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黑龙江大豆玉米秋收东线考察报告.doc_第1页
2011年黑龙江大豆玉米秋收东线考察报告.doc_第2页
2011年黑龙江大豆玉米秋收东线考察报告.doc_第3页
2011年黑龙江大豆玉米秋收东线考察报告.doc_第4页
2011年黑龙江大豆玉米秋收东线考察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黑龙江大豆玉米秋收东线考察报告 广发期货无锡营业部 孟丹斌2011年9月19-24日,我随大商所组织的黑龙江大豆玉米秋收东线考察组,一行18人,行程2400公里,对黑东部地区进行调研,期间,队员们马不停蹄地考察了宾县、鹤岗、富锦、佳木斯、密山以及牡丹江等地,通过地头田间的实际测量以及和农户、贸易商、当地农业管理人员的交谈,取得了一些数据,并初步对秋收情况给予预估。考察组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今年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少,从考察初期的宾县、鹤岗到佳木斯,沿线从新华农场至宝泉岭农场,都鲜见大片大豆种植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玉米和水稻,直至勃利,才见到规模种植的大豆,但根据勃利农委提供的种植面积数据,大豆的减产仍然惊人。以下是东线部分农场提供的种植面积数据:种植面积:万亩大豆玉米大豆占比20102011同比增幅(%)20102011同比增加军川农场1.79%61-83.33%209-55.00%七星农场4.88%85.7-28.75%410150.00%友谊农场7.81%31.512.5-60.32%55609.09%北兴农场第一管理局第三队11.11%205-75.00%203575.00%勃利县(丘林)26.16%5845-22.41%769018.42%考察初期路边全是大片的玉米地,玉米涨势良好。大片的大豆田鲜见,大多为和其他作物间种 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少,究其原因还是大豆玉米比价过低,2010年,玉米的收益平均是6000-7000元/垧,农产品种植品种靠市场经济效益拉动,无政策强势干预种植。由于大豆的收益远不及玉米和水稻,所以很多农民今年把旱田都种上了玉米。即使有部分农户种植大豆,也只是因为图种植大豆方便,不需要费时费事。东线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应该在50左右,西线作为大豆的主产区,据西线考察队员反馈,情况比东部好,应该减少在30左右,预估今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减少4成以上。对于农作物的长势情况,考察组测量了20余片地块的农作物,下面就考察组测量的部分数据做一下比较:大豆:勘测点株数(3m*3m)株高(cm)结荚数亩产预估(斤)鹤岗与宝泉岭交界地带2239336250军川农场(试验田)48450富锦市上街朝阳村1786622220友谊农场三分厂21、22连队2167351300佳木斯金沙乡1807637240桦南县明义乡1786428240玉米:勘测点株数(3m*3m)株高(m)玉米棒长(cm)沟数亩产预估(斤)宾西县吴家村四河大队40-452.6-3.125161200 鹤岗与宝泉岭交界地带45-502.6-2.824151200新华农场50-602.2-2.623141200共青农场902.920.5141100军川农场(试验田)552.224161600佳木斯金沙乡452.325151100桦南县明义乡552.322141100今年黑龙江大豆、玉米种植情况整体良好,虽受到伏季轻度干旱影响,长势略逊去年,但总体维持丰收态势。从考察团沿途观察,基本均进入成熟期,可进行收割,玉米大豆倒扶和瞎尖现在并不多见,但鹤岗地区部分大豆有青豆、未归圆的情况,随着早霜到来或将对其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大豆种植面积减少探究受通胀影响,今年农田播种成本上升较为明显,从访谈我们得知农户对此叫苦不迭。近2年大豆种植成本比较:20112010价差包地成本(公顷)4000-45003500-4000500化肥、农工成割成本(柴油费用)800700100总计8000-85006000-700015001 利益驱使种植成本较去年相比增加了1500元左右,而农场及农户进行农作物播种的目的除了完成国家的硬性指标外,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因此,选择农作物是利益最大化成了主要的参考标准,比起大豆,近3年不断上涨的玉米价格对于农民来说更有吸引力。大豆、玉米种植效益对比:(种子国家有补贴政策,且数额较小为30元/亩,因此不计入成本)单位(公顷)大豆玉米包地成本4000-45004000-4500化肥、农药17002500人工成本15001500收割成本(柴油费用)8001000补贴900900总计7100-76008100-8600平均产量390015000总收入(大豆2.2元/斤、玉米1.1元/斤)858016500每公顷收益15007000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很明白的看到,玉米种植的成本虽然比起大豆高了1000元/公顷,但玉米单产数量上的优势导致每公顷收益可达到6000元左右,而大豆每公顷不到1500元的收益显得毫无竞争力,因此农户处于收益考虑改种玉米完全在情理之中。2 政策导向首先,去年我国大豆的保护价为1.8元/斤,近期大豆抛储从第7批开始便无人问津,至今9月的抛储才出现少量成交。说明整个市场对于未来大豆价格走势比较悲观,而国家为了保护非转基因大豆价格,才出台了保护价。其次,黑龙江承担了国内粮食的主要生产任务,有报道称,今年黑龙江粮食产量达到1150亿斤,全国粮食迎来第八年丰收。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亩产260左右的大豆与亩产1000斤左右的玉米及水稻相比单产过低,有关部门在种植面积导向上也更倾向于种植单产更高的粮食品种,今年,农垦总局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花费巨资将旱田改为水田从而种植水稻。另外,今年水稻保护价可能增加0.2元,达到创纪录的1.27元/斤,可见,种植单产较高的玉米及水稻也是国家政策所向导的。因此,玉米及水稻对于大豆种植面积的挤压在所难免。 在黑龙江的一周里,恰逢因欧债和美债危机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爆发,在工业品价格狂泻的同时,农产品价格也急剧下跌。在貌似08年危机重现的当下,供需关系的分析显得苍白无力。而考察队的考察,能否窥一斑而见全豹呢?昨天,央视在南方大旱的前提下,仍在喊着水稻丰收,同样,我们在考察中,面对着漫山遍野的玉米,农口部门却在喊着6成年,统计部门和地方农管人员提供的数据,有多少水分,我们无从得知,只能更相信自己的双眼和耳朵,至少,大豆的大幅减产和玉米的连年丰收是不争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