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三) 宋明理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韩愈在论佛骨表中说:“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据此可知,韩愈主张()A援佛入法 B反佛崇儒C融佛尊儒 D三教合一解析:选B由“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明显可以看出韩愈是反对佛教大力提倡儒家学说的,故答案选B项。2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B存天理、灭人欲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解析:选D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等可以看出理学家对君子气节的追求。3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理是人生就固有的思想观念C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D理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解析:选CA项错误,体现在社会上理是儒家伦理道德,是唯心主义;B项错误,理是强加到人身上去的道德观念,并非生来就有;C项正确,宋明理学是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D项错误,理是体现最高统治者的意志的。4南宋朱熹与明代王守仁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知行合一,发于本心B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解析:选D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本质相同,即都承认天理是万物的本原,追求天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但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必须摒弃欲望才能够实现对天理的感悟,所以答案选D项。5据说,昼夜苦思的王守仁,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王守仁“求理”的途径是()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 D读万卷书解析:选B“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B项。6贵阳市委积极倡导“知行合一、协力办事”的贵阳精神。“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源自于()A程颐理学 B程颢理学C朱熹理学 D王守仁心学解析:选D“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是明代王守仁的心学理论。7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守仁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王守仁解释说: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这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心学()A追求理论的大众化 B整治人心,挽救统治危机C提倡“知行合一” D赞成天人感应解析:选A从材料“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反映了宋明理学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理论的大众化,故选A项。8“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解析:选A“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说明社会上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远超过以前,材料中所述认为是程朱理学的功劳,这说明程朱理学在引导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这与儒家的价值信仰是一致的,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8分)9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材料二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而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漫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张岱年、方立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两次文化融合的分别在什么时期?各产生什么结果?(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学的新特点,并分析理学“重义轻利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3)据材料三,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4分)解析:第(1)问,紧扣材料中“秦皇汉武统一中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末年佛教传入”这几个关键时期指出中国古代两次文化融合及结果。第(2)问,根据材料二,抓住“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指出理学的新特点及理学“重义轻利观”的影响。第(3)问,根据材料三“理学引导人们关注现实”,反映了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是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理学家创新吸收佛道思想,从而复兴儒学。答案:(1)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结果: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佛教与儒家的融合形成了理学。(2)新特点:儒学、佛教、道教三位一体,把天理和人欲绝对割裂对立,提倡重义轻利。影响: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滴画发言稿
- 时间拓扑课件
- 趣味布玩偶制作指南
- 课堂跑步动画课件
- 生产管理培训课程
- 2025版语音助手升级录音合同升级录音合同模板
- 2025版酒店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监理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KTV装修设计专利授权合同
- 2025版文化产业第三方股权转让合同书
- 2025年蛟川书院分班测试题及答案
- 飞机数字孪生与预测性维护集成
- 2025《煤炭购销合同》
- 2025年行政执法证考试必刷题库与答案
- 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技能资格考试-文秘资料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项选择题100题】)
- 低钾血症护理常规业务学习
- 吉林化工(危险化学品)、医药企业电气设备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指南
- 劳动用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理消毒液的配置
- 2025年职业指导师(四级)考试模拟试题汇编与模拟试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