:若担保人购得货物之价款是经由出售人或他人提供贷款(融资),且其融资者为担保融资之清偿,已就该货物设立担保权者,即涉及购置款融资担保权(purchase money security,acquisition security interest)超级优先权之重大例外,此际该货物出售人就该货物成立之购置款融资担保权,将优先于公示在先就该标的物(担保人将来取得之物)取得之担保权。此种例外对于以全部或部分财产设定担保权之担保人而言,乃得以向他人融资,俾继续其营运之重要手段。况且赋予购置款融资担保权超级优先次序,亦无损于担保人之其它债权人,盖购置款融资不仅未减少担保人之财产,反而是增加其财产之故。然为避免其它债权人对担保人资力之误信,购置款融资担保权仍应办理公示,惟应给予一定合理之宽限期间,以副实际需要27.再者,要求库存品之购置款融资者应将其购置款融资担保权通知库存品之其它担保权人28,乃是另一明智之设计,因库存品之担保权人不可能于嗣后提供融资时随时查阅备案系统之故29.担保物之买受人(受让人):担保物经让与者,担保权人对担保物之买受人(受让人)能否继续对之主张担保权,联合国担保法指南依担保人让售状况之不同而予以区分:a.非于正常经营过程中出售(outside the ordinary course of business)者,担保权人除已同意担保人之让售外对担保物之买受人(受让人)自得继续对之主张担保权。然若担保权之备案登记系统系依担保人之姓名编列时,因间接受让人已难以查出该标的物是否有他人之担保权存在,从而该标的物将因而脱离担保权之拘束。b. 于正常经营过程中出售(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business)者,担保物之买受人(受让人)所取得之标的物则无任何担保权存在,纵使买受人明知买卖标的物有担保权之负担亦然30.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320(a)条之规定即为此项立法体例之典型31.例如汽车经销商之汽车(库存品)已有他人之担保权存在,然该经销商销售汽车一辆于消费者,自属该经销商于其营业过程中之库存品出售。反之,该经销商如系将库存品整批出售多辆汽车于他经销商者,则难认系于正常业务过程中出售,担保权将继续存在。法定优先权人(statutory preferential creditors):各国为实现其公共政策,法律常规定若干债权优先于其它普通或有担保债权,例如税捐或一定条件下积欠工资是。关税法第七十六条第四项(释二一六参照)及海商法第二十四条第二项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即属一例。此类规定固足以促进公共政策目标之实现,然却是危及优先权明确性之隐形杀手,因此立法之际,自应就有无其它手段可实现该政策目标以及对融资市场之影响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予以权衡,并就此种法定优先权之成立要件为明确之规定为宜。储存或改良担保物之债权人(creditiors storing or improving to encumbered assets):为维持担保物之价值,并鼓励其维护,就维修担保物而支出费用或劳力,增加担保物价值者,法律政策上常对此等债权人给予担保权(学说上称之为:费用性担保物权),且具有超级优先之次序。而此种担保权所能享有之优先金额应解为以担保物之增值额为限。民法第五一三条第四项规定可供参考。基于相同理由,若干国家对于储存担保物,而维持其价值之债权人例如仓库营业人(warehousemen)就其仓租亦赋予超级优先权。为免影响优先权之安定性及明确性,对是类超级优先权亦以要求其公示为当。获得胜诉给付判决或其它执行债权人:许多法律制度对于获得胜诉给付判决或已声请强制执行之执行债权人(简称:判决或执行债权人)赋予担保权。此类担保权与其它已登记担保权之优先次序固系以获得判决之时间及其登记时间定之,然若担保权人给付贷款系在胜诉判决之后时,除其给付系基于判决前已为之承诺者外,此项贷款担保之优先次序即居于判决或执行债权人之后(民法修正草案第八八一条之十二第一项第六款参照)。为使优先次序明确化,对此等担保权亦须规定以登记为条件,俾均得以登记时间之先后定其优先次序。否则,至少亦应课判决或执行债权人通知担保债权人之义务。另外,于判决或执行债权人登记或通知后,亦可赋予一般担保权人一定之宽限期间(在此期间所为贷款仍有优先权),俾其得采取相当之保护措施。破产或重整程序中之债权人:担保人破产或经宣告重整者,担保权应不受影响,乃属担保权法制所应确保之重要原则。然于破产或重整程序中,仍有两种因素会波及担保权人之权益。其一是对破产管理人报酬所赋予之优先权,或者于重整程序中之重整债务,例如为进行重整程序所生之费用,对此类债权所赋予之优先权(公三一二参照),倘若将此种债权减至最少,且于破产法或重整法中明确规定时,仍应属担保权人所能遇见并加以控管之损害。其二是为使破产或重整程序得以顺利进行,此类程序常于一定期间内限制担保权之实行,重整程序中尤为常见。盖担保权人如不受重整程序之任何限制,则担保人之重要资产均已成为担保物之多数情况下,对担保物实行担保权之结果,担保人之企业势必解体,殊无重建更生之可能也。此际,上述程序法自应规定相当之保障措施,以维护担保权之经济价值,是以此部分即成为担保法与债务清理法必须相互调整之重要邻接区。公示(publicity)制度之确立36 为确保担保权之效力及保障交易之安全,担保权必须确立公示制度,实无待赘言。而就非占有型担保权而言,登记应属最佳之公示制度,然因大多数之动产无从予以个别详细描述,加以动产之流动性,与非长久固定性(例如由原料制成成品),现行不动产物权之登记制度,即难采用。为解决此种困难,纯担保权登记制度之概念因而形成。在此制度下,登记旨在提供某项动产已有某人之担保权存在之讯息,第三人经由此项讯息即可查知担保权之标的物为何,以及何人系该动产担保交易之当事人。若有进一步聊解该担保物权之详细内容之必要,则需向担保人或担保权人查询。此种登记制度系发源于十九世纪初期之英美法,美国U.C.C.广为运用而壮大,欧银担保法典(第八章参照)、美洲担保法典(第九章参照)及移动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绝缘材料制品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
-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范文参考)
- 山东司法鉴定协议书
- 妇幼中医联盟协议书
- 孕妇工作期间协议书
- 学生放学安全协议书
- 工伤加倍赔偿协议书
- 图书发行委托协议书
- 家长之间赔付协议书
- 奥赛经典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
- 《古兰》中文译文版
- 中药斗谱排列方法 斗谱的编排原则
- 《海底两万里》1-47章练习题(含答案)
- GB/T 4744-2013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
- GB/T 23703.2-2010知识管理第2部分:术语
- GB/T 19981.1-2014纺织品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第1部分:清洗和整烫后性能的评价
- GB/T 15901-2021化学试剂二水合氯化铜(氯化铜)
- 电网变电站一键顺控改造技术规范
- 卡通小学生毕业季小报Word模板
- 【地理】2011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福建卷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