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钾离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doc_第1页
植物钾离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doc_第2页
植物钾离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doc_第3页
植物钾离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doc_第4页
植物钾离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钾离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闵水珠 (浙江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9) 摘要 : 钾离子通道是植物钾离子吸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 , 已从多种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组织器官 中分离到多种钾离子通道基因, 包括内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基因( 如 OsAKT1, DKT1, Ktrrl , KIl l , KZM1, ZMK2 等) 和外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基因(如 CORK , PTOR K , STOR K等) 。文章分别从结构、 功能以及相关基因等三 方面综述了关于植物钾离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并对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植物的钾营养性状进 行 了讨论。 关键词 : 钾离子通道 ; 结构 ; 基因 中图分类号 : Q945; Q73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04 1 524(2005)03 01 63 07 T he progress on the m olecular biology of t h e K channels in plants M G Shui zhu ( Co e ge o f Li fe Science , 慨Un ive rsity , Ha hou 310029 , China ) A bstract : Tif s review summar i zed recent progresses on molecular biology of K channels in plants ,including structure and their elevant genes in specialty The latter is d i v i ded into inward-rectifying K channel(K in) genes(OsAKT 1, DKT1, KFrl , KDC1, KZM1, ZMK2, etc ) and o utward- tifyin g K channel(K out) gene s (C O R K , FIDR K , STOR K , etc ) The possibilit y of impr o v i n g potassium nutr i tion of pla n t by bioengineerin g is also d i scussed in this paper K ey words : K channel;structure ; gene 离子通道 (ion channe1) 是跨膜蛋 白, 每个蛋 白分子能以高达 l08个 秒的速度进行离子的被 动跨膜运输 , 离子在跨膜电化学势梯度的作用下 进行的运输 , 不需要加入任何的 自由能。一般来 讲 , 离子通道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 一是离子通道 是门控的 , 即离子通道的活性 由通道开或关两种 构象所调节 , 并通过开关应答相应的信号。根据 门控机制 , 离子通道可分为电压门控 、 配体门控、 压力激活离子通道。二是通道对离子的选择性 , 离子通道对被转运离子的大小与电荷都有高度 的选择性。根据通道可通过的不同离子 , 可将离 子通道分为钾离子(po tassium ion, K )通道 、 钠离 收稿 日期12005 01 25 作者简介: 闵水珠( 1950 一) , 女 , 浙江湖州人 , 主要从事植物化学 研究。 子 (natrium ion, Na )通道 、 钙离 子 (calcium ion, Ca2 )通道等。其中 , K 通道是种类最多 、 家族 最为多样化的离子通道 , 根据其对 电势依赖性及 离子流方向的不同, 可把 K 通道分为两类 : 内 向整流型 K 通道(inward rectif i er K channel ; K in) , 外 向整流型 K 通道 (outward rectif i er K channel; K out) 。 K 是植物细胞 中含量最 为丰富的阳离子 , 也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唯一的一价阳离子 , 它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具有 重要的生理功能。植物中可能存在 K 通道 , 这 一点早在 20世纪 6o年代植物营养学界就有人 提出, 而一直到 80 年代才被 Schro eder 等人23证 实 , 他们利用膜片钳(patch chmp)技术 , 首先在蚕 豆( V c afaba )的保卫细胞中检测出了 K 通道 维普资讯 164 浙江农业学报第 l7 卷 (2O 05) 的存在。后来 , 人们又陆续在其它植物及细胞中 发现了多种类型的 K 通道。 1 钾离子通道的结构 单个钾离子通道是 同源 四聚体 , 4 个亚基 (subu nit)对称的围成一个传导离子的中央孔道 (p ore) , 恰好让单个 K 通过。对于不同的家族 , g 4 亚基有不 同数 目的跨膜链 ( m embrane。 span。 ning elem ent)组成。两个跨膜链与它们之间的 P_ 回环 ( p o r e helix loop) 是 K 通 道 结 构 的标 志 (2TM P) , 不同家族 的 K 通道都有这样一个结 构。电压门控 K 通道在 2TM P 之前有 四条跨 膜链 (Sl S4) , 使得通道具有感受并响应膜 电位 的能力(sensor) 。S4跨膜链每隔两个残基就有一 个带正电荷的精氨酸或赖氨酸 , 其他位置都是疏 水性残基 , 正是这些特殊结构使得 S4 片段在 门 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 1)。 目前从植物体中发现的 K 通道几乎全是电 压门控型的, 如保卫细胞 中的 K 外 向整流通道 等 , 其结构模型如图 2 一a 所示。离子通透过程 中离子的选择性主要发生在狭窄的选择性过滤 器(s e lectivity filter)中(图 2一 b) , X 射线晶体学显 示选择性过滤器长 1 2 nIll , 孔径约为 0 3 n Ill, K 很多钾离子通道亚基都由6 个跨膜链组成( s1S6) , 其中 s5、 S6 之间的多肽链属于孔道区, sl S4 是电压敏感 区( Sensor) , S4 上的一 些特殊结构使其在电压门控中起到特殊作用 。 图 1植物钾 离子通道亚基结构示意图 F ig 1 Sketch map of potassium channel of subunits structures in the plant (a) (a)图中只标出直径上对置的两个亚基(tw0 d iametrically opp osite su bmits) , 每个亚基上 的 P 回环形成狭窄的选择性过滤器(selectivity f i lter), 在其胞内侧, 细胞膜的中间, 是一个中I ,e (cav i ty)。(b)选择性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过滤器中每一个亚基都存在一个保守的 TVGYG序列 (图中蓝色部分), 图中绿色圆球为4 个钾离子的结合位点(1 4) , 红色小球则为形成结合位点的氧原子。 图 2电压门控钾 离子通道结构示意图(根据 Jacquehne等改编) F ig 2 Sketch m a p of p o tassiu m channel structures 维普资讯 闵水珠等: 植物钾离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65 脱水后(直径约为 0 26 nm)恰好可以通过。过滤 器中每一个亚基都存在一个保 守的 TVGYG 序 列 , 每一个序列氨基酸上的羰基氧原子都指向孔 道。每 8 个氧原子以一个近似方形棱镜的形式 包围成 一 个 K 适 宜 的结 合 位点 ( ion binding site) , 过滤器中存在 4 个这样的位点。前面第 1 3 个位点处于细胞外侧 , 由8 个 TVGYG 序列氨 基酸上的羰基氧原子组成 , 第 4个位点处于最靠 近细胞内侧的位置 , 由 4 个羰基氧原子和 4 个侧 链苏氨酸上 的羟基氧原子组成_ 45 J。K 通道一 个独特的结构特征是孔道 内有一个部位可以膨 胀到 1 0 nln, 称为中心腔(cavity) , 位于选择性过 滤器的胞内侧 , 细胞膜的中间。中心腔中可以容 纳一个 K , 其他空间则充满了水。另外 , 通道胞 外侧的出口处存在两个 K 适宜的结合位点。 2钾离子通道的作用 有关 K 通道在植物体 内的作用研究并不 多。从 目前的结果来看 , 认为主要是与 K 吸收 和细胞中的信号传递 (尤其是保卫细胞 )有关。 小麦根细胞中过极化激活的选择性内流 K 通道 的表观平衡常数 Km值为 8 8 mm ol L, 与通常的 低亲和吸收系统 Km 值相似 。近年来 , 大量 K 通道基因的研究表明, K 通道是植物吸收转 运钾离子的重要途径之一。保卫细胞 中气孔的 开闭与其液泡中的 K 浓度有密切关系。质膜去 极化激活的 K 外 向整流通 道引起 K 外流 , 胞 质膨压降低 , 导致气孔的关闭。相反 , 质膜上 H ATPase激活的超极化 (hyperpolarization)促使内向 整流钾离子通 道 (K in) 的打开 , 引起 K 的内 流 , 最终导致气孔 的张开_】 引 。可见钾离子通道 在保卫细胞开闭的过程中具有传递信号的功能。 3 钾 离子通道 相关基 因及其功 能 特征 迄今 , 已从多种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组织 器官中分离得到多种 K 通道基 因( 图 3) , 根据 对其结构功能和 DNA 序列的分析 , 可以把它们 分为 5 个大组 : 工, , 组基因属于内向整流型 通道 ; m组属于弱内向整流型通道(weakly inward rect er channels) ; V 组则是外向整流型通道坨 J。 下文中我们将分别 阐述各组基 因在近年来 的研 究进展。 3 1 内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K in)基因 内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基因包括四组 , 即组 工(AK T1 组 ) 、 1 I (KAT1 组 )、 IlI (AK T2 组 ) 、 IV(AtKC1组)。 其中 AKT2组为弱内向整流型钾 离子通道。 3 1 1 AK T 1 组 AKT1组基因主要包括 AKT1, LK T1, ZMK 1, OsAKT 1, DKT1等, 现介绍如下: AKT1(Arabidopsis K Transporter 1) 是第一 个克隆到的植物 K 通道基因, 采用酵母双突变 体互 补法从拟南芥 cDNA 文库 中筛选 出来 。 cDNA 序列分析表 明, AKT 1长 2 649 bp, 其 中的 阅读框为 2 517 bp, 编码 838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的多肽 ,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95 400 Da。 AKT 1编 码的 K 通道, 对 K 有极高的选择性 , 其选择性 依次是 K Rb Na Li 。Norther n blot 分析表 明, AKT1组织特异性较强 , 主要在根组 织中表达。用 GUS 报告基因发现, 除了成熟根 的表层细胞 以外 , 在 叶原基细胞和水孔 中也存 在_8 J。近来研究发现 , AKT 1通道不仅能促进植 物对土壤中 K 的吸收 , 还能影响根细胞的生长 发育, 当把一 aktl 突变体植株幼苗 ( aktl m utant seedling)置于低外界 K 浓度时 , 其根毛会萎缩 得非常dx 9J。 LK T1 是 从 番 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1 )根毛特化的 cDNA 库 中克隆出来的。RNA 印迹分析表明, LKT1 的 m RNA 在根毛中强烈表 达, 很可能参与植物 K 的吸收。LKT1 编码 的多 肽中有 97 的氨基酸序列与马铃薯的 SKT1 一 致 , 它们在功能上的相似性已经在一个电生理学 实验中得到了证实_】 。 ZMK 1( Zea m ays K channel 1)是从玉米胚 芽鞘 中分离出的 K 通道基因, 在皮层表达。在 卵母细胞中的表达表 明, ZMK1 编码 的 K 通道 是通过外部酸化激活的【 1 1 J。有研究表 明, 蓝光 对 ZMK 1通道在玉米胚芽鞘 中的分布有一定影 响3 2l。 OsAKT 1来源于水 稻( Oryza sativa L )特化 的 cDNA 库, Norther n blot 分析 表 明 OsAKT 1主要 维普资讯 166 浙江农业学报第 17卷(2oo5) 植物钾离子通道基因分五组( I 、 、 、 、 V ), 图中 I 、 、 组虚线框定区域为内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in ward retiiier K channels) 基因, 组框定区域为弱内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weakly inw ard rectifier K channe1)基因, 外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o utward rectif i er K cllallJlds)基因则在图中的V 组区域内。 圈3植物钾离子通道基因系统树(根据 Elide 等6 】 文改编) 3 Gene system tree of K channel 】 在根组 织 中表达 , 叶片组 织上也 有少量表 达。 OsAKT1 的表 达具 有 明显地 细胞 特异 性 ( cell specif i city) , 比如在根组织中, 其在表皮和内皮层 细胞中强烈表达, 而在脉管系统和外皮层细胞 中 表达量则要低得多【 3 0。最近研究表明,OsAKT1 似乎在盐胁迫下水稻的K 吸收过程中扮演重要 的角色【 3 1 J。 DKT1 是 最 近 由 Elide 等 人 从 胡 萝 卜 ( Daucu s carota) 中分离 出来的一种 a 亚基类的 K 通道基 因。DKT1基因长 2 827 bp, 其中阅读 框含有 2 622 个核苷酸, 编码由 873 个氨基酸组 成的多肽,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99 000 Da。它与 拟南芥的 AKT1有 82 的同源性 , 与 LKT1则有 85。 DKT1能在成熟胡萝 卜 中的叶片大量表达, 在根部 、 子叶、 茎等很多部位也有表达 , 可能在植 物营养物质吸收和其他一些生理过程方面发挥 重要作用L 6 J 。 3 1 2 1 组 KAT1组基因编码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 , 其 与 AKT1 组基 因产 物结 构上 的最 大 区别是 在 COOH 端没有锚蛋 白相关 区 ( 枷n related do main,ANKY )。KAT1 组基 因 主要 包 括 KAT1, KST1, SIRK , KZM1, KPT1等。 KAT1( Arabidopsis inward rectif i er K channel 1)是与 AKT1同时从拟南芥 cDNA 文库中筛选 出 来的植物 K 通道基 因【 1 3J。KAT1基因的阅读框 含有 2 031个核苷酸 , 编码 的多肽由 677 个氨基 酸残 基 组 成,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约 为 78 000 Da。 KAT1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 KAT1在拟南芥植 株中的主要表达部位是保卫细胞 , 在根和茎中也 有少量的表达。 人们认为 KAT1通道可能参与了 气孔开放 , 并向维管组织中转运 K , 而不是直接 从土壤 中吸收 K+【 J。以 KAT1为探针 , 又能从 拟南芥 cDNA 文库中筛选 出 KAT2 等功能类似的 内向整流型 K 通道基因。 KST1是以KATI 和 AKTI 作为探针从马铃薯 ( Solanum tuberosum L ) 的 cDNA 文库 中筛选 出 来的。它长约 2 381 bp, 可编码 689个氨基酸残 基的多肽。以 KST1 为探针 , 与马铃薯 的绿花 蕾、 展开的花、 叶片、 表皮、 茎节、 块茎和根的各部 维普资讯 闵水珠等: 植物钾离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位 RNA 进行杂交分析 , 发现 KST1主要在花和叶 部位表达, 而在茎节、 块茎和根中不表达。 原位杂 交的结果还表明, KST1基 因产物主要存在于气 孔的保卫细胞中参与气孔的开闭。 SIRK 是 Pratelli 等-1 J人从葡萄藤植物 ( Vitis vinif era) 中分离出来的一种 K 通道基因。基因 表达的结果表明 , SIRK 所显示 的功能特 性与 KAT2很相似。 通过将 SIRK 的启动子区与 GUS 报 告基因整合后在葡萄藤和拟南芥 中的表达 , 分析 发现 , SIRK 在葡萄藤保卫细胞中表达, 在拟南芥 的木质部薄壁组织也有表达。 KZM 1(K channel Zea m ays 1) 是来源于玉 米的一种内向整流型 K 通道基因, 主要表达在 玉米 的保卫细胞 和脉管系统 (vasculature) 等部 位 。单从 DNA 序列分析来看 ,KZM1通道很可 能与拟南芥的 KAT2具有相似的功能 , 但与KAT2 相比, KZM1通道缺少分布在细胞膜外局部 的组 氨酸 ,因此 它 不 会 受 到 外 部 环 境 酸 化 的影 响1 8 。 1 ( K transporter Populustremula 1) 是 Hedrich 等从白杨中分离得到的 K 通道基因, 主 要表达在保卫细胞和芽部位。其基因产物在保 卫细胞开启和芽生长时 的 K 吸收过程 中起作 用 3 3l。 3 1 3 A K T2 组 AK T2 组 基 因 包 括 AKT2, ZMK2, VKC1, SPICK 1, PTK2, SKT2等 , 编码弱内向整流型钾离 子通道。 与 AKT 1组通道一样, C 端也具有 ANKY 结构。 近年来 , 关于 AKT2 组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AKT2 与 ZMK 2 上。 AKT2是利用 AKT1作探针, 从拟南芥 cDNA 文库中得到的克隆 , 同时被分离 的还有 AKT3, AKT4 等。 AKT2 基因编码由 802 个氨基酸残基组 成的多肽 , Mr 约为 91 300 Da, 它与 AKT1, KAT 1 有 6o同源性 , 能在 卵母细胞中表达并具有转 运 K 的作用。 AKT3 可能是 AKT2 的一部分 (缺 失头 15 个密码子)。在卵母细胞 中的表达表明 它们都是电压门控的内向整流 K 通道-l9 。 跟 ZMK 1一样 , ZMK2 也是从玉米胚芽鞘中 分离的 K 通道基因, 在脉管系统表达。卵母细 胞 中的表达表明, ZMK2 依电压独立性及质子禁 止性通道方式调节 K 电流【 1 8。 3 1 4 AtK C 1 组 AtKC1组 基因产物无 ANKY 结构 , 主要 有 A 1和 KDC1两种。 AtKC1( A thaliana K Channel 1) 是 Rein tanz 等从拟南芥 中分离克 隆的一个 a 亚基类 K 通道基因。研究表明, AtKC1 主要在根毛区 和根的内皮层表达。通过反 向 PCR 和膜片钳技 术研究发现 , AtKC1通道的a一 亚基是根毛钾离子 吸收通道的重要组成单位。 KDC 1 (K channel of Daucus Carota 1) 是从 胡萝 卜 根 中分离和克隆出来的, 它属于植物 内向 钾离子通道的一个新亚族。通过原位杂交实验 显示 , KDC1在胡萝 卜 根毛细胞中有高水平的表 达 , 和它的拟南芥 的 AtKC 1具有很相似的表达方 式。 KDC1 不能单 独在卵母细胞 中表达 , 即不具 功能性 。但 当其与 DKT1共同在卵母 细胞 中作 异源表达时, 它们的基 因产物能介导 K 流的产 生1 2, 。 3 2外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K out)基因 K out 通道存在于植物的各类细胞中, 它在 细胞膜去极化 (depolarization) 的条件下被激活打 开, 此时跨膜电势 比较高, 导致 K 由胞内排出到 胞外。 KCO1是第一个从植物细胞中筛选 出的具 有外向整流性的 K 通道基 因。 KCO1 是以 Shak el-通道的 P 回环的保守序列为探针 , 从拟南芥的 EST 数据库中筛选 出的。它具有 2 个 P 回环 、 4 个跨膜链 (片段) 。KCO1能够向外转运 K 并且 依赖于胞质中的钙离子(Ca2 )。KCO1不仅能在 叶片和花中表达, 也能在幼苗 中表达 , 但表达较 低 。 从拟南芥中, 人们还分离克隆了外向整流型 K 通道基因 SKOR。 SKOR 是拟南芥去极化激活 的 K 通道, 己经在卵母细胞 中得到表达, pH 变 化可以调节活化的通道数量。SKOR 对于 pH 的 敏感在生理范围内说 明, 内外 pH 在调节 K 分 泌到木质部时起作用【 。 CORK ( guard cell outward rectifying K chan ne1 )来源于拟南芥 的保卫细胞中。当在卵母细 胞 中异源表达时, GORK 的基因产物可以介导去 极化激 活的 K 流。拟南芥 的 SKOR( Stelar K o utward rectif i er)和 GORK 有 73 的同源性 , 雨树 维普资讯 浙江农业学报第 l7 卷(2oo5) (豆科植物 Sam anea saman) 的 sP俐 r ( Sam anea saman Pulvinus outward rectifying K cha nne1) 与 CORK 有 75 的序列同源性 J 。 C O R K与SKOR 、 PTOR K( Populus Tremula outward fectifying K channe1) 、 SPORK 等共同组成了植物钾离子通道 家族的一个亚科( subfam ily) 。 4 展望 几十年来 , 人们对植物吸收钾离子的机制进 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尤其是 Epstein0 J等的开 创性工作, 他假定 K 吸收可以用经典的酶动力 学来描述。并将 K 吸收分 为两个系统 : 系统 I 指 K 吸收服从 Michaelis。 Menten 动力学, 并在低 外界 K 浓度(0 0010 2 m rno i L)下起作用 , 又 称高亲和性(h础 af inity)吸收系统 ; 系统 则在 高的外界 K 浓度 ( 110 mm ol L)下起作用 , 又 称低亲和性(1 o w af init y )吸收系统。低亲和性吸 收系统主要是通过 K 通道来进行 的。因此 , 钾 离子通道是植物吸收钾离子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人们已经从植物中克隆出多个编码 K 通道的基因, 而且对这些基因的分子结构 、 功能 表达、 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在植物 K 吸收(植物钾 营养 )中的作用等进行了很多研究。这些研究成 果为进一步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 良植物的钾素 营养和培育钾高效利用 型作物新品种奠定 了基 础 。 通过基 因工程技术 , 人们 已相继开展 了将 KATI 和 AKTI 基因导人到拟南芥 、 烟草和水稻 的 研究 , 并获得 了一些 转基 因植株。比如, 施卫 明【 28等利 用 根 癌农 杆 菌 介 导法 已成 功地 把 KAT1和 AKT1 导人拟南芥和野生型烟草 中, 并 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及其纯合株系, 发现转基因植 株的吸钾速率和对 K 的累积能力都比对照的有 明显 的提 高, 而 且, 经过 分 子检 测 , 也 证 实 了 71 1和 AKT1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得到了整合 和表达。最近 , 有科学家应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高 钾植物空心莲子草 DNA 导入到水稻中, 在后代 的大量筛选 中也发现一些株系的吸钾速率和对 K 的累积能力 比相对应的受体有 明显 的提高; RAPD 检测也表 明外源 DNA 的导人 引起 了受体 植物基因组 的改变。这些研究工作表 明应用分 子育种手段 和基因工程技术完全有可能将钾离 子通道基因转入到植物中去 , 使其在转基因后代 中表达 , 从而达到改 良植物的营养性状的 目的。 因此 , 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和基因工程 技术筛选高效利用钾的作物 品种或利用现有的 钾离子通道基 因改 良作物品种 , 从 而提高作物 本身的钾吸收利用能力应该是 目前主要的研究 方向。可以相信 ,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 、 基 因工 程技术和有关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 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有关钾离子通道基因的 分离 、 克隆和利用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 l 1 J Langer K , Ache P , Geiger D, et a 1 Polar potassium alIspc lners capable of controlling K hom e c tasis and K 一 dependent 圳0gm esislJ J ,The Plant J ournal , 2O O 2, 32: 997 1009 2Schroeder JI,Hedrich RPotassium -sele c tive sin gle channels in gu ard cell pro to plasts o f Vicia b a J nature, 1984, 312: 361 363 3 J Jacqueline MG , Declan AD Potassium channel structu res: do they co m fo rmJ Curren 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 ology, 20O 4, 14: 440 446 14 J Mackinnon R , Zhou YF The occupancy o f ions in the K sele c ti vity f i lter : ch se balance a n d coupling of i on binding to a protein co nfo rmatio na l ch a n ge u ndedie hish con ductio n rate s J J MB , 2003 , 333 : 965 975 5Mackinno n R, Zho u MA m utant KcsA K channel w it h altered c o nduction pro perties a n d s elect i vity f i lter ion distribut i o n J JM B , 2O04 , 338 : 839 846 6Elide F, Serena V, Alex C, et a 1 DKT1, a no vel K channel fro m carrot, forms functiona l heterom eric channels w i th KDC1 J J F E BS Letters ,20O4 , 573 : 6 1 67 7 Sente n ac H, Borm eaad N, M iner M, et a 1 Clon ing a n d expression in yeast o f a pla n t po tassiu m ion transp o rt s ystemJ Science, 1992 , 256 : 663 8Bm adley MR , Ewb ar-Guit i errez AJ ,Bo we n HC,et a 1 In f l u x a n d accumu l ation of Cs by t h e aktl mutan t of Ara bidopsis thaliana ( L ) n ey h 1acking a dom ina n t K mmspoa system J J Exp Bot, 2001, 52(357): 839 9Liam D, Julia D Cell exp ansio n in ro ot sJ Cur en t O pini on in P l an t B i o logy , 2O04 , 7 : 33 39 1O I -l je S Fu nct i onal character i zat i on o f LKT1 A K uptake c hannel from tomato root hairs , a n d e0mpaIison w i t ht h e closely mimed p o tato inwardl y afyi n s K channel SK T 1 after ex p ressio n in Xen op us oo c y j Planta , 2O 0O, 210(5): 723 731 11Bauer CS Dif erent i a l expression a n d regulat i on of K channels 维普资讯 闵水珠等 : 植物钾离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2 13 14 15 16 17 1 8 19 21 22 23 in the n ze coleoptile : mol ecul ar and biophysical alysi s of cells is olated fro m co rtex and vascu latu reJ P ant J , 2OO O, 24 ( 2) : 1391 45 Pilot G , Pratel i R , GaymF , et a1 F ive-gr o up distribution of t he Shaker-like K ch ann el fam ily in higher #a n t s J J Mol Evol , 2003, 56(4) : 418 434 Sehachtman DP,Schroeder JI ,Lucn s WJ ,et a1Expression of all inward recti fying potassium channel by the Arabidopsis K A T 1 eDNAJ J Science, 1992, 258: 1654 Sato Y ,Sakaguehi M,G(1 lilna S ,et a1 Integration of 8haer- type channel , K AT 1 , into the endoplasmi e reticuh m membrane: Synergisti c inser t ion of vol tage-sensing se4 ments s 3一 S4 a n d in dep en dent inser t ion of pore-fo rmin g se m ents S5一 P-S6 J ProcNatl Acad Sc USA 。 2O 02, 99( 1) : 60 Francisco M ,Marcelis,Leo FM , et a1 R egulation of K uptake , water u p k e,a n d growth of tomato duri n g K starvation a n d re coveryJ 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O 04, 100: 83一l01 Becker D ,Horth S ,Ache P ,et a1R egul ation of the ABA-s e n sitive Arab idopsis potassium ch annel go n e GO R K in response to water sm J FEBS Letters, 2003, 554: 119126 Pratel i R ,L aeombe B , Torre 49 osa I,et a1A grap evi ne gene encoding a cell K channel displays developmental lglll a tion in t he grapev i ne berryJ P an t Physiol , 2O O 2, 128: 564 Fa n L M , Zhao Z , Assme n n S ,et a1 Guard cells:a dynami c sig halin g mo d elJ Current O pinion in Plan t Bwlo gy , 2O04, 7: 537 546 Bauer cs Dif erent i al expression a n d regulation of K ch annels in the maize Col eopti le: molecul ar and biophysical alysis of c ells iso lated from cor t ex a n d vas cIllatureJ Plat o J , 2000, 24 (2) : 139 145 aIlg X , Hadjb N Expression of a novel plant K channel ( AK33 ) in Xenopus cocytes a n d charact er i zation by vdtage clamp analysisJ Plan t Phys iol , 1995,1 08: 39(Abstract) R eh tanz B ,Szyroki A ,Ivashiki na N , et a1 AtK C 1, a sil e n t A rab idop s potassium channel subunit modul ates root hai r K in f l u xJ Proc Natl Acad S C i USA, 2O O 2, 99(6): 4079 Czempin s ki K , Z immermann S , Ehrhardt T , et a1 blew structure and fun ct i on in pl a n t K channels:K CO 1all olltw d rectifi er w ith a steep ca2 dep en dencyJ EMBO J , 1997, 16: 2 5 2 6 Lac o mbe B ,Pilot G , et a1 P H control of pla n t outwardly-rectify in g p otassium ehan nd SKORJ】 FEBS L e tters, 2O O O, 466: 351 354 【 2 4 J Ache P, BecIc er D, Ivashikina, et a1 COR K , a delayed outw ill fectif i er expressed in cel s of Arabidot d lh in, is a K -s elective, K 一sensin g io n che n nd J FEMS Le tters, 2O O O, 486(2) : 93 98 2 5 】 Ivas hikina N, BecIc er D, Ache P。 et a1 K chan an d electrical p roperties o f Arabidqis ro o t h 岫J FEBS L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