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国际法中的领土变更方式的现实意义资料.doc_第1页
论传统国际法中的领土变更方式的现实意义资料.doc_第2页
论传统国际法中的领土变更方式的现实意义资料.doc_第3页
论传统国际法中的领土变更方式的现实意义资料.doc_第4页
论传统国际法中的领土变更方式的现实意义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传统国际法中的领土变更方式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先占 时效 割让 征服 添附序论所谓领土,是指处于国家主权支配之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是国际法的客体。 国际法 周忠海主编 2007年9月第一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178页。 历史上各国领土形成的方式和过程不同,造就了各国领土大小不一的状况。但,没有领土的国家并不存在。同时,领土是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源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就如定义中所言,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和范围。国家有领土才能行使国际法伤所说的属地有越权和属人有越权。国家形成了领土之后,由于自然的或是人为的原因,取得领土或丧失领土,从而导致国家领土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国家领土的变更(territorial change)。传统国际法中将领土的变更方式分为先占、时效、征服、割让、添附五种。其中先占、时效、征服以及割让中的强制性割让,由于社会的不短发展,国际法的不断的进化,已经不被现代国际法所承认。同时,诸如全民公投、民族自决等新的国际法领土变更方式的产生,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转移到了新的领土变更方式之上。在他们眼中,这些传统的国际领土变更方式已经渐渐“没落”了。这是否意味着传统国际法的五种领土变更方式对于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失去了意义呢?笔者认为不然。本文,也着重通过对五种传统国际法领土变更方式的逐一分析,简单论述传统国际法变更方式的现实意义。一、传统国际法中领土变更方式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方式随着领土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变更的合法性标准也在发生转变。传统国际法的领土取得方式,是西方资产阶级国际法学家阐述并援引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取得、丧失的概念和标准以其作为领土边锋的合法方式的理论和规则。随着其后“文明社会”认可殖民扩张、世界大战打响后开始,反映近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掠夺土地的实践,也作为领土变更的合法缘由。兼并、掠夺等也作为领土变更方式被国际法所认可。总的概括起来,传统的国际领土变更方式可分为先占、时效、征服、割让、添附五种。1先占(occupation)。在奥本海国际法认为,占领是一个国家占取的行为,通过这种行为该国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主权。 奥本海国际法(中译本) 第一卷第二分册 第74页。国家可以占取无主地,取得对无主地 所谓“无主地”,是指当时不属于任何国家之地,它或者是完全无人居住之地(如荒岛),或者虽有土著居民而未组成国家。的所有权。西方国际法理论一般认为先占是国家去的领土的一个原始的方式。传统的国际法认为,先占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必须具备几个方面的条件:其一,先占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即先占是一种国家行为,只能以国家名义进行。其二,先占的客体必须是无主地 在国际法上,无主地的定义是有争议的。西方学者认为,无主地是指不属于任何国家的或为原属国放弃的土地,包括无人居住的饿荒岛、荒原、没有形成“文明国家”的土著人居住的土地。但存在土著人居住的土地是否真的属于无主地,国际法上争议很大。1975年国际法院关于西撒哈拉法律地位的咨询意见中指出:“国家实践表明:著有土著部落或具有一定社会或政治组织的人群的地方就不能认为是无主地。”(国际公法 王虎华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206页)。其三,先占必须是有效占领 有效占领,是指国家不仅要有占领的意思表示,而且有占领的行为。(effective occupation)。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先占的范围应该以实际占领的土地为限,而不能无限制的扩张。如,不能就一个群岛中的一个岛屿进行先占并有效控制就认定控制了整个群岛。在当今世界,以先占的方式去的领土主权几乎不可能了。除了两极地区等国际法进行特殊规定的地区之外,世界上以几乎不存在无主地。因此,以先占的方法取得领土在现代社会中并不适用。2时效(prescription)。时效是指一国对他国领土进行长期占有之后,在很长的时间内,他国不对此提出抗议或反对,或曾经有过抗议或反对,但已经停止了这种抗议或反对,从而使得该国对他国领土的占有不在受到干扰后取得他国领土。 国际法 王铁崖主编 法律出版社 1995年版 第172页。时效应该说是国内私法上的一个观念,我们经常见于民法、商法等私法领域。西方资产阶级国际法学家将它应用在国际关系上作为国家取得领土的一种原始方式,其实是借助国内私法中的时效概念,即通过长时间无干扰的占有期以达到合法占有该土地的作用。由于国际法上的时效占有在取得方式上并不限于国内私法中规定的善意占有。同时,与国内私法中具体的时效期限的规定相比,国际法上的时效占有也没有固定的期限,而是以“合适”等模糊的词汇予以规定。面对这种状况,国际社会对时效取得这种方式争议很大,因此,传统国际法领土变更方式中的时效不能被现代国际法认为构成国际领土变更方式公认的规则。3征服(conquest)。所谓征服,是指国家通过武力占领他国领土的全部或部分,在战争结束后将该领土加以兼并的一种领土取得方式。 国际公法 王虎华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第208页。对于现代国际法而言,由于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的效果,特别是由于第二次世界战争之后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不得以武力取得侵害任何国家领土完整的原则,使得征服这种传统国际法的领土取得方式在现代国际法中失去了其合法性与合理性。4割让(cession)。割让是指一国的领土依条约转于他国。这也是割让最为显著的特点,即,领土的转移以条约为依据。所以,割让并不不等同于征服,征服并不以条约为限制。传统国际法中的割让可以分为强制性的割让 例如普法战争中,依1871年的法兰克福和约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被割让给德国。于此相同的,还有中日战争后,依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和非强制性的割让 例如1867年沙俄以720万美元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又如1866年,奥地利将威尼斯赠与法国。还有1960年,中国与缅甸签订边界条约,中国将中缅边境上的猛卯三角地与缅甸的版洪、班老部落地区进行了领土交换。两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各国必有彼此互不侵害领土完整的义务,因此,一国没有权利索取别国的土地。特别是通过战争的手段取得的土地,即使是通过条约的签订,现代国际法上也不能认定是合法的领土取得手段。据此,强制性割让作为领土取得的方式已为现代国际法所否定。割让的效果是出现了领土的转移,是一项重大的国家行为,因而在很多国家的法律中对这项国家行为都有限制性的规定,如必须经过国会的同意。但是,如若条约的签订满足了国内法律的规定,两国通过签订友好条约进行领土调整性或是公平合理的交换,是并不违背现代国际法的规定的。非强制性割让完全出于主权国家的自愿。因此,这种领土变更方式是符合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的。5添附(accretion)。添附是指因自然或人为的作用使一国增加领土 国际公法 王虎华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第207页。添附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自然添附。如形成三角洲,领海内出现新岛屿以及海岸产生涨滩,这些都能使得沿岸国的领土范围扩展。二就是人为添附,例如填海造地而使领海向外延伸,从而增加领土。两种添附方式中,自然添附历来被视为取得领土的一种合法方式。人为添附则以不侵害相关国家的权利为前提。按照习惯规则,由于添附而形成的领土增加,有关国家当然的取得该增加部分的领土主权而不必采取任何特别的步骤。例如,河流中心线两边所出现的新生岛屿或涨滩,分别属于两边的沿岸国,河口产生的新三角洲当然属于河口沿岸国。 国际法 端木正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第二版 第150页。现代国际法中,添附仍然是被许可的国际领土变更方式。二、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的现实意义鲍威尔在论现代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方式一文中,认为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以逐渐没落,为时代所摒弃。在他的观点中,传统意义上的领土仅仅是作为统治者的一项私物,而非现代意义上主权的象征,对于其(除征服外)的立法规定也往往体现出私法的性质,而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公法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些传统国际法领土变更方式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诚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部分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已被现代国际社会所摒弃,但,在各种各样的国际法领土争端中,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其活跃的身影。很多案件的解决,也必须依靠这些被废止的传统那个国际领土变更方式的理论。笔者认为,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还有着很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五种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的简单概述,笔者将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的现实意义概括为以下三点:(一)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能够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纠纷问题。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是国际法历史发展中,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领土变更原则,是国际法关于领土变更原则的基石。在解决这些历史遗留的国际领土争端时,传统方式可以为查明历史真相时提供参考。如著名的帕尔马斯岛仲裁案(the Island of Palmas Case,美国诉荷兰,常设仲裁法院) 帕尔马斯岛位于菲律宾棉兰老岛与荷兰属东印度群岛的纳萨岛之间。西班牙人与16世纪最早发现改到,但没有对其行使主权表示,也不存在实际控制。而荷兰从17世纪开始,就与该到有了商业往来。从1700年开始,该岛成为了其殖民地,荷兰也一直对该岛实施有效控制。1898年美国取得西美战争的胜利,西班牙同意将殖民地菲律宾包括帕尔马斯岛在内的领土割让给了美国。1906年,美国前往该岛旅游的一名军官发现该岛被荷兰占领。随后,美国向荷兰提出交涉,认为西班牙最先发现该岛,已取得了该岛的主权,而美国通过条约从西班牙取得了该岛的领土主权。荷兰则以其在该岛上的有效统治作为抗辩。最终两国与1925年1月23日达成协议,将对该岛主权的争端提交设在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裁决,并选定了马克思胡伯为本案的独任仲裁员。国际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 朱文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17页。该案中,主要体现了传统国际法领土主权变更方式中的割让与先占两种方式。首先,西班牙通过巴黎合约将菲律宾及争议岛屿割让给美国的行为是否合法。其次,西班牙与荷兰两国,谁才是真正的先占了该争议岛屿。我们将割让行为暂缓,先看先占问题。在该案中,国际常设仲裁法院的瑞士法官麦克胡伯指出:发现只产生一种“不完全的权利”,这种权利必须在一个合理的期间内通过对该地区的有效占领来完成。因此,最终裁决该争议岛屿属于荷兰所有。本案中,西班牙对该岛并不像有主权,其与美国之间的割让行为自然无法生效。但是,如果西班牙在发现该到后对岛屿实施了有效控制,即是说西班牙取得了该岛了主权,则,我们可以说西班牙与美国之间的割让行为也是有效的。从案例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国家之间发生领土争端时,为了查明有关国家领土来源,传统的国际领土变更方式仍然常常被应用。即便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国际领土变更方式已经被禁止或是取消,但其相应的思想原则,在我们处理案件的时候仍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一点,新的国际领土变更方式是无法做到的。很多学者认为,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的作用仅仅只局限在这样的案件解决中,但即便是帮助我们解决这样的案件,也能为我们在研究发展国际法的时候提供很有用的理论依据。对现代国际社会依然是有很甚远的意义的。(二)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为新的领土变更方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从传统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方式过渡到现代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方式是国际法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民族主义和国家主权原则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结果,更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反映。现代国际领土变更方式中虽说是对领土变更原则的创新,但是,从本质上看,还是存在很多传统国际领土变更的原则的继承与发展。例如民族自决这种新的领土变更方式解决的是西方殖民统治时期基于不合理的先占或是征服等传统领土变更方式所导致的殖民地,通过民族自决成立新的国家。再如收复失地,也是通过新的方式纠正原先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中不合理的存在。近年来,中国一直就台湾问题不断做出申明,台湾自主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从“先占”的角度出发,中国就已经列举了种种古代社会对台湾的有效占领的证明,以表示中国是通过先占的领土取得方式完全取得了台湾的领土主权的。前些日子,台湾及国际社会中的一些不良分子就是借助新的领土变更方式的全民公投原则,企图分裂台湾与中国。但,这是完全不符合国际法的。从全民公投的依据来看,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前殖民地国家享有自决权,可以通过公民投票取得独立。但宣言同时强调,任何旨在部分地或全面地分裂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破坏其领土完整的企图,都是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相违背的。要想确定台湾是否存在全民公投的判断依据,就是中国在取得台湾之时所采用的领土变更方式究竟是否属于征服或是强制性割让。但事实证明,我们并非以暴力的方式取得了领土主权,因此全民公投并不存在合法依据。从这个角度上看,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都为新的领土变更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空间期以其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孔老夫子有一句话说得好,是以温故所以知新。传统的国际领土变更方式是存续于当时的历史之下,新的领土变更方式存续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对旧的领土变更方式的研究与探索,寻求其成立的方法,也正是对现代领土变更方式的借鉴。所以说,现代国际法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的探索与研究。(三)仍然存续于现代国际法理论中的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在处理国际领土纠纷中的积极作用。诚然,征服、强制性割让、时效等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在现代国际法领域中已经被禁止,但是添附、非强制性割让这样的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仍然被当今国际社会所接受。在面对新的领土纠纷时,这些传统的领土变更方式依然能起到积极地作用。如,安娜号案 1805年,在英国与西班牙战争中,英国私掠船米纳瓦号(the Privateer Minerva)在密西西比河河口附近拿捕了西班牙船安娜号。当这个案子提到英国捕获法庭的时候,美国认为该船系在美国的领海内被拿捕,要求释放该船。英国法官做出了承认美国要求的判决,理由是,拿捕虽然是在海岸三海里(美国领海限度)外发生,但是再一次而由漂流入海的泥土和木材所造成的小泥岛(作为属于美国海岸添附的到)的三海里以内发生,就是在美国领海内发生。奥本海国际法(中译本) 第一卷第二分册 第96页。(the Anna case,美国诉英国)中,英国法官作出判决的依据就是传统国际法领土变更方式中的添附原则。这些仅存的原则,看似不多,而且都是很传统的方式,但是,在解决领土纠纷时,这些原则依然能够活跃于新的案件。对我们处理新的国际领土纠纷有着积极地影响,也极具现实意义。结语很多学者面对传统国际领土变更方式的现实意义时都呈现了很消极的态度。在他们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之间国际化交流的逐渐频繁,国际法在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也随着不断的更新、进化。传统国际法领土变更方式中很多内容都逐渐为现代国际法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新的领土变更方式。这些应当被淘汰的部分对于现代国际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