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过程】一、 导入:通过欣赏王家卫的经典怀旧电影花样年华一起来感受一个时代的气息,请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衣食住行,并以此推断反映的什么时代?生:20世纪20年代之后(近代)一、服饰文化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物质生活上的变化尤其显著,最具典型性的就是服饰文化。下面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请看黑板上的表格,第一组是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第二组是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第三组是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至今。分别找出所在阶段的代表性服饰、阶段特征和变化原因。学生分四人或八人小组(实际情况依班级座位排列方法为准)进行讨论。讨论五分钟后由推选出的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不完善的地方由其它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最聪明,总结得最完整。每小组满分为三十分,表格中一空十分。每一小组在总结的同时,课件随之跟进,播放该阶段的代表性服饰、阶段特征和变化原因。二、饮食文化师:同学们,你们如果在大餐馆吃饭,喜欢点什么菜吃?生自由回答,引出四大菜系。()四大菜系的形成及形成原因:师介绍四大菜系的特点,并播放相关图片,由学生总结出四大菜系形成的原因()西餐传入中国西餐何时传入中国?(19世纪40年代)西餐何时成为时尚,逐渐传入内地?(19世纪70、80年代)播放西餐图片。三、居住文化中国传统住宅的典型:四合院中国居室建筑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北京四合院布局设备的欧化;上海石库门布局上采取欧式横向联列、高度密集的模式,内部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播放相关图片。四、习俗风尚的变化1完成以下表格: 旧习 改变婚姻包办 婚姻自由 旧式丧礼 新式丧礼 男子留辫 剪辫易服 女子裹足 迫令放足 迷信活动 破除迷信学生完成表格的同时老师播放图片进行适当讲解。2总结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剧变。五、课堂小结: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在每一个阶段曾出现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和这一时期的时代大背景密切相关,也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状况的直接反映。六、课后练习1“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 B. 辛亥革命后 C. 新中国建立后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 中国近代女子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是 ( ) A旗袍 B. 连衣裙 C. 上衣下裙 D. 长袍 3. 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 .倡导婚姻自由.易服废止缠足.全盘西化.反清革命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问题1、近现代男女服饰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呈现出哪些阶段性特征? 1、近代男女服饰的变化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展示)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观看视频与图片展示)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思考:为什么西式服装能够被国人接受并得以流行?(1)从穿的角度:适体、潇洒(2)从社会转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3)从社会思潮:民国初年崇洋风气的产物。补充:中山装的思想和政治含义作为中国新的民族服装。孙中山阐述该服装的思想和政治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即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一个在内侧)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还有监察权在领口(纽扣)和内侧(口袋),以彰显监察权的人民监督作用);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2、现代男女服饰的变化(1)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前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图片展示)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图片展示)这一时期阶段特征为:由于政治上的影响,式样、颜色单调,具有明显的政治生活的烙印。思考:为什么会呈现出这些特征?政治因素:政治运动频繁;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低;思想因素:封闭保守。(2)改革开放以来。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图片展示)思考:改革开放后服饰充分展示个性特点的原因是什么?政治因素: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因素: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思想因素:思想开放; 与世界服饰的交流促进。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并且引导学生归纳出近代服饰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即近代、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教师用课件出示各个阶段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叫学生归纳出每一阶段服饰的特点。教师适当点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 除了服饰外,饮食和居住文化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问题2、四大菜系是哪些?(课件展示四大菜系的相关图片)四大菜系 代表区域 口味特点 鲁菜 山东(济南、胶州) 清香、鲜嫩、味纯 粤菜 广州、潮州等地 鲜、嫩、爽、滑 川菜 四川(成都、重庆) 味浓、重辣 淮扬菜 扬州、淮河流域一带 清淡、味甜 师生活动:教师向学生了解当地人的饮食习惯、特色小吃,从而引出由于受历史、文化、环境、气候、资源、习惯等的影响,各地饮食习惯不同。然后让学生回答出我国的四大菜系,教师课件出示四大菜系及其主要特点,然后出示四大菜系的招牌菜让学生指出分别属于哪一菜系。问题3、西餐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哪些影响?(1)西餐传入的时间和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2)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件出示一些相关图片)思考:中西餐饮食文化有什么区别?区别: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师生活动:教师用课件展示吃西餐的图片后设问,第一问由学生集体回答,第二问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点拨。三、居室建筑的演进问题4、简述我国近现代居室建筑的演进情况。中国居室建筑的演进: 新 式 住 宅 (“新村”、“花园”、“别墅”、“公寓”) 中 西 合 璧(上海里弄) 传 统 建 筑(北京四合院 ) 除了房屋外观变化外,内部的家具陈设也发生了变化。如沙发、茶几、穿衣镜、写字台、座钟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掌握近代居室建筑的演变。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并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回答,教师用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教师再出示家具陈设的图片,指出受西方居住理念的影响,中国的家具陈设也发生了变化。近现代在物质生活发生变化同时,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特征四、习俗风尚的变革问题5、推动社会习俗风尚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社会习俗风尚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1、重大推动事件: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2、变革表现:婚姻自由、火葬、女子放足且可以接受教育并走出家庭、破除迷信等。(1)婚姻风俗的变迁:古代社会:缔结婚约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近代:新潮男女,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2)丧葬礼节的变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简,出现西式葬礼,城市出现殡仪馆和公墓,更多农村仍然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殡葬由土葬向火葬改革。(3)其他风俗的变迁民国: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官方实施公历,点头鞠躬代替跪拜作楫,握手成常礼。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后,学生根据教材回答第一问。教师出示习俗变化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习俗变化的表现。特别指出习俗风尚的变迁,体现的是人们追求进步、文明的表现。问题6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习俗风尚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外因: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入和冲击;内因:(1)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2)人民思想观念的逐渐改变;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3)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讨论,由于在讲解服饰时已经归纳了每一阶段变化的原因,学生已经能够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归纳,教师稍加引导学生从内因(政治、经济、思想)和外因方面进行归纳。 目标检测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C )A西装 B长袍马褂 C旗袍 D中山装2、下列属于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的影响是 ( C )对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A B C D 3、“四合院”一般是哪一地区的典型民居 ( B )A. 上海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两广地区4、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 D )A男子流行中山装,女子则以旗袍为日常着装 B. 中西餐并行于世C. 京津地区出现了欧化住宅 D. 男子普遍留长辫、女子大多缠足5、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A )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入和冲击 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人民思想观念的逐渐改变; 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水平的提高。A. B. C. D.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原因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人民思想解放的推动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7、阅读下列材料“我7岁的时候,(一个妇女向普鲁伊特说),我的妈妈给我洗过脚后擦上些明矾,剪去脚趾甲,然后把我的几个脚趾压到脚掌心,用一尺长二寸宽的布裹住,先裹右脚,后裹左脚。过了几个月,除大拇趾外,几个趾头都压在脚心上了妈妈打开裹脚布,擦干脚上流出的浓血。她说,只有把肉去掉,我的脚才能变得娇小可爱每两个星期给我换双新鞋,每次新鞋都比前一双旧鞋小一两分。四个脚趾弯得像死毛毛虫一样,过了两年才达到三寸的模式我的小腿细了,两只脚背拱起,又难看又臭。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请回答 :(1)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哪一个风俗?这一风俗在什么时候被改变?答案提示:女子缠足。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餐厅装修设计施工方案
- 2025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专项训练试卷
- 体育产业体育场馆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 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 2024年咨询工程师复习提分资料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模拟题库讲解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4-2025学年质量员常考点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4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真题参考答案详解
- 计算机一级模拟题库【新题速递】附答案详解
- 2024咨询工程师考试黑钻押题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老年患者MDT诊疗流程的实施策略
-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与实践》课件
- 柜式七氟丙烷操作培训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一章
-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
-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MySQL)》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铁塔监理流程
- 东亚文化视野下的日本语言文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东师范大学
- 2024年08月北京2024年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朋友的古诗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