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行政的几点探讨.doc_第1页
关于优化行政的几点探讨.doc_第2页
关于优化行政的几点探讨.doc_第3页
关于优化行政的几点探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优化行政的几点探讨 钟佳奇(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专业)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我国政府管理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要求我们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方法技术上也随之改革变化。本文在对我国行政面临的问题和现状的基础上,对行政管理模式技术和方法改变的几个点进行了归纳和概述,分析了这些变化的优点及对改变现状的积极意义。关键词:中国行政改革,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电子政府,行政道德,自律和他律建设服务型政府在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下,人们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行政管理视为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管制,认为整个管理体系就必须以管理者即政府为中心,社会、企业和公众都管理对象。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经历了几次行政改革,关于建立什么样的政府的问题成了一个引人思考的话题。在1998年,以“机构改革”为名义的一场行政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行政学界以及政治学界的学者们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概念。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要求摈弃传统观念,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角色定位为服务者而非仅仅是一个管理者。社会,企业和公众的意愿要求是政府管理的出发点;社会、企业和公众既是管理对象,又是服务对象,是政府行政运行的中心,是舞台的主角,而政府则要转变为一个具有高度权威的公共行政服务组织。刘熙瑞教授在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一文中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而构建服务型政府观念的转变必须先行。第一,变全能行政观念为有限行政观念。全能政府又叫万能政府或者无限政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包揽一切社会实物,垄断一切社会权力,独占一切社会资源,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重合为一,高度集权,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扮演了太多的角色,彷佛足球场上他既是裁判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裁判员,巡边员,还是场上双方球队的队长、球员和守门员。政府职能应该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原有的“包揽一切”转换到只做“市场不能做的事情”,弥补市场的不足。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综合并用,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有效的把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强有力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那些社会自主管理的领域,那些靠社会中介组织和市场能够自动调节好的领域,政府就没有插手的必要;而那些市场无力调节或调节不好的领域才是政府主要的用武之地,需要政府的强有力的干预和控制调配。第二,变强制行政观念为引导行政观念,由权力行政转变为民主行政。在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下,政府有强烈的强制行政倾向,行政权力是凌驾于一般公民权力之上的,行政权力支配一切。而服务型政府则要求政府行政行使职权时要以引导为主,强调民主行政。政府行政必须顺势而为,政府的政策必须合乎社会目的,合乎公众的普遍性价值偏好,任何时候政府不能把自认为好的政策强行推向社会。第三,由人治行政向法制行政转变。人治行政按照上级领导的意志来行使政府的职权,人治行政从根本上违反了平等公平的准则,导致理性行政行为的退化和变质,也是行政权力异化并滋生腐败的根本原因之一。伴随着依法治国法制建设的展开和深入,依法行政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的特征之一,政府只有依法对社会进行管理不逾越法律的界限,才能真正的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服务型政府。第四,必须破除官本位意识,强调责任行政。我国的官本位思想除了官僚制的副作用之外,主要是我国没有民主传统和以官为本的思想所造成的。孟子在两千年以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危害,因此他提出“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要求破除官本位思想,加强服务意识,由免责行政转向责任行政。即当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管理社会事务时相应的必须承担公共责任。这种责任可以是行政责任,政治责任,也可以是法律责任。责任行政的基本要求包括:行政机关的每一个人,无论是职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工作性质如何,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构建电子政府,发展电子政务公共行政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公共行政的保密性以及公共行政机构在社会中的独立性,强大的地位使得公民与公共行政机构的距离越来越大,政府与公众之间的隔膜加大了, 构建电子政府还可以使政府机关借助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建立政府组织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广泛的沟通网络,这种沟通网络打破了时空和行政组织部门、层级的限制,及时传达政府的方针、政策,扩大公众的民主参与程度。电子政府的积极意义还在于有利于变暗箱行政为透明行政。在一定意义上讲,传统政府管理模式是一种全能型行政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政府行政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人们对政府行政的法律政策依据、行政的法定程序以及行政结果等相关情况知之甚少。政府政务的电子化公开化有利于:一,政府能够及时通过各种媒体为公众所知,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其二,确保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人的信息获取权,使他们能够了解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信息,并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监督政府施政。益密切相关的政策信息,并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监督政府施政。从而有利于公共服务效率的提高和服务意识的加强。加强行政工作人员的道德建设和道德自主性提高行政效率和改善行政作风,首先应该强调对行政工作人员的道德建设。我国社会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行政环境复杂多样,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各方面的诱惑力很大,市场机制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又会自发地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人们价值取向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日益增加,在客观上又为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提供了渗透机会,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受到冲击和挑战。商品交换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属性,但这种交换原则的泛化,容易污染党内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腐蚀某些意志薄弱者的灵魂,滋生和助长权钱交易、行贿受贿、买官卖官、徇私枉法等腐败行为。市场竞争和物欲驱动,易使某些地方、行业、部门和个人见利忘义,淡化乃至忘却大局意识和集体观念,滋长无政府主义、地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歪风邪气。因此当前我国的行政道德建设已经显得尤为重要。行政人员的道德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而其他的任何一种职业道德,就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来而言,都不及行政人员道德来的直接而明显,广泛而深刻,久远而恒新。行政人员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其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所承担的公共职责的实现程度及其在社会上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的高低。行政人员道德修养的途径有两条,即自律和他律。行政道德自律是指行政人员按照行政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在道德素养诸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练,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达到的道德水平。古代薛文清公从政名言中就说道:“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我们的行政人员必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和自律能力,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唯其如此,方能正确使用国家权力,造福百姓,服务人民。他律是行政人员道德修养的又一基本途径。来自外部环境的道德约束力,即他律。行政人员的道德自我修养是一个内外结合的提高过程,在长期实践中接受外来的教育,指导,熏陶和影响,是可以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的。因此对于那些不具备自律能力或者自律能力不强的人,要加强有权威的监督制约机制,我国当前的行政道德建设尤其要强化纪律的监督和规范。同时在强调纪律的外在监督的同时,我们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抹杀了行政人员的自主性,要始终坚持内因是根本。在整个20世纪,官僚制显示了它非常成功的一面,强调效率和科学使他以组织的形式把“法的精神”“结构化”来看,实现了对人的行为的全面控制,外部的科层结构机制使人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和自主性。进入组织的人开始成为工具,发挥着工具性的作用,变成了整个庞大组织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和零部件。而我们说强调行政人员的道德建设绝对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的他律而要更多的去强化行政人员内部的自律,自律就离不开我们所说的个体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张康之教授曾经在他的文章中说到:行政伦理研究要求用行政人员的道德自主性来矫正行政体系运行中的控制导向、机械性、被动性等问题,去防止公共行政对社会要求的“回应性”不足、官僚主义等等问题。人只有拥有道德意志才会拥有行为的自主性,失去了道德意志,在社会生活中就只能根据外在的准则和在“结构化”的体系支配下去开展活动,因而也就失去了自主性。足以见的在张康之教授眼中行政人员道德意志和自主性的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强调行政人员的自身道德建设要从两手开始抓,哪一手都不可以放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