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下小学备课第三单元.doc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四下小学备课第三单元.doc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四下小学备课第三单元.doc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四下小学备课第三单元.doc_第4页
苏教版语文四下小学备课第三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汤 汪 中 心 小 学 备 课 纸课 题: 8、三顾茅庐课时进度:课型特点:新 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4、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难点:1、 掌握本课生字“顾、茅、诸、葛”的字形字义。2、 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体会人物情感。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顾、茅”。1、同学们,有谁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请举手?那么多小手举起来,看来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大家并不陌生(教师板题: 三顾茅庐)谁想大声把课题读出来!(一学生读课题)通过课前预习,大家对课文有什么了解?(1)三顾茅庐出自于哪部名著?(指导学生看本篇课文下面的一条注释:根据三国演义有关内容改写去了解)。(2)我国古代有四大名著,除了三国演义还有其他三部是那些?它们的作者是谁?(同桌讨论交流)2、再次齐读课题,运用字理指导学生学习生字“顾、茅”。A、(1)课件出示生字顾(),指名让学生拼读组词。(2)析解“顾”的字形字义:顾,形声字,繁体为顧,从页,雇声。页是首的变写,表示人头,本义指“回头看”,后引申泛指看、拜访、照顾等义。(3)课件出示用谜语识记:厂下横折钩,竖提来封口;页来走前面,时时看后头。B、(1)出示生字卡片“茅mo”全班拼读后指名组词.(2)分析字形:茅,形声字,从艹矛声,一种草名。(3)行进字对比组词:矛(长矛)茅(茅草)(4)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识记:矛上长草,好像旗飘,走在前头,跟着它跑,成绩第一,用它比喻,名列前茅,永不骄傲。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过渡:学习了顾和茅两个生字,大家一定很想知道“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去理解吧。1、 学生读文。指名说说题目中的“顾、茅庐”在文中的意思?“三”说明什么?(“顾”是拜访,“茅庐”指草屋,“三”为第三次,体现邀请方的诚意。)2、 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理解“三顾茅庐”的意思。(文中指刘备三次到诸葛亮的草屋拜访他。现在这个词已经是个成语,指多次诚心诚意邀请他人出来做事。)3、教学生字“诸、葛”。(1) 课件出示生字“zh诸”,指名拼读、组词后教师析解:诸,形声字,从言者声,本义为众、许多、各。(2) 出示生字卡片学习“葛”:齐读师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葛,上形下声,指一种藤蔓植物,所以从“艹”。(3) 课件出示“诸葛”一次,告诉学生表示一种姓氏,属于复姓。(4) 进行形近字组词训练:诸( ) 葛( )赌( ) 渴( )堵( ) 揭( )5、理清课文层次,简单概括段意。(1)教师指导分段:课文写刘备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我们就按照三顾茅庐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前后桌互相讨论)(2)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刘备前两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都没有见着。(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具体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第三段(第五自然段):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关系。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一共出现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你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2、师生交流,师生共同完成下表(课件出示表格)人 物 语言 行为 特点刘 备张 飞诸葛亮四、课堂小结:才华横溢的诸葛亮隐居在景色秀丽的隆中,下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欣赏隆中的美景,去感受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吧!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国演义里的一篇文章-三顾茅庐。刘备邀请诸葛亮的那份诚意,我们也已有所体会。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8课(齐读课题)-三顾茅庐。二、默读课文,体会“诚心诚意”首先请同学们用心去默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板书:诚心诚意)画出相关的词句。找好以后,同桌互相讨论,并说说自己的理由。(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2、交流品读(第三节)(1)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a“半里多路”有多长?(一里等于500 米,半里为250米)你体会到了什么?b 下马步行:态度恭敬c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诸葛亮的恭敬态度吗?(自由读点名读齐读)(2)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a从“轻轻、恭恭敬敬、等”几个词语中看出刘备礼贤下士。b 你认为怎样的站才算是恭恭敬敬地站?(想亲自体验一下吗?我们来学学刘备。让学生恭恭敬敬地站半分钟)c半分钟的等待,你有什么感受?半分钟的等待已经让我们心急如焚,那刘备等了多少时间?(3)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此时刘备会如何拜见,诸葛亮又会说些什么呢?a 表演相关内容。b请问刘备,你为什么要用拜见一词呀?老师知道“拜见”指针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或长辈,感受到什么?(礼贤下士、虚心求教)三、认识张飞人物形象感悟诚心诚意(一)体会反衬作用1、除了从刘备的言行中体会到他的诚心诚意,请你们再读读课文,你们还从哪里也能体会到他的诚心诚意?(张飞的无理)找出描写张飞言行的句子并出示A、再读一读,你体会张飞是什么性格?B、课文不是在写刘备吗?作者为什么要来写张飞,能不能不写他?(四人小组讨论)(作者采用对比反衬写法,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2、你们认为作者描写张飞是为了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那你们用朗读来告诉我。对比读(出示刘备张飞的对话,选择合作读点名读)理解刘备为什么对张飞要“斥责大声斥责”?3、根据录像配音本节内容(二)丰富张飞形象1、同学们真厉害,从张飞的言行描写中也读懂了刘备的诚心诚意,那么张飞仅仅是个莽汉吗,张飞身上有没有闪光的地方?你们还从三国演义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交流:(桃园结拜、长坂桥上单身吓退曹操十万大军、关羽死后张飞的眼睛都哭出了血。)3、师:张飞是个英雄,十分讲义气、英勇、对大哥忠心耿耿。四、拓展延伸升华诚心诚意讨论问题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出示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A、“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B、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C、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做了什么?D、指名读。同学们,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议论,更敬佩他了,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请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1)你知道打了哪些胜仗吗?(草船借箭、火烧赤壁) (2)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战略计划,逐渐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后来刘备称帝蜀国,刘备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3)理解最后一句话。诸葛亮真是个足智多谋的人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那么诸葛亮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你看这么美的景色,谁能美美地读?指读,齐读并出示相关练习访说 。五、朗读品味并总结:让我们走向书本,向古人学习,做一个智慧的现代人!板书设计:8、 三 顾 茅 庐 刘备三次到(草屋)(拜访)诸葛亮 前两次没见着 第三次见面经过 亲密关系个人备课作业设计:1、背诵三、四自然段2、读三国演义。3、仿照文中写景的方法,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汤 汪 中 心 小 学 备 课 纸课 题: 9、祁黄羊课时进度:课型特点:新 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词。3、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 背景导入1.春秋是我国第一次全国大分裂形成时期,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全国分为140多个大小诸候国,经常发生征伐。其中以晋楚两国尤其突出。在晋悼公继位前,曾经称雄一时的晋先后被楚强占去郑、陈、蔡等地,晋悼公继位时又趁机占了东部要邑 彭城。作为当时的国君悼公,此时最大的的心愿是(振兴国家、收复失地、打败楚国),而这些愿望的实现都要有一位杰出的将领才行。谁能帮他实现心愿呢。让我们随着一个关键人物祁黄羊-重回那段纷争的历史。2.出示课题齐读:祁黄羊3.提问:你对祁黄羊了解多少?可以介绍有关他的故事。二、初读指导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后生字表读准字词,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祁黄羊的什么事?2学习生字新词霸主 征伐 晋悼公 举荐 召见 慎重 避免3.理清文章层次。交流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从那儿写到那儿?他第一次举荐谁?是那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他第二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八自然段)默读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各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第一段(12):祁黄羊因病辞职。第二段(311):祁黄羊两度荐贤。第三段(12):祁黄羊举荐受称赞。4.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第二课时一、复习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晋悼公是怎样称赞祁黄羊的?(出示晋悼公说的话.)(板书: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出以公心)二、精读课文过渡:同学们再一起读一遍。(齐读悼公的话)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这节课我们就在课文中读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我们就在对话中感受。我们不仅要闻其声,还要感其心。打开书本,自由读读312自然段的对话,通过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人物内心。(一)、精读“内举”部分(37自然段)1、指名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得像不像,从他们的朗读中,能不能听出人物的内心。2、结合评价,感悟人物内心。(1)第三、七自然段要读出悼公的王者之气。从悼公说的话可以看出悼公对祁黄羊的态度怎样?(信任)从那儿看出?(2)第四自然段要读出祁黄羊郑重的语气。悼公让祁黄羊举荐人才,祁黄羊想了想后才郑重地说,他会想些什么?看来,祁黄羊举荐解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3)第五自然段要读出悼公的深感意外。(4)第六自然段祁黄羊回答时非常严肃。从祁黄羊回答悼公的话中,可以看出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公私分明、不计前嫌)3、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同桌互读、指名读)(二)、精读“外举”部分(811自然段)过渡: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可这种推荐却在一片惋惜声中结束了。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病死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1、请大家读第九、十自然段,从这里读出了什么?2、祁黄羊这个时候,就在他辞职的几天时间里,先后推荐了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和自己的儿子祁午,一下子成了晋国人议论的对象,整个晋国人都感到非常惊讶,不止是悼公。(1)当祁黄羊的亲朋好友听说他推荐杀父仇人解狐当中军尉时,纷纷登门,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可以自由练说。是啊,祁黄羊举荐的可是杀父仇人啊!这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但全国上下就没有一个人懂他的心吗?是啊,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有冲突时,我们应该顾全大局。(2)解狐去世后,祁黄羊有格外慎重地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消息传出后,那些卑鄙小人又会怎么说?(3)人们对祁黄羊的举荐众说纷纭,褒贬不一,难怪悼公听到他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后,深感意外地说(生齐读)。听到他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后,惊讶地说(生齐读)。(4)祁黄羊这样做,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胸怀。当卧床不起的解狐听到祁黄羊举荐他时,他心里感慨万千,他会想些什么呢?(5)当他的儿子听到他父亲举荐他时,他又会怎么想呢?3、有句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歪。祁黄羊才不怕这些小人的坏话呢。他是正直无私的,他是怎样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十一自然段。平静的语气,映射着一颗爱国的心,谁再来读读。从这一段中,你们看出祁黄羊有一颗怎样的心?(无私的心)他举荐人才, 只是想(生齐读),而压根儿就没有去想(生齐读)。(三)理解悼公的话他完全是为国家的利益着想,这就叫(出以公心)这里的“公”指国家的利益。让我们再来夸一夸祁黄羊。(齐读最后一段)三、总结课文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让悼公非常感动。几个月后,祁午接替了父亲,走马上任,军队管理地很好,悼公欣喜万分。在欣喜时,他心里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课文,体会祁黄羊无私的心。(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板书设计: 外举(解狐)不避仇祁黄羊 出以公心 内举(祁午)不避亲个人备课作业设计:1、把这则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2、课后阅读毛遂自荐。汤 汪 中 心 小 学 备 课 纸课 题: 10、公仪休拒收礼物课时进度:课型特点:新 授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4能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明、遵法守法的品格。教学重难点: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2、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结识一位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他叫公仪休。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板书:齐读)公仪休拒收礼物。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完全不同,把书翻开。二、初读剧本、了解剧本知识、内容1、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可以边读边划。注意:与以前学过的喔。2、是的,课文就是一个独幕剧的剧本(板书:独幕剧)。A、剧本和我们平时学的记叙文不同,它在开头先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B、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对话。C、剧本中方括号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动等。D、剧本中圆括号主要交代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3、剧本的一切都是为演员演好戏服务的。它通过人物的对话告诉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那这个剧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请大家快速阅读,然后来说一说。4、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划出难读的地方,听懂课文内容。5、出示:拒收 独幕剧 客厅 鲁国 宰相 大夫 管家 幕起 行礼 回味 鲤鱼 一顿 满脸堆笑 日夜操劳 补补身子 盛情 醒味 呕吐务必 不解 无可奈何 接受 难免 违法 法纪 恍然大悟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理解词语意思。三、用各种形式,读懂剧本,读好剧本1、边读边体会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试着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仔细揣摩他的心理变化,看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2、还有谁对其他两个人物感兴趣的,来谈谈好吗?3、小结:我们一起认识了清正廉洁、聪明机智的公仪休,好学上进、很懂礼貌的子明,还有一个阿谀奉承的管家,下面,我们分成小组,先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排演时也可以走下座位。 4、明天我们将举行这样的表演。 第二课时一、复习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晋悼公是怎样称赞祁黄羊的?(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出以公心)二、精读课文过渡: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这节课我们就在课文中读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我们就在对话中感受。我们不仅要闻其声,还要感其心。打开书本,自由读读312自然段的对话,通过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人物内心。(一)、精读“内举”部分(37自然段)1、指名分角色朗读。2、结合评价,感悟人物内心。(1)第三、七自然段要读出悼公的王者之气。从悼公说的话可以看出悼公对祁黄羊的态度怎样?(信任)从那儿看出?(2)第四自然段要读出祁黄羊郑重的语气。悼公让祁黄羊举荐人才,祁黄羊想了想后才郑重地说,他会想些什么?看来,祁黄羊举荐解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3)第五自然段要读出悼公的深感意外。(4)第六自然段祁黄羊回答时非常严肃。从祁黄羊回答悼公的话中,可以看出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公私分明、不计前嫌)3、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同桌互读、指名读)(二)、精读“外举”部分(811自然段)过渡: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可这种推荐却在一片惋惜声中结束了。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病死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1、请大家读第九、十自然段,从这里读出了什么?2、祁黄羊这个时候,就在他辞职的几天时间里,先后推荐了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和自己的儿子祁午,一下子成了晋国人议论的对象,整个晋国人都感到非常惊讶,不止是悼公。(1)当祁黄羊的亲朋好友听说他推荐杀父仇人解狐当中军尉时,纷纷登门,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可以自由练说。是啊,祁黄羊举荐的可是杀父仇人啊!这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但全国上下就没有一个人懂他的心吗?是啊,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有冲突时,我们应该顾全大局。(2)解狐去世后,祁黄羊有格外慎重地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消息传出后,那些卑鄙小人又会怎么说?(3)人们对祁黄羊的举荐众说纷纭,褒贬不一,难怪悼公听到他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后,深感意外地说(生齐读)。听到他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后,惊讶地说(生齐读)。(4)祁黄羊这样做,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胸怀。当卧床不起的解狐听到祁黄羊举荐他时,他心里感慨万千,他会想些什么呢?(5)当他的儿子听到他父亲举荐他时,他又会怎么想呢?3、有句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歪。祁黄羊才不怕这些小人的坏话呢。他是正直无私的,他是怎样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十一自然段。平静的语气,映射着一颗爱国的心,谁再来读读。从这一段中,你们看出祁黄羊有一颗怎样的心?(无私的心)他举荐人才, 只是想(生齐读),而压根儿就没有去想(生齐读)。(三)理解悼公的话他完全是为国家的利益着想,这就叫(出以公心)这里的“公”指国家的利益。让我们再来夸一夸祁黄羊。(齐读最后一段)三、总结课文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让悼公非常感动。几个月后,祁午接替了父亲,走马上任,军队管理地很好,悼公欣喜万分。在欣喜时,他心里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课文,体会祁黄羊无私的心。(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板书设计: 外举(解狐)不避仇祁黄羊 出以公心 内举(祁午)不避亲个人备课作业设计:1、把这则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2、课后阅读毛遂自荐。汤 汪 中 心 小 学 备 课 纸课 题: 习作3课时进度:课型特点:习作课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发展。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我们要乐于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做事要有创造力;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作文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要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写出解决的方法,不一定有许多发现,但是关键要有解决的过程。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最近都在读“名人的故事”。谁来说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指名生讲故事)2、是呀,许多科学家用他们独具的慧眼,观察生活,从中受到启发,获得了成功。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从洗澡盆中发现了浮力,聪聪发现小区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当当发现一到秋天苹果就变红了二、开拓思路,选好题材1、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的新发现,请举例说说。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风霜雨雷电等;可能是关于事物的,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也可能是关于人的,如爷爷迷上了电脑、奶奶最近不吃鸡蛋等等。2、引导回忆:你在最近的生活中有哪些新发现?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是不是把新的发现写下来就好了呢?来看严晓敏的新发现1、阅读例文,思考并回答: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开始挑了约半小时,还有一大堆?为什么后来不到20分钟,“我”就巧妙地分开了?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想想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经过的。2、引导归纳写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做、怎么想?特别要抓住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才真实可信,让人乐意看。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1、读第三部分,明确写作注意点: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次习作的要求,出示习作要求:a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你的新发现b把你发现的过程写具体。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2、指导说的过程。3、独立创作五、习作修改及讲评第二课时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指导。二、交流、评议习作。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师生就“是否用具体事例把人物优点写具体”方面进行评议。2、选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师生来共同赏析。(事例具体,详略得当)3、进行修改。三、展示学生习作。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新发现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附: 一个有趣的发现上个星期天,我在家里玩,想到养的蚕宝宝应该给它们换桑叶了,就蹦蹦跳跳地出去采桑叶。回到家,我打开盒子,正准备给蚕宝宝换桑叶,忽然看见有几片别的叶子。我拿起来,上面还有几个小洞,我放在鼻子边一闻,发现是莴苣叶。我想,蚕盒里怎么会有莴苣叶呢?突然,我想起今天上午我把盒子放在外面,打开盖子,想让蚕晒晒太阳,碰巧中午我们吃的菜中有莴苣。对,一定是早上妈妈捡菜时不小心掉进去的。可这叶子上又怎么会有洞呢?我转念一想,八成是被虫子咬的吧。我正准备把莴苣叶丢掉时,忽然看见上面爬着几只蚕宝宝,我心里一惊,心想:这些洞该不会是我马上打消了这个想法。可又一想:如果真是蚕宝宝咬出来的,不是说明它们也要吃莴苣叶吗?这样一来,我就可以不用每天去采桑叶了,也减轻了不少负担。为了证实这个想法,我急忙去找莴苣叶,还好,余下莴苣叶还没有扔掉,于是,我俯下身,仔细挑选了两片没有洞的莴苣叶,擦干净泥土后放进蚕盒里,准备等到明天再看。第二天一大早,我一下楼,就连忙去看蚕盒,我打开盒盖一看,啊!真的!莴苣叶被咬了好几个洞,这下,我确定蚕宝宝也是吃莴苣叶了。我高兴得跳起来。但是,别人不是说蚕只吃桑叶吗?我真被弄糊涂了!也许是他们没有发现吧;总之,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个人备课作业设计:写习作3。汤 汪 中 心 小 学 备 课 纸课 题: 练习3课时进度:课型特点:练习课教学目标:1、练习诵读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语文。2、写好钢笔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如同鸟翅,要舒展。3、熟记八个词语。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处处留心、口语交际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1、教学第一部分(1)同学们,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们了解吗?是哪几部?(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三国演义中写得非常精彩的一段,叫做“关云长温酒斩华雄”。(3)学生借助字典读通。(4)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5)再认真读一读。看看文中的关云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6)学生练习诵读,要求能把关羽的神勇气概读出来。2、教学第二部分(1)“三国”的故事实在精彩。课前老师要求大家阅读三国演义,你们都看了吗?通过阅读,你们都了解哪些“三国”故事?(2)出示:空城计 苦肉计 夜走麦城 刮骨疗毒 过五关,斩六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些词语都跟“三国”故事有关,是人们经常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