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周测一.doc_第1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周测一.doc_第2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周测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钦州二中高二政治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周测(一)出题人:邓若菀 审题人:黄霞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经济全球化虽对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不可能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地球人不会因为“地球”的形成而使价值观完全致。这是因为( )A文化具有稳定性 B文化是识别和划分民族的基本依据C文化具有多样性 D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在精神面貌上的反映2秦灭六国之后,派兵平定南越。为了巩固其统治,将大批故六国的人流放到南越之地。这些人到了南越之地后,便长期与越人共同生活。长期的共同生活诞生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客家文化。这说明( )A商业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人际交往是文化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形式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他们的文化教育是在私塾和类私塾的学堂中完成的。修身、国文课使他们在“不情愿”的接受中夯实了文化根底,成就了他们辉煌的文化建树。他们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但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他们应该感恩传统文化的馈赠。陈独秀、鲁迅、胡适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据此回答3文化先驱们“既是传统文化的承传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这表明( ) A他们的叛逆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抛弃 B他们的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虔诚继承 C他们的叛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 D他们的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剔除4胡适在评价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作用时说:“(进化论的介绍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这段话说明西学东渐( ) A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B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C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D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5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6中医药学体系是我国优等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今天,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表明 ( ) A.中医药学不需要文化的交流、融合 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C.弘扬中医药学不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D中医药学要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7“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据此回答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是无根基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 B C D8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轻一代 加大向年轻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A B C D9.融会中西、纵贯古今的大师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风格和特点,成为中西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 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重要性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A. B. C. D.10广州地处中西交汇之所,数百年的开放与豁达造就了今日的粤式文化,而正是这种文化孕育了昨天的香港和今天的深圳。这说明( ) A.粤式文化是文化交融的结果 B.粤式文化摆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C.粤式文化属于外来文化 D.粤式文化克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11.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12.“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汉语在中外文化中的交流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13.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款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1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B C D15.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16.在谈到中国戏曲发展目前面临的困境时,戏剧家郭汉城指出,时代与环境变了,而戏曲的变化却没有跟上时代,因而生存受到很大影响。但他断言,戏曲不会消失。为了不让戏曲消失,我们必须() 实现中国戏曲的西化发展 “取其精神,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A B C D17. 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价值的核心,只要价值观不变,形式怎样变都可以接受。很多时候,我们会采用一些新的形式表达传统文化。形式虽然有所变化,但是保留了传统文化的许多符号和记忆。这说明() A.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的,其具体内容要因时而变 C.传统文化对我们来说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D.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作出不同的文化选择18.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等,其思想的实质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现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坚持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其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维护人民的文化权益。这一变化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 A. B C D19.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说明()传统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失 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同时保留基本特征 A. B. C. D.20.越是科技发达、经济走向全球化,一个国家就越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之所以要重视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因为() 传统民族文化是至高无上的,是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的 没有民族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民族文化就不能丰富和发展 传统文化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传统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B C D21.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研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 B C D22.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23.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新时期,人们不断寻求新的京剧艺术表现形式,目前,京剧以短小、形象、活泼、表演灵活的艺术特点活跃在戏剧舞台上,深受群众的喜爱。这说明()。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 A. B C D24.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加强,我国的文化也显示出了强大的世界魅力。假如请你写一篇关于我国文化应如何走向世界的文章,你认为下列最有可能在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有()。 A尊重差异理解个性舍弃传统文化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认同外来文化 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提升文化实力 D加强交流借鉴融合走向文化同一25.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 B C D二、非选择题(25分)26.2009年11月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并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1)“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你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8分)(2)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8分) 27. 最近,新版歌剧白毛女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成为革命题材戏剧复排的一道景观。近三十年来,歌剧白毛女在北京有三次大的复排。前两次分别为粉碎“四人帮”后的复排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复排。2011年的新版白毛女是在前两次基础上的“出新”,剧本更为简练,(喜儿扮演者)谭晶的唱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