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编 人本主义学派,第一章 马斯洛的人格理论,人本主义学派产生的背景,一、社会历史背景 1.二战后物质需求极大的满足,开始追求精神需要。 2.社会问题严重、矛盾尖锐。 3.青年人不满现状,发起嬉皮运动。 4.出现青少年价值观危机,教育面临挑战。,二、哲学背景 1.存在主义 2.现象学 3.心理学 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批判,第一节 生平事略,马斯洛生于纽约布鲁克林,是前苏联犹太裔移民之子,七个孩子中最大的一个。他的父母未受过教育,但他们坚持让他学习法律。 1930年他在威斯康辛大学取得文学学士、后来又获得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毕业一年以后,马斯洛回到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爱德华桑代克一起工作。 1931年马斯洛开始在布鲁克林学院全职工作。这段时间他遇到许多拔尖的欧洲心理学家,包括埃尔怫雷德阿德勒和弗洛姆。1951年,马斯洛成为布兰迪斯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开始理论研究。 1962年创立人本心理学会 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第二节 理论观点,一、人性观 积极乐观,富有人道主义意味。 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端正的、仁爱的,每个人都有对美、真理、正义等的本能需求。 邪恶和神经症是由不好的环境造成的。 二、人格动力需要理论 需要引起行为:动机理论 (一)需要的种类 1.基本需要(缺失性需要) 2.心理需要(成长性需要),(二)需要的层次 五层次说 低级的需要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级需要。 1.生理需要 最基本最强烈的 2.安全需要 免受威胁的需要 3.爱和归属的需要 匮乏之爱/存在之爱 4.尊重的需要 自尊/来自他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实现生命价值、充实生命,以上需要通常是无意识的。 越高级的需要,越不易被察觉,但满足后幸福感越强烈持久充实。 低级需要部分满足时,也可以有高级需要产生。 人的行为往往是由几种需要共同决定。(吃饭),第三节 研究主题,一、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 (一)对杰出者的研究 假设:每个人都会在基本需要满足的基础上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虽然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但是只有很少的人可以真正达到自我实现。 (二)自我实现者的特征,(1)全面和准确地知觉现实。 (2)接纳自然、自己与他人。 (3)对人自发、坦率和真实。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5)具有超然于世和独处的需要。 (6)具有自主性,在环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 (8)具有难以形容的高峰体验。 (9)对人充满爱心。 (10)具有深厚的友情。 (11)具备民主的精神。 (12)区分手段与目的。 (l3)富于创造性。 (14)处事幽默、风趣。 (15)反对盲目遵从。,(三)建议 二、高峰体验 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极乐体验,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满足和完美体验。 自我实现的人,即处于需要金字塔的顶层的人,更可能发生高峰体验,因为达到这个阶段的人有一种个人发展的需要,他们不会像我们大多数人受焦虑的折磨,对现实进行曲解,这使得他们能更清楚地评判他人和环境。他们可以用很高的心理能力在很多领域,如科学、艺术甚至是社会服务行业表现优秀。 高峰体验更多是一种奋斗和拼搏的结果,一种情绪和灵感。,第四节 研究方法,一、整体分析方法 把人格看成是有组织的复杂整体,致力于理解整体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整体和各部分的关系。 二、问题中心法 反对以方法为中心,强调以问题为中心。 主张选择健康的、能够实现自身潜能的人进行研究。 三、自我实现的测量方法 个人取向量表(poi) 衡量指标:时间能力 内部指向趋势,第五节 理论应用,一、在教育中的应用 学生是自由的、能够自我选择的、能够成长和自我实现的 教育者要照顾学生,使学生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要创建好的环境 应当重视、研究、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在管理中的应用 在管理中要考虑到员工多方面的需要尤其是高级需要。,第六节 理论评价,一、理论贡献 “第三思潮“ 超越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 建立在对健康人的研究基础之上 肯定人生的价值,认为人有能力拥有快乐、健康和幸福的人生。 二、理论不足 方法不够科学精确、样本太小、缺乏实证研究,第五编 人本主义学派,第二章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第一节 生平事略,1902年罗杰斯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近郊的橡树公园,父亲是位成功的土木工程师,母亲主持家务,同时也是位虔诚基督教徒。家中共有6名子女,其中男孩占五位,他排行第四。在严格、宗教性和伦理性的教育环境下成长,使罗杰斯成为一个相当孤立、独立而有纪律的人,并能在一个实践的世界中,学习科学方法的知识及对科学方法的鉴赏。,1931年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分别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任教及实习。 罗杰斯是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任该学会的主席(19441945年)。还担任过临床和变态心理学分会主席(19491950年)及美国心理学会第55任主席(19461947年)。鉴于罗杰斯对心理学的卓越贡献,1956年他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首次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第二节 理论观点,一、人性观 人性本善,朝着自我实现、成熟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不需要对人类进行控制,企图控制人类的欲望使人变坏。 恶来源于社会。 二、人格界定 每个人都有一种力求使自己得到最大发展的心理倾向,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所遗传的内容。 三、现象场 现象学: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知世界 现象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时刻变化的主观经验世界里,并且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这个主观世界或经验世界就是现象场。,你看到了什么?,行为原因:不是事件,而是主体对事件的知觉。 四、人格结构 (一)自我 对于自我的知觉 有组织性、一致性和整体性的知觉模式 个人的主观经验 (二)理想自我 个体希望自己能够具备的样子 现实自我 vs 理想自我 此刻真实存在的我 希望拥有的自我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是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指标。,五、人格发展 自我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积极关注的需要 在生活中得到周围人的关心、同情、尊敬、认可、温暖等情感的需求。需求的满足来自他人的赞许。 (二)价值的条件 儿童要获得积极关注必须符合某些条件 价值条件被内化 成为自我结构的一部分 阻碍儿童成长 (三)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无论孩子是什么样,无论孩子做了什么, 都能获得父母全部的、真正的爱和无条 件的尊重。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成为功能完善的人,六、人格适应 (一)自我的一致性 个体采用的行为方式,多与其自我概念相一致 心理健康的人(功能完善的人): 具有自我一致性,能采取开放的态度,接受自己所有的经验,将经验同化到自我结构中去。 (二)自我的不协调 自我概念与实际经验不符 自我不协调 焦虑 防御 防御方式:否认/曲解 自我不协调是造成适应不良和病态行为的根源。 七、人格动力 谋求自我的充分发展、实现自我、维持自我和提升自我。,第三节 研究方法,一、q分类法 一种自我评定测验 按照正态分布的方式选择符合自我特征的卡片。 用于比较治疗不同阶段,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关系。,二、语义分析 运用语义量表来研究事物意义的一种方法。 案例:“三面夏娃”,三、个案研究 罗杰斯是第一个对个案进行有计划研究的人 对治疗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四、研究主题 功能完善的人 心理治疗的目的:消除自我和经验间的失调,塑造功能完善的人 功能完善者的特征: 1.向经验开放 2.重视此时此地 3.信赖自己,第五节 理论应用,一、来访者中心疗法 (一)治疗目标 减少内部冲突,整合自我与人格,变成功能完善的人 (二)治疗技术 基本假设:来访者是自己最好的专家,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强调引导当事人,而不是指示或者灌输 不给劝告、不做评价、不给资料 (三)治疗条件 1.真诚一致 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3.设身处地的理解 (四)治疗结果,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一)教育目标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成长的目标 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功能完善的人 (二)实现目标的条件 1.帮助学生形成自我主动学习 2.教师对学生要有真诚的态度 3.对学生共情式的理解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提倡非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强调教师要信任学生,为学生所信任。,第六节 理论评价,一、理论贡献 提出人格的自我理论 创立了来访者中心疗法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二、理论缺陷 人性善恶无法进行科学验证 把所有行为动力都归因于自我发展的倾向 过于依赖个人的自我报告,第五编 人本主义学派,第三章 罗洛梅的人格理论,第一节 生平事略,罗洛梅,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 1909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埃达。他经历了坎坷的童年,他的父母离异并且他的姐姐患上了精神病。1930年在欧柏林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38年进入联合神学院以获得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罗洛梅是位于圣弗兰西斯科的塞布鲁克研究生院和研究中心的创立者和资深成员。于1994年10月去世。,第二节 理论观点,一、人性观 文化由人创造,善恶都是人类本性的反映。 善的潜能 建设性 原始生命力 恶的潜能 破坏性 二、存在主义理论 (一)存在的含义 存在感:对存在的体验。存在感越强烈,自我意识越强烈。,(二)存在于世界上的三种方式 每个个体都同时存在于三种世界中: 自然界、社会和自我 1.人与环境的世界 处理好与自然界的关系,适应环境 2.人与人的世界 主动与他人建立创造性关系,进行社会整合,融入社会。 3.人与自我的世界 充分认识自我,清醒把我内心需求,完整了解内心世界,三、人格定义 (一)人是自由的 人具有自我意识,有进行自我选择的意志自由。 (二)个体性和社会整合 1.个体性 一个人的独特性 2.社会整合 指一个人在保持个体独立性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宗教紧张感 人格中的紧张和不平衡的状态。 个体完美的欲望+不完美的现实=紧张感=改善自我的动力,四、人格结构(六大特征) (一)自我中心 存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独特个体。 (二)自我肯定 保持自我中心的勇气 自我中心必须在鼓励和督促中才得以发展成熟 1.身体勇气 2.道德勇气 3.社会勇气 4.创造勇气 (三)参与 个体必须融入环境,和周围环境发生联系 (四)觉知 人与外界接触时,发现外在威胁的能力 (五)自我意识 自我观察的能力 (六)焦虑 人的存在面临威胁时所产生的痛苦情绪体验,五、人格发展 分为四个阶段: (一)天真的人格 两三岁前最初的发展奠定了儿童人格发展的基础 (二)内在力量的反抗 “心理断乳”期 不成熟与渴望成熟之间的冲突,(三)寻求发展的自我意识 青少年后期,心理平衡发展 (四)创造的辉煌 创造性的自我意识阶段,人格成熟,接近自我实现,第三节 研究主题,一、爱与意志 对健康人来说,爱与意志是统一的 (一)爱 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力,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 四种爱: 1.性爱:生理学范畴,通过性爱释放生物驱力带来的紧张 2.爱欲:建立在温情和关怀之上,寻求与对方永远的结合 3.菲利亚:友谊之爱,喜爱和接受对方。 4.博爱:把自我无私奉献给他人,无条件付出不求回报。 (二)意志与意向性 意志:人类存在的基本意向性,独立的、自我中心的活动。是人对行动的一种决定性选择。 意向性:人类意志的核心部分,一种存在的倾向。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二、焦虑 人的基本价值受到威胁时的反应,是对死亡的恐惧。 是人内部发生冲突的标志。 (一)正常焦虑 正常焦虑是个体成长过程的一部分 (二)神经症焦虑 与威胁不相称的反应,包含着压抑和其他心理冲突。 原因:价值观丧失、空虚与孤独 现代人失去了三种传统价值观 1.失去健康的竞争观 2.理性解决问题的理性功效信念 3.失去做人的价值感和尊严感,第四节 理论应用,一、心理治疗的目标 把神经症焦虑变成正常焦虑 1.明白自己目前处境 2.选择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3.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二、心理治疗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牛津6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 清华强基计划数学试卷
- 华夏盛典营销活动策划方案(3篇)
- 门店施工方案范本(3篇)
- 农村小型鱼池施工方案(3篇)
- 海南景区喷泉施工方案(3篇)
- 美式小区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题库及答案
-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考点及答案
- 心动传媒面试题目及答案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试题含答案分析
- 养老护理员基础照护试题(含参考答案)
- 教师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教程
- 2025年版房屋租赁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年第三类医疗器械培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医院财务科招聘考试题目(附答案)
- 面试指导:空中乘务面试常见问题与答案
- 2025年医德医风培训试题(附参考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0840第二外语(日语)试题
- 2024年北京客运资格从业证考试内容
- (本科)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章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