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民风民俗大观园课件_第1页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民风民俗大观园课件_第2页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民风民俗大观园课件_第3页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民风民俗大观园课件_第4页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民风民俗大观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一课 601班鲁语涵,邵依楠,干雯沁,民风民俗大观园,走进第一课,1. 民风、民俗大观园,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0页民风民俗大观园。 有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提示和关键词 将关键词圈起来,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分3个同学来读短文过“端午” 在端午节时,你会做什么事情?跟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过“端午”,挂香包 挂艾草 赛龙舟,端午节赛龙舟,端午节粽子,端午起源之说3,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民风民俗?比如节日习俗,地方民俗等。 想好后小组讨论交流。,走进第二课,2. 民风民俗大观园,从中秋节起,连续三天,大路边镇与星子镇都会舞火龙,特别是最后一天,舞火龙会达到高潮:一条条的火龙巷走街串巷,给各家各户带来好运气,然后聚集到镇中心,集中舞蹈。不少慕名而来的看客,携带鞭炮等候火龙的到来。旁观者用鞭炮往赤膊的舞龙者身上丢过去,鞭炮在年轻人的身上炸开。但是勇敢的舞龙者却不在意,而且欢迎你这样。第二天的白天,你走过大路边镇与星子镇,可以看到一身伤口的年轻人:用红药水涂在伤口上,他们的脸上,俨然一脸的自豪。据说,红药水涂得越多,来年的生活越红火,运气越旺。 只要鞭炮不停,火龙就会不停地舞下去。,舞火龙,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请把书翻到第32页,自由朗读赶集市,欣赏短文后的图片。 请赶过集或看到过赶集的同学跟前后桌分享一下,进行小组讨论。,赶集,一种民间风俗,也有“赶山”之称。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主要指在曾经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或地区遗留下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又称市集。赶集是劳动人民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赶集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民间赶集,请把书翻到34页,把目光瞄准体验园的第二小题: 我们可以用以下方式来搜集家乡各种民风,民俗的资料。 1.实地调查:到实地进行调查,亲眼看,亲耳听,亲手触摸。 2.网络查询:使用网络来进行调查,快捷,方便。 3.长辈请教:比自己年长一辈的人们,懂得的知识也多些,内容准确。,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1.“舞龙灯”的习俗是在什么时候举行,什么时候结束? 答案:从新春佳节到元宵灯节。 2.“守岁”的习俗有什么含义? 答案:有着对即将过去的旧岁无限留念之情,更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殷殷期望之意。 3.我国旧时的集市都有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