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TD-LTE网络优化KPI问题与优化.ppt_第1页
华为TD-LTE网络优化KPI问题与优化.ppt_第2页
华为TD-LTE网络优化KPI问题与优化.ppt_第3页
华为TD-LTE网络优化KPI问题与优化.ppt_第4页
华为TD-LTE网络优化KPI问题与优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 1,第1章 接入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2章 切换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3章 掉话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4章相关工具和信息获取方式,page 2,第1章 接入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1节 接入流程及问题表现 第2节 问题定位、解决方法 第3节 交付件,接入流程,page 3,接入流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随机接入 rrc连接建立 鉴权 e-rab建立 接入问题的主要表现也体现在这四个步骤上。,随机接入失败,page 4,随机接入失败的常见原因 enb侧参数配置问题 ue侧参数配置问题 信道环境影响 核心网侧配置问题 备注:由于随机接入是l2的过程,在enb侧没有明显的特征表现,需要结合ue侧的log来进行观察与判断,rrc连接建立失败,page 5,rrc连接建立的话统统计 【a点】 指标l.rrc.connreq.att加1,不统计重发的次数 【c点】 指标l.rrc.connreq.succ加1,不统计重发的次数 rrc建立连接失败在enb侧的表现如下: rrc_connection_cmp没有收到 enb回复rrc_connection_reject,鉴权流程失败,page 6,这里所说的鉴权流程指的是在s1口上,enb发起ue_initial_message到收到核心网侧发送的initial_ue_context_setup_req这之间的所有流程交互: 该流程存在问题导致接入失败的几个现象 ue与核心网直传消息空口交互丢失(enb侧来看是对应的上行直传消息没有收到) 核心网直接发送释放命令 核心网不响应或者响应过慢,e-rab建立失败,page 7,e-rab建立的话统统计 【a点】 如图中a点所示,当enodeb收到来自mme的e-rab setup request或者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时e-rab建立尝试次数累加 【b点】 如图中b点所示,当enodeb收到来自mme的e-rab setup response或者initial context setup response消息时e-rab建立成功次数累加 e-rab建立失败在空口信令的表现 空口安全交互,ue回复fail 空口安全交互,ue未回复cmp 空口drb建立重配,ue未回复cmp 空口ue能力查询,ue未回复,e-rab建立失败(续),page 8,e-rab建立失败s1口信令表现(空口信令交互正常) 核心网异常 无线资源申请失败 gtpu资源申请失败,page 9,第1章 接入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1节 接入流程及问题表现 第2节 问题定位、解决方法 第3节 交付件,接入失败问题定位规定动作,page 10,问题定位:第一板斧,page 11,话统分析 通过话统分析可以区分rrc建立失败或者e-rab建立失败的top小区和统计top时间段 通过话统分析可以区分rrc建立失败是因为空口原因导致还是由于小区资源问题导致。 通过话统分析可以统计e-rab建立过程,由于空口安全交互,ue回复fail导致建立失败的次数,该现象为ue和核心网交互失败导致,需要联合ue和cn共同定位。,问题定位:第二板斧,page 12,chr日志分析 通过chr日志分析可以获取rrc建立失败或者是e-rab建立失败的top用户的tmsi。,问题定位:第三板斧,page 13,跟踪 标口跟踪:通过话统统计出top小区和top时间段后,在对应的小区和时间段开启标口跟踪,查看接入流程走到哪一步失败。 ifts跟踪:在对应的小区和时间段开启ifts跟踪,确认接入失败用户的链路质量状况。 启动单用户全网跟踪:通过top用户的tmsi在核心网侧获取其imsi,然后启动该用户的全网跟踪。,问题解决方法,page 14,传输及核心网问题 从跟踪分析流程,如果属于核心网问题,需要联合核心网侧人员共同定位解决 eran侧异常 空口异常:上行受限、下行受限、覆盖空洞、干扰过大 基站异常:一般属于产品问题,需要相关产品日志进行分析定位 ue侧问题 如果统计显示一直是某个用户接入有问题,而该小区其他用户一直正常,该终端异常的可能性较大,需要通过获取的imsi信息回溯,实地复现定位解决。,问题解决方法:上下行不平衡和覆盖空洞,page 15,无论是上下行不平衡还是覆盖空洞,均表现为链路质量较差 上行链路较差的表现就是rb缩到最小,上行mcs选择0阶,phr已经在0db以下,而且上行bler较大不收敛,crc校验解错的概率较高。 下行链路较差的表现为ue上报cqi较差或者网络侧harq收到大量来自ue侧反馈的dtx和nack 上行受限指的是上行较差而下行还可以;下行受限指的是上行还可以而下行较差;覆盖空洞指的是上下行链路均已较差。,page 15,上行受限:,下行受限:,问题解决方法:上下行不平衡和覆盖空洞,page 16,对于上行受限可采用如下办法解决: 增加基站,减小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增加塔放,增加上行信号补偿 减小导频功率,减小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增加天线数,增强上行信号增益 对于下行受限可采用如下办法解决: 增加基站,减小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增大导频功率,增加下行小区覆盖距离 天线拉远,增强边缘覆盖 对于覆盖空洞 增加基站,增强覆盖。,page 17,第1章 接入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1节 接入流程及问题表现 第2节 问题定位、解决方法 第3节 交付件,接入问题交付件,page 18,问题小区、基站的mml配置文件,基站地理分布图 问题小区、基站的chr日志及一件式日志 问题小区、基站的ifts跟踪和标口数据 问题top用户的全网跟踪(如果可以执行) 全网话统数据 rrc建立必须导出的话统项: l.rrc.setupfail.resfail l.rrc.setupfail.noreply e-rab建立必须导出的话统项: l.securmode.s1.rx l.securmode.cmd l.securmode.cmp l.securmode.fail,page 19,第1章 接入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2章 切换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3章 掉话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4章相关工具和信息获取方式,page 20,第2章 切换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1节 切换流程及问题表现 第2节 问题定位、解决方法 第3节 交付件,切换原理及信令流程,page 21,切换的过程就是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与网络连接交互发生变化的过程: lte系统的整个切换过程完全由网络侧(enb)控制,所以enb需要监测ue所处的无线质量环境,这个过程是通过enb下发测量控制让ue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上报测量报告来实现的: 触发:当前我司enb是采用a3事件触发同频切换,通过a2、a4事件来触发异频切换 切换:enb下发切换命令给ue,ue收到切换命令后,中断与源小区的交互,按命令切换到目标小区,切换失败,page 22,判断是否切换,通常以信令为判断依据,在终端侧,以发出触发切换的测量报告为开始,以切换完成消息为结束; 切换成功时,从ue侧观察表现为ue从一个源小区到一个新的小区(可从pci变化来观察)进行正常业务交互;,q1:测量报告丢失现象,ue侧发出测量报告后,但没有收到切换命令,在ue侧和enb的现象分别如下:,ue侧信令,enb侧信令,切换失败,page 23,q2:切换命令丢失现象:,ue侧发出测量报告后,enb收到测量报告,并下发切换命令,但ue侧没有收到; ue侧看到的现象与切换测量报告丢失一样;从enb侧看,则是收到测量报告下发切换命令后,在目标小区没有收到切换完成消息;,q3:目标小区接入失败现象:,ue侧发出测量报告后,enb收到测量报告,并下发切换命令,ue收到切换命令后,在目标小区发起接入,但目标侧没有收到切换完成消息,在ue侧和enb的现象分别如下:,ue侧收到切换命令并向目标侧回复了 rrc ref cmp,网络侧目标小区没有收到切换完成信令,网络侧源小区已下发切换命令,ue侧信令,enb侧信令,page 24,第2章 切换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1节 切换流程及问题表现 第2节 问题定位、解决方法 第3节 交付件,切换问题定位规定动作,page 25,设备状态检查 查询基站、小区告警,保证没有与切换相关的严重告警(如x2配置链路断开、rru告警等) 检查测试终端是否能正常使用,是否支持异频、异系统重选、切换功能 参数核查 确认切换开关状态 确认邻区配置,确认邻区关系、x2接口配置、传输配置 确认切换参数,比如切换门限,幅度迟滞,时间迟滞等 确认是否存在pci冲突告警 切换失败top站邻区漏配检查 地理位置、网络规划角度,确认是否邻区漏配,并实施相应操作,切换问题的定位、解决方法,page 26,top1:邻区漏配核查:,从网络侧跟踪uu口和终端侧uu口跟踪结合判断: 网络侧:同一用户(call id)连续上报测量报告但没有下发切换命令,检查x2或s1跟踪中分别也没有handover requst及s1ap_handover_required,则很可能是漏配的小区(通过查询配置确认); 终端侧:随着ue移动服务小区rsrp越来越差,sinr越来越差,而邻区rsrp越来越好,上报测量报告,没有收到切换命令;,ue侧:发测量报告,但收不到切换命令,enodeb侧:收到测量报告,但不发起切换(x2口没有切换请求,空口没有下发切换命令),切换问题的定位、解决方法,page 27,top2:切换不及时:,当邻区无线质量满足切换门限时,服务小区的rsrp突然陡降:,enodeb侧表现为下发切换命令后收不到切换完成消息,或者连测量报告也收不到,修改服务小区与邻区的偏置cellindividualoffset来提前切换 修改服务小区的延迟触发时间intrafreqhoa3timetotrig来提前切换(建议配置为40ms到200ms之间的一个值,如80ms) 调整切换门限参数intrafreqhoa3hyst、 intrafreqhoa3offset来提前切换(此操作用得很少),切换问题的定位、解决方法,page 28,top2:弱覆盖:,从终端侧判断: 当邻区无线质量满足切换门限时,服务小区和邻区的rsrp都十分弱; 从网络侧判断: 从网络侧跟踪的uu口消息中,触发切换的a3测量报告记录的源小区、目标小区rsrp都很低,当测量报告中携带的服务小区rsrp值小于-110dbm时,可以认为处于信号质量微弱的区域,此时容易出现切换失败,需要调整覆盖; 弱覆盖的解决方法: 调整天线方向角、倾角:当下行先受限时,可以通过调整天线(如减小下倾角)补充远点的下行覆盖; 增加塔放、基站:当上行先受限时,可以通过增加塔放、增加小区(基站或接远rru)的方式增强上行覆盖;,enodeb侧表现为下发切换命令后收不到切换完成消息,或者连测量报告也收不到,ue侧信令表现为收到切换命刚发出切换完成消息后即发起rrc重建,或者收不到切换命令,切换问题的定位、解决方法,page 29,top3:乒乓切换:,路测发现出现乒乓切换,pci174,乒乓切换的解决方法 相对调整两小区的cio值,抵制乒乓切换; 当前默认使用同频切换门限为2db,从前面整理出来的乒乓区域rsrp相对值来看,最大rsrp差距为4db,所以设置cio为-3db,可以防止乒乓;,设置cio后,不再发生乒乓切换,切换问题的定位、解决方法,page 30,top3:干扰,干扰的表现 在rsrp比较好的情况下,吞吐率不如预期、容易出现切换失败甚至掉话等多种现象; 干扰的解决方法 找出干扰原因,去除干扰源,网络侧跟踪到的rb rssi明显比其它rb高,ue上报的子带cqi比其它子带明显小很多,page 31,第2章 切换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1节 切换流程及问题表现 第2节 问题定位、解决方法 第3节 交付件,切换问题交付件,page 32,问题小区、基站的mml配置文件 问题小区、基站的chr日志 问题小区、基站的标口消息跟踪(大于8小时)数据 全网话统数据 路测时,使用华为ue,记录probe数据,及网络侧对此ue的单用户跟踪数据(初次的网络侧单用户跟踪只记录标准接口信令,后续根据后方分析反馈,按要求记录其它数据),page 33,第1章 接入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2章 切换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3章 掉话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4章相关工具和信息获取方式,page 34,第3章 掉话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1节 掉话流程及问题表现 第2节 问题定位、解决方法,lte网络掉话定义,page 35,话统掉话定义 当enodeb收到来自mme的e-rab release command( ue context release command)消息,或enodeb向mme发送e-rab release indication( ue context release request )消息,且释放原因不为“normal release”,“user inactivity”,“partial handover”,“handover triggered”,“successful-handover”,“cs-fallback-triggered”时统计该指标。如果e-rab release command消息中要求同时释放多个e-rab,则相应指标按各个业务的qci分别进行累加。,page 36,第3章 掉话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1节 掉话流程及问题表现 第2节 问题定位、解决方法,掉话排查基本步骤,page 37,首先需要在话统侧获取全网的掉话率指标以及趋势,掉话率趋势分析至少需要12周左右的数据,如果全网掉话率指标突然偏高,一般执行步骤: 是否全网问题: 对mme及enb侧进行告警排查(传输,设备等告警)、观察期间是否实施版本升级 是否存在top小区: 小区级的掉话率指标和掉话绝对次数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优先分析掉话绝对次数多而且掉话率高的top小区 对top小区进行参数核查、告警检查等 对引起掉话的top原因进行定位分析 若是共性问题,将优化结果复制到全网,掉话问题定位、解决方法,page 38,top1:参数对比 随机抽取部分站点的脚本与基线参数进行核对,对不一致的参数进行分析; top2:告警核查 是否存在传输告警:观察s1传输是否出现问题; 是否存在设备告警:观察enb侧是否存在告警; 检查系统是否升级、打补丁等动作; top3:top小区筛查 将小区级的掉话率指标和掉话绝对次数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优先分析掉话绝对次数多且掉话率高的top小区; 通常取每天掉话率高于平均指标的top5小区进行分析,确定掉话的主要原因;,top小区分析流程,page 39,获取小区级话统的掉话率指标及趋势,掉话率趋势分析至少12周左右的数据: 如果小区的掉话率指标突然偏高,需要检查enb侧是否存在该小区相关的告警信息,检测该小区所属enb的告警,确认该小区是否出现故障等信息; 常见的告警如rru相关的告警,通道相关的告警,传输相关的告警,基带板相关的告警等; 分析chr数据,获取导致掉话的各种原因的比例,按照比例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定位,并对各top原因进行分析处理; 判断是否存在om操作导致的站点复位,重启等导致的掉话; 检测是否有top用户存在,如果有,需要对top用户的log进行详细分析; 如果无法通过chr数据定位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抓取该top小区内enb侧的ifts跟踪; 如果无法进一步深入分析,在需要使用测试终端进行复现,并抓取ue侧的log及内部打印信息进一步定位;,chr原因统计,page 40,取每天的top5站点通过insightsharp对chr数据进行分析,找到影响每个top小区掉话率的主要原因:,chr常见释放原因,page 41,top用户排查,page 42,top用户的确定 top用户的判断主要是依据终端接入时上报的tmsi进行判定,华为核心网tmsi分配的机制是对于同一个imsi用户,tmsi的右起第5位进行随机赋值,即某用户的tmsi中只有*指示的8bits位置发生变化,就是同一个用户,c0 6* 00 05; tmsi可以通过chr数据分析获取:,top用户log分析,page 43,step1:分析是否存在同频邻小区漏配或者错配导致的掉话; step2:分析是否存在弱覆盖导致的掉话; step3:分析是否由于切换来不及导致的掉话; step4:分析是否导频污染引起的掉话: step5:分析是否存在上行干扰导致的掉话: 如果掉话原因不是步骤15所述的原因,则很有可能是非rf原因导致的掉话,需要结合ifts信息进一步定位; 如果是异常导致的掉话,则需要结合一键式日志、tti跟踪等信息进行异常定位。,top用户隔离定位,page 44,输入数据 enb ifts跟踪 ue tti跟踪 ue侧路测log enb表口log 一键式日志 chr日志,top用户掉话分析四步曲,page 45,step1:标口流程分析谁主动发起释放 enb主动发起释放 enb主动向核心网发起释放请求,收到核心网下发的释放命令后释放用户rrcconnrel、并向核心网反馈释放完成 核心网主动发起释放 enb收到核心网下发的释放命令,释放用户rrcconnrel、并向核心网反馈释放完成 step2:通过s1释放请求/命令中的释放原因值隔离掉话原因 无线侧原因触发释放 传输原因触发释放 nas原因触发释放 协议原因触发释放 其他混合原因触发释放 step3:chr分析详细释放原因 step4:复现问题抓取ifts跟踪、ue侧log,深度定位掉话根因,page 46,第1章 接入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2章 切换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3章 掉话问题定位优化方法 第4章相关工具和信息获取方式,相关工具的使用及信息的获取,page 47,消息跟踪工具:,enb侧信息跟踪软件lmt界面,华为ue侧信息跟踪软件probe界面,相关工具的使用及信息的获取,page 48,数据分析工具,华为ue跟踪数据分析软件probe,enb跟踪数据分析软件trace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