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如何应对银行业的重新大洗牌.doc_第1页
余丰慧如何应对银行业的重新大洗牌.doc_第2页
余丰慧如何应对银行业的重新大洗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余丰慧 如何应对银行业的重新大洗牌2013年09月06日08:54来源:和讯网作者:余丰慧财经评论员、和讯专栏作者 余丰慧标准普尔3日发布的中国50大银行报告认为,未来2-3年,基建与地方平台出现的大量坏账将给中国银行业的信用评级带来极大压力,个别中小金融机构可能破产,个别区域可能出现风险集中暴露,并由此加速银行机构的商业化整合洗牌(9月4日南方都市报)。从信贷资产风险隐患来看,对银行业构成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4万亿元大投资配套的天量信贷投放风险开始暴露。这些以基建为主的长期贷款正进入到期密集期,许多到期贷款将面临归还本息困难。其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进入密集暴露期。目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高达9.5万亿元,被戏称为永不到期的债务。对银行资产质量构成较大“威胁”。其三,产能过剩带来的信贷风险。煤炭、钢铁、有色、水泥和化工等行业已经出现严重产能过剩。而无论是厂房设备的生产能力过剩,还是库存挤压过剩,最终都表现在贷款资金上。产能过剩如果得不到化解,不良贷款将很快攀升。其四,民间借贷连带的银行信贷风险正在显露。特别是担保公司担保的银行贷款,由于担保公司出现问题,连带银行贷款风险开始暴露。以及银行拆借给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的资金都是风险点。最后,房地产贷款风险。目前,整个房地产贷款13多万亿元,其中按揭贷款占比在80%以上。在目前的高房价下,房地产风险可想而知。从地区看,温州已经出现大量房产价值低于贷款本金现象,贷款者弃房而去的可能性在增大,房贷风险已经凸现出来。这种状况如果蔓延到全国,对银行贷款风险来说将是巨大的。从企业来说,华人首富李嘉诚最近两个月已经大量出售内地和香港房地产,转而投向欧洲。已经预示着房地产泡沫即将破裂,银行大量房贷正面临巨大风险。更加致命的是,资金来源渠道已经大大缩小,吸收存款能力已经严重不足。这将彻底革了银行赖以生存的“命”。目前,资金市场价格存在着事实上的双轨制。商业银行在死守着官方制定的基准利率和浮动幅度,而社会融资价格和渠道都已经基本市场化。造成社会融资价格远远高于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导致银行储蓄存款大量下降和流出,官方利率价格对储户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使得信贷资金严重不足。如果不是理财产品放出一个口子,银行依靠发放理财产品吸引一部分资金,那么,商业银行资金危机已经到来。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都已经出现较大问题,加之,经济周期趋势向下,已经使得商业银行昔日风光不在。虽然上半年上市银行利润仍然畸高,但是,增速正在快速回落,同时,不良贷款却在急速增加。银行业危机正在快速走来。应对即将面临的包括大量坏账甚至倒闭危机,商业银行必须加大内部转型力度和步伐。克服过度依靠存贷利差盈利的经营模式,开辟中间业务收入的新型之路,加大拓展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的力度。但是,仅仅依靠商业银行内部转型还远远不够,必须从宏观全局上进行深层次改革。利率市场化要尽快全面推出。目前,仅剩下存款利率上限这个最后堡垒,而实际上银行大量发售理财产品已经变相提高利率,“上限”已经形同虚设,利率彻底市场化已水到渠成。必须尽快推出金融企业包括商业银行的破产条例,建立银行的退出机制。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透露正在研究银行业退出机制。必须使银行自行承担风险业务和市场行为的后果,否则对银行的行为就没有纪律和市场约束。破产法已经出台许多年,但是,金融企业破产条例却仍在调研研讨之中,应该尽快摆上日程,早日出台。只有建起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金融企业进入和淘汰机制,才能使得金融企业良性循环。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应该着手推出。市场化方向的金融改革,出现银行经常性退出倒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必须保护存款债权人的利益,国际通用做法就是设立存款保险制度。最后,必须对现有商业银行进行较大力度的调整整合。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要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革。交通银行应该彻底商业化、市场化,有必要进行民营化改革。工农中建四大行应进行“名符其实”的改革,防止同质化恶性竞争,即:工行主要负责工商业;农行主要负责农业,定位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上;建行主要服务和支持国家的重点基本建设工程;中行主要触角在海外国际业务上。工农中建四大行按照“名符其实”的改革要求,整合业务,收缩战线,撤并网点,精简人员。给民营资本银行腾出市场,让渡出业务领域。然后,加大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力度和步伐,使得商业银行逐步以民间资本和民营银行为主导,彻底市场化配置金融资源,提高配置效率。作者简介:余丰慧,男,和讯专栏作者,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知名网评人,著名专栏作家,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中央电视台新闻一加一、央广财经、央视网等网站特约评论员,中国产业经济调研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