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试题命题及数据分析.ppt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试题命题及数据分析.ppt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试题命题及数据分析.ppt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试题命题及数据分析.ppt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试题命题及数据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中考试题命题及数据分析,本讲座的主要要点,09年科学中考试题的有关数据分析 科学中考各题型的命题技术 近年科学中考试题命题特点的分析 提高科学复习课效率的几点建议,09科学中考卷命题的基本要求,严格控制好难度,0.7左右。(09年0.704)但190分以上学生数要少。 选择题分值大,要控制偏易些。 尽量原创(让题海战术减效);试题要情境化; 题目文字表述尽量简洁清晰,杜绝歧义,避免信息冗余过度,尽量减少信息干扰,不出偏、怪题。 突出探究考查的力度,多角度考查,突出科学味。 严格遵循考试说明中的条目要求,重点考查主干知识。 能正确地引导科学教学,鼓励做实验,命题风格追求“稳中有破”。,09台州科学中考基本数据,省学业考试科学评价组对台州卷的评价语,命题抓住科学核心知识,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并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置于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考查,情境取材于生活、科学、社会热点,且比较重视情境的真实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试题的解答,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的价值,建构知识结构。试题内容科学,无明显的知识性、科学性差错,结构简约、题量适当、编排合理、梯度明显。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关注过程与方法,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融合科技体现sts理念。试题突出学科重点,知识覆盖面广,较好地考查了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省学业考试科学评价组对台州卷的评价语,试题注重了呈现方式,既有大量科学事实材料的呈现,又有大量的图形和表格的设计,引入了pisa题型。试题既有取材教材和作业本中典型试题的改变,又有命题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自然现象出发设置有现实意义的探究问题,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力,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命题中,还要进一步优化情境,增加原创性试题的比例,加强科学探究和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考查。,命题技术选择题,(1)题干:应表述清楚,并以一个确定的问题予以呈现,尽量不使用否定式的题干。如实在要用否定式的题干,应在题干的否定词下方加注着重符号。必要的叙述或相同的字词最好置与题干中,题干应能按照需要完整其叙述。 (2)选项:各选项在形式上应基本相似,避免有的选项是文字概念,有的却是字母或数字的演算结果等。各选项的长度也应尽量做到基本一致。 (3)其他:在选项上,正确的答案在形式上或内容上不应特别突出,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之间应有相当的迷惑性(相似)、逻辑性,无歧义、无重叠、无暗示,一般要避免“以上都正确”或“以上都错误”的说法。选项之间应避免内容、性质或逻辑上的重叠,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字数多少、内容顺序等排列。正确答案出现的位置应随机排列,以免有猜测的影响。,(09台州),5.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增大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09台州),15.右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公里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 a板块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命题技术填空题,(1)避免直接引用教材上的陈述作为填空题的基础。即不要把教材上的某个科学概念、定律原封不动的搬到试卷上,只从中抽去几个字让学生去填。这样容易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科学概念和规律。命题应努力通过各种形式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是否真正掌握概念和规律的运用。 (2)避免出现歧义和含糊不清的语言,要求学生填写的答案应明确、具体、简洁。即使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也不能漫无边际或模棱两可。,命题技术填空题,(3)填空题中所设置的计算不要太繁琐,不要有意在计算上设置障碍,应侧重于考查科学思维和方法。如果要求填的是数字答案,一般要标明所使用的单位(专门考查单位除外),必要时还应写清楚要求的精确程度,如“请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等。 (4)一道大题可分成若干小题,各小题复杂程度和难度要有一定的梯度,一般应先易后难。各小题的既可独立也可相互联系,但避免把上一题的答案作为下一题的条件。 (5)评分标准应规定每一道题中每一空格的评分分值,减少评分误差。 (6)留足答题空间,一般为答案的2-3倍。,甲 乙 第22题图,(09台州)22小题,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省北部将能观察到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 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利用了光沿 传播的原理。当天晚上将出现的月相是 。,命题技术实验题,(1)可以考查课本内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也可以考查不超出学生认知范围的课本以外的实验。但要注意试题的公平性,要么选用学生都熟悉的实验,要么选用学生都没做过的实验题,这样既公平,又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2)避免考查死记硬背的东西,要努力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正确使用仪器的能力,以及对实验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努力使试题能够区分动手做过实验和只是背实验的学生。 (3)所创设的实验情景要真实,所给出的实验数据要符合实际,有效数字应统一。 (4)实验题的实物图要清晰,仪器的符号要符合标准,操作过程图要符合实验操作规范,仪表读数的指针位置要明确。,命题技术探究题,(1)避免直接考查探究技能的名称。 (2)探究题的背景材料,要注意选取生产、生活与社会等的素材,尽量避免直接照搬课本实验内容,或不通过实验操作、死记硬背就能作答的题。 (3)探究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作答,所选方案的原理简单、操作简便、各量易测。 (4)探究题应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思维与方法采用,尽量注意多不同角度考查探究能力。,(07台州)30.小妍发现水池中的喷水器(见图(1)喷水时竟自动旋转,旋转方向与出水方向相反。仔细观察后,她决定进一步探究影响喷水器旋转速度的因素。于是,她用易拉罐进行模拟实验,步骤如下: 用细线系住中心拉环,然后用小号铁钉在离罐底0.5厘米的罐体上斜打一个孔,使罐中水能如图(2)所示方向喷出 把罐子浸入水中,灌满水后,快速提离水面,记下罐子在10秒内旋转的圈数,此时罐中仍有水。 在离罐底0.5厘米的罐体上改变斜孔的数目,重复实验步骤,并把结果记录于下表。请回答: (1)由本实验可知,喷水器出水孔越多,旋转的速度_ 。 (2)小妍又猜测,喷水器旋转的速度可能与出水孔的大小有关。于是,她又另取了几只易拉罐,以及几枚粗细不同的小、中、大号铁钉。请补填右表中“孔的数目”、“钉子型号”两行,完成实验记录表的设计。(本小题2分) (3)若还要验证喷水器旋转的速度与出水孔处水的压强有关,请简述操作方法。_ ,(09台州)32. 实验室常以mno2为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小柯在科普读物中查得一些蔬菜提取液也可催化h2o2分解,为此,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5克新鲜莴笋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进行快速充分研磨。然后,向研磨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再用纱布过滤即得莴笋提取液。 用注射器吸入3%的h2o2溶液5毫升,并将针管内的气体排出,然后尽快吸入5毫升的莴笋提取液,密封注射器端口。室温下置于试验台上,每分钟记录一次氧气的生成量(注射器内体积的增加量),历时10分钟,求平均值。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出加入菠菜、白菜提取液后的每分钟氧气生成量。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室温20,ph值为7): (1)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蔬菜提取液具有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还需补充怎样的实验? 。 (2)后来,小柯又做了“不同ph值的莴笋提取液催化分解h2o2”的实验,得到数据并绘成如右图曲线,分析曲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命题技术计算题,(1)题目不能只是简单的罗列条件让学生去套公式,而应从生活、生产中寻找具体的科学知识应用事例,来创设一个科学情境。这样即可避免学生去死记硬背,又可让学生体会科学在实际中的运用,体现从科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2)题目的表述要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语言要简明、易懂,避免无关或容易误导的线索,插图要清晰,布局要合理。 (3)不刻意追求题目的难度,避免人为编造不符实际的数据,避免繁琐的数学计算。,近年科学中考试卷特点,1、重视基础,难度适中,面向全体。 2、重视实验,加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多角度考查。扩展考查实验探究的诸多能力,如数据处理、对照处理、证据提取、变量控制和检测、实验评价等。 3、贴近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实际,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提高生活科学和安全意识。 4、关注sts,体现当今热点和科技进展。 5、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学态度,突出人文性和教育性,近年科学中考试题特点:四多,考试说明规定的主干知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进行命题增多; 与实验探究有关的命题增多;(重视考查情境、角度的创新) 有利于检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观性、开放性命题增多; 跨学科的知识联系来解决综合性科学问题的命题增多。,近年科学中考试题特点:三少,对于科学知识死记硬背的命题大大减少; 偏题、怪题及传统的难题大大减少; 繁琐的计算题大大减少,关注新情境的创设:来自生活,09年第9题图,09年第18题图,甲 乙 09年第22题图,关注新情境的创设:来自乡土,(07台州) 34.捣臼是以前在台州农村常见的一种生活用具,你的爷爷奶奶可能就用它做过年糕,如图所示。捣年糕时,脚踩b端,a端上升;抬起脚,a端下落,石槌撞击蒸熟的米粉,如此反复,可使年糕变得有韧性。若石槌质量为30千克,木杆ab长3.6米,a端离支撑点o的距离为0.9米,不计木杆ab自重,取g=10牛/千克。则 (1)要将石槌抬起,作用在b端的力至少为多少牛? (2)若另一人帮着一起踩,踩在靠近 端的位置最省力。 (3)现在做年糕所需的动力大多来自电动机,使米粉变得有韧性所需的机械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关注新情境的创设:来自科普读物,(07台州) 13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受精卵形成56天后的胚胎,在体外条件下能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科学家描述: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与伦比。这里的“可塑性”是指 a细胞分裂能力 b细胞分化能力 c细胞生长能力 d细胞变形能力,命题立意:在新情境中理解细胞分化;读懂科普读物。,关注新情境的创设:来自科普读物,(09台州)37.当前大量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减少。有科学家调查了影响脊椎动物灭绝的常见原因,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生境消失指各种因素引起的森林和草地等大面积减少。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表中的“生境消失”是指在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层次上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从上表结果分析,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首先通过食物链的缩短或减少,而降低生态系统的 能力,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3)如果要比较上表中的“生境消失”、“过度开发”和“物种引进”等三大原因分别对脊椎动物物种灭绝的影响程度,应对上述数据先进行 处理,再对处理结果进行比较。根据你的分析,上述三大原因中的 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关注新情境的创设:来自科普读物,(09温州)28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 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关注新情境的创设:来自科学史,(07台州) 151922年初,班廷与贝斯特从羊的胰脏中提取出一种物质,注射到割掉胰脏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发现该狗的病症减轻。现在,这种提取物被大量生产,并用于治疗人类糖尿病,这种提取物是 a血细胞 b血浆 c消化液 d激素,关注新情境的创设:来自科学史,(09台州)15.右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公里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 a板块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 作用,关注新情境的创设:社会科技热点,如07年的青藏铁路建设、禽流感等 如08年的奥运会、汶川大地震等 如09年的甬台温铁路、日全食观测、甲流疫情等 另外如科技创新、诺贝尔奖、小发明和小制作等常作为试题情境。,关注科学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07台州)27、美国科学家普鲁伊特和洛尔在研究一种叫拟南芥的植物时发现:亲代身上的某种基因可以在它们的子代身上完全消失,随后又突然在子二代身上重新出现。换句话说,基因也会隔代遗传!这一事实对现有的经典遗传定律构成了挑战。 (1)基因是dna上的一些片段,能决定生物性状。从拟南芥的细胞结构分析,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_ 中。 (2)面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一项是_ 。(考查科学态度) a尝试用其他理论进行解释 b直接否定经典遗传定律 c寻找更多实验证据的支持 d通过重复实验进行检验,关注科学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09台州)30.鼠、猪、猴等动物是医学研究中最常见的实验动物,诺贝尔医学奖设立一百多年以来,其中有75个奖项得益于对实验动物的研究。 (1)为了让实验动物的某种性状更接近于人体,提高动物实验的成效,科学家常通过改变动物细胞核中的 来实现。 (2)但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法令要求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下列可作为支持减少实验动物做法的理由是 。(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猪、鼠、猴等哺乳动物的某些性状接近于人类 发明了一些替代动物实验的研究技术 动物也有其自由生存的权利 从实验动物得到的结果不能简单迁移到人类,关注在实验中考查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技能包括: 猜想与假设2(1);实验设计6(2);控制变量5(2);实验21(8);证据解释15(6)。 科学探究方法可分为: 观察测量6(2) 分类4(1) 预测推测24(9) 模型4(1) 图表图像21(9) 对照比较8(3)数据处理8(2),关注在实验中考查科学探究能力,(07台州)12.小柯为辨认电池的正负极,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关注在实验中考查科学探究能力,(07台州)20.有些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不是应用这一方法的是,a以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地形的起伏 b以吸引铁屑的数目比较磁体磁性强弱,c以水银柱升高的多少判断叶蒸腾快慢 d以捏住尺的刻度大小比较人反应快慢,关注在实验中考查科学探究能力,(09台州)19.在科学研究和学习中,常常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直接实验和测量,要创造条件进行模拟实验。下列有四个来自教材的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a研究地球形状进行的铅笔在 篮球和木板上移动实验,b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进行的钢球碰撞木块实验,d研究生命演化过程进行的 米勒实验,c研究植被能保持水土进行的植被护坡实验,关注在实验中考查科学探究能力,(07台州) 32、取一根火柴,在火柴头处缠绕上细铜丝,放入盛水大可乐瓶中,使火柴恰能直立,刚好浸没水中,如图所示。然后,盖上瓶盖,用手挤压瓶体,火柴下沉;松开手后,火柴又上浮。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一现象的解释: 解释1:手挤压瓶体,水的密度变大,火柴下沉;松手时,水的密度减小,火柴上浮。 解释2:手挤压瓶体,水中压强增大,对火柴向下的压力也增大,火柴便下沉;反之,火柴便上浮。 解释3:木材做成的火柴梗会吸水,在水中一段时间后,吸水速度会很慢,达到接近饱和的状态。手挤压瓶体,水中压强增大,火柴梗又开始吸水,重力增大,火柴便下沉;反之,火柴便上浮。 (1)经过讨论,同学们马上否定了“解释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_ 。 (2)小柯做了以下实验:另取一根火柴,使其表面裹上一层防渗水的石蜡,重复上述实验。他试图验证_ (填“解释2”或“解释3”)。如果所验证的解释正确,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第32题图,教材中演示实验的再创造,(08台州)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 ,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里装置即可。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你将观察到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哪个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 。,教材中演示实验的再创造,(09台州)3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柯想:只要把一束手电筒光照到镜子上,观察它的反射现象并总结就行了。但是,光的路径难以观察到,探究无法进行。你或你的老师做这个实验时,是怎样将光路显示出来的? 。 在研究磁铁周围的磁场时,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你的老师是利用 显示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的。,答案:充烟雾 、水中掺牛奶、黑暗环境(如暗室中、夜晚等)、直接用激光笔,其它合理的均斟情给分; 细铁屑、小磁针盒或多个小磁针(仅答“小磁针” 得2分,“一个小磁针”得1分),正确写出操作过程的也得满分,其它合理的均斟情给分。,教材中演示实验的再创造,(09台州)33. (1)如图甲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物。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此实验可研究 。 (2)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 力。 (3)在图乙中,d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匀速运动。该装置相对图甲所示装置更具优势,请指出其中一点。 ,体现pisa思想,(09台州)29.(1)有观点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提高大气温度,导致温室效应。如图是科学家对1955-1995年期间地球大气的一个观测结果,你认为这个结果是否支持上述观点?请先判断,再写出判断依据 。,pisa介绍一,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随机抽测4500到1万名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不关注学科知识的考查。试题着重于知识的应用及情境化。 第一次pisa评估于2000年首次举办,此后每3年举行一次。2006年有5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pisa测评,含台湾、香港、澳门、日本、韩国等。评估主要分为3个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pisa介绍二,pisa被誉为是“教育界的世界杯” 。pisa是当前最主要的国际教育评价项目之一,它立足于终身学习和关键能力。 具有的特点: 评价的目的是为促进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评价内容注重与社会生活需要密切关联; 评价方法设计严谨; 评价结果具有政策导向作用。 pisa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情景,强调真实的社会生活或生产活动的情景; 二是运用,强调运用已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或解决问题; 三是思维,强调进行有效分析、推论、交流等思维能力。,pisa要求的科学素养,科学能力的定义:使用科学知识的能力、辨认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科学观点的能力。 pisa从三个角度考察科学能力: 科学概念:有助于人们联系新旧知识、理解新经验的知识。 科学方法:确定可研究问题、确定科学论据、得出评价结论、宣传有效结论、论证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科学情境:在现实生活中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题目须达到两个标准: 一是尽量反映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二是尽可能在一个情境中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 它通过让学生解决与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相关的问题,考察学生获得的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pisa 科学过程技能的重点是有关获得、解释证据和依据证据办事的能力,并将科学过程技能分为5点,这5点包括:,pisa试题举例1 以下是超过2500年前建造于雅典卫城名为女像柱的雕像照片。这些雕像是用一种名为大理石的岩石制造。大理石由碳酸钙组成。1980年,原始的雕像被迁移到卫城博物馆内,并由复制品取代。因为原始的雕像受到了酸雨的侵蚀。,问题1:正常的雨水略带酸性,因为它从空气中吸收了一些二氧化碳。酸雨比正常的雨水更酸,因为它还同时吸收了如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之类的气体。空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从哪里来的? 问题2:一片大理石薄片在被浸泡在醋里一整夜之前的质量是2.0克。隔天大理石薄片被取出并且干燥,干燥后大理石薄片的质量将会是多少? a.少于2.0克 b.精确的2.0克 c.在2.0克至2.4克之间 d.多于2.4克 问题3:进行这项实验的学生也将一些大理石薄片在纯净(蒸馏)水中放置了一整夜。请解释学生为什么要在他们的实验中设计这个步骤。,问题4:对于下列问题,你感兴趣的程度有多少?请在每一行内只勾选一个方格。 高度兴趣 中等兴趣 少量兴趣 没有兴趣 a)知道哪些人类活动造成的酸雨最多 1 2 3 4 b)得知减少导致酸雨的气体排放的科技 1 2 3 4 c)了解修复遭酸雨破坏的建筑物的方法 1 2 3 4 问题5:对于下列陈述,你同意的程度有多少?请在每一行内只勾选一个方格。 非常同意 同意 反对 非常反对 a)古老遗迹的保存应该建立在与破坏 1 2 3 4 原因相关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上 b)关于酸雨原因的陈述应该建立在科学 1 2 3 4 研究的基础上,酸雨单元题以自然界中大气污染现象为切入点,通过介绍酸雨的成因,考查学生对于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的了解,进而通过创设情景,模拟自然现象,在实验室中设计实验,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研究和学习减少酸雨方法的求知欲。,酸雨命题立意与建构图的对应,pisa试题举例2 (2006)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温室效应:事实还是虚构? 生物生存需要能量。维持生命的能量来自太阳,太阳发出的热量进入太空。很小的一部分到达地球。地球的大气就象盖在地球表面毯子一样,以免象其它无大气的星球一样温度发生变化。大多数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穿过地球的大气层。地球吸收一部分到达它的能量,而另一部分从地球表面反射回去。反射回去的这部分能量被大气层吸收。地球的大气层与温室的效果相当,因此称温室效应。有观点认为温室效应在二十世纪变得更显著了。说明的一个事实是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了。报刊认为,二十世纪气温上升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一位叫安德雷的学生对地球大气温度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可能关系很感兴趣。实验室他发现了下列二张图表。,安德雷从两张图表中得出结论:“可以肯定地球大气平均温度的增加是由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引起的。” (1)图表中可以支持安德雷的结论是什么?,(2)另一个学生珍妮不同意安德雷的结论。她比较两张图表后认为图线的某些地方并不支持安德雷的结论。举出一个图表中不支持安德雷结论的例子。解释你的理由。,(3)安德雷坚持他的结论,认为地球大气平均气温的上升归因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而珍妮认为他的结论过早。她说:“但接受这个结论前你必须确认其它可能影响温室效应的因素是不变的”。说出一个珍妮所指的因素。,(3)给出一个来自太阳的能量/辐射的因素。例如:太阳更热了,可能是太阳与地球的间距变化了;从地球反射回去的能量。 或给出一个提及自然成份或潜在污染的因素。例如:空气中的水蒸发;云;火山喷发这样的事情;大气污染(气体,燃料);废气的数量;氟氯烃类物质(cfcs);汽车的数量;臭氧(作为空气的成份) 等均可。 oecd国的正确率: 18.95%,(2)正确:提及图线中的一个特殊部分,两条图线不是同时下降或同时上升的,并给出相应的解释。例如:19001910年 (左右) co2 在增加,而温度在下降。部分得分:提及一个时期,但没有解释。例如:19301933。oecd国的正确率: 34.5%,(1)正确:提及二氧化碳与大气平均温度都提高。例如:随着排放的增加,温度也增加了;因为1910后,两条图线都增加了等。oecd国的正确率: 54.0%,(09衢州)38.钱江晚报报道舟山“碘过量“:有舟山市民说,一位原本很帅气的舟山小伙子,因患甲状腺疾病,眼球突出,脖子粗大,身体消瘦。因此呼吁 大家再也不能吃加碘盐了。舟山的医学研究人员发现近年来甲状腺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因此开展了“舟山海岛地区城镇居民甲状腺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提出“浙江沿海地区食盐中是否有必要加碘值得关注”。 如图甲是上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