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从玉树特大地震灾害事故探讨我国跨区域救援工作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实地跨区域参加“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抢险救援,并借鉴国外地震搜寻救援训练经验,现就公安消防部队和省级地震救援队伍,跨区域参加特大地震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论文关键词 玉树地震 救援工作 灾害 一、救援特点 1.携带装备少。跨区域参加地震灾害救援,一般采用空运等方法进行人员装备的跨区域运输,通常每架载客飞机的货舱运力不超过1.5吨,因而装备携带能力有限。到达灾区后,由于道路被毁,往往需要徒步开进。 2.救援到场晚。特大地震发生后,一般调集力量都根据道路远近,分成几批从各省调进,同时由于机场和车站、道路因地震破坏,由于各种救援和社会力量纷纷短时间涌入,跨区域救援力量一般到场较晚,很多救援力量赶到现场时间都错过了震后前3天的黄金救援时间。 3.人员埋压深。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被困群众处在容易获救的位置,一般都由灾区群众和解放军、武警官兵救出,需要跨区域消防力量营救的,一般都是深度埋压在倒塌建筑内部人员。在没有吊机等重型装备情况下,完全靠官兵用小型消防装备破拆救人,每个人的营救都需要大量时间。 4.现场危险多。跨区域消防力量进入灾区救援,一般都是到震区中心救援,每天余震仍达数百次,行军途中负重官兵随时要面临塌方危险,在营救过程中官兵进入建筑内部,都要面临余震造成建筑二次倒塌的危险。 5.后勤保障差。特大地震发生后,跨区域消防救援力量所承担的救灾地点一般处于地震中心,由于无水、无电、无通信和道路不通,后勤保障无法实施,灾区救援条件极为恶劣,无饭吃、无水喝、无房住、无通信的恶劣生存条件,使官兵在救灾过程中,只能挑战生理极限来进行灾害救援,困难较大。 二、建筑倒塌特点 总结大全 综合汶川地震中心建筑倒塌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或为几种情况的综合: 1.整体崩塌。主要是80、90年代建设的砖墙承重、预制板屋面的建筑结构,经过地震短时间剧烈颠簸、摇晃后,砖墙迅速裂解失重,预制板屋面互相散开,造成建筑整体崩塌,建筑倒塌后如同炸弹炸塌,墙体、预制板块密集交错坍塌,此类建筑被困人员生还可能性较小,被困人员主要集中在屋内的衣柜、桌椅、床体附近。 2.V字型倒塌。一般是大空间房体,主要是会议室和工厂生产车间、大型超市等,建筑屋面承重较大,地震后屋面中部先期塌陷,形成V字型倒塌结构。生存的被困人员一般集中在倒塌屋面与承重墙之间的三角型地带。 3.局部塌陷。一是底层塌陷。地震发生后,由于剧烈的建筑晃动,造成了一、二楼的承重墙完全失去载重能力,造成了一、二层的彻底崩塌,整体建筑少了一至两个楼层,在玉树县结古镇就有十多幢建筑一、二楼彻底崩塌。此类建筑崩塌楼层的以上楼层保存较好,被困人员主要集中在上部,但发生崩塌的楼层人员生还可能性较小。二是半边塌陷。由于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或是局部地壳运动情况不同,建筑半边发生塌陷,较为典型的是结古镇民族中学教学楼的一边建筑塌陷。 4.房体皱裂。对于框架结构承重墙体、现浇建筑屋面的房体,此次地震中往往出现了严重建筑摇晃造成的皱裂情况,建筑的外墙和屋面多处都会出现“X”型严重的皱裂情况,并可能出现局部倒塌情况发生,此类建筑中人员一般因为摇晃碰撞而受伤,但一般不会死亡。 三、救援技战术 特大地震灾害跨区域救援时,公安消防部队和省市级地震救援队作为专业救援力量,必须发挥与解放军、武警部队不同的救灾专业性,综合汶川地震实际救援的特点,主要的技战术可以分为: 1.搜寻盲点。在倒损建筑达80%以上的一片废墟之中,在前期当地群众和先期到达的部队已经实施初期救援以后,必须深入建筑内部,分析建筑倒塌的规律,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蛇眼探测仪等侦检手段,重点在房间、楼梯间、承重墙、衣柜、桌子附近,找寻被困人员。在搜寻过程中,救援人员要科学划分责任片区,不能重复搜寻,浪费人力。 2.喊话配合。由于携带装备不足,各救人小组要尽可能发挥半导体话筒的作用,通过在现场的喊话,一方面让被埋压的人员能够听到,增强活下去的信念,并积极配合救援人员搜寻和现场救人。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喊话,使周边的群众闻声前来提供线索,帮助找寻人员和配合救人。 3.组合装备。在现场搜寻和救人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装备的组合作用,形成整体合力,从而充分有效发挥现代装备作用。在发现被困者线索后,一是视情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等,确定人员的死活和大体埋压位置。二是视情利用凿岩机、剪扩器、铁锤等破拆承重墙、承重梁、预制板;三是视情利用钢筋速断仪、切割机、便携式万向切割器、氧气或乙炔或丙烷切割器、液压组合破拆器材切割建筑中的钢筋、楼梯铁扶手;四是视情利用起重气垫、液压撑杆撑顶重物,撬开建筑缝隙,开辟救生通道;五是利用发电机和照明灯在夜间照明,利用头灯和强光照明灯在建筑内部照明。 4.平行打洞。在倒塌的多层或高层建筑内,如发现有被困生存者,一般都是从倒塌建筑人员被埋压处的周围平行位置,寻找最接近、最便捷的孔、洞作为救生通道的突破口,再利用各种破拆器材打洞进入。一般不采取从建筑顶部自上而下的方法,全面破拆进入。因为在无起重装备的情况下,自上而下破拆救人往往耗时过大,虽然安全,但工作效率低下。 5.支撑加固。在各种剧烈余震不断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打洞深入倒塌建筑内部救人,为防止二次倒塌,造成官兵和被困群众的伤亡,要采取科学措施对破拆出的救人通道进入支撑加固。加固的方法主要是硬物支撑和建筑材料堆砌,具体材料可以通过就地取材的方法进行,如利用砖块堆砌,利用倒塌的断墙、水泥预制块堆砌;可利用切割锯就地破拆钢管、钢柱支撑,利用机动链锯破拆木梁、木板进行撑顶,利用木质材料进行支撑加固。国外地震救援队平时经常开展此科目训练,因而组合撑顶的方法和途径较多。 6.隧道挖掘。在对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倒塌后的一、二层被困群众救援时,可以结合地形地貌从地下挖掘隧道,直接挺进到被困人员的大致位置,然后向上打通出口进入人员被困位置,再通过隧道将人员救出。此种的方法的前提条件:一是事先探测位置表明,被困人员大致在地下一至二层,自下而上救人方便;二是被困人员位置与路边距离不远,选择破拆洞口距离人员被困位置较近,隧道挖掘工程量不大;三是倒塌建筑地下土壤和地质条件适合挖掘,挖掘挺进速度较快,同时便于向上突破救人。 7.医疗辅助。由于到场救人较晚,营救被困人员时,一定要配合采取医疗辅助手段,延长被困者的生命,争取更长的营救时间。在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士资格考试的数据分析试题及答案
- 执业医师考试在线辅导课堂试题及答案
- 护理创新思维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 反思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的复习方法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学习方法及试题及答案总结
- 行政法学考试高频试题与答案
- 行政管理的公共事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 深度剖析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执业护士评估与反馈考题及答案2025
- 行政法学课程设计与实施试题及答案
- DB32 4181-2021 行政执法案卷制作及评查规范
- 桩侧摩阻力ppt(图文丰富共28)
- 幕墙材料运输方案
- 项目经理年度考核评价表
- 9E燃机系统培训演3.25
- 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 起重信号工、司索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带答案
- 废旧塑料回收再生资源利用项目建议书
- 玻璃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培训
- 无砟轨道底座板首件施工总结(最新)
- 作文纸模板带字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