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学校配合培养儿童良好素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1页
“家庭与学校配合培养儿童良好素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2页
“家庭与学校配合培养儿童良好素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3页
“家庭与学校配合培养儿童良好素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4页
“家庭与学校配合培养儿童良好素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与学校配合培养儿童良好素质的研究 单位: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中心校 课题负责人: 钟 磊 报告执笔人:钟磊、杨海健 “家庭与学校配合,培养儿童良好素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能力、品质低下。其实,无论家长也好,教师也罢,都想把我们的孩子教育成一名全材,只不过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好的途径。报载,不少教育专家指出,家庭和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权重已由50年代的40%,上升到90年代的90%以上。大量的信息输入学校,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而要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就必须加强学校和家庭的配合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两大共同的特点:(1)针对性和盲目性。家长、老师都关心学生的成长,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及时予以纠正;但由于朝夕相处,有时对缺点也熟视无睹,视而不见。(2)权威性和和弥散性。由于家庭伦理关系的影响和经济上的依赖,由于班级这一特定的集体教育形式,家长和老师的权威性不仅有号召力,而且有感染力。又由于家庭这一社会结构的自身特点和学校教育的自身局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有弥散性,有些孩子就是不听父母或老师的话,而如果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正可以扬长避短。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掌握学生在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的现状,使得我们的培养有的放矢。2、通过对家长的教育使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从中配合教师搞好家教,以提高学生的素质。3、通过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全体学生在习惯、能力、品质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使个别学生有一技之长。三、研究的原则家庭与学校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理论,根据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所谓家庭与学校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就是依据学生的习惯、能力、品质的不同,通过学校、家庭的相互配合使得孩子各方面的素质有所提高。主要从对孩子的全面了解,对家长的家教指导及对孩子的培养评价等几个阶段进行。教育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家庭、学校等对孩子的教育有共同的目的,能够相互配合,保证整个教育的一致性。另外在教育的内容、宽严上都要前后一致,不能偏爱某个孩子,而歧视另外的孩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是指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教育内容由浅入深,要求由低到高,训练也要一点一点加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原则,是指由于每个孩子的遗传素质,生活环境所受教育和个人的努力程度的不同,形成了个性差异,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区别对待,不可“一视同仁”。要针对孩子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四、研究的方法1、实验方法:本研究为行动研究法。自然实验法为主,辅以阅卷调查和个案研究。2、 实验对象:青龙湖中心校南四位小学2004届(1)班毕业学生。3、 实验自变量的操作、无关变量的控制。4、组别自变量的操作无关变量的操作实验班家庭与学校配合培养儿童良好的素质教师教育水平相当,教育环境、学生初始状况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本中心校平行班常规教育4、实验时间:2001年10月2005年7月5、实验程序:(1)准备阶段:(2001、102002、2)实验前期,我对新接手的三年级学生通过观察和对原老师的咨询对他们的习惯、能力、品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了解。此外还对学生的家长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家教的认识水平。(2)实验实施阶段:(2002、32004、2)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深入了解,对家长进行多方面的家教指导,最后有目的的对学生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的素质进行培养。(3)对学生进行评价阶段:(2004、32004、6)课题结束后,通过和培养前的各项进行对比分析及和平行班的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4)总结、后期资料整理:(2004、72005、7)对学生的评价及培养反馈表分阶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二次回访后进行总结。五、研究与实验的过程1、对学生习惯、能力、品质的了解及对家长家教观念、水平的了解。(1)对学生进行了解通过家访对学生进行了解通过对全班同学进行家访,我发现在学校表现较好的同学在家中却很尖儿,很独,性格品质不太好,不爱劳动。在校表现不好的学生在家中家长很少管教,任孩子自由发展。建立学生习惯、能力、品质统计表通过对本班学生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我对本班42名同学进行了习惯、能力、品质方面的12项进行了五级量化,并进行了统计分析(见南四位小学三年级习惯、能力、品质了解统计表、分析报告)通过对本班学生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对本班42名同学进行了能力、品质方面的13项进行了五级量化,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好 较 好 一 般 差非 常 差好+较好% 中 %差+非常差%体育锻炼581611230%38%32%自理能力413213140%50%10%意志品质4 14204042%48%10%性格品质515166048%38%14%学习习惯131058655%12%33%卫生习惯912155150%36%14%兴趣爱好/遵守纪律19848364%10%26%动手能力91769162%14%22%分析能力510913536%22%42%语言表达161816118%42%40%思想品德16877457%18%25%朗读能力361851036%42%22%合计93127155953443%30%27%百分数18%25%30%19%8%从整体上看:各项百分比总和的平均值为:好占43%,中占30%,差占27%。这一数据说明,无论是学生的思想,还是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且存在问题的人数比较多。我们有必要在各方面进行培养。通过分析,我还发现,表现好的同学在各项目都比较好,而表现差的学生在各项中几乎都表现差。这就要求教师要对班中几名重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养,使他们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另外,在分析中我还发现差占32%以上的有四项。他们分别是体育锻炼、学习习惯、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这几项教师应制定计划,对全体同学进行培养,必要时与家长配合完成。(2)对家长的家教观念及家教水平进行了解。对家长的了解,我用问卷进行调查,对这些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我发现题中只要反映家长认识或选择做法的题目,家长基本上能够达成共识,选择较好。这说明家长从思想上对家教有正确的认识。这对我们开展家教指导工作减轻了困难。另外,我们也发现每一题都有个别家长选择错误的做法,这说明我么开展家教指导是有必要的。从统计数据中还可以看出,只要是反映家长现在的做法对孩子造成实事的题目,家长选择不一。这说明家长有正确地认识,但没有正确的做法。(3)通过新形式的家长会使得家长更加了解我们的孩子。在家长会中,我从多方面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长,无处自己孩子的不足。并通过家长了解孩子情况反馈表写出了解到的内容及培养措施或教育措施。2、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和家教水平。(1)订阅家教书籍和报刊。为了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我们位家长订阅了家长教育孩子手册及家教报,让他们进行学习,转变他们的家教态度,改变教育的方法。目前家长在家教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2) 专家讲座。2002年4月,我们特请北京市家教中心主任、家教会副会长王宝祥到我校为家长家教指导。通过这次活动,家长们开始重视起家教,学到了具体的家教方法,提高了认识水平。懂得了家教的误区及存在的问题,并解答了具体的问题。(3) 建立家教信息收集册。我平时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家教信息,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建立家教信息册,让家长传看并写出自己的体会。我对家长说即使有一条信息你学到了并用到了孩子的身上,你的孩子将终身受益。家长看了我的手册后都表示还想看,说太好了,而且写出的体会深刻。有些家长一把这些方法用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收效极佳。(详见阅读家教信息收集册家长读后感本册)案例1:学生姓名:吴冬雪 家长姓名:孙莉华阅读题目: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孩子虽然是我生养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会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秘密。这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是他成长的见证。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孩子。我读了这本资料手册,真的有些爱不释手,让自己认识到了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只因时间短促,希望以后有时间再向杨老师借一下这本册子,仔细阅读、学习。 谢谢 !9月28日案例2:学生姓名:孙腾月 家长姓名:牟小刚阅读题目:让孩子从自信开始、自信叩开成功之门读了这篇文章,作为一个母亲,深深体会到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确有不当之处。文章令我深思的地方太多太多。以前在我看来无非就是在学校学习为主,在家我负责她的吃、喝、穿、住,不干扰她的学习时间。完全忽略了她的自信。因此,对曾经一位专家的讲座也更体会深刻,在这一瞬间我想了很多,首先,要培养孩子自信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当好她的引导者,而且持之以恒。让孩子有决心,有信心,有自信地做好每一件事,让自信向爱一样走进我的孩子。希望杨老师和我们一同见证孩子的每一天成长,每一次成功。 谢谢!2002年10月19日案例3:学生姓名:李非凡 家长姓名:李杰阅读题目:妈妈育人素质有待提高通过对这个片段的阅读,我深知孩子犯错误时,我就只顾批评,指责,打骂,挖苦。在和别家孩子对比时,老是觉得不如意,这些做法和心理都是错误的,都有害于孩子的成长。妈妈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首先就要提高自己本身的素质。我总是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排在第一位,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人格培养,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这些也都是错误的。今后我要加强家教方面的知识与学习,一边提高自己的水平,以便教育孩子。杨老师,您利用这种方式和我们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您在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费了不少心,每个学生的一点点进步都凝聚了您的心血。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全家向您表示感谢。 衷心地谢谢您:杨老师!2002年10月25日(4)个别指导.通过反馈,有些家长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对这部分家长进行了个别指导,使他们从思想上能跟上,从行动上能配合教师做好培养工作。另外,我们对班中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极不好的同学家长进行了家教指导指导他们找出哪儿做的不足,怎样改进。3、培养与考查(1)建立学生个案手册个案手册是对学生的个人资料、培养项目、方法、结果的记录,方便今后查阅,分析,总结。(2)学生自己建立良好习惯的记录本册通过这一手册,反映对学生哪些方面进行了培养,结果如何。每一名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记录自己的发展,使自己、教师清楚每名学生习惯养成的程度。(3)家长、教师沟通手册通过这一手册使得全体家长能够与教师沟通起来。能够及时反映家长的指导工作和学生培养的程度。根据学生的变化对我们的培养方法进行调整。(4)评价手册评价手册的出现,暗示着我国小学生的评价以由原来的“分数多少”决定孩子的好坏,进入到“是否是三好生”,然后发展到现在的评价手册。也就是说现在评价一个孩子要看这个孩子的性格、思想、体育、能力、知识等各个方面。评价手册的正确使用,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对孩子全面进行考查、评价。六、研究与实验的成果(一)实验的成果1、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了解的更全面、更深入,使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更加密切。(见下页表1)表1 实验前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情况类 别 时间孩子与家长的沟通除学习外的讨论与孩子一起玩观看孩子的作品演出与活动向教师同学咨询孩子在校的表现特长学校表现与其他孩子相处思想品质孩子的不足身体发育动手能力现阶段培养项目学校组织的活动实验前每周 2 次21.6 % 9 人36 % 15人4.8 % 2 人16.8 % 7 人48 % 12 %69.6 %28.8 %100 %26.4 %36 %0 %52.4 %实验后每周 12 次100 % 42人76 % 32人84 % 35人97.6 % 41人100 % 100 %100 %91.2 %100 %100 %84 %100 %97.6 %从表1中可以看出通过课题研究,所有的家长的家教意识都提高了。懂得了要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好,全面的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并且认识到自己以前对孩子关心太少或太片面。2、通过对家长的家教指导,提高了家长的家教意识和家教水平。表2 实验前后家长的变化比较(%) 类 别 时 间 家教 书籍 订阅不 良 嗜 好为学生发展的投资(除正常上学投资)主 动 配 合能为 孩子 作表 率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实验前0%75%113.8元/年14.4%28.8%19.2%(8人)实验后100%9.6%638.8元/年97.6%83.2%84%(35人)通过表2可以看出,家长的家教由“祖传式”转向“科学现代式”;由“关心学习式”转向“全面关注式”;由“只言教”转向“重身教”;由“只关注孩子吃饱、穿暖”转向“全面观察、培养特长”。表3 实验前后家教指导项目对比 类 别 时间重视孩子习惯的养成有计划的对孩子进行培养言传身教有意识的进行劳动教育教育孩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指导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热心助人心胸宽广热爱祖国用家教中的成功教育家长主动与教师探讨家教教孩子玩中学实 验 前14.4%0%30.8%0%74.4%24%86%0%26.4%0%2.4%4.8%实 验 后92.8%100%74.4%88%100%100%100%69.6%100%88%45.6%38.4%从表3中可以看出,通过教师对家长的家教指导,家长在指导家教时不再只关心学习,而且家教做到了有计划、有学习,全面细致。改变了“祖传式”家教,能够结合实际使用科学的、现代的家教方法。使家长的爱得到了体现,使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3、 教师与家长配合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表4 实验前后学生各项素质的对比体育锻炼自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朗读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意志品质性格品质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遵守纪律思想品德实验前后比较实验前30%40%62%36%36%18%42%48%55%50%64%57%实验后92%100%85%92%74%87%76%79%97%100%100%100%与平行班比 较85%50%87%68%69%87%67%42%60%87%92%98%表5 实验期间(20012004学年度)学生获奖一览表类别学生获奖名单时间获奖级别作文竞赛高峥2001区级二等奖刘辰 杨涛2003区极三等奖绘画比赛刘辰2003市级二等奖体育比赛杨涛2004区级第五名制作比赛吴冬雪 刘晨 杨帆 高峥 王臣 陈思 2004校级一等奖NIY比赛杨帆 刘晨 高峥2003区级优秀作品三好生高峥 孙海凤 屈鹏飞 吴思 李子云 刘晨 田然2001 2002 2003校级优秀学生朱宇 刘腾 高峥2003校级 数学比赛高峥 孙海凤 屈鹏飞 吴思 杨帆 屈晶晶2004区级三等奖养成教育吴冬雪 孙还凤 屈鹏飞2004校级文明之星从表4、表5可以看出,通过教师与家长共同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有所提高。部分同学再某方面提高的很快,有些方面发展成了特长。从实验班和平行班的对比来看,有计划、有目的、科学的培养要比“传统”的家教效果好,学生素质发展均衡,提高的快。另外,从获奖情况来看,实验班学生比平行班学生各项都高出许多。4 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素质不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表6 实验班与平行班学期末检测成绩比较学校班级2001-20022002-20032003-2004名次双科及格率双科优秀率名次双科及格率双科优秀率名次双科及格率双科优秀率名次青龙湖一班91.9%24.3%297.3%37.84%486.1%38.89%5二班94.3%14.3%394.5%43.24%388.9%11.11%7三班90.6%15.6%597.22%33.33%793.8%15.63%6南四位实验班100%53.34%1100%58.14%1100%48%1大苑村一班96.2%12%496.3%37.04%596.4%21.43%4二班65%8%7100%44%2100%14.292育新一班85.7%14.3%696.67%36.67%6100%28%3通过表六可以看出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很高。我实验班连续三年都是中心校第一名。这说明习惯好了,各方面素质都提高了,学习也会有所提高。5、 促进了学校“三结合”工作和家长学校工作的开展,赢得了家长、社会的认可和赞誉。6、 充分挖掘、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家庭与学校配合培养儿童良好素质的研究提高了家长的家教水平,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二)结果与建议:1、家庭与学校配合培养儿童良好素质中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及对家长家教的指导。最初我们针对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让家长配合完成。如:家长和教师相互配合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家长与教师相互配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即教师给家长留下“作业”,家长成为了教师的助手,家长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家教研究中去。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发现孩子毫无长进,家长也不知教师想要做什么?其中一名家长给我带来的纸条上写道:贵老师,我们的孩子,只要您教好,其他方面就不劳您操心了。看了这话我想了很久,我们该报原家长不配合吗?慢慢我发现我们研究的方向、重点错了。我们没能认真分析这一课题,没能从我校学生家长所处的环境出发,这一段的实验我们失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