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材简析】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文章讲述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课文重点,在前后联系中品词析句,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抓住“李时珍吃了哪些苦”这一主线问题,通过朗读体悟、查找资料、联系背景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感受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点):深刻理解李时珍所宿古寺环境之破败、察访药材过程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由衷地产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学习第16课,同学们齐读课题师:课前我们预习课文,谁来说说李时珍是谁?学生简介李时珍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同位互查,开火车读二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李时珍所受的苦师:李时珍为什么要到各地察访药材?文中有句话最能说明。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这句话。生:“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师:吃点苦就是(吃一点点苦)难道修订本草纲目真的只要吃一点点苦吗? 生:不是,吃了很多苦。师: 李时珍吃了哪些苦?请同学们默读1-7自然段,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体会到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吃了不少苦,边读边动手画出有关语句,如果有所感悟,可以在旁边写出来,这就是批注,写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默读课文做批注。师:谁来交流一下生: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师:你从哪个词语让你浮想联翩感受到李时珍奔波苦的?师:“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师:你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生: “饥餐渴饮”就是饿了吃,渴了才喝点水。“晓行夜宿”就是很早就出发,很晚才要休息。师:从这两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师小结:他们有汽车坐吗,有火车坐吗,只能靠两只脚翻山越岭,长途跋涉。 同学们这就叫想象,通过想象让我们体会到了李时珍行路的辛苦。谁想起来读读这段话,让我们感受一下李时珍行路的辛苦。指名有感情朗读这句话师:同学们李时珍走路辛苦吗?他在乎吗?那他在乎的是什么?生:引读“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师:谁接着交流,李时珍还吃了哪些苦?生: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师:李时珍夜宿的是怎样的一座古寺?生:破败,我从中感受到古寺又破又旧,很长时间没有人住了。 师: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生:到处是灰尘很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居住了;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师:刚才我们一起抓住关键的词句来理解文章,体会了古寺的破败,读的时候这些词要生接:重读师:谁来读这段话,读出古寺的破败?学生感情朗读 师:这样的地方能住人吗?如果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 师:他在乎这种苦吗?他在乎的是什么?生齐读: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师:李时珍还吃了哪些苦,谁来交流?生: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师:“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啃干粮,而不是咬干粮,吃干粮。从这个“啃”字你读出了什么?学生回答师:他们喝的是什么?你觉得能吃饱吗?他们的生活怎样?生:苦师总结:可见,他们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太长了。李时珍都近五十岁了,还长年在外奔波,生活条件如此艰苦,饿了就啃些干粮,喝些凉水。他们的生活是如此之苦。师:自己读读这段简单的文字,读出李时珍吃的苦。自由读指名读师:李时珍在乎这种苦吗?他在乎的是什么?生:“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师:你们知道吗?其实,要想编好本草纲目,李时珍吃得苦就不仅仅是奔波苦、住宿苦、吃喝苦这些,请同学们自读813自然段 ,看看李时珍还吃了哪些苦?画一画有关句子,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或感受。学生默读课文写批注师:谁来交流一下生:“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李时珍白天,赶路、采药,已经很累了,晚上还在趁着月光记录寻访所得,真令人感动。他们就是这样一天一天过来的。 师:想一想:他记录了药物的什么生:药物生长情况,用法,作用师:从他详细的记载中,你能体会到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观察仔细,认真负责师:谁再来交流生: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师:端详是什么意思?端详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嚼嚼?生:两种草药太相似了,外形无法辨别师:从这些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师:为了记载准确,李时珍将生命置之度外,不惜以身试药的精神的多么令人尊敬啊! 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读课文师:出示:为了取得更准确的资料,李时珍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有一次,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李时珍竟然亲自吞服了曼佗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痛觉。一苏醒,他就把亲身体验记载下来。这样付出生命危险的代价,化作了本草纲目里简单的一句话:“此花,子有毒,并入麻药。”像这样的语言,本草纲目上还有许多。他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同学们,李时珍吃了这么多的苦,还将生命置之度外,不惜以身试药,他这么做为的是什么?生:“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师:本草纲目修订好了是不是真的如李时珍想象的那样,万民得福了?出示本草纲目的简介生: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药物成就,全书近200万字,共52卷。一共记载药物1892种,附医方11000个,药物形态图l100多幅。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不仅表现在药物方面,而且还旁及天文、地质、化学、植物学等方面。 修订后的本草纲目 纠正了前人本草书中的很多错误,解决了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 修订后的本草纲目批判了民间不合理的传说,开始让人们生病后获得及早的准确治疗。师:同学们,李时珍最终历时27年完成了巨著本草纲目,夜宿古寺只是他这27年的一个缩影,我们抓住了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了李时珍所受的苦,谁能根据这些重点词句用一两句话概括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