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A(4.5章).ppt_第1页
《教育心理学》A(4.5章).ppt_第2页
《教育心理学》A(4.5章).ppt_第3页
《教育心理学》A(4.5章).ppt_第4页
《教育心理学》A(4.5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心理学 李小融 编著,主讲 绵阳师范学院 王小林,第四章,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生长 成长 发展” 辨析, 生长:习惯上指大小的增长,量的增加。所发生变化重在“量”的增加,而不是减少。生长所描述的对象多指植物、动物,不能描述事物。 发展:可“质”,可“量”,既可以是“增加”,也可以是“减少”。发展习惯上用来描述人物和事物等,动物、植物不用。 成长:基本与发展同,可“质”可“量”,可“增加”可“减少”,习惯上用来描述人物。,发展模式(一),模式 ,模式 ,发展模式(二),模式 ,模式 ,心理发展观,儿童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的特性(规律),(1)方向性和顺序性 (2)不平衡性 (3)普遍性和差异性 (4)连续性与阶段性,心理发展阶段划分,胎儿期(从受孕到出生) 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乳儿期(1个月1岁) 婴儿期(1岁3岁) 幼儿期(3岁6岁) 学龄前期 童年期(6、7岁11、12岁) 学龄初期 少年期(11、12岁14、15岁) 学龄中期 青年期(14、15岁17、18岁) 学龄晚期 成人期(18岁35岁) 中年期(35岁55、60岁) 老年期(60岁以后),老年划分,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1982年4月提出,建议将60岁以上作为 我国划分老年人的标准。 6079岁为老年期 8089岁为高龄期 90岁以上为长寿期,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 (物质前提) 先天因素 先天环境 成熟机制 环境因素 (促进作用) 后天因素 教育因素 (主导作用) 主观因素 (决定作用),遗传决定论,孟德尔法:主要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 高尔顿法(遗传决定论创始人 英国):主张用统计方法来推断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双生子研究”、“血缘关系研究(332/977 1/977)、“家谱分析法研究” (名人之子/教皇养子)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复演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格赛尔 “成熟论”,同卵双生子学习爬梯实验 双生子之一(甲)在46周时开始训练学爬特制小梯6周(每日10分钟),双生子之一(乙)比甲迟6周开始训练,也就是在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 2周后其爬梯的速度就赶上甲的水平,说明成熟程度未到,虽提早训练仍少效果。,环境决定论,“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并在我自己的特殊天地里培养 他们成长,我保证他们中任何一个都能训练成我所选择 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或巨商,甚至乞 丐和小偷,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 能、职业和种族。” 华生行为主义,辐合论,斯腾(施太伦,德国心理学家)的“会合论”,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图式:心理活动的框架或者组织结构 同化: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化: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让皮亚杰(18961980),影响因素:成熟、经验、环境、平衡,认知发展分期(皮亚杰 )思维水平作为划分标准,美国神经病学家。祖籍丹麦,1902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39年入美国籍。 自我心理学之父,是新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师从于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 提出“新生论原理”,艾里克森(1902-1994),个性特征作为划分标准 艾里克森,道德发展理论,墨水瓶的故事(皮亚杰),A 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 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 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 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两难故事汉斯偷药,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 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思考回答: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 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3、 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5、 汉斯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第五章,学习的基本理论,教,育,学,习, 学习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领域。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学习的含义,广义:“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潘菽教育心理学 狭义:特指人的学习,它需要借助语言,通过社会生活实践,主动积极地去获取个体的经验。,学习的特点(P119),(1)学习一定要有变化的发生(有变化) (2)学习所导致的变化相对持久(较持久) (3)变化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后天性) (4)变化本身不具有价值意义,学习不等于进步。(无好坏) (5)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 (过程与结果),(一)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 创始人。生于捷克,4岁随父移居 奥地利维也纳。1933年德国入侵 奥地利,全家逃到英国伦敦, 1939年病逝。 1885、1889两次到巴黎学习 催眠术,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创 建起到重要作用。 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弗洛伊德(18561939),(快乐原则),(现实原则),(至善原则),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图,意识结构,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人格发展阶段,口腔期(01) 肛门期(13) 性器期(36) 潜伏期(612) 生殖期(1218),口腔期人格,口腔初期(08个月)快感来自唇与舌的吮吸活动 停滞出现口欲综合型人格 :沉溺于吃、喝、抽烟与接吻等 口腔晚期(8个月1岁)体验的感受部位主要是牙齿、牙床和腭部,快感来自撕咬活动 。 停滞出现口欲施虐型人格 :与撕咬行为相等同的活动,如挖苦、讽刺与仇视。,肛门期人格,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使之符合社会的要求。 前期粪便排泄,停滞出现“肛门排泄型”人格:慷慨、放纵、生活秩序混乱、不拘小节。 后期粪便克制,停滞出现“肛门滞留人格:循规蹈距、谨小慎微、吝啬、整洁。,性器期,最显著的两个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和“认同作用” 男孩“俄狄甫斯情结”和“阉割焦虑” 女孩“伊莱克特拉情结”与“阴茎嫉妒”,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压抑:把不被允许的念头、情感和冲动压到无意识中 。 投射:把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行为推向别人或周边的事物。 文饰:采用错误的推理使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 。 反向:有意识地做出相反方向的举动 。 退行:挫折时行为退回到早期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替代:用另外一个目标替代原来的目标。 抵消:用良好言行抵消不利言行。 否认:不承认客观存在的不利的事或行为。 自居:把其他的对象和事件与自己的愿望相配对。 升华:改变原来的冲动、欲望,用规范允许的行为表达出来。 此外还有:代偿、隔离、禁欲、幽默、利他等。,(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消退 恢复 类化 分化 高级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 条件反射:机体经后天学习而建立起来的反射,华生“恐惧实验”,桑代克联结理论 (试误说) S-R 准备律 练习律 效果律,哈佛大学 鸡猫狗,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1938年 白鼠、鸽子 作用律 消退律 正强化(给予增强) 负强化(拿掉增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实验),班杜拉的理论观点,强调观察式学习或替代强化学习 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榜样或他人的经验而学习,代替自己的尝试而习得东西。(替代强化) 学习是强化的结果,同时强调符号强化(赞美、关注等)、自我强化的作用。,(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非指导原则”,(四)认知心理学,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要点(P158-167),(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认知的过程(主动获取) (2)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获得“表征”事物能力) (3)重视学习过程(“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 (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原有经验与教材组织) (5)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先“猜测”后验证) (6)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对学习材料本身的兴趣发现) (7)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符合儿童表征方式就可以早教) (8)提倡“发现学习”(对教材内容的“再发现” ),布鲁纳“发现学习”,赫尔巴特 杜威 布鲁纳,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材料意义发生程度划分,学习途径与方式划分,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含义(P168),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简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等值,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下位学习图示,上位学习图示,原有观念,新观念,苛勒的“顿悟说”,1913年苛勒接受普鲁士科学院的邀请,到摩那群岛的西班牙属特纳利岛研究猩猩,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不能离开那里,于是在那里,研究了近七年的黑猩猩的学习,写出了经典的著作猿猴的智慧(1917),并提出了学习的“顿悟说”。 实验:“箱子问题”、“棒子问题”,1887-1967,苛勒的“顿悟说”,“箱子问题”“棒子问题”,托尔曼的潜伏学习理论,a 学习与操作相区别,学习结果可能不表现出来,处在一种潜在的状态。当需要利用这种知识时,学习的结果才通过行为操作表现出来; 学习是有目的的,而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