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茶采制技术四改进.docx_第1页
秋茶采制技术四改进.docx_第2页
秋茶采制技术四改进.docx_第3页
秋茶采制技术四改进.docx_第4页
秋茶采制技术四改进.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茶采制技术四改进一是改进采摘时间。茶叶容易老化,有早采3天一个宝,晚采3天一把草的说法,因此改农户以往510天采摘一批次为35天一批次,而且要及时采下同等嫩度的对荚叶。 二是改进鲜叶的管理。秋季气温较高,鲜叶易发热泛红变质,因此改农户用麻袋、布袋装鲜叶为篮筐装。 三是改进初制加工时的温度。大多数农户的鲜叶都是以自己手工加工为主,杀青时锅温还较低就开始投放鲜叶,结果焦叶、生叶占一大半,严重影响茶叶的外形和品质,因此改低温杀青为高温杀青。四是改进揉捻的强度。多数农户柔捻时一般一次成形,且强度太大,加之摊凉时不细心,结团,外观条索严重受损,因此改重揉为轻揉加压轻揉的方式。核桃采收要适时说到核桃,人们自然便想到中秋节,因为中秋节前的核桃最贵。当然,一年就只过一次中秋节,就目前的市场而言,价格贵点大家可以理解,但如果高价买回的是“瘪壳”核桃(果仁不饱满)则是所有人都不愿接受的。 今年的中秋节,王女士特别忙。远在省外的儿子、儿媳早就打来电话说,今年他们要回来过节。王女士想,儿子毕竟是自家人,吃好吃坏好应付,但儿媳才第一次见面,应该在吃的方面有新意。于是,王女士决定提前买一些核桃,到时好好招待孩子们。中秋赏月时,王女士家吃的核桃分熟、生两种。扎熟过的核桃,吃起来虽然水分多一点但还勉强过得去,可生的干核桃就不同了大多是半饱或瘪壳的 事实上,喜欢吃核桃的人都会遇到像王女士一样的尴尬事,这就涉及核桃什么时候采收的问题。 据核桃研究专家分析,核桃成熟与否要看整棵核桃树青果的果皮开裂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核桃整树青果开裂率在至时,核桃果仁大多是饱满的。当然,这个时候采收的核桃如果遇到雨水天,雨水会从开裂的地方侵蚀核桃,带来的问题轻则核桃壳发黑没有“卖相”,重则核桃仁变黑甚至霉烂;另外,从时间上分析,这时的核桃很可能错过最佳销售期。而王女士买到的核桃,多数不饱或半饱的客观原因,有三种解释:一是核桃青果开裂率少,达不到采收标准;二是青果还不开裂,根本不适合采收;三是核桃树才初步挂果,营养不全。而主观上看,是核桃主人图中秋节期间卖价高,不顾核桃是否成熟就采收所造成的。 那么,核桃整树青果开裂率要达到多少才适合采收呢?专家建议,最好在左右。这个时候采收的核桃,不仅质量有保证,还可赶上市场销售黄金期;即便遇到雨水多的年份,由于开裂的核桃少,造成的损失也会降低。 当前,临沧核桃挂果面积逐年增加,打造核桃优质品牌势在必行。我们希望各地结合实际,出台科学的核桃采收标准,并健全强有力的外部干预机制,引导农民切实做到适时采收,真正让临沧的核桃名扬天下。测土配方施肥好处多1、提高作物的产量 试验示范表明,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以来,在不增加化肥投资的前提下,调整化肥氮、磷、钾的比例,能够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 2、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优化肥料的施用结构,增施有机肥,减少不合理的化肥使用,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5%。 3、改变传统的施肥观念 测土配方施肥的开展,可以改变农民过去那种“肥大水勤,不用人问”的传统施肥观念。在施肥方法上,由撒施、表施向深施和因土、作物需要施肥的方向转变,减少施肥盲目性,提高科学性。 4、提高耕地的质量 测土配方施肥是在合理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开展测土配方工作中,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农民积存农家肥,实施秸秆还田等技术,提高有机肥的利用水平,使土壤养分结构得到改善,耕地质量明显提高。 5、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测土配方施肥采取“测土到田,配方到长,供肥到点,指导到户”,为农民提供一条龙服务,有效地满足不同地方、不同种植规模科学施肥的要求。 6、提高产品品质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能协调作物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平衡,促进农产品营养品质的形成,增强抗病、抗逆能力,减轻农作物的病害,减少农药的作用,从而提高和改善农产品质量。 7、降低生产成本 测土配方施肥的开展,使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产量增加,平均每亩节本增效25元左右。常喂三种草猪壮疾病少猪多喂些青绿饲料,不但可以降低饲养成本,而且还可锻炼猪胃肠的消化功能,增加食量,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健康。在种类繁多的青绿饲料中,有3种草喂猪效果极好。 律草也叫拉拉藤、拉拉秧、五爪龙等,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多生长于荒野、田边、路旁、村落、城镇附近灌木丛中。律草含有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葡萄糖甙和挥发油等营养物质。它不但是营养物质丰富的优质饲料,而且是治疗疾病的良药。它味甘、微苦、性寒,有清凉利尿、消瘀解毒的功能。高温炎热的季节常喂律草,有利于猪的身体健康。 龙胆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四川、云南、黑龙江、辽宁、吉林、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春、夏、秋三季均可采集利用。龙胆草中含有龙胆苦甙,能促进胃液分泌,使游离酸增加,有健胃和促进消化的作用,提高猪的食欲。 车前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和生长,盛夏至立秋为旺长期。车前草含有多量粘液汁、琥珀酸、胆碱及VB1等,它有利尿、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防治各种炎症、鼻血、尿血及皮肤疮毒等。鲜喂可以防治热痢等疾病。 以上3种草可直接鲜喂,也可晒干后加工成草粉喂,3种草配合起来饲喂效果更好。实践证明,猪常喂这3种草,食欲旺盛,情绪稳定温顺,皮肤红润,猪毛发光油亮,疾病少,增重快。凤庆县农业部门抓好十大科技增产措施提高粮食产量为确保2011年全县粮食生产增产增收,力争实现全年粮食总产14.4万吨的目标,凤庆县农业部门切实抓好十大科技增产措施,提高粮食产量。 一是扩大良种推广面积。推广玉米良种19.95万亩,推广水稻良种 9.07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二是狠抓测土配施肥项目,推广农作物配方施肥面积47万亩,示范面积13.9万亩,示范样榜1.5万亩。 三是切实抓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在9个乡镇实施玉米、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片,示范面积5.1497万亩。 四是加强大春粮食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工作,已进行防治28.6万亩次,力争将病虫草鼠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 五是加强对“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地建设项目”的后续技术指导工作,确保项目发挥增产增收的效益。 六是扎实抓好粮食生产常规技术增产措施的实施,完成了水稻旱育稀植移栽 5万亩,玉米地膜覆盖 4万亩,玉米规范化栽培 12.8万亩,实现增粮250万公斤以上,稳定了全县的粮食生产。 七是推广果桑园立体间套种栽培35万亩,计划增加粮食350万公斤。 八是加大培训力度,全年计划实施农民技术培训10万人次。目前已完成培训6.5万人次。 九是改变种植模式,推行节水农业,实施水改旱0.5万亩。将灌溉条件差的低产水稻田改种玉米,增加粮食产量。 十是扩大晚秋作物种植2万亩,充分利用当地雨热资源,在烤烟等作物收获后套种秋玉米、荞籽等晚秋作物,增加粮食产量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是临翔区重要的粮食、饲料作物之一。抓好小麦生产,对确保粮食安全,畜牧业的发展,促进我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挖掘小麦生产潜力,提高小麦产量,2008年至2010年临翔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实施小麦高产创建活动项目,总结出了一套适宜我区小麦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良种。根据临翔区土壤气候特点及多年示范种植情况,选用具有增产潜力大、综合抗性好、灌浆快、中早熟等优点的临麦6号、临麦15号、临引8号品种。 二、适时适量播种。临麦6号、临麦15号、临引8号的适宜播期为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每亩播种量为14-15,其中临麦6号可根据土壤墒情、播种方式、适当增加播量。 三、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前茬是水稻田,水稻收获后要及时翻耕炕土,整好待播地,适墒播种,浅播匀种,确保一播全苗。理好沟渠,合理密植,播种形式统一为条播,以3米开墒,播幅为20,幅距为30,基本苗在1618万,保证每亩茎蘖数在3035万,有效穗2426万。四、科学施肥。根据我区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肥力特点,施足底肥,巧施追肥,推广根外追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稳氮、控磷、补钾、增微”。底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于耙前施用,种肥亩用30千克普钙30千克钙镁磷10千克尿素7.5千克氯化钾混合施于播种沟内,然后覆土。追肥于分蘖期,每亩追施15千克尿素及拨节期每亩追施15千克尿素,并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长势适当增减和调节。 五、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播后可用麦田一次净等农药进行芽前除草,苗后杂草三叶期前可用骠马、苯黄隆防除禾本科、阔叶杂草。我区常发生的小麦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在发病始期用20%粉锈宁乳剂50毫升或15%可湿性粉剂75g/亩,对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赤霉病防治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亩用75%多菌灵100克防治。常发生的虫害主要有蚜虫、麦园蜘蛛。虫害的防治,每亩可选用20%菊马乳油80毫升、20%百蚜净60毫升、2%蚜必杀80毫升、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中的任意一种,对水35-50公斤(2-3桶水),于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点以后均匀喷雾。农作物间套种好处多间套种可充分利用地力,首先表现在不同的作物对土壤的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吸收的能力和深度不同,如麦类作物需氮量较多;豆类作物需磷钾较多,直根类作物根系入土较深,可以吸收土壤深层的营养。须根类作物根系入土较浅,吸收土壤上层的养分,根系强大,吸收面积也较大,吸收营养元素的量也较多。 间套种可以全面地合理利用土壤中各层的养分和水分,获得高产。小麦套种蚕豆能改变田间小气候,通风透光生长植株良好,特别能减少蚕豆褐斑病、小麦锈病的发生和蔓延,能减轻旱涝灾害,达到稳产保收的目的。在合理搭配作物种类的基础上选用当地适宜的丰产品种,确保几种作物同时增产,又为下季作物的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临翔区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为粮食增产经济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临翔区 “烤烟秋玉米(油菜)”套种模式初显成效2010年,临翔区完成烤烟地上套种晚秋玉米示范样板2438亩,完成计划数的143%,品种为海禾14号、金科糯、兴科糯。11月中上旬,经初步预产,糯玉米每亩收入700多元,海禾14每亩预计单产250公斤,种植效益明显。临翔区夏玉米套种秋马铃薯初获成功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临翔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0年9月在凤翔街道昔本村文华组实施了夏玉米套种秋马铃薯试验10亩。目前,秋马铃薯生长健壮,预计单产可达500至1000公斤,按照市场价每公斤3元计算,亩产值在1500至3000元左右,扣除种子、肥料、农药投入成本500至800元,亩收益1000至2200元,种植密度小的田块还可套种青白菜和豌豆等,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凤庆县新华乡全面开展核桃树冬季涂白防治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核桃病虫害预防和除治工作,结合冬季修园管理,凤庆县新华乡于11月初对全乡历年种植的9.8万多亩核桃树展开树干涂白工作。 核桃收获季节刚过,新华乡党委、政府抓住冬季最佳时节,动员全民力量全力投入冬季核桃管护,掀起冬季核桃管护高潮。在冬季核 桃管护涂白工作中,新华乡党委政府专门抽派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协助村民做好管护工作,指导群众对幼苗进行定型修剪、核桃林间杂草清理和对历年种植的9.8万多亩大苗进行涂白防病、病虫害防治工作;核桃管护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投入核桃建设激情,推进了全乡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凤庆县核桃种植“五个一”标准在全国推广“十五”以来,凤庆县按照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要求,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念好“山”字经,做活“ 林”文章,大力发展核桃特色产业, 创立了“一个标准塘、一百斤农家肥、一棵合格苗、一担定根水、一块地膜”的“五个一”种植标准。新建核桃基地90万亩,使全县核桃面积达到了134万亩,2010 年产量达2.6万吨,产值突破7亿元,核桃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目前“五个一”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农业规范化核桃种植技术标准,在全国推广。麦豆混种的好处麦子和豌豆混种,比单一种植增产,在一般情况下,能增产一到两成。为什么麦豆混作能增产呢?主要原因是:麦子和豌豆根系深浅不一,这两种作物可以利同耕作层的养分和水分;二、豌豆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固定的氮素可以供给小麦吸收利用;三、小麦可以作为豌豆的支架,又能扩大绿叶面积,充分利用光能。这就是说,麦豆混种,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利用,有利于增产。 麦豆混种要注意以下几点:1、混种比例以8:2(即八分小麦,二分豌豆)或7:3为宜; 2、小麦和豌豆品种,要选择成期一致或相近的品种,豌豆以选用不炸荚的品种为好; 3、播种不宜太早,以免豌豆冬季受冻; 4、在施用氮肥的同时,适当地増施磷钾肥,这样,有利于豌豆生长;5、高产小麦田块,小麦生长茂盛,混种豌豆会影响小麦的通风透光,加上豌豆的攀缠,容易造成小麦减产,因此不宜混种。 如何选购复合肥随着农富产品价格不断上升,复合肥的施用量逐年上升,各种不同生产厂家、不同配比的通用型复合肥或专用型复合肥层出不穷,使农民朋友有了更宽的选择面。但随之而出现的是不知道选什么品牌何种配比,多少价位的困惑。还有一些生产企业会把钙、镁、硫等土壤含量相对较丰富,作物需求量不大,增产效果不明显的中量元素计入总养分含量。在此,我们教农民朋友简单的识别方法:一是这类肥料售价较同等总养分的复合肥便宜的多;二是前几年,市面常见的低含量通用型复合肥氮、磷、钾的配比通常是10:10:5,现在市场上较为普遍的比例为15:15:10、11:8:6及13:5:7三种,另外还有硼、锌复合肥,含量为24(氮):0.005(硼):0.005(锌)。但是随着氮肥价格的上升配比改为8:10:7,现在还有一些厂家生产的是5:13:7配比的通用型复合肥。从上述比例的变化看,氮的含量在降低,磷、钾的比例在上升,云南磷矿物质丰富,磷肥的价格相对较低。降低氮比例,提高磷钾含量实质就是降低生产成本。从农作物生产用肥上,我们推荐15:15:10比例的复合肥,特别是山区群众,一可节约运输成本,二是施用量少,省工省力。对蔬菜等叶用作物,可使用13:5:7或硼、锌复合肥。尽量不使用8:10:7 、5:13:7两种配比的复合肥。农家肥腐熟技术要点1、物料准备。粪便:人和畜禽粪便均可,应根据种植需要选择粪便。粪便的水份以60%左右为宜(稠泥状),无长杂物、无石块。辅料:各类作物的秸秆、青草、松壳、稻草、花生皮,可根据肥料的用途选择粉碎的长度,作底肥时秸秆长度5-10厘米,育苗肥秸秆长度0.3-0.5厘米。HM(菌种):腐熟剂应掺一定数量的辅料,搅拌数次分份备用。2、配比、搅拌、堆放。配料比例为3:1(新鲜粪便重量:辅料重量)。每处理农家肥500公斤(亩用量)用HM(菌种)腐熟剂50克。用搅拌机或人工搅拌均可。粪便、菌种、辅料应搅拌均匀,结合严密,保持水份60%左右,无较大粪块。装料时要保持物料蓬松,不可脚踩、铁锹拍,顶部要隆起,如在干燥,温差大的地区或遇雨天,物料上面需覆盖稻草,秸秆等透气物。3、水份要求。搅拌后水份为55-65%,即用手握起成团而不渗水,松手团块可散开。农家肥需添少量秸秆,以增加透气性。如农家肥较干,可适量加水;如较稀,可提前晾晒或增加辅料吸水。4、机械搅拌注意事项。人工搅拌费力,不易搅拌均匀,建议使用磨儿搅拌机,每次可搅拌粪便150斤和辅料50斤(也可使用建筑搅拌机)。根据烟田的用量,计算出要搅拌的次数并称好粪便、菌种和辅料,依次投入搅拌机内。搅拌5分钟后将其堆放在发酵平台上。5、无害化处理。发酵物体平均温度55以上,发酵时间不少于10天。发酵后的有机肥为黄褐色或灰褐色,无臭味,有较淡氨气味,用手可搓碎部分辅料。有机肥中无蛆虫、无生粪便。在发酵过程中杀灭有害病菌、虫卵、杂草种子,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可预防、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 农家肥再度成为农民种田的新宠近年来,由于化肥具有使用量少,见效快,使用方便,省工省时,增产效果显著等优点而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使用。但随着化肥使用时间增长,其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团粒结构变差、板结、农产品品质降低、面源污染严重等负面影响加剧,在农技人员的宣传指导下,农民群众重新认识到使用农家肥有改土培肥、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成本等好处,并再度受到农民的追捧。道路旁和田头地角随处可见用塑料薄膜覆盖堆捂的农家肥重新成农民种田的新宠。农民如何走出购肥误区目前,由于品种繁多,良莠不齐,致使化肥市场,尤其是复混肥市场较为混乱,农民朋友在购肥时往往手足无措。目前农民购肥存在几个误区,笔者特总结如下: 1.买“袋”。农民在购肥时,常常关心多少钱一袋,而对重量及含量则问的较少。其实,化肥的重量及含量会影响到其价格的高低,而一些经销商正是摸准了农民的这一心理,在“袋”上大做文章,牟取不法暴利。所以,农民朋友在购肥时要根据包装袋上的净重、含量等,算算哪种化肥便宜再做决定。 2.买“价”。农民在购肥时,往往依据价格的高低决定其购买化肥的品种。但应注意,低价化肥的质量往往无法保证,所以在购肥时应结合性能、含量等因素来综合把握。 3.买“说”。农民到农资部门购肥,常常是经销商推荐哪种就购买哪种。而部分经销商受利益驱动,往往会向农民推荐一些劣质化肥。所以,农民朋友应在平时注意积累一些化肥方面的知识,以免上当受骗。 4.买“流”。农民在购肥时往往看别人买什么,即随大流。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用肥失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作物需肥特性来有选择地购肥。 5.买“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化肥厂家的各种宣传促销活动花样百出,往往把农民搞得“一头雾水”,然后跟着“感觉”走,看哪家的宣传搞得火,就买哪家的产品。这样也是不科学的,应该对各家的产品做个对比,然后依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沼气安全使用须知自2007年以来临翔区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有效地改善了农村能源短缺的局面,改善了农村的用能结构、家居环境卫生、农民的精神面貌。但大份农民科技意识较差,在沼气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必须抓好安全防范措施。 一、不能用喷洒了农药的各种剧毒农药的植物茎叶进入沼气池内发酵,以防厌氧环境受到破坏。 二、沼气池的近、出料口要加盖,以防人、畜掉进池内,造成伤亡事故。 三、使用沼气时先开小一点,待点燃后才全部扭开。以防一时沼气放出过多,烧到身体或引起火灾,造成不良后果。 四、下池出料、检修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揭开活动该后,要先除掉池内一部分料液,使进料口、出料口、活动该口三口通风。然后再用小动物放入池内观察十五分钟,如小动物活动正常,方可入池,反之不能入池。猪瘟的防治技术一、病原:猪瘟病毒 二、现场诊断要点:(一)、流行特点:1、猪瘟病毒只感染猪和野猪,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易感;2、怀孕母猪感染后经胎盘传染胎儿,引起产弱胎、死胎、木乃伊胎;3、由于免疫程序不合理,往往是乳猪和断奶50公斤的猪发病居多。(二)主要症状:1、高热(41)稽留,热性症状(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挤堆,弓背,眼结膜有脓性分泌物);2、先便秘后腹泻,粪便内带有粘液或血液;3、病猪的鼻端、耳、四肢、腹下、会阴处皮肤蓝紫色,有时有出血斑点,4、仔猪有时出现神经症状(颤抖、角弓反张、腿麻痹)。(三)主要病变:1、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红白相杂呈大理石状;2、仔猪或大猪肾颜色变淡,表面有小出血点,哺乳仔猪感染时肾脏发育不全;3、仔猪脾肿大、出血,边缘有黑色坏死(出血性梗死);4、中大猪慢性病例盲场、结肠处有扣状肿;5、膀胱粘膜出血、喉头出血。 三、重要类症鉴别:1、猪瘟引起的仔猪腹泻与伪狂犬病相区别;2、皮肤发紫与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仔猪副伤寒、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等相区别;3、繁殖障碍型猪瘟与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蓝耳病、乙脑的区别;3、注意混合感染。 四、发生猪瘟的处理方案 1、隔离病猪,用特殊生物因子(转移因子或排疫肽)+广谙抗菌药(比龙精点、多效菌灭、抗毒金刚)配合治疗看是否有一定疗效。 2、紧急免疫:猪瘟脾淋苗2头份+特福,肌肉注射。 3、带猪消毒:清净农场与劲碘百毒杀交替进行,每日一次,直至控制。 蔬菜沼肥及施用技术将作物秸秆、人畜粪尿、杂草等各种有机物料,在密闭的沼气池内经嫌气发酵制取沼气后所剩残渣和肥液,即为沼气池肥。沼气池肥料的养分含量,主要决定于配料的比例、酸碱度、发酵温度、密闭程度、水分及沼气细菌的接种等因素。沼气池肥是矿质化和腐殖质化过程进行比较充分的肥料,它较一般有机肥料的利用率高得多,且具有速效、迟效养分兼备。腐殖质含量较高和富含激素、维生素类物质的特点。沼渣的氮、磷、钾三要素的含量较一般堆、沤肥为高。沼液全氮、磷、钾含量与一般无土厩肥相近,但沼液中的有效养分高于厩肥或厩肥液。沼气池肥除含有上述营养成分外,有机碳含量高于堆沤肥,而沼渣富含腐殖质、木质素、纤维素等,具有良好的改土作用。沼渣做基肥,可按沼渣:草皮土:磷矿粉为100:40:10比例混匀,堆沤1个月左右,用做菜地基肥,增产效果极佳。沼液可直接用于蔬菜的追肥,沟施或以水冲肥,还可做叶面喷施。不论是沼渣还是沼液,在蔬菜上施用增产效果显著。玉米间套种的好处一是可充分发挥土地的增产潜力。土壤中含有多种不同养分,玉米对氮肥需要量较大的作物,同时玉米的须根发达,有80%的根系分布在土壤耕作层,主要吸收土壤上层的养分和水分,间套种其它直根系作物(如大豆)则能吸收土壤下层的养分和水分,所以,玉米与其它作物合理搭配,可以分别吸收利用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营养,各取所需,互为补偿,把土地的增产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二是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玉米单一种植的光能利用率低,玉米前期个体小,绿色面积小,行间的空间大,不能充分占用空间和有效利用阳光,如果实行高矮杆作物的种植搭配,就可充分利用地上部分的光能和空间。 三是抗灾稳产,以丰补歉。不同作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不同,把抗逆性不同的庄稼提前错后在一块地里实行间套种,一旦遇到自然灾害,一种作物受灾减产,另一种作物就可以利用空间和地力,加上施肥管理,从而夺取丰产丰收,取到抗灾稳产,以丰补歉的作用,达到平衡增产。适宜临沧推广的生猪品种及生产模式第一种:利用国外优良品种或配套体系构建生猪生产模式。如在养猪生产较发达的地区引入生产性能高的国外品种,如大白(y)、长白(L)、杜洛克(D)等种猪,构建DLY三元杂生产模式,部分企业引进和推广PIC,托佩克,斯格猪等商品配套系,构建优质、高效、规模化、标准化程度高的肉猪生产模式。 第二种:云南省自主培育的新品种猪(配套系),如大河乌猪、滇撒猪、滇陆猪等配套系,构建云南优质、高效、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肉猪生产模式。 第三种:引入外来优良品种猪,充分利用地方猪资源,构建二元、三元杂交组合模式。如云南省地方品种猪大河猪、滇南小耳猪、撒坝猪、保山猪等。临翔区玉米套种黄豆栽培技术要点玉料套种黄豆植技术要点 :1.整地。要求整地要精细,做到土细地平,便于播种出苗。播种结束后根据地块平整情况再分墒开沟,以便排涝2.选用良种。玉米品种选用抗病、优质、高产的中、矮杆品种。黄豆选用早熟、矮杆、耐荫的“开育12”品种。3.适时播种。根据节令适时早播,即4月20日5月20日集中播种,有利于治病虫鼠害。黄豆播种时间可稍作推迟35天,根据农户的时间来安排。4.合理密植。玉米种植密度3900株/亩,规格为:宽行1.3米,窄行0.4米,株距0.2米。黄豆种植密度5000株,规格为:行距1.7米,塘距0.3米,每塘播种56粒,留苗4株。5.科学施肥。玉米施肥:(1)重施底肥。每亩用复合肥(NPK比为10: 10:5)40公斤、尿素5公斤,钙镁磷肥20公斤,普钙10公斤、氯化钾510公斤、锌肥12公斤、硼肥1公斤混合施用。(2)适时追肥。第一次追肥在56叶期,亩追尿素15公斤;第二次追肥1012叶期,结合中耕培土亩追尿素25公斤、普钙20公斤。 黄豆施肥:亩用钙镁磷肥20公斤,复合肥20公斤作底肥一次施用,出苗后看苗酌情施用,可用少量尿素进行追施。6.加强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1)防治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在播种时施下。(2)防治食叶害虫,如粘虫、玉米螟(钻心虫)、地老虎、金龟子等,根据虫情,可用毒死蜱、三唑磷、功夫、辛硫磷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还可用撒毒土的办法防治玉米螟。(3)防治玉米病害,如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锈病、纹枯病等,可在67片叶、1011片叶时用爱苗、多菌灵和粉锈宁混合防治两次。(4)防治草害,每亩可用38%莠去津300ml在盖膜前均匀喷雾防治杂草。(5)防治鼠害,根据鼠情用敌鼠钠盐进行统一联防。 7.播种方法:玉米必须采取宽窄行高标准、高质量定向播种,便于管理和在宽行中间套种黄豆。 先拉一根绳子顺着绳子捞播种沟,宽40厘米,深5厘米在播种沟内浇足出苗水接下来在播种沟两边播种,播种时要选择饱满均匀一致的子粒,将选好的子粒播种沟内,20厘米播种一颗种子底肥撒施在两行玉米种子之间,肥料与种子不能直接接触,然后用细土盖种,盖土厚度35厘米再浇一次水和均匀喷洒除草剂防治草害盖膜,膜要拉直绷紧,两边各压土10厘米,要压实,防止风吹掀开出苗后及时破膜理苗,防治烧苗。破口不能过大,要用细土封实破口,才能保温保湿和防止风吹掀膜长到34片叶时查看苗情,补栽缺塘56片叶时在两株之间打孔洞追肥,化肥兑水或兑沼液浇入洞内,再盖土,防止水份、温度、肥效散失1012片叶时揭膜后结合中耕培土追施最后一次肥。玉米破膜点种是保证山地玉米和水分不足的地块苗全、苗齐、苗匀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整地。要求整地要精细,做到土细地平,便于播种出苗。播种结束后根据地块平整情况再分墒开沟,以便排涝。二、选用良种。玉米品种选用抗病、优质、高产的杂交玉米品种。 三、适时播种。根据节令适时早播,即4月15日至6月5日播种,能使玉米植株生长健壮,有利于提高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四、合理密植。玉米种植密度4000株/亩,规格为:宽行1.3米,窄行0.4米,株距0.2米,可以在宽行上间种一行黄豆,品种采用开育12,塘距30厘米,每塘留45株,每亩52006500株。 五、重施底肥。每亩用复合肥(NPK比为10: 10:5)40公斤、尿素5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5公斤、锌肥1公斤、硼肥1公斤,辛硫磷颗粒剂4公斤均匀混合后作底肥一次性施用。 六、播种方法: 1、米必须采取宽窄行高标准、高质量点播。 先拉一根绳子顺着绳子捞施肥沟,宽40厘米,深3厘米在施肥沟内施入底肥 然后回土将肥料盖好,捞成20厘米高,50厘米宽的墒面作播种沟打药,用99.9%乙草胺乳油剂1包(净重15克),75.7%草甘膦胺盐可溶性颗粒剂1包(净重50克),50%毒死蜱1瓶盖(净重200克)混合后兑水15公斤均匀喷洒于墒面防治草害和虫害,随之立即盖膜,膜要拉直绷紧,两边各压土10厘米,要压实,防止风吹掀开。播种,先在薄膜两边(小行距)间隔40厘米,株距20厘米,破直径为10厘米的圆口,将选好的2粒子粒垂直插入播种于圆口内(出苗后留一株),深1-2厘米,然后用细土将膜口压严实,盖土厚度不超过2厘米。 2.米播种结束,立即在大行间套种黄豆,亩用复合肥25公斤,作底肥一次性施用,结束后再喷施一次杀草药和杀虫药。 七、加强玉米田间管理。 1.玉米长到34片叶时查看苗情,及时补栽缺塘56片叶时看苗情第一次施肥,在两株之间打孔洞追肥,化肥兑水或兑沼液浇入洞内,亩追尿素15公斤,再盖土,防止水份、温度、肥效散失第二次追肥1012叶期,结合中耕培土亩追尿素25公斤、普钙20公斤。 2.治食叶害虫:如粘虫、玉米螟(钻心虫)、地老虎、金龟子等,根据虫情,可用毒死蜱、三唑磷、功夫、辛硫磷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还可用撒毒土的办法防治玉米螟。防治玉米病害:如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锈病、纹枯病等,可在67片叶、1011片叶时用爱苗、多菌灵和粉锈宁混合防治两次。 八、适时收获 为防止后期雨水多造成霉坏,成熟时应及时收获、晾晒,力争做到九黄十收,确保丰产丰收。 临翔区:冷凉山区玉米种植增产技术措施2011年5月12日,通过临翔区农技人员到蚂蚁堆乡玉米示范基地观察后,给该乡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在冷凉山区采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有明显的增加土壤温度、保持湿度的作用,是玉米抗旱防涝的栽培措施,但首先必须做到:一是要提高整地质量。一定要做到土细、墒平、无残留枝和石块,有利于地膜紧贴地面,增大地膜采光面,起到增温保湿作用。在播种前每亩可用40%乙莠水100 - 150克或38%莠去津胶悬液150克的化学除草剂喷雾以防杂草。农家肥、化肥拌匀后一次施入窄行槽内。二是要提早播种盖好地膜。膜内温度一般比露地温度高4度左右,可比露地玉米早播10-15天。早播能充分利用盖膜增温效应,在玉米生长期内增加积温,提高质量。三是要经济选膜,及时破膜。要选用低价高效的地膜,最好选用60-80cm宽0.8丝厚低压高密度聚乙烯无色透明微膜。这种膜由于透明度好能将太阳光能传入地面使土壤增温。当玉米出苗有一叶一心时就要立即引苗出膜外。要做到及时、破口不大,破口周围用细土压实,不让风吹进膜内而降低地温。因微膜很薄故不能二次利用,残留膜留在土壤中不能分解腐烂,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要在玉米收获后趁土壤疏松及时回收残膜,妥善处理。 玉米平衡施肥原则玉米是高耐水肥且需肥量大的高产作物,实施平衡施肥技术,是发挥玉米大幅增产的重要措施。每生产100千克玉米约需从土壤中吸收2.22-4.24千克氮,平均量为2.57千克;磷(p2o5)1-1.5千克;钾(k2o)1.52-4.00千克,平均量为2.14千克,产量愈高氮磷钾吸收就愈多。 一、玉米需肥特点与施肥原则 玉米对氮肥很敏感,在配施农家肥和磷肥的基础上,在每亩施3-10公斤尿素的范围内,1公斤尿素可增产6-11公斤玉米。玉米需磷较少,但不能缺,三叶期缺了磷,将导致以后的空秆秃顶。玉米又是喜锌作物,施用锌肥,增产在15%左右。玉米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基础,重施氮肥、适施磷肥、增施钾肥、配施微肥。采用农家肥与磷、钾、微肥混合作底肥,氮肥以追肥为主。春玉米追肥应前轻后重,夏玉米则应前重后轻。 二、玉米施肥量的确定试验表明:在中等肥力地块上,每增产100公斤玉米需要施氮素5公斤,磷2公斤,钾3公斤。这种施肥量的运用十分简便,只需将增产的百公斤数乘以百公斤粮食需要的肥料数量即可。这仅是一个参照的计算方法,具体运用还应因地、因品种不同而作适当调整。亩产千斤玉米的参考施肥量为:农家肥1500公斤,氮素911公斤,磷45公斤,钾56公斤,锌肥1公斤。 三、施肥方法 (一)底肥浅丘直播露地春玉米:应把所需的磷、钾、锌肥和2-3公斤尿素一并与农家肥拌匀,施入种穴,适墒播种。余下的氮素肥料留作追肥。 中山区地膜覆盖直播玉米:地膜玉米长势强,消耗养分多。要把玉米全生育期所需磷、钾、锌肥和70%氮肥作底肥。其方法是:在播种两行玉米之间开一条深34寸、宽8寸左右的沟。先将氮肥施于底层,再将所有的磷钾锌肥与农家肥混匀,施在氮肥上面。然后起垄覆土,垄高23寸,待时播种覆膜。 (二)种肥对未包衣的种子,播前晒种23天,用锌肥2钱加水一两,拌种1.5-2公斤,堆闷1小时,摊开阴干即可播种。播种时,有条件的农户亩用20挑左右人畜粪尿兑尿素2公斤,边淋窝边播种,达到苗齐苗壮。 (三)追肥 1、直播露地春玉米追肥要前轻后重。氮素肥料追拔节肥(67叶期)占施氮总量的1/3,喇叭肥(10-11叶期)占1/3。 2、直播夏玉米追肥应前重后轻。夏播回茬玉米因农活忙、农时紧,多数是白籽下种,追肥显得十分重要。拔节肥(5-6叶期)应占总施氮量的三分之二,喇叭肥(10-11叶期)占三分之一。 3、移栽玉米追肥:移栽时,亩用10公斤左右尿素或等养分量的其它氮素化肥兑入人粪尿。先放营养苗,后淋粪再盖窝,以此代替拔节肥。到喇叭口期再用15公斤左右的尿素追施一次。 4、地膜玉米:因底肥用量足,肥效长,每亩将未施的30%的氮肥在喇叭口期一次追施。方法是每隔两株玉米打一施肥孔,施入肥料。 如何识别核桃的缺素症缺锌症:又称“小叶病”,严重时叶子浅红色,春天健壮,后畸形变小,逐渐枯死。在叶片成熟至四分之一时,喷洒0.3% - 0.5%硫酸锌,15 - 20天一次,喷2 - 3次。 缺铁症:又称“黄叶病”,叶色逐渐变白,叶脉绿色,严重时由叶缘变黄褐色枯死。增施农家肥,或用硫酸亚铁与农家肥混合施用,黄化的树木可用铁盐溶液进行树冠喷洒、树干注射及土壤浇灌。在生长期用0.1%硫酸亚铁喷洒,也可用含硫酸亚铁1.5%,硫酸镁0.5%,尿素5%的溶液作树干注射,还可用1 : 30的硫酸亚铁浇灌。 缺铜症:叶片出现褐色斑点,早黄早落,果实萎缩。春季展叶后,喷洒0.3% - 0.5%硫酸铜液。或在树干约70cm处开20cn深沟施硫酸铜液。 缺硼症:小枝稍枯死,小叶脉间出现棕色斑点,小叶易变形,幼果易脱落。于秋冬季节,环状开沟施入硼砂0.2 - 0.35kg后灌水;或于生长期喷洒0.1% - 0.2%硼砂溶液。 哪些耕地不适宜覆盖地膜一是沙土地。地膜覆盖虽然能够提高地温,但由于沙土的容水量少,地温变化大,覆盖地膜后,在烈日的中午,地面温度过高,在旱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作物减产。二是贫瘠土地。贫瘠土地覆盖地膜后,不便于追施肥料。播前没有施足基肥的地块,覆盖地膜后也不易达到增产的目的。三是中粘土质。这类土质整地难度大,不易整细,地膜很难与地面紧贴严实,刮大风时容易被掀起,吹破。四是杂草多的地。这种地杂草出土会将地膜穿破或者抬起。玉米存储方法有新招根据玉米的特点,通常可采用子粒储藏和果穗储藏两种方法。 子粒储藏玉米要做好干燥防潮、清除杂质、防霉防虫三项工作。 干燥防潮:据试验,玉米子粒的水分在13以下,温度不超过28,只要做好防潮工作,一般都可安全储藏。因此,玉米成熟后要及时收获,并抓紧时间将其充分晒干,然后进行脱粒储藏。 清除杂质:杂质也是影响玉米储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含杂质多的玉米容易发生霉变和虫害。因此,玉米在入仓前要清除玉米中的杂质。 防霉防虫:玉米在储藏期间,要勤检查,做好防霉防虫工作。当玉米仓内产生甜味时,要及时翻仓或进行晾晒。春暖前对玉米实行趁冷压盖密闭储藏,对防止蛾类害虫有较好的效果。 果穗储藏玉米方法简便、效果良好。新收获的玉米可在穗轴上继续进行后熟,使淀粉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分减少,品质不断改善,色泽和气味都比粒藏要好。穗藏法是将玉米苞叶编成辫,用绳逐个连接起来,挂在通风良好且能避雨的地方储藏。 耿马县勐撒镇烤烟套种豌豆长势喜人2010年10月21日,耿马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技术指导员吴素芳、朱素娥、字正梅、刘开华4人到勐撒镇查看烤烟套种豌豆出苗及长势情况,通过对200亩的套种地块进行踏查,豌豆出苗整齐,长势喜人。 烤烟套种豌豆种植技术是耿马县农业局于2010年9月下旬到丽江永胜县考察后决定实施的套种技术。该种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烤烟地剩余烟杆及其肥力供豌豆生长,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同时,也可以缓解耿马县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解决耕地资源紧张问题,既有效提高了耕地复种指数,节约资源,又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好技术,而且这项技术简单易行,群众容易接受,如果管理得当,新鲜豌豆上市后,按照全年平均价格计算,平均亩产值在1500-2000元左右。镇康县旱季核桃种植创奇招镇康县始终把核桃产业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把核桃树培养成镇康扶贫攻坚的“先锋树”、新农村建设的“致富树”、生态文明的“基础树”、农民齐奔小康的“顶梁柱”的思想。在核桃种植过程中,镇康县广大群众为节约用水,提高核桃成活率,采用了核桃种植塑料瓶滴灌法,即在种植核桃时将一个个矿泉水瓶盛满水后埋入核桃根部,同时将核桃苗的一条健康根须插入瓶内,并封好瓶口,然后连同核桃苗一同植入核桃坑塘里。据介绍,一般900毫升的水能够满足核桃苗三个月以上的水分供给,这种办法不但节约了用水,还提高了核桃成活率。过去一个核桃坑塘需要25公斤的水,而且只能满足一个月的水分供给,如今一个坑塘用水还不足3、4公斤。目前,利用核桃根部埋水瓶的成功经验已逐步在全县推开试行。二次稀释农药好处多二次稀释法配制农药药液,是先用少量水将药液调成浓稠母液, 然后再稀释到所需浓度。它比一次配药好处多。 一、能够保证药剂在水中分散均匀。如可湿性粉剂、粉粒往往团聚在一起成为粗团粒,如果直接投入药水箱中一次配液,则粗团粒尚未充分分散即沉入水底,此时再进行搅拌就很困难。因此,先用少量水配成较浓稠的母液,进行充分搅拌,使粉粒分散后在倒入药水箱中进行最后稀释。胶悬剂在存放过程中易出现沉积现象,即上层逐渐变稀而下层变浓稠,配制药液时必须采取两步法配制。 二、有利于准确用药。随着近年来高效农业的发展,每亩地用药量仅需十几克或几克农药,分配到每个喷雾器中的量更少。这时采用两步法配制有利于准确用药 三、可减少农药中毒的危险。对毒性较高的农药,采取两步法配制能减少接触原药的机会。 具体做法分两步:先配制母液。事先准备好装有少量水的容器,如小桶、小碗、小口缸等,将药剂倒入其中,对悬浮剂等黏性较重的药剂要将黏附在小包装上的药剂清洗下来,轻轻搅动,使容器中药剂充分分散溶解即为母液配制完成。然后进行二次稀释。将配好的母液按每亩用量和喷液量分成若干份,喷药前加入清水至满桶,再次搅拌,这样药液就配均匀了。农药的安全使用方法现在很多农民都出门在外打工,家里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又到了防治病虫害的季节了,在使用农药时要采取科学的方法,防止农药危害使用者的健康。在喷施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施药人员应是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并经过技术培训,掌握安全用药知识和具备自我救护技能。体若多病、患皮肤病、农药中毒和患其他疾病未恢复健康的人;哺乳期、怀孕期、月经期的妇女,皮肤损伤未愈的人;未成年人均不得喷施农药。(2)喷药时,施药人员必须戴放毒口罩,穿长袖上衣、长裤、鞋、袜。(3),在施药过程中,施药人员禁止吸烟、喝酒、喝水、吃东西,禁止用手擦嘴、脸和眼睛,禁止互相喷射嬉闹。 (4)每次施药结束后,施药人员要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手、脸,并漱口,有条件的应洗澡。(5)施药人员每天工作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小时。一个人连续施药45天后应休息12天。(6)加强农药的存放和保管。农药的存放地点必须安全,严格保管,不可随意放置,防止以外。小麦巧施肥助增收一是施足基肥。基肥必须以有机肥为主,N、P、K 配合使用,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斤左右,亩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磷酸二氢钾15-20公斤,硫酸锌1-2公斤。二是早施壮苗分蘖肥。分蘖肥宜早不宜迟,一叶半期亩施尿素5-10公斤,二叶半期亩施尿素5-10公斤。三是重施腊肥。腊肥是指冬至-大寒时期,一般亩施尿素15-20公斤。四是巧施拔节肥。亩施尿素5-10公斤。五是酌施孕穗肥。孕穗期若苗生长旺,叶色正常变化,可以不施;若叶色不能正常返青,则应补施。六是追施叶面肥。小麦杨花后灌浆期间,选则晴天下午4点以后,叶面喷施2尿素+0.3磷酸二氢钾,间隔7-10天连喷2遍,不但能增产,还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蔬菜防冻措施在冬季来临之前,为了有效预防蔬菜冻害发生,忙畔街道积极采取四项防冻措施:一是覆盖,做好保暖防冻。加固大棚支架,扎紧塑料薄膜,做好防御大风等灾害天气的准备工作。检查大棚棚架上覆盖着的塑料薄膜,如有破损需及时修复或更换。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天气晴时,注意通风换气,调节棚内温湿度;遇冷空气来临,棚门不要过早打开,要增加覆盖物。有条件的夜间可在大棚四周加围草帘,使大棚增温。二是加强光照管理。揭除草帘等覆盖物,以增加棚内的散光照射,中午前后小通风一会,及时将氨气等有害气体排出棚外;旧薄膜二次利用的要清洗干净,以利作物采光。三是加强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在棚内浇施沼肥,使土壤不易结冻;用米醋、白糖、过磷酸钙混合,配成300倍液,喷在叶面上,增加叶肉含糖度及硬度;在蔬菜上撒层草木灰,喷施磷酸二氢钾,选用对口的杀菌剂、烟熏剂。四是露地蔬菜可在蔬菜上覆盖稻草、遮阳网等,以确保蔬菜安全越冬。核桃地管护方法一是合理间作,以套种促进管理。套种视核桃的高度而定,可套种红薯、黄豆、花生、荞、小饭豆等矮杆作物,也可套种玉米等高杆作物,套种时,必须在核桃树根周围留足1米的空间,便于施肥、薅铲。 二是定期薅铲、施肥、扩塘。每年3月和8月重点时段,对核桃进行薅铲、松土、除草。进行树盘覆盖,即,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对核桃树根周围除草松土后,用杂草或树叶覆盖土表,待树叶和杂草腐烂后,把其埋入树根,又用新的杂草和树叶覆盖,既可抑制杂草生长,又可增加肥效。施肥每年至少2次,最好用农家肥,也可用尿素、核桃专用肥,采取环状或槽状方式施肥。 三是定期不定期观察,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大多数是新植核桃,主要是要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观察,及时除虫。就凤翔街道而言,虫害危害最大、最普遍的是钻心虫。发现虫卵及时摘除外,也可采取用注射器在虫洞上注射杀虫药的方式除虫。在每年的1112月份,用生石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