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车用发动机讲学课件.ppt_第1页
第二章车用发动机讲学课件.ppt_第2页
第二章车用发动机讲学课件.ppt_第3页
第二章车用发动机讲学课件.ppt_第4页
第二章车用发动机讲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车用发动机,本章基本内容及要求,了解车用发动机的分类 掌握车用汽油机与柴油机的主要区别(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用途) 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汽油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若干相关的重要概念 车用发动机新技术索引,2.1 车用发动机的分类,普通型车用发动机 汽油机 柴油机 代用燃料发动机 lpg、cng、lng、甲醇裂解燃料、乙醇裂解燃料、乙醇重整燃料、二甲醚(dme)、生物燃料、原油 新型车用发动机(动力系统) zev:zero-emission vehicle fcev: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 太阳能:,车用发动机,2.2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内燃机的整个工作过程是有若干个工作循环组成的; 一个工作循环包括:,以p-v示功图(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气缸容积与缸内气体 压力的变化关系),说明内燃机的工作原理,2.3 车用汽油机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 供给系 点火系 冷却系 润滑系 起动系,车用汽油机,车用柴油机,四 系 二 机 构,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1.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表示方法 空燃比a/f (af) 质量空燃比 (m/m) 体积空燃比(v/v) 过量空气系数,柴油:14.5 汽油:14.8 ng:16.75,柴油:84.2 汽油:58.4 ng:9.52,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1 理论混合气 1 稀混合气 1 浓混合气 =0.4 着火上限 =1.4 着火下限,与af的数值 对应关系,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发展历程,化油器 carburetor,电控燃油喷射efi 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汽油直接喷射gdi 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1893-1995-2001.9;机械; af:11-18,1957-美- bendix ;1967-德- bosch 至今; 电控;af:14.7,1952-德- bosch;1996-日-mitsubishi、toyota、大众、ford、benz; 分层-超稀薄;af:13-40,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 efi的优点(与化油器相比) 能实现各稳定工况的最佳af控制 充气效率高,动力性好 油耗低、有害排放低 起动容易,过渡工况性能良好 为其它新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可能,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efi概况 1957年,美bendix发明; 德bosch公司购买其专利生产 efi的核心:以ecu为控制中心,以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发动机参数为基础,按ecu控制程序闭环控制喷油量,从而得到各种工况的最佳af 目前,所有的汽油发动机均采用了efi,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efi分类 按喷油器数量分: 单点喷射(spi)多点喷射(mpi) 按喷射方式分: 连续喷射间隙喷射 按喷射时序分: 同时喷射逐缸(次序)喷射分组喷射,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按喷射部位分: 向进气歧管内(朝进气门)喷 向缸内喷(gdi) 按控制方式分: 机械控制(k-jetronic) 机械电子控制(ke-jetronic) 电子控制(efi),d-efi l-efi lh-efi mono-efi,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典型efi系统介绍(三大类) 机械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k-jetronic ),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k-jetronic要点: 德bosch公司1967年生产 两大特点: 以机械液力方式控制混合气的调节和配制 采用定压多点连续喷射 应用情况: benz 200系列、一汽audi 100五缸机、 audi 2001b,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机械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ke-jetronic ),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ke-jetronic要点: 德bosch公司1982年生产 主要特点: 机械液力控制+电子开环或闭环控制 应用情况: benz 380sel、500sl、190e、 audi 400s,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efi) d-efi(d-jetronic),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主要特点: 电子控制多点间隙分组喷射脉宽控制 以发动机进气管压力和转速作为基本控制参数,控制基本循环喷油量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控制精度稍差(开环) 应用情况: 最早(1967年)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是改良型(闭环)的d-jetronic volkswagen 1600、benz 250ce、280se、 toyota hiace、crown、camry、accord ,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l-efi,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主要特点: 电子控制多点间隙分组喷射脉宽控制 以发动机进气量和转速作为基本控制参数 采用翼子板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精度较高 应用情况:(主要用在中低档车上) 广泛被欧洲、日本汽车公司采用 如: 德bmw、opel(奥贝尔、欧宝) 意alfa romeo、fiat 法renault 日toyota、nissan、mazda,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lh-efi(l-efi的变型系统),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主要特点:(与l型不同之处) 电子控制多点间隙分组喷射脉宽控制 采用热线式或热膜式空气流量计,测量精度高 采用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运算速度快、控制范围广,功能更完善 应用情况:(主要是中高档轿车) 德benz 600se 瑞volvo 240系列 日nissan、mazda 626、ls400(凌志),如怠速控制、 传感器闭环排放控制,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spi tbi系统 gm公司 cfi系统 ford公司 eci系统 mitsubishi公司 mono-jetronic bosch公司,典型的spi有,throttle body injection 节气门体(燃油)喷射,center fuel injection 中央燃油喷射,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injection,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主要特点: 用一个或二个安装在节气门体上的喷油器,向节气门前方进气管喷 控制原理与多点喷射系统相似 喷射压力低(0.1mpa左右),对燃油系统要求低 性能上优于电控化油器但不及mpi 应用情况:(主要用在中、普及型轿车上) 美gm 塞维利亚v8 ford 马克7型v8 chrysler 帝国l4 日toyota 光冠l4 mitsubishi 华丽格兰特l4,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motronic (bosch-m型),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主要特点: l-efi + 电子点火系统(一个ecu同时控制两个系统) 具有良好的起动性、怠速稳定性、加速性、经济性、排放性(含传感器闭环控制、超速运转切断供油、发动机输出扭矩动态控制、爆震控制、egr、排温监视等) 应用情况:(主要用在高级轿车上) 美ford 日toyota、nissan 德audi 五缸20气门、 audi v8 / 32气门 bmw535i,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efi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装置,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空气供给子系统 作用 向发动机提供最佳空燃比所需的洁净空气。 组成,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空气流量传感器afs(air flow sensor),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翼片式afs 组成: 工作原理:,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主要特点: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测量精度恒定(不随测量板转角而变化) 有一定的进气阻力,动态响应慢、易磨损 所测量的是空气的体积流量,需对温度和压力进行修正 应用情况: 中、低档轿车(l-efi上),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karman涡流式afs 组成: 工作原理:,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主要特点: karman涡流频率的检测方式有反光镜式和超声波式两种 信号反应快 所测量的是空气的体积流量,需对温度和压力进行修正 应用情况: 中、高档轿车(lh-efi上),现少用!,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热线式afs 组成: 铂金热线电阻rh 温度补偿电阻rc 精密电阻ra 电桥(高阻值)电阻rb 控制电路(混合电路),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工作原理: 流经的空气质量流量 被带走的热量 ,此时电桥失去平衡 必须 通过rh的电流ih。即,再通过ra转变为电压降,并作为电压输出信号传给ecu,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主要特点: 结构简单 进气阻力小、响应快、测量精度高 所测量的是空气的质量流量,无需进行温度和压力修正 ecu中设有“自洁电路”(发动机熄火后,自动将铂热线加热至1000,并维持1s2s,烧掉沾附在铂热线上的灰尘,维持高的测量精度) 应用情况: 中、高档轿车(lh-efi上) 应用越来越广泛,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热膜式afs 结构和工作原理: 与热线式afs基本相同。只是将热线换成热膜 (由发热金属铂固定在薄的树脂上制成) 主要特点: 使用寿命比热线式长 不会被空气中的灰尘 所沾附,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燃油供给子系统 作用 向发动机供给燃烧所需的汽油 组成 电动燃油泵* 滤清器 燃油压力调节器* 喷油器* ,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电动燃油泵 作用: 提供0.20.3mpa的汽油 结构与工作原理: 滚柱泵 齿轮泵 涡轮泵 双级泵,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燃油压力调节器 作用: 保证喷油器喷油压力与进气管压力之差为恒定值。 结构:,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工作原理: p+pxf 时: 阀开 回油 油压 p+pxf 时: 阀关 回油量 油压 p+px= f 时: 阀开度一定,油压恒定。,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作用:根据ecu指令将汽油在恒 压下(0.25mpa)定 时、定量地以雾状喷入进 气门上方的进气管中 结构:电磁/轴针式 注意:每缸一个 为一次性使用,不可拆!,主喷油器,还有球阀式和片阀式结构,*喷油器分为主喷油器 & 冷起动喷油器,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作用:冷起动时,额外加大喷油量,使混合气变 浓,改善冷起动性能 结构: 注意:只有一个!安装在总进气管上、节气门后方 由热限时开关控制,一般持续10s。水温 加浓时间,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电子控制子系统 作用 检测发动机工作状况,精确控制喷油量、喷油正时和点火正时 组成 传感器* ecu* 执行器* ,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空气流量传感器afs(air flow sensor) 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map(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 曲轴位置传感器cps(crankshaft position sensor)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throttle position sensor ) 转速传感器sp(speed) 水温传感器cts(coolant temperature sensor ) 进气温度传感器ats(air temperature sensor ) 氧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vss(vehicle speed sensor) 爆震传感器ks(knock sensor),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中央处理器(cpu) 随机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 输入、输出回路 输入/输出接口(i/o),2.4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电动燃油泵fp(fuel pump) 油压调节器 电磁喷油器 怠速空气调节器iac(idle air controller) 废气再循环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点火器,2.5 汽油机点火系,1. 点火系的作用 点燃混合气 点火顺序必须满足汽油机的工作顺序 点火时间( )必须满足汽油机不同工况的要求,关键:如何才能点燃混合气?思考,2.5 汽油机点火系,2. 点火系分类,2.5 汽油机点火系,3.传统蓄电池点火系的工作原理,2.5 汽油机点火系,关键知识点:(2个) 点火能量的影响因素(8个方面) 自感电流 !容电器的作用? 发动机转速 点火线圈温度 !热敏电阻的作用? 断电器张开间隙,-提高次级电压 -保护断电触点不被烧蚀,保持任何转速下初级电流的基本稳定,2.5 汽油机点火系,发动机缸数 蓄电池(电瓶)电压 火花塞积炭 其它 如:断电器凹凸不平、火花塞间隙等,检查方法:走“吊火”,与“触点”关系密切,2.5 汽油机点火系,点火提前角 何谓点火提前角? 在压缩过程中,当火花塞跳火时,活塞顶部距上止点之间的距离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点火提前角需要多大? 过大:? 过小:? 合适 的应是:使 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ca,2.5 汽油机点火系,的影响因素(3个) 转速 n n 离心式点火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 负荷 pe n一定, pe ? 节气门开度一定, pe ? 汽油的品质(辛烷值) 辛烷值 抗暴性 辛烷值效正器,真空式点火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2.5 汽油机点火系,离心式点火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2.5 汽油机点火系,真空式点火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2.5 汽油机点火系,4. 电子点火系,2.5 汽油机点火系,5. 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mci),2.6 车用发动机新技术索引,先进热机技术,新能源技术,新型动力系统,燃烧控制技术 燃料供给技术 进排气技术 电控点火技术 智能化技术,气体燃料 含氧燃料 生物燃料 氢,电力推进 混合动力 燃料电池 风帆动力系统,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