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欲收购NEC手机业务:渠道战略成主导.doc_第1页
联想欲收购NEC手机业务:渠道战略成主导.doc_第2页
联想欲收购NEC手机业务:渠道战略成主导.doc_第3页
联想欲收购NEC手机业务:渠道战略成主导.doc_第4页
联想欲收购NEC手机业务:渠道战略成主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想欲收购NEC手机业务:渠道战略成主导每经记者 沙磊 发自北京继2011年1月收购NEC个人电脑业务尝到了甜头之后,联想再次瞄上NEC的手机业务。虽然联想近日发布的公告称公司就合资事宜正在进行洽谈,谈判刚刚起步尚未签署任何最终协议。但据日本媒体6月3日透露,联想正在与NEC计划共同出资创建智能手机销售一体化新公司,预计本月底即可达成协议。而在今年年初传出联想意欲收购RIM的消息,不到半年时间内,围绕联想智能手机业务竟然产生了两个收购传闻。RIM和NEC,谁会成为成就联想智能手机的全球梦想的支撑力量?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大同、神能投资集团总经理钱平。从和两位业内人士的沟通中,记者了解到,低价、高效的渠道战略或是联想的生存之道,而这也左右了联想的收购计划。联想再传收购消息陈大同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联想并购RIM基本没有可能性,这消息是从一月份杨元庆随口一句话开始的,而这句话没有太多的意义。鉴于黑莓目前的困难情况,媒体炒作这个新闻也是顺理成章的。很多人把联想收购黑莓公司与当年联想收购IBM个人PC业务相提并论。但实际上,这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我想杨元庆会看得非常清楚。陈大同分析,IBM出售PC业务是主要是基于公司转型的需要,IBM优势是强势品牌和全球渠道,联想优势是成本控制,整合之后是非常互补的,IBM能够解决联想的问题,联想能够解决IBM的问题。相比之下,黑莓则是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因为产业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黑莓做智能手机不是以一般的消费者作为重点,而是以商业应用为主。如今,黑莓市场份额流失严重,给人江河日下的感觉。据此,陈大同判断,联想收购黑莓是不可能在智能手机方面有大的发展的,基本上弊大于利。我觉得从联想角度来说,黑莓对其没有什么价值。即使联想能够收购了黑莓,进入美国市场企业级客户也只是短期的,不可能会有很大发展。我认为杨元庆能够看得很清楚,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陈大同说。钱平表示,黑莓只是在商业办公应用领域残存品牌优势,不重视个人用户。而且制式不一样,完全脱离了主流,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假设联想能够顺利收购黑莓,第一道关就是面临欧美信息安全问题,与PC相比,手机对信息安全要求更高。另据彭博社报道,黑莓CEO海因茨对收购事件进行了回应,联想集团并没有收购黑莓公司的计划,也不知道为何联想作出如此表态。现在看来,联想收购黑莓只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情。据了解,和全球其他市场相比,日本手机市场是个独特的封闭市场。NEC曾经是日本手机市场的领头羊,如今却步履蹒跚。2002年,NEC在日本国内市场份额超过20%,而如今跌落至6%。尽管如此,在钱平看来,目前NEC海外竞争压力增大,业绩不振,这对联想未必是坏事。相反它可以以偏低的价格拿下收购对象。陈大同判断,智能手机方面日本相对落后,目前处于转折的爆发点上,收购NEC是进军日本手机市场的大好机会。他同时强调,日企生产成本普遍都很高,这是由于终身雇佣体制造成的。此外,大公司周围有小公司,小公司没什么竞争力,做东西又慢又贵,这使得日本消费类电子厂商,推出新品又慢成本又高,完全没有办法跟三星竞争。NEC也不例外,联想跟其合作,可以压缩其手机供应链成本,取得NEC的渠道,这类似于收购IBM个人PC业务。对于联想收购NEC是采用合资方式还是收购手机部门,陈大同表示多半是合资形式。合资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也有很多好处,日本市场是很封闭的,联想需要的不是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对联想来说,NEC最有价值的是渠道和品牌,依靠这些NEC的品牌开拓市场,从而开发出一些本地化应用。联想的生存之道公开资料显示,联想目前是中国第二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去年第四季度,联想智能手机销量激增206%,远高于中国整体市场增幅。手机业务给力,也为未来联想智能手机的持续发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5月16日,联想集团在京举办新品发布会,刘军的一番讲话被媒体解读为两年后联想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要超过三星、苹果。陈大同觉得从销量上说还是可能的,但在销售额和利润方面,目前看来则是不可能实现的。调研机构StrategyAnalytics的数据显示,在2013年第一季度,仅三星一家就独占了整个Android阵营95%的利润,LG等其他Android厂商瓜分剩余的5%份额。而一部联想手机的利润也许只有三星的1/10,iPhone的几十分之一。陈大同表示,三星手机产品涵盖从低端到高端很多种类,出货量一直比较大。联想和三星都搭载安卓平台,谁也占不着便宜。事实上,苹果公司在很多人眼里是最伟大公司,其推出颠覆性的产品,开辟新市场。而三星这样的公司,在核心工艺方面特别强大,比如20纳米半导体工艺、OLED屏、核心元器件等。但联想本质是一家以工业制造为特征的第二代民营公司,第三代是华为、中兴这样真正有核心技术的公司。低成本、低利润的制造一直是联想的生存之道,相比于研发能力比较强的华为、中兴,联想要发展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靠低价取胜,充分利用好渠道的便利。因此相关的收购也会从渠道入手。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 每經記者 沙磊 發自北京繼2011年1月收購NEC個人電腦業務嘗到瞭甜頭之後,聯想再次瞄上NEC的手機業務。雖然聯想近日發佈的公告稱公司就合資事宜正在進行洽談,談判剛剛起步尚未簽署任何最終協議。但據日本媒體6月3日透露,聯想正在與NEC計劃共同出資創建智能手機銷售一體化新公司,預計本月底即可達成協議。而在今年年初傳出聯想意欲收購RIM的消息,不到半年時間內,圍繞聯想智能手機業務竟然產生瞭兩個收購傳聞。RIM和NEC,誰會成為成就聯想智能手機的全球夢想的支撐力量?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瞭華山資本創始合夥人陳大同、神能投資集團總經理錢平。從和兩位業內人士的溝通中,記者瞭解到,低價、高效的渠道戰略或是聯想的生存之道,而這也左右瞭聯想的收購計劃。聯想再傳收購消息陳大同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聯想並購RIM基本沒有可能性,這消息是從一月份楊元慶隨口一句話開始的,而這句話沒有太多的意義。鑒於黑莓目前的困難情況,媒體炒作這個新聞也是順理成章的。很多人把聯想收購黑莓公司與當年聯想收購IBM個人PC業務相提並論。但實際上,這兩者沒有任何可比性,我想楊元慶會看得非常清楚。陳大同分析,IBM出售PC業務是主要是基於公司轉型的需要,IBM優勢是強勢品牌和全球渠道,聯想優勢是成本控制,整合之後是非常互補的,IBM能夠解決聯想的問題,聯想能夠解決IBM的問題。相比之下,黑莓則是完全不同性質的問題,因為產業生態環境發生瞭根本的變化,黑莓做智能手機不是以一般的消費者作為重點,而是以商業應用為主。如今,黑莓市場份額流失嚴重,給人江河日下的感覺。據此,陳大同判斷,聯想收購黑莓是不可能在智能手機方面有大的發展的,基本上弊大於利。我覺得從聯想角度來說,黑莓對其沒有什麼價值。即使聯想能夠收購瞭黑莓,進入美國市場企業級客戶也隻是短期的,不可能會有很大發展。我認為楊元慶能夠看得很清楚,不可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陳大同說。錢平表示,黑莓隻是在商業辦公應用領域殘存品牌優勢,不重視個人用戶。而且制式不一樣,完全脫離瞭主流,已經走進瞭死胡同。假設聯想能夠順利收購黑莓,第一道關就是面臨歐美信息安全問題,與PC相比,手機對信息安全要求更高。另據彭博社報道,黑莓CEO海因茨對收購事件進行瞭回應,聯想集團並沒有收購黑莓公司的計劃,也不知道為何聯想作出如此表態。現在看來,聯想收購黑莓隻是一件子虛烏有的事情。據瞭解,和全球其他市場相比,日本手機市場是個獨特的封閉市場。NEC曾經是日本手機市場的領頭羊,如今卻步履蹣跚。2002年,NEC在日本國內市場份額超過20%,而如今跌落至6%。盡管如此,在錢平看來,目前NEC海外競爭壓力增大,業績不振,這對聯想未必是壞事。相反它可以以偏低的價格拿下收購對象。陳大同判斷,智能手機方面日本相對落後,目前處於轉折的爆發點上,收購NEC是進軍日本手機市場的大好機會。他同時強調,日企生產成本普遍都很高,這是由於終身雇傭體制造成的。此外,大公司周圍有小公司,小公司沒什麼競爭力,做東西又慢又貴,這使得日本消費類電子廠商,推出新品又慢成本又高,完全沒有辦法跟三星競爭。NEC也不例外,聯想跟其合作,可以壓縮其手機供應鏈成本,取得NEC的渠道,這類似於收購IBM個人PC業務。對於聯想收購NEC是采用合資方式還是收購手機部門,陳大同表示多半是合資形式。合資可以避免很多問題,也有很多好處,日本市場是很封閉的,聯想需要的不是研發部門和生產部門。對聯想來說,NEC最有價值的是渠道和品牌,依靠這些NEC的品牌開拓市場,從而開發出一些本地化應用。聯想的生存之道公開資料顯示,聯想目前是中國第二大的智能手機廠商。去年第四季度,聯想智能手機銷量激增206%,遠高於中國整體市場增幅。手機業務給力,也為未來聯想智能手機的持續發力奠定瞭良好的基礎。2013年5月16日,聯想集團在京舉辦新品發佈會,劉軍的一番講話被媒體解讀為兩年後聯想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占有率要超過三星、蘋果。陳大同覺得從銷量上說還是可能的,但在銷售額和利潤方面,目前看來則是不可能實現的。調研機構StrategyAnalytics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第一季度,僅三星一傢就獨占瞭整個Android陣營95%的利潤,LG等其他Android廠商瓜分剩餘的5%份額。而一部聯想手機的利潤也許隻有三星的1/10,iPhone的幾十分之一。陳大同表示,三星手機產品涵蓋從低端到高端很多種類,出貨量一直比較大。聯想和三星都搭載安卓平臺,誰也占不著便宜。事實上,蘋果公司在很多人眼裡是最偉大公司,其推出顛覆性的產品,開辟新市場。而三星這樣的公司,在核心工藝方面特別強大,比如20納米半導體工藝、OLED屏、核心元器件等。但聯想本質是一傢以工業制造為特征的第二代民營公司,第三代是華為、中興這樣真正有核心技術的公司。低成本、低利潤的制造一直是聯想的生存之道,相比於研發能力比較強的華為、中興,聯想要發展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靠低價取勝,充分利用好渠道的便利。因此相關的收購也會從渠道入手。 每经记者 沙磊 发自北京继2011年1月收购NEC个人电脑业务尝到了甜头之后,联想再次瞄上NEC的手机业务。虽然联想近日发布的公告称公司就合资事宜正在进行洽谈,谈判刚刚起步尚未签署任何最终协议。但据日本媒体6月3日透露,联想正在与NEC计划共同出资创建智能手机销售一体化新公司,预计本月底即可达成协议。而在今年年初传出联想意欲收购RIM的消息,不到半年时间内,围绕联想智能手机业务竟然产生了两个收购传闻。RIM和NEC,谁会成为成就联想智能手机的全球梦想的支撑力量?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大同、神能投资集团总经理钱平。从和两位业内人士的沟通中,记者了解到,低价、高效的渠道战略或是联想的生存之道,而这也左右了联想的收购计划。联想再传收购消息陈大同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联想并购RIM基本没有可能性,这消息是从一月份杨元庆随口一句话开始的,而这句话没有太多的意义。鉴于黑莓目前的困难情况,媒体炒作这个新闻也是顺理成章的。很多人把联想收购黑莓公司与当年联想收购IBM个人PC业务相提并论。但实际上,这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我想杨元庆会看得非常清楚。陈大同分析,IBM出售PC业务是主要是基于公司转型的需要,IBM优势是强势品牌和全球渠道,联想优势是成本控制,整合之后是非常互补的,IBM能够解决联想的问题,联想能够解决IBM的问题。相比之下,黑莓则是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因为产业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黑莓做智能手机不是以一般的消费者作为重点,而是以商业应用为主。如今,黑莓市场份额流失严重,给人江河日下的感觉。据此,陈大同判断,联想收购黑莓是不可能在智能手机方面有大的发展的,基本上弊大于利。我觉得从联想角度来说,黑莓对其没有什么价值。即使联想能够收购了黑莓,进入美国市场企业级客户也只是短期的,不可能会有很大发展。我认为杨元庆能够看得很清楚,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陈大同说。钱平表示,黑莓只是在商业办公应用领域残存品牌优势,不重视个人用户。而且制式不一样,完全脱离了主流,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假设联想能够顺利收购黑莓,第一道关就是面临欧美信息安全问题,与PC相比,手机对信息安全要求更高。另据彭博社报道,黑莓CEO海因茨对收购事件进行了回应,联想集团并没有收购黑莓公司的计划,也不知道为何联想作出如此表态。现在看来,联想收购黑莓只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情。据了解,和全球其他市场相比,日本手机市场是个独特的封闭市场。NEC曾经是日本手机市场的领头羊,如今却步履蹒跚。2002年,NEC在日本国内市场份额超过20%,而如今跌落至6%。尽管如此,在钱平看来,目前NEC海外竞争压力增大,业绩不振,这对联想未必是坏事。相反它可以以偏低的价格拿下收购对象。陈大同判断,智能手机方面日本相对落后,目前处于转折的爆发点上,收购NEC是进军日本手机市场的大好机会。他同时强调,日企生产成本普遍都很高,这是由于终身雇佣体制造成的。此外,大公司周围有小公司,小公司没什么竞争力,做东西又慢又贵,这使得日本消费类电子厂商,推出新品又慢成本又高,完全没有办法跟三星竞争。NEC也不例外,联想跟其合作,可以压缩其手机供应链成本,取得NEC的渠道,这类似于收购IBM个人PC业务。对于联想收购NEC是采用合资方式还是收购手机部门,陈大同表示多半是合资形式。合资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也有很多好处,日本市场是很封闭的,联想需要的不是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对联想来说,NEC最有价值的是渠道和品牌,依靠这些NEC的品牌开拓市场,从而开发出一些本地化应用。联想的生存之道公开资料显示,联想目前是中国第二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去年第四季度,联想智能手机销量激增206%,远高于中国整体市场增幅。手机业务给力,也为未来联想智能手机的持续发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5月16日,联想集团在京举办新品发布会,刘军的一番讲话被媒体解读为两年后联想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要超过三星、苹果。陈大同觉得从销量上说还是可能的,但在销售额和利润方面,目前看来则是不可能实现的。调研机构StrategyAnalytics的数据显示,在2013年第一季度,仅三星一家就独占了整个Android阵营95%的利润,LG等其他Android厂商瓜分剩余的5%份额。而一部联想手机的利润也许只有三星的1/10,iPhone的几十分之一。陈大同表示,三星手机产品涵盖从低端到高端很多种类,出货量一直比较大。联想和三星都搭载安卓平台,谁也占不着便宜。事实上,苹果公司在很多人眼里是最伟大公司,其推出颠覆性的产品,开辟新市场。而三星这样的公司,在核心工艺方面特别强大,比如20纳米半导体工艺、OLED屏、核心元器件等。但联想本质是一家以工业制造为特征的第二代民营公司,第三代是华为、中兴这样真正有核心技术的公司。低成本、低利润的制造一直是联想的生存之道,相比于研发能力比较强的华为、中兴,联想要发展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靠低价取胜,充分利用好渠道的便利。因此相关的收购也会从渠道入手。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 每經記者 沙磊 發自北京繼2011年1月收購NEC個人電腦業務嘗到瞭甜頭之後,聯想再次瞄上NEC的手機業務。雖然聯想近日發佈的公告稱公司就合資事宜正在進行洽談,談判剛剛起步尚未簽署任何最終協議。但據日本媒體6月3日透露,聯想正在與NEC計劃共同出資創建智能手機銷售一體化新公司,預計本月底即可達成協議。而在今年年初傳出聯想意欲收購RIM的消息,不到半年時間內,圍繞聯想智能手機業務竟然產生瞭兩個收購傳聞。RIM和NEC,誰會成為成就聯想智能手機的全球夢想的支撐力量?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瞭華山資本創始合夥人陳大同、神能投資集團總經理錢平。從和兩位業內人士的溝通中,記者瞭解到,低價、高效的渠道戰略或是聯想的生存之道,而這也左右瞭聯想的收購計劃。聯想再傳收購消息陳大同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聯想並購RIM基本沒有可能性,這消息是從一月份楊元慶隨口一句話開始的,而這句話沒有太多的意義。鑒於黑莓目前的困難情況,媒體炒作這個新聞也是順理成章的。很多人把聯想收購黑莓公司與當年聯想收購IBM個人PC業務相提並論。但實際上,這兩者沒有任何可比性,我想楊元慶會看得非常清楚。陳大同分析,IBM出售PC業務是主要是基於公司轉型的需要,IBM優勢是強勢品牌和全球渠道,聯想優勢是成本控制,整合之後是非常互補的,IBM能夠解決聯想的問題,聯想能夠解決IBM的問題。相比之下,黑莓則是完全不同性質的問題,因為產業生態環境發生瞭根本的變化,黑莓做智能手機不是以一般的消費者作為重點,而是以商業應用為主。如今,黑莓市場份額流失嚴重,給人江河日下的感覺。據此,陳大同判斷,聯想收購黑莓是不可能在智能手機方面有大的發展的,基本上弊大於利。我覺得從聯想角度來說,黑莓對其沒有什麼價值。即使聯想能夠收購瞭黑莓,進入美國市場企業級客戶也隻是短期的,不可能會有很大發展。我認為楊元慶能夠看得很清楚,不可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陳大同說。錢平表示,黑莓隻是在商業辦公應用領域殘存品牌優勢,不重視個人用戶。而且制式不一樣,完全脫離瞭主流,已經走進瞭死胡同。假設聯想能夠順利收購黑莓,第一道關就是面臨歐美信息安全問題,與PC相比,手機對信息安全要求更高。另據彭博社報道,黑莓CEO海因茨對收購事件進行瞭回應,聯想集團並沒有收購黑莓公司的計劃,也不知道為何聯想作出如此表態。現在看來,聯想收購黑莓隻是一件子虛烏有的事情。據瞭解,和全球其他市場相比,日本手機市場是個獨特的封閉市場。NEC曾經是日本手機市場的領頭羊,如今卻步履蹣跚。2002年,NEC在日本國內市場份額超過20%,而如今跌落至6%。盡管如此,在錢平看來,目前NEC海外競爭壓力增大,業績不振,這對聯想未必是壞事。相反它可以以偏低的價格拿下收購對象。陳大同判斷,智能手機方面日本相對落後,目前處於轉折的爆發點上,收購NEC是進軍日本手機市場的大好機會。他同時強調,日企生產成本普遍都很高,這是由於終身雇傭體制造成的。此外,大公司周圍有小公司,小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