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课堂目标:,1、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2、理解并体会本文语言流畅凝练的语言风格 3、从小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和正确的苦乐观,自学提示:,1、了解议论文中论据主要有哪两种?主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重要论据,事实论据,人生能排遣之苦(贫、老、死、失意等),不能逃躲之 苦(欠钱未还、受恩未报等),三个“凡属”,负责任之苦,理论论据,古语、俗 语,尽责任之乐,孔子“无入而不自得”,(摆事实讲道理),(引用),理论论据,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尽责任之苦中真乐,事实论据,仁人志士忧国忧民,诸圣诸神悲天悯人,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 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有人说,论证结构,典型议论文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论题,分论证,总结论,本文,分论点一,分论点二,中心论点,(分),(总),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理论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证,(理论论据),举例论证,(事实论据),对比论证,体现,引用了古语、俗语以及孔子、孟子、曾子等名言论证,举了圣贤豪杰、仁人志士等例子,最苦之事与最乐之事进行对比论证,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色?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自学提示:,写作特色,语言:,流畅,让严肃的问题亲切化,易于接受,简洁,口语化,“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 “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语言运用,修辞手法:,设问:,排比 :,反问:,文章条理清晰,问题鲜明,有趣味性,特点主要是自问自答,起强调作用, 引起 读者注意。,最鲜明的符号是分号,特点是各分句句式相同或相近,文中排比比比皆是,造成文章流畅的气势。,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特点是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句中,引起 读者深思。,随堂练习,1释义联线。 2完成课程基础训练最苦与最乐,任务繁重,道路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不得志,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仁人志士,悲天悯人,失意,莫过于,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