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装配工艺规程.doc_第1页
轴承装配工艺规程.doc_第2页
轴承装配工艺规程.doc_第3页
轴承装配工艺规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轴承装配工艺规程轴承是支撑轴或转轴的主要部件,是机械传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相对运动表面的摩擦性质,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第一节 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一、滚动轴承的装配。1、轴承的滚珠、滚柱、内、外园表面必须光滑,不得有麻点裂纹、锈痕变色以及起皮等现象,保持器完好,转动灵活无异音。2、轴承与轴装配采用基孔制过渡配合,轴承与轴配合公差应符合图纸公差要求,一般为0.020.03mm紧力。3、轴承与轴承座装配采用基轴制过渡配合,紧力应符合图纸公差要求,一般为0.020.1mm(套筒轴承座取小值)原则是保证内外套不发生相对转动。 4、装配前,应检查测量轴,孔径,其圆锥和椭圆度应符合图纸要求,一般圆锥度不大于0.015mm,椭圆度不大于0.03mm。5、对于轴径因磨损或其它原因,使轴与轴承内套间隙过大时,不应采取打样冲眼或滚花的方法来增加配合紧力,向应喷罐或堆焊再车如加工恢复原始尺寸。6、装配时先用汽油或煤油将轴承清洗干净,再根据配合性质选取不同的装配方法,对过盈量较大的除用压力机压入外,还可采用机油加热至90115时迅速套装方法,对紧力较小的可用手锤打入,但要沿四周均匀渐入,严禁直接敲打轴承内外套。加热装配的轴承,不得浇水降温,应待其自然冷却。7、拆装轴承时的施力原则应是施加的压力应直接加在配合套圈端面上,决不能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即从转轴上拆装时,施力于内套,从轴承座拆装时应施力于外套。二、质量验收标准1、装配好的轴承端面,应与轴肩或孔的支轴面贴靠,轴承型号规格的端面应向外。2、应保证轴承装在轴上和轴承座孔中,没有歪斜和卡住现象。3、为了保证滚动轴承工作时有一定的热胀余地,在同轴的两个轴承中,必须有一个外套可以在热胀时产生轴向移动,以免轴或轴承因没有这个余地而产生附加应力,以致急剧发热而被烧毁。 4、轴承内必须清洗,严格避免钢、铁屑及杂物进入轴承内部。5、装配后的轴承外套不得松动转圈,应有0.010.03mm的紧力。6、装配后,轴承运转应灵活,无噪音,工作温度不应超过70。7、轴承各部间隙应符合要求。装配完毕后应进行工作间隙的检查和热间隙的调整,一般工作间隙应达到旋转自如的程度,热间隙应符合各类轴承的轴向间隙要求,并可采取一端轴承游动或以控制端盖垫片的厚度,使具有0.250.5mm的轴向间隙。附表-1轴承径向间隙表2.推力滚柱轴承的轴向间隙。轴承装配时径向间隙表:轴承内径mm径向间隙mm35-500.1551-800.1881-1000.20101-1200.23121-1400.25141-1700.30171-2250.35226-2800.45推力滚柱轴承的轴向间隙表轴承内径mm轴向间隙(轻)中重型300.20-0.060.03-0.0930-500.03-0.090.04-0.1050-800.04-0.100.05-0.1280-1200.05-0.120.06-0.15第二节 滑动轴承的装配工艺一、滑动轴承的检修内容:1、检修油道是否畅通,润滑是否良好2、检查滑动轴承的磨损情况,磨损超过标准时应更换二、滑动轴承的检修工艺滑动轴承分整体式(轴套)和剖分式(轴瓦)两种1.整体式滑动轴承拆卸与组装滑动轴承的磨损超过标准时,应进行更换,先将要换下的轴套从机体上拆下,然后按下列程序进行装配。(1)清理机体内孔,疏通油道,检查尺寸。(2)压入轴套,根据轴套的尺寸和结合的过盈大小,可以用压入法、温差法或手锤加垫板将轴套敲入,压入时必须加油,以防轴套外圈拉毛或咬死等现象。(3)轴套定位,在压入之后,对负荷较重的滑动轴承,轴套还应固定,以防轴套在机体内转动。(4)轴套孔的修整,对于整体式的薄壁轴套在压入后,内孔易发生变形如内径缩小或成为椭圆形、圆锥形等,必须修轴套内孔的形状和尺寸,便于轴配合时符合要求,修整轴套孔可采用铰削、刮研、研磨等方法。2、剖分式滑动轴承的拆卸与组装。(1)拆卸拆除轴承盖螺栓,卸下轴承盖。将轴吊出。卸下上瓦盖与下瓦座内的轴瓦。(2)组装前组装前应仔细检查各部尺寸是否合适,油路是否畅通,油槽是否合适。(3)轴瓦与轴颈的组装圆形孔,上、下轴瓦分别和轴瓦刮配,以达到规定间隙,要求轴瓦全长接触良好,剖分面上可装垫片以调整上面与轴颈的间隙。近似于圆形孔(其水平直径垂直直径)轴承经加工后抽去剖分面上的垫片,以保证上瓦及两侧间隙,如不符合要求,可继续配刮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成形油楔面用加工保证,一般在组装时不宜修刮,组装时应注意油楔方向与主轴方向一致。薄壁轴瓦不宜修刮。主轴外伸长度较大时,考虑到主轴由于自身重量产生的变形,应把前轴承下瓦在主轴外伸端刮得低些,否则主轴可能会“咬死”。(4)轴瓦与轴承座的组装要求轴瓦背与座孔接触良好而均匀,不符合要求时厚壁轴瓦以座孔为基准修刮轴瓦背部。薄壁轴瓦不修刮,需进行选配,其过盈量应仔细检测。各部配合间隙达到要求后,将上瓦、下瓦,分装入上盖与下座内,并将上瓦盖,下瓦座与轴组装在一起。三、滑动轴承的配合1、轴瓦与轴颈的配合因为轴要在轴瓦中旋转,配合偏松一些好,也可以通过计算,其方法如下;(1)侧间隙 d /1000.02(mm)或d/100 (mm)式中d轴颈直径(mm)(2)顶间隙b2a(mm)(3)轴向间隙:承力轴承中的轴向间隙是为了在运行中保证轴的自由膨胀,可用下式计算。1.2(t+50)l/100 (mm)式中:t通过转子的介质温度l两轴颈中心距(m)50考虑到受热面不清的附加值轴向间隙大小也可以从下表查出 轴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