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东路城市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滨湖东路城市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滨湖东路城市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滨湖东路城市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滨湖东路城市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现代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相关理论和实践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充实过程中。一般认为,从城市设计范围和尺度来划分,它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城市设计。宏观城市设计-即总体城市设计;中观城市设计-即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微观城市设计-即重点地段城市设计。重点地段或城市节点是泛指城市中功能、活动、视线汇聚的焦点、地点和场所,如城市街道、商业中心、重要建筑群、广场、滨水地段等。城市设计的主要对象是城市形体环境,其基本要素为在设计中经常被用以构筑城市环境的主要成分与素材。基本要素一般可分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及社会要素等,从城市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上分析,其最基本的有城市用地、建筑实体、开放空间及使用活动等。因此,滨湖东路城市设计将从“人”和“环境”两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其中:人-系指人们集中停留和活动场所,体现城市品味的重要地段,如市体育公园、滨水地段、主要道路交叉口等;环境-系指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与自然共生的物质空间环境,同时还体现在场所精神方面,如人们的行为、心理、城市历史文化积淀、民俗民风等。一、概况滨湖东路是鄂州市主城区的一条生活性主干道,因其地处洋澜湖东岸而得名,她北起鄂燕路,南抵滨湖南路,总体呈南北走向,贯穿司徒村和莲花山风景区,同时是鄂州城市内环交通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建成通车,将对推动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庙工业园区的建设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滨湖东路全长约2710M,道路红线宽为50M,道路断面为三块板的双向六车道型式,其中:21M宽机动车道,两侧各4.5M宽花坛、5.0M宽非机动车道和5.0M宽人行道。经过工作组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分析,滨湖东路沿线已经规划审批、实施的地块只有市体育公园、司徒小学、滨湖东路拆迁安置楼、司徒村临时门面等少数几处,其他地块多为生态型的自然山体、水面。二、现状分析现状分析包括区位、道路交通、历史发展脉络、区位自然环境特色、人文环境、意象地图、建筑质量和土地使用。空间肌理特征的变化对城市设计有明显的引导作用。滨湖东路两侧和周边具有强烈的“山”“水”环境特色,是构成城市道路景观特征的重要因素,也是鄂州城市自然特色的有力表现。山-大鹰山及周边的连绵山丘:是鄂州城区主要的契型绿地和主要通风口,同时成为道路南段的图底和对景;是鄂州城区的“魂”;水-洋澜湖:体现城在水中特色,是鄂州城区的“肺”;五丈港:体现水在城中景致,是鄂州城区的“脉”;文-即人文古迹、历史景观等,主要包括:瓦窑咀遗址: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渊源,是鄂州城区的“根”;司徒庙:体现城市古迹风貌,是鄂州城区的“意”。 意象地图是道路现有空间环境特征及问题的反映,对改善城市道路空间景观具有针对性。三、设计依据及指导思想、设计依据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3、鄂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4、鄂州市环洋澜湖地区城市设计、指导思想针对外在的自然环境条件,通过调整和更新城市道路空间,将其纳入城市整体空间系统中,重点突出表现历史、显山露水、人本主义、可控制可实施等思想。滨湖东路城市设计定位:山水景观廊道。四、设计原则及目标1、设计原则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依据鄂州市环洋澜湖地区城市设计,确定滨湖东路城市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以市民大众要求为本源,时时刻刻考虑市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切实为公众造福。重视人对各类要素的体验和情感,更好地创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2)、生态优先原则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的,协调人与环境关系,寻求生态环境优化。通过道路建设,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同时对沿线的山体、水体进行控制与保护。道路两侧现有少量已批或在建项目,本次规划通过对道路两侧各150-200M范围内用地提出控制措施,引导将来的开发建设活动。(3)、个性表现原则充分挖掘与利用各类要素的特色资源,强化城市道路特色。(4)、整体协调原则正确处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人与自然关系、建筑与建筑关系、建筑与空间关系、空间与环境关系等,促使其有机结合。考虑到规划地段位于环洋澜湖风景区及鄂州城市的主要通风口,因此,本次城市设计注重与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环洋澜湖地区景观控制设计的协调。2、设计目标通过滨湖东路城市设计,提出新区建设的控制意象,吸引投资商开发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健全滨湖东路作为生活、景观干道的中心职能,补充和完善环洋澜湖地区交通体系。城市设计目标:通过创造人、历史和环境的和谐共生空间,实现城市意象感和体验的回归,演绎城市时空的变幻交响乐。五、整体景观框架1、确立-街道形象整体空间品质意境青山碧水蓝天,运动休闲宜居。“青山碧水蓝天”,是滨湖东路街道形象特色所根植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意境表达;“运动休闲宜居”,是道路两侧用地性质及其功能在城市空间品质塑造上的现实再现。塑造:充满活力的山水自然景观,极富动态的滨湖半岛,浓郁的运动休闲气息,保护自然、延续历史、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城市道路文化品质,尺度一张一弛、空间宜人、富于时代特征的现代滨水地区。2、研究-街道形态空间结构基于滨湖东路的地区特色,提取“山、水、园”等空间要素,突出“山水景观廊道”主题,构建“两廊架构”、“突出节点”、“组团布局”的街道形态空间结构。 3、探讨-路段城市设计表达意象北段(王家竹林、郭家细湾片):作为与武昌大道之间的过渡地段,不过分强调变化,以平稳线性空间为主,适当突出写字楼,成为进入滨湖东路的前奏空间。中段(瓦窑咀、丁家老屋、体育公园片):强化道路与周边整体开放空间的完全融合,弱化路径空间的线性。重点强调人对周边城市天际线、开放空间(绿地、游园)和空间景观序列高潮变化的认知,突出表现城市的时代感和环境感。南段(程家下湾、大鹰山片):地段的地形特点和作为城市主要契型绿地、通风口是城市设计的主要表达意象。结合山体建设的公园是大鹰山片城市设计的重点。同时注重与滨湖南路街道空间景观的协调统一。六、整体空间设计整体景观空间设计是将街道形象整体空间品质的要求相对具体地落实到街区风貌的各项景观组成要素之中,通过对各项景观组成要素的空间品质的概念性设计及其意境表达,来达到控制和引导城市建设的目的,从而实现对街道整体形象风貌和特色的塑造。1、总体结构滨湖东路空间结构形式为节点-组团式结构,通过街道和洋澜湖水岸线呈南北向布局。2、总体布局节点:自北向南分别为商贸节点、遗址节点、文体节点、绿地节点。商贸节点位于滨湖东路与鄂燕路交叉口,根据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鄂州市近期建设规划,此处作为商业、市场用地。本次规划布置了一处市场和一幢办公写字楼。遗址节点位于瓦窑咀,通过设立瓦窑咀遗址保护区域,结合洋澜湖建设主题遗址公园。与街道对面的体育公园形成呼应。文体节点位于鄂城合金粉厂至程湖尾湾之间,即市体育公园用地,该用地已通过规划审批。通过体育运动场馆与山体、广场的有机结合,营造舒适宜人的运动健身场所。绿地节点位于大鹰山附近,根据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鄂州市环洋澜湖地区城市设计,此处作为主城区东南方主要通风口和契形绿地,山体、水面予以保留。围绕山体建设主题公园,并与莲花山公园连成一片。同时点缀少量公建设施,创造清新明快的休闲娱乐场所。组团:自北向南分别为商住组团、休闲娱乐组团、行政办公组团。商住组团位于郭家细湾、王家竹林,城郊农村居民点的更新改造是本次城市设计的重点。规划目标有两个方面:其一,按照旧城改造规划原则,对街区内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进行搬迁改造,改善环境质量;其二,根据鄂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对城中村、城郊村进行统筹规划,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休闲娱乐组团位于丁家老屋至滨湖南路,该组团的设计原则是对山体、水面进行全面保护,在山坡周边临街、临水地段规划少量娱乐休闲设施,建筑体量小,层数低,与周边环境充分协调,体现自然山水特色。对大鹰山等被破坏的山体进行绿化植被,严格禁止乱采乱掘活动。行政办公组团位于程湖尾湾至学府路,主要为鄂城区政府新址用地,大体量的主要办公建筑结合两侧的附属建筑及广场用地,构成了气势恢宏的政府机关形象。滨湖东路与滨湖南路交叉口两侧设计注重整体衔接。七、景观设计滨湖东路是一条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布局合理的综合性街区,整条街道的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目前,部分地段的建筑正在实施建设。就其性质而言,路东侧以行政办公、商贸、文化体育设施为主,西侧以商住、休闲娱乐、绿化设施为主。1、形式与体量:建筑的形式与体量应与周边环境及其使用功能相协调。滨湖东路两则建筑由于其使用功能的不同而形成了建筑形式与体量的多样性。行政办公、商贸、体育场馆等建筑体量较大,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体量较小,且与周边环境协调,设计强调显山露水,以体现街道景观与山水园林城风貌和谐统一。2、街墙与天际景观:街墙景观设计强调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与连续性,建筑外墙的装饰要求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滨湖东路沿线重要交叉口或重点地段规划34幢高层建筑物,结合过渡地段的多层建筑群、低层休闲娱乐设施,辅以自然山体、水面,形成高低错落,变化丰富的天际轮廓线。3、节点景观:节点空间是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交流、集散等多项服务功能的城市开敞空间。规划通过对五丈港沿线、洋澜湖岸线、体育公园、大鹰山沿线绿化景观地带的精心布局,以创造一种宜人的空间环境,结合街头绿地、广场、小游园、小品等设施,使街道的生活气息更浓,人气更旺。4、绿化景观:滨湖东路绿化景观遵循传统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街道两旁行道树为点,环湖绿带及道路隔离带为线,体育公园、山体绿化为面,通过植物的常绿与落叶搭配、高矮搭配、春夏开花与秋冬开花搭配,形成一个有声有色、生机盎然的绿化景观体系。5、夜景设计:夜景设计是城市绿起来、亮起来工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通过对不同功能与体量的建筑采用不同颜色的投射灯光及投射方向,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规划在山体、广场、游园采用地面灯及低矮的杆灯,形成亲切、温馨的夜景气氛。在道路交叉口转盘设置高杆钠灯和五彩缤纷的花灯,沿街缀以异彩纷呈的灯箱广告,为市民夜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八、局部城市设计局部城市设计是对分路段(节点)作重点设计并形成若干城市设计导则,指导建设实施和管理。具体的表达形式为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