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舟山方言属于吴语,它与宁波话非常接近,本文以舟山方言与普通话对比,突出舟山方言的特点,并结合舟山地方文化,探求舟山方言变化发展的原因。关键词:舟山方言 普通话 舟山文化 海洋文化 渔民文化绪论: 从语言本身说,方言不仅是汉语语言学的悠久源头和博大母体,而且形成了“茫茫九派流中国”的众多水系,哺育着中华的锦绣山川与辽阔大地,哺育着无数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它不仅涵盖一个地区山力!的秀气,人文的灵慧,传统的地域特色,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基因,一种心灵磁场,一种具有历史性、综合性、超时空的信息代码。全国人大新通过的通用语言文字法把方言列为文化遗产,正是对历史的认同,并与推广普通话相衔接。从昨天向明天跨越,今天应该是个支点。舟山方言作为海的语言,以其大海的胸怀包容其他方言,并以其独特的方式接纳普通话,为普通话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而又重要的贡献。方言与共同语应是长期共存并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舟山话与普通话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但我知道也明白,舟山化作为一种方言会也正在向普通话靠拢,终有一天会消失,因而作为一个舟山人,我能做的也只是将我所知道的舟山方言记载下来,聊以自慰罢了。 一 舟山方言与普通话词汇 一、同形同义词 在1 219个词语中,有436个(占35.77%)词语在舟山话与普通话中是同义又同形的,这个并不很小的数目进一步说明了尽管吴语属于南方方言,但从词汇角度看它仍与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有不少共同之处,即它们毕竟是同出一脉的语言。同时从各类词下分的小类看,全同率较高的有名词中的表示天象、地理的词,在25个词中,全同词17个,占68%;动词中表示日常生活动作的词,共77个,全同词31个,占40.26%。形容词中全同词比例最高的是表示事物情状的词,共76个,全同词52个,占68.42%。以下是从各类词的三个形式比较角度按比率由高到低的排序: 全同:形容词、数量词、动词、名词、介词、副词、代词 全异:连词、介词、代词、副词、动词、形容词、名词、数量词 差异:名词、数量词、副词、动词、形容词、代词 二、同形异义词 舟山话与普通话词汇中,除了上述形、义完全相同的词语外,另有一部分是形式相同而意义有区别或截然不同的词,主要差别表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等等。 (一)词义的扩大 相同的词语,在舟山方言中不但词义与普通话相同,还可以表示与该词义相关的事物。同一个词在舟山方言中意义扩大了,如: 吃普通话里指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而在舟山话里,吃不仅可以表示这一词义,还可以表示抽、喝的意思,如可以说:吃香烟抽烟I吃老酒喝酒。 人在普通话里表示男人、女人等等,在舟山话里还可以表示身体、身上等意思,如:仗人撞到我人里撞到我身。 手、脚手和脚,在舟山话里不仅指手掌和脚丫子部分,还把胳膊、腿也称为手和脚,如:手(手骨)酸煞胳牌很ril I脚(脚骨)交关细川,细。 骨头普通话里它指动物的骨头,在舟山话里不仅可以指动物的骨头,还把水果里的核儿也说成为骨头,如:橘子骨头橘子R )L I苹果骨头苹果核儿。 特意普通话里指特地,舟山话里还表示故意,如:侬特意搭渠撞倒你是故竞把他撞例的I渠是特意不来咯他是故愈不来的。 捏在舟山话里不仅表示用拇指与别的手指夹的意思,还可以表示握、抓的意思,如:方向盘捏好握好方向盘!捏枪握枪I捏锄头柄握锄头把)JL I一把捏牢衣裳一把抓住衣服。有了普通话表示事物的存现,与“没有”相对,在舟山话里除了这个意思外,还可以表示够了,如:依饭有了哦?我饭有了你的饭够了吗?我的饭够了。 (二)词义缩小 相同的词语,舟山方言比普通话词义狭窄,这样的词数量不多,如: 面在普通话里有面粉、粉末和面条几个义项,舟山话里只有面条一个义项。 窗门普通话里指窗和门,舟山话里只是指窗。 桌凳普通话里可指桌子和凳子,舟山话里仅指桌子。 影戏普通话里可指电影和戏剧,舟山话里仅指电影,这一说法,现在在定海城区内的中、青 年中不常见,只在附近渔、农村使用。 (三)词义转移 普通话中有些词语,在舟山方言中词义发生了变化,有的词义转化后与原词义仍有一定联系,有的则与原词义毫无联系了。1、 词语的转移义与原词义仍有联系的,如: 例词 普通话义项 舟山话义项 大肚皮 大肚子 专指孕妇 爽快 痛快 舒服 清爽 清新凉爽 清洁干净 轻松爽快 清楚、明白 烤 火烤 煮 竭力 竭尽全力 疲劳洋机 西洋机器 缝纫机造孽 佛教用语,做坏事 吵架2、词语的转移义与原词义无联系的,如:例词 普通话义项 舟山话义项罪过 罪孽 可怜羊角 羊的角 镐道地 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东西 院子 真正的:纯粹的 对手 竞赛的对方 本事、本领对手蛮好(本事还不错) 特指本领、水平不相上下的竞赛对方 帮手侬搭我做对手(你给我做个帮手) 三、异形同义词 在舟山方言里,有许多事物、行为的名称与普通话不同,如(/前为普通话词语,/后是舟山话词语,下同):蟒抖/乌龟獭虫、猫头鹰/狠虎、蛆躬/呵螺触蜡、大雁/野鸭、蝉/蚌嫌、蟋蟀/叮叮蛛、壁虎/四脚蛇、高梁/芦裸、玉米/六谷、土豆/红毛番薯、粉丝/豆面、围裙/布捅、房梁/横条、门槛/地纷、皮箱/挚格、乡下/吞里、吸/吸、掐/钓、揉/R或援或孺、挡/、牵或拉/的、搂/矮、拧(拧螺丝)/旋、踩/掉、蹲/踏、洗/仗、扔/措、拾/撮、叫或喊/呕、开玩笑/抬城煌、生气或发脾气/犯快、追/趁、呕吐/冒等等。 四、同义而形式有差异的词 (一)词尾差异 1、普通话里的子尾词,舟山话里的非子尾词。舟山话里的这种词又有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少数三音节词,如:筷子/筷、瓶子/瓶、绳子/绳、梳子/梳、凿子/凿、刨子/刨、麦子/麦、虱子/虱、茄子/茄、稻子/稻、鸭子/鸭、裙子/裙、裤子/裤、袜子/袜、帽子/帽;筛子/米筛、轮子/擂盘、聋子/聋餐、麻子/麻皮、鸽子/白鸽、蚊子/蚊虫、蹄子/脚蹄、爪子/脚爪、熬子/鼓皮、叶子/叶月、沙子/沙泥、里子/夹里、凳子/矮凳、刀子/小刀、梯子/路梯;钳子/老虎钳、镊子/镊子钳等等。 2、普通话里的儿尾词,舟山话里的非儿尾词。舟山方言里无儿尾词,普通话里的儿词在舟山话里是子尾词、头尾词、单音节词、单音节叠复词或双音节词等,如:末儿/末子、梗儿/梗子、馅儿/馅子、根儿/根头、芽儿/芽、花儿/花、皮儿/皮、泡儿/泡泡、杏儿/杏梅、老头儿/老头伯、冰棍儿/棒冰、缝儿/缝道等。 3、舟山话里的子尾词,普通话里的非子尾词。这一类词语除了零星的几个外,大多为表示年月日的词语,如:今年/今年子、明年/念ns4 年子、去年/旧年子、明天/明朝子、今天/今密子;蚊帐/帐子、哑巴/哑子、新娘/新娘子等。 4、舟山话里的头尾词,普通话里的非头尾词。这一部分词可分为表示方位、地点的词和人体名称的,前者如:前面/前头、后面/后头、里边/里头、外边/外头、上面/上头、下面/下头、屋檐/屋檐头、角落/角落头、井/井头等;后者如:下巴/下巴头、喉咙/瑚咙头、肩膀/肩脚头、胸脯/胸院头。另有几个零星的如:纸/纸头、女人/女人头等。 (二)音节数差异疲劳 1、普通话里是单音节词,舟山话里是双音节或三音节词。如:锈/锈铁、蚌/河蚌、艾/艾汉、姜/生姜、梨/梨头(或生梨)、床/眠床、钻/钻子、倒/倒头(或倒笃)、顺/)顶头、歪/歪宜、温/温吞、馒/懊气等。 2、舟山话里是单音节词,普通话里是双音节词,如:晴天/晴、阴天/阴、灰尘/灰、螃蟹/蟹、跳蚤/蚤、稻谷/谷、大米/米、米饭/饭、柴火/柴、木炭/炭、铁锹/锹、发抖/抖、呕吐/吐(或冒)、整齐/齐、安静/静、顽皮/皮等。 (三)语素差异。主要有偏正结构与动宾结构两类词。 1、偏正结构词的差异。其中有偏异正同的,也有偏同正异的,前者如:内行/在行、银河/天河、小米/粟米、蚕豆/楼豆、白薯/番薯、南瓜/饭瓜、核桃/胡桃、锅铲/镬铲、菜刀/薄刀、煤油/火油、顶针/抵针、抹布/揩布、毛笔/墨笔、眼珠/眼乌珠、眉毛/眼眉毛、睫毛/眼睫毛、左手/借手、右手/顺手、螂鱼,/河卿鱼、黄花鱼/黄鱼、老姑娘/老大姑娘等等。另外,普通话中称说动物或家畜用“公、母”的,舟山话里除了“母鸡”称“草鸡”、“公猪”称“枯猪”外,都用“雄、雌”来称说,如:公牛/雄牛、母牛/雌牛、公羊/雄羊、母羊/雌羊等。偏同正异的如:青苔/青衣、菠菜/菠棱、鸡窝/鸡笼、家具/家几、抽屉/抽斗、痰盂/痰桶、信封/信壳、砚台/砚瓦等。 2、动宾结构词的差异。这一类词以动异宾同为多,如:打雷/响雷、刮风/发风(起风)、划船/摇船、睡觉/翻觉、合意/中意、挠痒/搔痒、下棋/走棋子、打秋千/宕秋千;另有,普通话用“买”做动词的,在舟山话里有好几种都用不同的动词,如:买米/来米、买布/扯布、买油/打油、买肉/斩肉、买药(中药)/捉药等,这样看来似乎舟山方言比普通话生动多了,但也有普通话里用不同的动词,而舟山话里只用一个动词的,如:拉屎/屠属、撒尿/屠尿S记3、放屁/屡屁。另有一小部分是动同宾异的,如:出虹/出垢、打哈欠/打呵奸、打磕睡/打磕吭、打粼/打眠粼、做梦/做乱梦、打冷战/打水头颈等。 (四)语序差异。语序本来是构成汉语语法的手段之一,而这里的语序并不影响词义,可分为同语素语序颠倒和语素有差异且语序颠倒的两种,前者如:热闹/闹热、作料/料作、脊背/背脊、客人/人客、喜欢/欢喜、泥沙/沙泥、转弯/弯转、铁锈/锈铁、干菜/菜干、岩石/石岩、力气/气力、监牢/牢监、螺蜘/蜘螺等;后者如:萤火虫/火萤头、豆腐乳/酱豆腐、蜂蜜/蜜糖、口袋/袋皮、清静/静止、模糊/糊涂、凉快/风凉、直爽/爽气、暖和/矮暖、牲口/众牲、手绢/绢帕、桂圆/圆眼、唾沫/馋唾。 舟山话里还有一些词汇在与普通话的比较中显示出一种特别复杂的情形,并非是简单的对应问题,如“下”和“落”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普通话里的与“下”相关的词,在舟山话里分成为以下几种情况: (1)普通话里的下,舟山话里用落,如:落脚、落雨、落课、落班、落笔、落来、落去、落水管等。 (2)普通话里的下,舟山话里用下也用落的,如:下岗/落岗、下海/落海、下船/落船、下台/落台等。 (3)普通话与舟山话都用下的,如:下摆(指衣服)、下饭(词义不同)、下水道、下达、下半日、下巴(舟山话里是“下巴头”)等。二 舟山方言词汇变化的性质及其社会文化原因 (一)旧词语消失的原因 在舟山方言中,有一部分老式词语已经或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1.旧词语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更名为新词语。如:“打油”一词变为“买油”,乃是因为现在大多买的是成瓶或成桶的油,而不像过去是用“提子”(一种油、酱油、醋或酒的量器)来“打”油,所以很少说“打油”而一般说“买油”了。“搏”原来在舟山方言中是个量词,用于表示房子的大小,两根柱子之间为“一搏”,而现在的住房一般都是混凝土结构,屋子里很少见到明显的柱子,房子的面积用“平方(米)”计算,所以,量词“搏”也就自然趋于消失了。 2.旧词语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而消失。如:“点亮”,过去舟山人把煤油灯称作“亮”,现在一般不用煤油灯而用电灯了,所以“点亮”一词基本消失。“崩开夜桶”可以用来比喻某事物一刹那散乱无比,无法收第4期拾和管理的情形。“夜桶”即木制圆形有盖的家庭便桶,但这种便桶如今已被抽水马桶所替代,这个俗成语也就自然趋于消失。“箍里柴月”喻指只出无进,越取越少,不事节制,任意取用的情形。因为旧时把木柴劈好后用绳子一捆捆地扎起来,使用时,一根根地往外抽。而现在城镇一般已用炉子或煤气替代了灶和木柴,所以年轻人对“柴月”和“箍”之类的词语也会越来越陌生。又如“好日黄狗”,原来指办喜事人家因兴奋而跑进跑出、忙个不停的黄狗,后喻指到处乱跑、忙个不停的小孩。而现在的喜宴大都在宾馆酒楼举办,再无“黄狗”四处乱钻的情形,何况“好日”也已逐渐被“结婚”所替代,“好日黄狗”也就鲜为人知了。 3.旧词语随着对旧民俗的生疏而淡忘。这种情况在俗成语中尤其多见。如:“家家小心”,原为更夫语,后引申用在牌桌上。若四人中其中有一人三摊牌落地,且是清一色的话,其他人就会惊恐地念念有词:“家家小亡”。现在定海城关早已没有了更夫,故“家家小心”对中青年人来说会不知所云。“柯进笼鸡”是旧时对商号向钱庄一种借贷形式的比喻。在年底商号急需借贷,期限仅一个月,月息高达二、三分,但商号也只得忍痛接受。这种交易称“何进笼鸡”,日暮之时捉进笼鸡十拿九稳、毫不费力。现在“商场”代替了“商号”,“银行”代替了“钱庄”,也许这样的“何进笼鸡”的盈利方式又以其他面目出现着,但这个俗成语却不常用了。“把酒姑娘”原指旧时较富有的人家结婚时所进行的一种仪式里的专事斟酒的姑娘,其行走时须合着一旁所奏的音乐的节拍,走走停停,三进二退,聘婷扭捏。后来就把受人相邀欲行又止、扭扭捏捏、装腔作势的人,称之为“把酒姑娘”。现在这种仪式已不多见,“把酒姑娘”这一俗成语也就自然趋于消失。 4.旧词语因避俗求雅而逐渐忌用。避忌粗俗而崇尚高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在舟山方言的词汇变化中也有所表现。如:“弯折格乱”形容形状的弯弯曲曲,因“乱”与“卵”(当地称男性生殖器为“卵子”)同音,中青年已很少使用:“柜台狮子”是旧时老字号商店为镇邪而在柜台上放的一个尺把高的铜狮子,后来用“柜台狮子”喻称商店售货员。因其只许立于柜台后面而不能落坐,犹如狮子一般,明显含蔑视意味。“露天牌九”是旧时庙会场合设在露天的一种豪赌形式,后用以喻指男女在野外苟合之事。“拷火油箱”旧时指缥低级妓女,其出处大约是族人对败坏门风的女子的一种侮辱与惩罚,后用以责骂乱搞男女关系的女人。诸如此类的词语均因其粗俗而逐渐被废弃。 (二)外来方言词语渗人的原因 舟山方言的词汇变化明显受到了上海方言的影响,这是由于舟山与上海的地缘关系密切,经济交往频繁的缘故。从地域上看,两地相距仅80多海里,海上交通十分便利;解放初期,舟山的嵘泅县曾一度划归上海市管辖;在物资匾乏的年代,舟山人经常出人上海,以购买大量的上海货日用品;改革开放以来,佛教名山普陀山修复重建,许多香客蜂拥而至,其绮丽的风光更吸引了大批观光旅游者,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上海人。正是这样密切的交往,两地方言不断的碰撞与交融,舟山话受到上海话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向共同语普通话靠拢的原因 1.来自外来人口方面的原因。有着大量的外来人口是舟山群岛人口构成的一个特点。他们与当地人因方言不便相通转而使用共同语,无疑是使舟山方言词汇向普通话靠拢的主要原因。舟山的外来人口历来出于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上明清政府曾两次在舟山实行海禁。海禁解除后,统治者采取了奖励生产、降低赋税等措施,在舟山群岛的岛民返回家园的同时,浙江沿海(温州、台州等地)以及福建的一些渔农民也相继迁入定居。二是解放时有大量的南下干部进驻舟山。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定海城关的南下干部(不包括军队编制)就有600余人,并大都在当地娶妻生子,安居立业,逐渐与舟山人融为一体。其中约85%来自山东与江苏,他们多数使用普通话,当地人也就用带有方言语音的普通话与之交流。三是舟山群岛是东海前哨,广大的解放军指战员也成了外来人口的一个主要来源。七十年代舟山群岛的驻军人数曾达到7万,而当时舟山地区的总人口才78万多。军地双方联系密切,鱼水情深,一些军队干部还在当地结婚安家,许多人即便是转业、复员,也留在了舟山,成了舟山人。军民的密切接触,使 用的当然是普通话。四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进人舟山群岛。根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底至2001年7月1日止,仅在定海暂住人口管理部门登记的外来人口就有3. 8万,未登记的不计在内。这些人来自安徽、江西、河南、四川、贵州等官话区,大多数使用普通话。 2.舟山人与大陆各地交往频繁,日益改变昔日封闭型的生活方式。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海岛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现代化大众传媒工具被广泛使用,舟山人时时处处都接受着由普通话传递过来的大量信息。随着舟山与外界联络的日益频繁,舟山话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由于教育的普及,人们的语言观念也逐渐发生了转变,绝大多数家长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他们从小习得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而他们自己也在努力地学习普通话,尽量使用普通话与子女交流,甚至连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也在竭力用“洋径洪”普通话与孙辈交谈。这也是舟山方言词汇逐渐向共同语靠拢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舟山方言中的忌讳 1.渔船出海捕鱼时的言语禁忌极多,例如,船长对有人贸然询问何时可到达渔场之类的提问十分忌讳,且绝对不回答,因为渔船一旦出海,一切就听任龙王和船菩萨的安排了,否则它们将会故意刁难,引来大风恶浪的灾祸。 2.如在航行中发生诸如舵把脱落等故障,只能以目暗示,不能用语言点破,因为一旦出口便意味着提醒海中恶鬼来借机寻衅。 3.渔船出海去捕鱼时,渔民们一般不说“去柯鱼”,而是说成“做生意”。一次出海捕鱼回来互相谈论鱼的产量,总是问“生意咋话(如何)啦?”而不直接说一柯了多少?”等。既然捕鱼是做生意,就又有了下面一些与之相关的言语禁忌,例如:把“舌头”说成是.赚头”,因为,方音“舌”与“蚀”同音;舟山渔民时常要与宁波象山石浦一带的渔船、渔民相互往来,但“石”、“蚀”近音,故也忌讳说.石浦”,而把它说成是“赚浦”,“小石浦”叫“小赚浦”;“食罩”(盖在餐桌上的饭、菜上的罩子)叫“赚罩”。 4.在渔船上吃饭时有许多不可少的礼仪和讳饰。开饭前有向海上撒米饭以敬海神和龙王的被称作“结缘”的仪式。在用餐时,酒杯和汤匙不可反扣,吃鱼时忌把鱼翻身,因为这些都会是“翻”船的凶兆。吃鱼要先吃头,意为“一头顺风”。渔民还风趣地把他们吃饭时所用的“筷子”叫“撑篙”,把“汤匙”叫做“掏部”(在鱼网中捞取鱼货的竹制大舀子),把“盛饭”说成“起饭”,因为在舟山话里.盛”与“沉”同音,驾船出海没有比“沉”船更可怕的灾难了。 5.舟山人.做梦”称为“做乱梦”,但在渔民中“乱梦”要说成“聊天”,因为二乱梦”与“乱网”同音,所以渔民忌说“乱梦”,以防捕鱼时会网乱鱼逃。 6.“猪”与“输”谐音。二猪头”便叫“利市头”,“猪耳朵”则称“顺风耳”。 四 趣谈舟山方言寒花散飞【fiul huo se fit我实在无法相信在方言俗话中竟有如此高雅而抒情的词语。舟山人形容轻而小的物体(饭粒、文具、衣物等)撒落一地叫“寒花散飞”。杜甫诗云:“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那在春寒料峭中飘散的飞花不也是“寒花散飞”么?林黛玉在葬花词中唱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也许“寒花散飞”这个词的始作俑者与林姑娘心灵相通,同情弱势群体,才会想到这样鲜明生动的比喻。可是当时农村不举行生日派对,不作兴撒彩条和花屑,上苍也不会普降钱帛米粟贩人间之急,饥寒的农民兄弟自然缺乏“忽似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情雅兴,只能论列日常琐事,如教育儿子应爱惜饭粒,数落女儿别乱丢衣物,“不要寒花散飞”,竟是大俗而又大雅了。 牵丝绊藤够产s沪P户ta扩牵丝绊藤,按朱熹老夫子的说法:比也。它形容事情复杂;又指办事不利索,不干脆:“牵丝绊藤事体介多”,“没料到介牵丝绊藤”,“侬该人牵丝绊藤勿爽快”。牵丝绊藤既不同于盘根错节,没那么顽固;又不同于藕断丝连,没那份缠绵。如果是指事,意谓那件事有点小麻烦,有点阻力,却并非不可逾越,下决心断丝斩藤便是(毋须披荆斩棘)。如果是指人,意谓那个人不爽快,磨磨蹭蹭,耍小手腕,有点“作秀”的味道,法律用语叫做“主观故意”。它与“节外生枝”又有区别,“节外生枝”行为主体在节,而“牵丝绊藤”行为主体则在人也。 胡性【fiu-舜扩】早先,我把“胡性”理解为“糊心”,即神经系统短路,一时迷了心窍,舟山话又叫“忖疙了”。细想之余,觉得应写作“胡性”比较准确。儿时听大人说话:“该小鬼(ju)介胡性”,“胡性夹脚”(舟山方言有“阮头夹脚”,极言不曾有,不可能),“侬该人胡性足嘲”。按语意是指胆大包天或行为出格,相当于异想天开与惊世骇俗。“胡”指世代居西北、东北高寒地区的少数民族,胡人性格豪放,行为粗犷,在温文尔雅的汉人眼里不免显得粗鲁(“粗鲁”两字快读便成为“胡”),大抵含有“刚性”、“野蛮”、“莽撞”I“ P1悍”等成分。汉乐府羽林郎写霍光家奴仗势欺人,调笑酒店的胡女,那位才巧岁的“酒家胡”是个厉害脚色,给他碰了个不大不小的软钉子。唐诗中也有不少关于“胡”的表述,如“或笑张飞胡”、“胡姬压酒劝客尝”,“旧是胡儿饮马泉”,“心随明月人胡天”等。岑参诗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八月飞雪,连自然界似乎也沾染了“胡性”。东北人称绿林好汉为“胡子”,为了突出山寨的匪气,智取威虎山让杨子荣扮作侍马副官胡彪。舟山人则称撒泼叫“放胡赖”,“胡搅”、“胡来”、“胡闹”、“胡说”大都含有贬义,这就是所谓“夷夏之辨”。其实,对于相对文弱的南方人或太安份守己的人而言,有一点“胡性”未必不好。 犯关vet kue细细琢磨“犯关”这一方言词的涵义,不禁拍案叫绝。“犯关”者兵乱也,兵者危,泛指危机或危险。比如:“该事体犯关嘲,咋办?”“总总犯关,急煞人Pig!”旧时有一段唱词:“犯关犯关真犯关,皇后娘娘坐牢监,三公六部担监饭。”(或作“王母娘娘坐牢监,八洞神仙担监饭。)那情形便是天下大乱、改朝换代的写照。关乃境之门户锁钥。中国社会历代都有内乱外患,兵祸连接,旧小说戏曲中常有兴兵犯关、叫关溺战的情节。对于百姓来说,看戏可以,却当真不得。城门失火,势必殃及池鱼,每次战乱都会给当地百姓带来灾难。因此,便在语言中留下“犯关”的警示,与“要命”相似。尽管也有少数人惟恐天下不乱,从语义看,“犯关”是惊呼,并非喝彩。周折【tr,iu tso2或说方言理而不文,理俗正是方言的特色。然而,也有不少方言词语理而有文,俗而能雅。如“周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与家教合同范本
- 加工定做印刷合同范本
- 项目机器购买合同范本
- 代办管道维修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景区
- 种植基地订单合同范本
- 电台广告合同范本
-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护理查房
- 回归热脾区叩击禁忌护理查房
- 内部调岗合同
- 医学影像学与辅助检查
- 电力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黑龙江小学生诗词大赛备考试题库400题(一二年级适用)
- 《HSK标准教程1》第4课课件
- 双J管健康宣教
-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水电站新ppt课件 第一章 水轮机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
- 护理查对制度课件
- 市政工程占道施工方案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GB/T 20671.1-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