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河南省传染病医院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李三景 电话邮箱:,严 实 勤 和,近十年流行情况: 2003年5月份-8月份SARS的流行, 2003-2008年的麻疹大流行, 2008年至今手足口病的大流行 2009年甲流的流行 今年的H7N9禽流感,严 实 勤 和,常见的传染病为呼吸道 传染病包括: 麻疹、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其他:细菌性痢疾、乙型脑炎、出血热、疟疾等,严 实 勤 和,特点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患者多为婴幼儿及学龄儿童。 传播途径:空气、近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人员密集、相对集中的地方,容易爆发流行,严 实 勤 和,呼吸道传染病的定义:主要是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腔、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严 实 勤 和,传播特点,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严 实 勤 和,感染预防 控制传染源: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 戴口罩 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人 避免面对别人打喷嚏、咳嗽,严 实 勤 和,严 实 勤 和,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亦可见于成人,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曾在我国多个地方发生大流行,成为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点疾病之一。,流行性腮腺炎 1.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 2.隔离期21天。 3.临床特点: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主要是以一侧或两侧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特征,伴有发热及周身不适,严 实 勤 和,严 实 勤 和,严 实 勤 和,严 实 勤 和,病原学 属于副粘科病毒的单股RNA病毒,V抗原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一般感染后2-3周才出现,1-2周后达高峰,在体内持续时间长,甚至终生。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腮腺炎病毒抵抗力低,紫外线、甲醛和56温度均可灭活,但4 时能存活数天。,严 实 勤 和,传染源: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约2周左右时间内,可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此时患者具有高度传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无腮腺肿大的其他器官感染者可从唾液和尿液中排出病毒,严 实 勤 和,传播途径: 早期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喷嚏、咳嗽飞沫携带的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被带病毒的唾沫污染的食物、餐具、衣物亦可成为传染源。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发生率也增加。,严 实 勤 和,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病愈后可有获得持久免疫力。1岁以内的婴儿有从母体内获得的特异性抗体,同时成人中80%曾患显性或隐性感染而体内存在一定的抗体,所以90%的病例为1-15岁的少年儿童,近几年成人病例增多,严 实 勤 和,发病机制 病毒-上呼吸道粘膜、淋巴结-血流-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腮腺炎和脑膜炎)-复制-再次入血流-二次病毒血症-侵犯第一次病毒血症时未受累的器官(颌下腺、舌下腺、睾丸、胰腺等出现相应的症状,因此流行性腮腺炎实际是一种系统性、多器官受累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 病程早期时,从口腔、呼吸道分泌物、血、尿、乳汁、脑脊液及其他组织中,可分离到腮腺炎病毒。,严 实 勤 和,病理生理病理特征 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为本病的主要病变,腺体呈肿胀发红,有渗出物,出血性病灶和白细胞浸润,腮腺导管有卡他性炎症,导管周围及腺体间质中有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及淋巴细胞浸润,管内充塞破碎细胞残余及少量中性粒细胞,腺上皮水肿、坏死,腺泡间血管有充血现象,腮腺四周显著水肿,附近淋巴结充血肿胀,唾液成分的改变不多,但分泌量则较正常减少。,严 实 勤 和,由于腮腺导管的部分阻塞,使唾液的排出受到阻碍,故摄食酸性饮食时可因唾液分泌增加,唾液潴留而感胀痛,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经淋巴系统而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中淀粉酶增高,并从尿中排出。胰腺和小肠浆液造酶腺也分泌淀粉酶,受累时也可影响血和尿中的淀粉酶含量。 。,严 实 勤 和,本病病毒易侵犯成熟的睾丸,幼年患者很少发生睾丸炎,睾丸曲精管的上皮显著充血,有出血斑点及淋巴细胞浸润,在间质中出现水肿及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 胰腺呈充血、水肿,胰岛有轻度退化及脂肪性坏死,严 实 勤 和,临床表现 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初期可有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头痛、呕吐、咽痛等症状,但多数患儿症状不重或不明显。,严 实 勤 和,起病1-2 d腮腺肿胀,一般先见于一侧,1-2d后对侧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边缘不清楚,局部皮肤不红,表面灼热,有弹性感及触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患儿感到局部疼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咀嚼时更明显。部分患儿有颌下腺、舌下腺肿胀。同时伴中等度发热,少数高热。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波及其他器官出现相应症状。,严 实 勤 和,(4)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出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严 实 勤 和,并发症 1、腮腺炎脑炎 是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儿童患者,发生率15%左右,是腮腺炎病毒直接侵犯脑组织引起,症状一般在腮腺肿大后5-12天出现,患者有剧烈头痛 呕吐 嗜睡及脑膜刺激征,一般持续3-5天,重者可出现 偏瘫 昏迷 抽搐、甚至死亡,死亡率0.5-2.3%。少数人会遗留耳聋、视力下降等后遗症。,严 实 勤 和,个别患者脑膜脑炎发生在腮腺炎后1个月。 部分患者首先出现头疼、呕吐甚至抽搐等脑炎症状,2-3天后出现腮腺肿大。 2、睾丸炎(11岁以上)常见于病程5-8天,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头痛,局部有自发痛及压痛,阴囊肿胀,皮肤发红;,严 实 勤 和,3. 卵巢炎:症状较轻,有腰部痰痛、下腹部触痛、月经失调等。并发胰腺炎者:发热,恶心,呕吐,上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局部可触及肿大的胰腺,有压痛和肌紧张。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均增高。,严 实 勤 和,4. 耳聋:是腮腺炎病毒感染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在0.005%-4%。耳聋多为单侧感音性耳聋。有人曾从单侧性完全性耳聋患者的外淋巴液中分离到腮腺炎病毒,说明腮腺炎病毒感染和内耳损害之间有直接关系。有患儿以往均无语言发育障碍,流腮发病前听力正常,也未用过耳毒性药物,患流腮后,耳聋。因此说明耳聋与腮腺炎病毒感染有关。虽经多种治疗,但听力均无改善,对这种并发症的严重性应引起警惕。,严 实 勤 和,5. 心肌炎:约4%5%患者并发心肌炎,多见于病程510天,可与腮腺肿大同时或恢复期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暂时性心脏扩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可见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早搏等。严重者可致死。大多数仅有心电图改变(315%)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偶有心包炎。为了减少漏诊,建议对有胸闷、头晕、腹疼者,常规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心肌钙蛋白检查以协助诊断。,严 实 勤 和,6、胰腺炎:以腹疼、呕吐、上腹压疼为特点,及时检查血和尿淀粉酶,胰脂肪酶、腹部B超探查协助诊断。,严 实 勤 和,7. 肾炎:发病率低,症状轻。并发肾炎者,早期尿中绝大多数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轻者,尿中有少量蛋白;重者,尿常规及临床表现与肾炎相仿,个别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但大多数预后良好。 8. 其他:乳腺炎(15岁以上女性患者)、骨髓炎、肝炎、肺炎、前列腺炎、甲状腺炎、胸腺炎、血小板减少、荨麻疹急性滤泡性结膜炎等,均少见。,严 实 勤 和,辅助检查 1. 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2. 对于无腮腺肿痛或再发病例及不典型可疑病例的确诊有赖于血清学及病毒方法。 。,严 实 勤 和,3. 补体结合试验双份血清的效价4倍及其以上者可确诊,或一次血清效价达1: 64者有诊断意义。必要时可同时测定S抗体和V抗体。S抗体增高表明新近感染,V抗体增高而S抗体不增高时表示以往曾受过感染。 4. 血凝抑制试验恢复期病人血清能抑制腮腺炎病毒对鸡的红细胞凝集作用,而早期血清的抑制作用较弱,如抑制效价递增4倍或以上即属阳性,严 实 勤 和,诊断:根据流行情况及接触史,以及腮腺肿大的特征,流腮诊断并不困难,如遇不典型的可疑病例,可按实验室检查方法进一步明确诊断,严 实 勤 和,1.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多见于腹部外科大手术后、长期禁食及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儿童少见。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G-杆菌(包括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通常见于住院病人。其通常为单侧腮腺受累。早期症状为患侧耳下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几小时后出现肿胀,波及颊部及下领角,局部皮肤发红发热,并呈硬结性浸润,触疼明显,口内腮腺导管乳头显著红肿,鉴别诊断,严 实 勤 和,病人常有毒血症表现,体温升高、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一旦发生,常预示病人病情严重,如不积极治疗,后果不良。,严 实 勤 和,2、嚼肌间隙感染 . 下颌下间隙感染:多见于青壮年,多有牙痛史,特别是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患者张口受限,咀嚼困难,但腮腺分泌正常。典型的嚼肌间隙感染常以下颌角稍上为肿胀中心,不难与之区别。但在部分病人,感染咀嚼肌中部份纤维斜向后上扩散,以耳屏前区为中心肿胀,和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表现相似,严 实 勤 和,3、腮腺区急性淋巴结炎 又称假性腮腺炎,是腮腺包膜下或腺实质内淋巴结的炎症。发病缓慢,病情较轻,开始为局限性肿胀,以后逐渐扩展。腮腺腺体无分泌障碍,导管口不流脓。,严 实 勤 和,4、症状性腮腺肿大 在糖尿病、营养不良和慢性肝病,或者服用某些药物如碘化甘油、羟基保太松、异丙肾上腺素等可引起腮腺肿大,腮腺肿大为对称性、无触痛,患者无发热等表现。,严 实 勤 和,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血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淋,淋巴结肿大以颈后三角区为最常见,易误诊为腮腺炎。 6、淋巴瘤等,严 实 勤 和,治疗 一、 抗病毒治疗 早期可使用干扰素或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成人每日0.75-1g,儿童15mg/kg静脉滴注,疗程5-7天,可缩短病程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二 、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 对重症和并发睾丸炎、脑膜炎、脑膜脑炎及心肌炎者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通常用地塞米松5-10mg/d静脉滴注,连用3-5天,睾丸炎还可加用乙烯雌酚2-5mg/次,每天3次。,严 实 勤 和,三 、对症处理 发热是以物理降温为主。睾丸肿痛时可用丁字带托起,腮腺肿胀明显者可用中药外敷。脑炎可用甘露醇降颅压。 四、 一般护理: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至腮腺肿胀消失,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及辛辣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严 实 勤 和,疾病预防 1. 流行性腮腺炎是可以预防的。通常的措施如下:(1) 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1.5岁接种一针,6岁接种一针。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目前有麻腮疫苗、麻风腮疫苗。 (2)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严 实 勤 和,(3)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2. 腮腺炎的传染性仅次于麻疹和水痘,常在幼儿人托、新生人学、新兵人伍时爆发流行。中国的腮腺炎发病主要集中在4-15岁人群,占总病例数的80%以上,爆发占公共卫生事件的20%左右。所以目前预防腮腺炎应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严 实 勤 和,暴发区预防措施:在暴发地区进行疫苗应急接种是控制疫情蔓延的主要措施,应急接种可根据发病情况、接种率调查、人群抗体水平调查情况综合分析选择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及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强化疫情报告意识,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理。对病人要隔离至症状、体征消失或发病后10天,对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对集体儿童机构应留验3周,对疑似患者应立即暂时隔离。加强大众健康教育工作,普及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严 实 勤 和,严 实 勤 和,严 实 勤 和,学校发现病例如何办:及早隔离,严密监测密切接触者,教室内消毒透风,一旦班内短时间内发生超过3例,属于感染暴发,及早采取措施。,严 实 勤 和,水痘 疱疹病毒(DNA病毒)感染引起的出疹性传染病 潜伏期为10-21日,一般14天左右。隔离期皮疹全部结痂 感染途径:经过上呼吸道粘膜和结膜感染病毒。 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小水疱,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且瘙痒感重。,严 实 勤 和,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严 实 勤 和,皮疹特点 形态、变化、部位、结痂,,严 实 勤 和,严 实 勤 和,严 实 勤 和,严 实 勤 和,并发症及症状 皮肤感染、蜂窝组织炎: 脑脊髓炎、心肌炎: 化脓性中耳炎等,严 实 勤 和,治疗 抗病毒、对症治疗 越早痊愈 越快 预防 卫生、通风、疫苗注射等,严 实 勤 和,严 实 勤 和,禽流感(H7N9) 与禽类密切接触后表现为高热、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进展很快的肺炎表现胸闷、呼吸困难等。 传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家禽、野禽)以及鸟类。 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能会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粪便和受污染的水而感染,但是尚未发现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的证据。,严 实 勤 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自2013年2月以来,中国大陆上海、安徽、江苏先后发生与H7有关的不明原因重症肺炎 至20100415 确诊感染H7N9禽流感63例,死亡14例,新型禽流感,严 实 勤 和,59,患者分别为厨师、农民、宰杀鸡者,河南确诊3例H7N9病例,严 实 勤 和,发病呈区域性、散在性、有进一步播散趋势 禽源基因重配的新病毒,对禽类致病性低,病毒易感染人 疑似病人未见人-人传染 动物间传播不清 致病力 轻症 重症 耐药性 达菲有效 传染源 禽类分泌物、排泄物为主,60,目前禽流感特征,严 实 勤 和,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一个新的重配禽源性病毒: 6个内部片段来源于H9N2 新型传染病,人类无抵抗性,严 实 勤 和,严 实 勤 和,(一)传染源: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现尚无人际传播的确切证据。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 (三)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流行病学,严 实 勤 和,根据流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Carnitinyl-CoA-betaine-S-Carnitinyl-coenzyme-A-betaine-生命科学试剂-MCE
- Anti-virulence-factor-IN-2-生命科学试剂-MCE
- 难点解析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难点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专题训练练习题(详解)
- Avasimib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临床执业医师过关检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商业银行数字化战略规划与2025年实施成效全面评估报告
- 环保产业园2025年循环经济区域协同发展研究报告001
- 基于2025年市场趋势在线教育平台界面友好度与用户满意度研究
- 难点解析-海南省五指山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平行线的证明)汇编综合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研究生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 2025至2030年中国果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 社保补助代理协议书
- 2物流行业2025年人力资源招聘策略研究
- 幼儿园大班家长会
- 非洲出国务工合同协议
- 统计分析在资产评估中的运用
- 网络基础知识课件教学
- 信号工-矿井提升运输安全培训课件
- 劳务派遣与工厂签合同
- 2024辽宁交投艾特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