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高安市气象灾害分布特征分析摘要:高安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地形北高南低,中间舒缓平坦,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相间,气候呈多样性,是一个多气象灾害地区。本文利用江西省高安市1949-2010年的气象灾害普查资料和1959-2010年的气象资料,运用天气气候学、灾害学、统计学等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发生在高安市境内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分类,并按不同灾种进行了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分析。 关键词:高安市;灾害分类;灾害分布特征1 前 言高安市在地理位置与地形条件下,加上东亚季风的影响,形成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季风进退迟早和强弱程度不同、地形起伏、气候因子时空分布不均等因素,使气候呈多样性,天气变化大,并导致暴雨洪涝、大风、冰雹、干旱、高温、雷电、低温冷冻害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还会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从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的严重损失,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气象灾害增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2 资料来源所用资料:(1)气象资料。19592010年高安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2)灾情信息。1949年-2010年来自农业、水利、国土、林业、交通、民政等多个涉灾部门的灾情资料。根据不同种类气象灾害出现的频率及时空分布、天气气候特征、形成灾害的原因等,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分析。3 高安市基本情况3.1 地理位置高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赣江支流的锦江中游和肖江上游,北纬280244283829,东经11500121153456。高安位置优越,市区距省会南昌仅60公里,是西入南昌的咽喉要地,南接新余、樟树,东北面是世界著名风景区庐山,320国道横贯境内,赣粤、沪瑞高速公路途径境内,浙赣铁路接轨境内,滔滔锦河流经市区直下赣江,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南北长82千米,东西宽46千米,全市总面积2439.33平方公里。3.2 气候概况高安市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由于呈明显的马鞍形地形特点,境内气温差异显著,在水平差异上,从北向南递降。故南部气温高于北部,中部偏南受荷岭、枫岭影响,荷岭镇和田南镇部分气温较低。由图1可以看出:大城、高安市区、祥符、龙潭、杨圩、上湖、八景黄沙岗等地年平均气温17.5;华林、伍桥和汪家圩、村前、田南、荷岭、相城、独城等地部分年平均气温在17.017.5之间;华林、伍桥、田南、荷岭部分年平均气温17.5。在垂直差异上,平原高于山地,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平均降低0.5。地势最高的华林山、荷岭和枫岭等地气温最低,其代表为华林山,年平均气温仅为13.3。图1 高安市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高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22.7mm,其中雨量空间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山区多于丘陵,最多的为华林山,达2081.5mm,最少的为龙潭的南端,只有1619.7mm(图2);降水年际变化大,最大值出现在1998年,达2327.3mm,最小值出现在1978年,仅为1025.5mm;季节分布不均,13月受冷空气和地面静止锋影响,多低温连阴雨,降水占年总降水的21.1%,2008年元月12日31日高安市持续低温阴雨天气,造成较为严重的灾害;46月常受西南暖湿气流和高空低槽的影响,有降水集中期,多大风、强降水、强雷电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易酿成较重灾害,降水占年总降水的47.4%;79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午后常伴有强对流天气,降水占年总降水的20.6%,1012月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降水少,降水占年总降水的10.9%。图2 高安市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3.3社会经济条件气象灾害损失大小不仅取决于自然过程或现象的强度、持续时间、影响范围,而且也取决于受灾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布局状况、人口密度与分布状况、财产易损性(质量)、防灾准备状况、人们的防灾经验和灾害意识、救灾组织及其有效性等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与城镇密集程度越高,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2010年末,高安市有户籍人口82.2379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37人, 从各乡镇人口来看,各乡镇人口均超10000人,高安市市区的瑞州街办和筠阳街办人口最多超过50000人,高安和蓝坊镇、灰埠镇、新街镇、八景镇、石脑镇、杨圩镇人口超过40000人,华林山风景名胜区、汪家圩乡、伍桥镇、田南镇人口最少,不到20000人。2010年高安市实现生产总值11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人均生产总值13674.16元;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结构为19.27:56.58:24.15;财政总收入11.16269亿元。4、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特征4.1 暴雨洪涝洪涝的发生不在于总雨量多,而在于降雨集中程度大,6月份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受高空切变和地面静止锋影响,容易产生大范围连续性暴雨或大暴雨。洪涝灾害多出现在47月上旬,有些气候异常的年份也会出现春汛、秋汛和冬汛。每年4月开始雨量显著增多,通常称汛期开始;7月上旬雨量迅速减少,汛期结束,每年汛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4至6月雨水多,山塘水库基本上蓄满,地面层水份也基本上饱和,因此,后汛期若有暴雨相对集中,水灾即成,若加上流域上游水库大量泻洪,洪涝就更显严重。高安市暴雨除1月份外一年四季均有出现,但主要集中在4-7月。据高安市1959-2010年气象资料统计,日雨量50毫米的暴雨每年都有出现,平均每年5.2次,最多的年份有12次暴雨(如图3)。无论是来势猛、时间短、强度大的强对流性暴雨还是持续降雨过程导致的暴雨,雨量均过于集中,往往容易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 图3 高安市暴雨次数年际变化1959-2010年高安市常规气象站洪涝指数数据显示(如图4),50年中有24年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其中2年达到重度以上洪涝年标准,分别是1962、1973年,中度洪涝9年,轻度洪涝14年。1973年6月2128日连续大到暴雨,县城街道水深1米多,船行街心,淹没农田3.2万多公顷,村庄1800个,死9人,伤181人,冲毁房屋3181栋、水利工程114座,毁坏桥梁231座、公路34条,损失粮食5000万余千克。 图4 高安市历年洪涝指数变化4.2 干旱干旱是指因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一般来说,出现在雨季结束后到8月上旬的干旱叫伏旱(或叫夏旱);出现在8月中旬到10月的干旱叫秋旱;如果伏旱和秋旱接着出现,就称为伏秋连旱1。高安市的干旱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春旱和冬旱很少发生,中等以上的伏旱或秋旱,基本上为每3年1遇。每年汛期结束,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全省后,进入干旱、炎热少雨季节。高安市伏、秋干旱的发生有如下特点:一是秋旱发生频率多于伏旱;二是平原多于山地;三是干旱发生频率与长期气候背景有关,在少雨期内,干旱发生的机率要大。1959-2010年高安市常规气象站干旱指数数据显示(如图5),近50年中有46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其中15年达到重度以上干旱年标准,分别是1959、1963、1964、1966、1967、1971、1974、1976、1978、1981、1989、1990、2001、2003、2009年,中度干旱20年,轻度干旱11年。其中1978年高安市夏、秋期间干旱79天,田南、独城、荷岭、大城等公社受灾严重,受旱农田0.4万余公顷。1991年8月14日至9月6日共24天,期间基本无雨,日蒸发量在7-8毫米之间,干旱严重,受旱面积2.8万公顷,有44个自然村,1.2万人,1万头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图5 高安市历年干旱指数 图6 高安市历年伏旱、秋旱指数变化4.3 风雹高安市冰雹出现频率较低,19592010年共出现过9次冰雹,2、3、4、12月份均出现过冰雹,平均十年遇12次;冰雹出现路径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都沿山脉,河谷走向2。高安市大风全年各月均有出现,4月最多,占全年总数的17.2%;其次8月16.67%、7月16.13%;12月和12月较少,各月均占全年总数的3.8%以下,其中12月最少,仅占全年总数的1.61%。历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6天,最多的为14天,出现在1976年、1978年和1983年(如图7),出现时间主要在3-8月。风雹灾害突发性、局地性强,造成的灾害损失严重,如1986年4月10日遭风、雹袭击,倒塌房屋4652间,电杆1000根,死4人,伤1090人,损失早稻谷种127万千克,损坏油菜0.7万余公顷、大小麦0.2万余公顷、红花草0.6万余公顷。 图7 高安市大风次数年际变化4.4 雷电雷电,是指云与云或云与地面(物)间的放电现象。这种放电现象产生的光称闪电,产生的声音为雷。江西雷电分系统性和局地性两大类。造成系统性雷电的主要天气形势是:地面有明显冷锋、静止锋和辐合线影响江西;低层有较强的暖湿气流和辐合上升运动;中高层有冷平流侵入江西。当大气层结由稳定向不稳定快速变化时,不稳定气层被抬升而导致形成大范围雷电天气。与此同时,还常伴有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和龙卷风等剧烈天气。造成局地雷电的天气成因是,由于夏季,高安市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午后陆地表面受强烈加热在近地层形成绝对不稳定的层结,当有局地扰动时,则容易形成雷电。由于这种雷电主要是由热力抬升作用而形成的,因此,常称为“热雷暴(电)”。高安市的年平均雷暴日数为56天,最多时达到85天,出现在1983年(图9),每年的4-8月是雷暴的多发月份(图8),占全年总雷暴日的67.69%,每天的雷电又多发于午后到傍晚。 图8 高安市各月份雷暴频次分布 图9 高安市雷暴日数逐年变化4.5 低温冻害低温冷害是指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生长期间出现较长时期低于作物生育要求的临界温度的致害低温,主要包括低温冰冻、寒潮、霜冻、春季低温连阴雨和寒露风等,是高安市农业生产上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重大影响3。地势北高南低,中间舒缓平坦,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相间的“马鞍形”。1991年12月24日至31日,高安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过程,并伴随冻雨、大雪等天气现象。29日高安的最低气温为-13.1,日平均气温自27日至30日连续4天低于0,极端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之低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值。高安市的柑桔遭到毁灭性的危害,毛竹、蔬菜、家禽、家畜被冻死很多;汽车水箱,自来水管冻裂不计其数;公路堵塞,冬季蔬菜和春季蔬菜几乎全部冻死。高安市的低温冻害主要出现在冬季,也就是每年的12月至翌年2月(如图10),这时也是高安市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日最低气温常常会降到0以下,霜冻或冰冻天气较为频繁。另外这一时期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还经常会带来寒潮、大雪、大风等灾害性天气。1959-2010年,高安市年均日最低气温低于0,最多达到37天,出现在1984年。其中80年代中期以前,低温冻害发生次数更多,之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温冻害次数明显减少(如图11)。 图10 高安市低温日数(0)的逐月情况 图11 高安市低温日数(0)的年际变化5 总结近年来,防灾减灾工作引起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要加强对气象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因此,进一步开展对影响高安市主要气象灾害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6课 画线条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电子工业版(内蒙古)
- 洁净车间管路施工技术规范
- 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方案范例
- 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文本范例
- 第八课 与电脑键盘交朋友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川教版
- 工业污水处理施工技术方案
- 张广才岭南部山区不同类型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差异研究
- 基于混沌的移动机器人覆盖路径规划研究及实现
- 地域感的重塑-拟态环境视阈下城市形象微纪录片创作研究-以系列作品《以城之名》为例
- 2025至2030麻醉药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报告
- 加油站装修质量管理制度
-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主题班会50
- 中韩新农村建设比较:基于路径、成效与启示的深度剖析
-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车辆维修证明书(8篇)
- 《围城》介绍课件
- 2025承包商入厂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全优)
-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课件-第10章 社会团体和公益事业法规与政策
- 分形几何在材料科学中的结构优化-洞察阐释
- 怎样上好科学课
- 上海嘉定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题库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