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ppt_第1页
口腔念珠菌病.ppt_第2页
口腔念珠菌病.ppt_第3页
口腔念珠菌病.ppt_第4页
口腔念珠菌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osis 口腔念珠菌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因,念珠菌有230余种,致病性念珠菌至少有7种 以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主 热带念珠菌 高里念珠菌 乳酒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季也蒙念珠菌 都柏林念珠菌,发病机制,白色念珠菌的毒力 菌体形式 黏附力 侵袭酶 表面受体,宿主的防御功能 免疫功能 血清铁锌代谢 血清抑制因子 葡萄糖和维生素a 机械屏障,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有芽生孢子(spore,yeast form)和假菌丝(pseudohyphae,mycelial form)2种存在形式,假菌丝是孢子大量繁殖的致病形式。,局部因素 唾液流量减少(口腔干燥综合征 5070) 上皮的改变(天疱疮、多形渗出性红斑) 共生状态的改变(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碳酸饮料) 全身因素 激素状态的改变(糖尿病 内分泌改变 缺铁(镜面舌)和叶酸 抗生素的使用 免疫抑制剂,易感因素,按病变部位分为:,1.念珠菌性口炎 2.念珠菌性唇炎 3.念珠菌口角炎 4.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5.艾滋病相关性口腔念珠菌病,念珠菌性口炎,假膜型念珠菌,急性或慢性; 急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 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 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临床表现,主诉: 口干、发粘、口腔黏膜烧灼感、疼痛、味觉减退等。 主要体征:舌背乳头萎缩、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的白色凝乳状斑膜、口腔黏膜发红、口角湿白潮红、斑块及结节状增生等。,舌乳头萎缩的疾病:口腔念珠菌病;缺铁性贫血;扁平苔藓;干燥综合征;地图舌;vitb2缺乏。,伪膜型念珠菌病,急性、亚急性病程,少数慢性; 多发生在颊、舌、软腭和唇; 白色凝乳状的斑点或斑膜,周围黏膜充血发红,斑块可擦去,暴露糜烂面可轻度出血; 自觉症状为口干,烧灼不适,轻微疼痛,小儿则哭闹不安。,成人发生的假膜型念珠菌病多有易感因素存在,特别是艾滋病患者等,易复发。 病程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损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表现乳白色绒状伪膜,为念珠菌的菌丝,孢子及坏死脱落的上皮汇集而成。病情轻时病变周围黏膜无明显变化;重则周围黏膜充血发红。这些伪膜大多紧贴在黏膜上不易剥离。如强行剥离时可发生渗血,且不久又有新的绒膜形成。 自觉症状为口干、烧灼不适轻微疼痛。,急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又称抗生素性口炎、抗生素舌炎; 多见于用抗生素、激素后及hiv患者; 黏膜上出现外形弥散的红斑,以舌黏膜多见,严重时舌背黏膜充血呈鲜红色并有舌乳头萎缩,双颊、上腭及口角也可有红色斑块。 自觉症状为口干、疼痛及烧灼感,少数尚有发木感。,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又称义齿性口炎; 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之腭、龈黏膜。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或有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慢性增殖性,又称慢性肥厚型念珠菌口炎、念珠菌白斑。多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由于菌丝深入到黏膜内部,引起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上皮增生、微脓肿形成以及固有层乳头的炎症细胞浸润,而表层的假膜与上皮层附着紧密,不易剥脱。 本型的颊黏膜病损,常对称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类似一般黏膜白斑。腭部病损可由托牙性口炎发展而来,黏膜呈乳头状增生。 组织学检查可见到轻度到中度的上皮不典型增生。,念珠菌性唇炎,念珠菌口角炎,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cmcc),长期慢性反复持久的口腔、指甲、皮肤和阴道的念珠菌病; 内分泌障碍,常见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皮质等功能低下,则称为念珠菌内分泌病综合征; 口腔为慢性增殖型或慢性萎缩型。,诊断口腔念珠菌病,除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外,还需要实验室检查证实损伤组织中存在病原菌。,实验室检查,涂片法 培养法 组织病理检查,涂片法,直接涂片法 取标本涂于载玻片上,滴入10koh,微加热,光镜下可见折射性强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革兰染色法 刮取损伤组织,趁湿润固定,常规革兰染色阳性。,pas染色法 标本干燥后用pas染色,芽孢呈红色,假菌丝较蓝,较便于观察。,念珠菌为皮肤黏膜及消化道等的常驻菌,从皮肤、黏膜、痰、粪便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念珠菌不能肯定为致病菌,只有在直接镜检下见到寄生状态的假菌丝才能肯定诊断。,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全身抗菌药物,消毒防腐剂局部抗真菌药物 碳酸氢钠:24%,改变真菌的生殖环境 甲紫:0.05,与蛋白结合影响真菌代谢 氯己定:0.2溶液/1凝胶,吸附于细胞壁,改变其结构和渗透平衡,抑制细胞壁修复 西地碘:与体内蛋白、核酸、酶等发生反应 制霉菌素:5-10万单位/ml,破坏真菌细胞膜释放钾,使胞内糖原分解终止而失去活力。,酮康唑:200mg,24周一疗程,抑制真菌细胞膜dna和rna。 氟康唑:100mg(首次加倍),714天,抑制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麦角固醇的合成 伊曲康唑:100mg,和真菌细胞色素p450高度亲和,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side effect,酮康唑:肝损伤化学系肝炎死亡 恶心 呕吐 胃肠不适 头痛等 肝病史者慎用 氟康唑:血尿 急性药物性肝炎 伊曲康唑:白细胞减少症 味觉丧失 蛋白尿 长期使用易造成肝损伤!,situation and problems,situation:唑类药物为主 国外:伊曲康唑制霉菌素 国内:氟康唑制霉菌素、碳酸氢钠 problems 1、口腔念珠菌治疗用药单一,选择范围窄 2、局部用药效果受口腔环境影响 3、耐药性日趋严重,drug t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