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小结与测评.docx_第1页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小结与测评.docx_第2页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小结与测评.docx_第3页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小结与测评.docx_第4页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小结与测评.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小结与测评 人民版必修3一、科技成就时期发展历程从先秦到秦汉奠基发展(1)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和石氏星表等科技成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计算法(2)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科技论著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繁荣外传(1)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2)唐代造纸术西传,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3)宋代: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完成和西传(4)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编制授时历;王祯的农书明清总结落伍(1)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2)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二、文学艺术时期发展历程先秦秦汉奠基发展(1)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2)文学:春秋末年,我国古代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楚辞创作并盛行;汉代的综合文体汉赋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全面繁荣(1)文学:隋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宋代,文学成就主要是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元代,元曲繁盛,成为兴起的新诗体(2)书法: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唐宋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3)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4)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走向成熟明清承古萌新(1)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绘画:明清时期,文人画代表作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3)“国粹”京剧: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班兼收昆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人名)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其中“书”的材质应为( )A龟甲兽骨 B丝帛C竹木简 D植物纤维纸解析:选C 庄子天下篇是战国时期的著作,龟甲兽骨是殷商时期的,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书”的材质是丝帛、竹木简,竹木简笨重,而丝帛轻,又从材料“其书五车”可以判断是竹木简,故B项错误,C项正确;植物纤维纸出现在西汉时期,故D项错误。2“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关。”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乙都正确C甲错误,乙正确 D甲、乙都错误解析:选B 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杰出代表,由于腐朽的封建制度、传统的小农经济的阻碍等,四大发明并未在古代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四大发明传入西方后,促进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有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环境的差异,故甲、乙的观点均正确,故选B项。3“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的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火药在军事战争上广泛使用B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C戏曲艺术此时已被推向成熟D小说创作数量繁多、蓬勃发展解析:选B 宋代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4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道:“中国和它的西方邻国以及南方邻国之间的交往和反应,要比一向所认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这是中国与世隔绝的真正涵义。”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 )A辉煌灿烂,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B具有明显的独创性C未受到外来科技的影响D卓越非凡,鹤立鸡群解析:选B 由材料信息“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可以看出材料主旨即在强调古代中国科技的独创性,B项符合题意。5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解析:选B 本题材料“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反映了诗经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因此选B项。6她是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她”是( )A北方民歌 B骚体C宋词 D明清小说解析:选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指宋词。7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 )离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A BC D解析:选C 离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市民的文化心理需求,因此排除。西汉的赋气势磅礴,反映了西汉社会经济繁荣、国家统一的时代特征;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繁荣时期,符合题意。答案为C项。8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清明上河图 诗赋 元曲 小说A BC D解析:选D 注意题干要求的时间是“北宋到明清”,特点是“市民文化”。 诗赋的流行时代是汉唐,并且不是适应市民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排除含有的选项。9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解析:选D 明清小说的出现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体现了市民阶层的需要,“自豪感”说法有误,答案选D项。10传统的中国人物画并不标榜个人主义,个人的特征,描绘的再真实,哪怕是如何英伟、如何娇俏的人物,也只能是肖像,其意义仅限于为后人追思和供奉的对象,因此,传统中国人物画不是个别人物的写真,而是画中人物所代表的整个社会阶层的诠释。由此可知( )A古代中国的人物画忽视人物个性表达B古代中国没有个体人物的绘画作品C中国古代的肖像画主要用于祭祀祖先D中国古代画家并不擅长创作人物画解析:选A 根据材料“传统中国人物画不是个别人物的写真,而是画中人物所代表的整个社会阶层的诠释”可知,传统中国的人物画是对整个社会阶层的描绘,而忽视人物个性表达。11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社会蕴涵着深刻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从而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红楼梦最具代表性,故选C项。12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解析:选C 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壮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小说创作繁荣起来。题目材料反映了小说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小说传播宗教的内容,也没有反映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A、B、D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以往各代。仅全唐诗所录就有两千三百多人,近五万首诗。唐诗内容的广泛也是空前的。它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也有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色的画面。在艺术上,唐诗也达到高度成熟的境地。除李白和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其他如陈子昂、孟浩然、王维、高适、白居易、韩愈、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人,也都各自具有独创的风格,在诗歌史上形成了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使我国文学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二材料二 明清时代,是白话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岁月。此时的白话小说不仅数量浩繁,而且以其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在数千年中国文学殿堂中占据有很重要的位置。通俗小说能够成为文学的主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崛起经过一个文学的启蒙、继而诞生启蒙文学的艰苦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产生了新的城市阶级。阶级使社会群体重新划分,群体的价值意识也必然出现不可逆转的整合。摘编自于平明清小说外围论(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诗歌艺术成就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唐代诗歌艺术成就斐然的主要因素。(6分)(2)据材料二回答,明清小说有何特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9分)(3)根据以上材料,概述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5分)解析:第(1)问和第(2)问中的“特点”从材料一、二中分别概括即可;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唐代诗歌艺术和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第(3)问,根据前两问中关于“原因”的分析,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进行概括。答案:(1)特点:诗人和作品众多,内容广泛,创作艺术高度成熟,风格多样、百花争艳,空前繁荣。因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选官制度的促进和教育的发展等。(2)特点: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数量浩繁;深受读者喜爱;崛起过程艰难。原因: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3)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经济的发展为文学的繁荣提供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文学发展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14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材料三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材料四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马克壵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8分)(2)据材料三,概括宋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6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的文化现象。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紧扣两则材料,从两则材料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第二小问,要注意题干“积极影响”要求,避免答非所问,结合所学知识,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要注意紧扣材料三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第二小问,重点注意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人对文学艺术的不断创新”等角度展开认识。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