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08级中文三班 姓名:刘锦 学号:10号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蔡琰五言悲愤诗蔡琰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自幼资质聪明,博学多才,精通音律。一生坎坷的遭遇又使她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苦楚,体味到了女性在这种特殊的历史境遇中所承受的苦难和无奈,为她的以后的创作提供了感性素材,“据后汉书列女传载蔡琰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再加之她作为女性与生俱来的细腻感情、独特视角、以及沦落的身份地位使她的五言悲愤诗忠于史实,情真意切,在我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流传千年,为后世所称道。如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榖云:“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老杜周宗曹七步,瓣香可也及衩裙。” 一、从女性角度对战乱的独特体验 生活于东汉末年战乱时代,蔡琰作为“三曹七子一蔡”中的一员,她的诗歌也同曹操,王粲等人的作品有诸多相同之处,都为“汉末实录,真活史也”。她的五言悲愤诗和曹操的蒿里行、曹植的送应式、王粲的七哀诗一样,反映了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战后人们的流离失所,以及满目荒芜的破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和忧国忧民的情怀。然而蔡琰的特殊生活经历以及作为一个女性的性别差异又使她的作品必然地有别于曹操、王粲等男性作家的作品。她在反映现实时将自己的情感、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对现实的反映显得更真切,深刻、感人至深。当然,这种差别也是有因可循的。一方面,天下大乱,蔡延为乱兵所掳获,沦入匈奴十二年,她成为了战争直接的受害者,卷入了这场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和普通老百姓一样沦落社会下层,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亲眼目睹了战争的血腥、残酷;体味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楚和酸苦。而曹操、王粲等,他们虽然也处于同样的战乱时代或多或少受到战争的影响,然却不似蔡琰这般凄楚流离,也未曾沦落到这般为人所掳的处境,未曾亲身体验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他们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以一个旁观者和凭吊者的身份,从大处着眼,通过对一些历史画面和史实的粗线条勾勒和概括而抒发自己的感情,不似悲愤诗那么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另一方面,蔡琰作为一位女性,带有女性与生俱来的细腻和敏感,从女性独特的视角介入思考问题,审视现实,因此作品情感更富真实性,形象性,新颖性。 表现战争给人民尤其是给妇女带来灾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 从诗经中的周南卷耳君子于役伯兮到汉乐府的饮马长城窟行等,都表现了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处境,然而这些作品历来被人们定格为“思妇诗”,原因在于都主要地单一地表现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相思离别”之苦,妇女始终处于社会以及战争的后方,没有亲历血腥战场的经历,战争带给他们的苦难是间接的。而这首五言悲愤诗则不同。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冬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戮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头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作品一开始就写出了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杀掉忠良之臣、焚烧洛阳而形成的军阀混战的现实,以及诗人在现实中的悲惨遭遇。到了“马边悬男头,马后在妇女”更点明了妇女直接卷入了这场战争的洪流中,作为战胜一方的战利品,于这股洪流中遭受尊严和身体的双重折磨。这可以说是五言悲愤诗在表现题材上的一次飞跃和突破。 在固有的文化传统中,男人即使战死疆场,亦犹壮烈,还可落得“英烈”之美名,也算死得其所;而女人则不同,即使死于战场,又有几人能知? 二、战乱中母爱的悖论式的心理矛盾 母爱,历来被人们称颂,是人间最圣洁、最真挚的感情,流传千年,经久不衰。诗经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式够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从子女的角度写出了“母式夠劳”,“母氏圣善”,抒发了自己“我无令人”的愧疚之情,赞美了母爱的伟大;到了汉乐府中的妇病行从侧面写了一个劳动妇女临终时对孩子难以割舍的深情,从而歌颂了深沉的母爱。然而这种伟大的母爱在蔡琰的笔下却一反常态,充满着无奈、悲苦和沧桑,同时又更显细腻、真切。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如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存亡永乖隔,不忍与至辞。 蔡琰本来出身比较高贵,生长于中原,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沦入匈奴,“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她不得不忍受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双重不适。同时思念父母和家乡的情思也时刻萦绕在她的心头“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当听说有家乡的人来时,常常欢喜不已,于是“迎问其消息”,然而“辄复非乡里”,由希望到失望,满心的希望一次次化为泡影。最后 当“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时,她内心此时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之中。离开匈奴,回归故乡,是她十二年来日日夜夜的企盼和愿望,故乡、父母是她剪不断的情思和牵挂,而且这也是她找回自己尊严和自由的最佳时刻,最好方式。但是“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她为人母对儿子的不舍和牵挂之情此时溢满心头,而且“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这一别或许就是永别,永不得见,到底应该怎么办? 她内心苦苦挣扎,犹豫。“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儿子的声泪俱下的述说更增添了她的痛苦,以至于“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最后她还是狠心隔断了母子血肉相连的纽带,带着无尽的悲戚独自踏上了归程,然而一路归途中,她时时刻刻无不牵挂着自己的孩子,疾驰的车子越走越远的时候,对孩子的牵挂欲加强烈了,以至“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回到家园,满眼破败荒芜,“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不禁又“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魂神飞往哪里呢?定是飞到了胡儿身边,又从一个侧面暗示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和思念。作者通过一唱三叹,反复循环的方式不断地流露出对胡儿的牵挂,然而又不得不离开的艰难处境。 蔡琰第一次以母亲的身份来表现母爱,以吾手写吾心,以吾心抒吾情。站在一个母亲的立场上,敞开自己的心扉向人们倾吐了自己痛苦和无奈,刻画出了在历史风云变幻的时代一个满怀母爱的母亲无法选择而又不得不选择的两难处境和苦楚,她想无私地尽一个母亲的崇高职责,抚养胡儿,却又放不下回归中原的强烈愿望,悖论式的描绘使诗歌具有了无与伦比的艺术张力和荡气回肠的悲剧美,展现出了一个饱经忧患的母亲所承受的心灵创伤,令人肃然起敬而又满怀同情。她这种母爱是反常态的,然而这种发常态又不是她自己所能控制和左右的,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使之然,是那个时代横加于她的。 这种以母亲的立场写出的悖论式的母爱与以往表达母爱的方式是迥然不同的,是以一种“反常态”的母爱表达出了一个母亲灵魂被撕碎的痛楚,这种撕心裂肺的痛楚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同时,由此而折射出的对时代的控诉和不满也是强烈的,显而易见和值得深思的。 三、 战乱时代女子尊严扫地 蔡琰是一个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的战乱时代受凌辱的女子的典型代表。 一方面她被俘虏,沦落于社会的底层,失去了作为人的最起码的尊严,任人谩骂,侮辱;另一方面,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紧紧束缚在她的身上,使得她屈辱而又倍感恐惧和担忧。 当他们被虏获之后“马边县男头,马后载妇女”,在男性中心的社会里,女性本来就地位卑微,是男性的附庸和工具,到了战乱时代,更是变本加厉,雪上加霜,女人只能像物品一样被载来载去。诗中虽未言及诗人被俘,但“马后载妇女”一句就暗示出了诗人自己的不幸遭遇。据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载董卓“尝遣军到阳城,适值二月社,民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尤其是“载其妇女财物”将妇女和财物等同,忽视了其还是一个人,足以看出妇女地位之低下,更别提尊严和自由! 而且“战有骨肉俱,预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在险阻的路途中,回首故乡,悲伤至极,而且随时都有遭毒打和辱骂的可能,“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欲生不可,不由得发问苍天“彼苍者何辜,乃遭此横祸”? 虽然作者很少直接抒发自己的悲情,可是通过洗练的笔墨形象地再现历史事实,作者的感情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进而也显示出妇女地位的低下和生活境遇的悲惨。 然而,此时她不仅仅是遭受来自乱兵的鞭打和训斥,而且还要承受封建纲常带给她的精神压力,如她在骚体悲愤诗中写道“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欲死不能,苟活于人世而又无颜面见人。本来蔡琰的遭遇是迫于无奈的,是社会现实使之然。中国的贞节观念由来已久,女性“三从四德”之类的“妇德”已经内化成了每一个妇女内在的一种意识,社会或者说男性总是用这种符合他们意志的观念要求女性,女性历来只是丈夫及其家庭随意更换的附属品,女性也在有意无意之间用这种无形的牢笼去塑造自己,以满足男性的对她们的要求。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汉代出妻之风盛行,这在乐府诗歌上山采蘼芜、孔雀东南飞中都可见一斑,女子毫无理由被休已经不足为奇,一旦她们的行为违背了这种纲常,社会将指责她们,女性自己也会感到愧疚,恐慌,感觉没有尊严。这种社会风气和文化对女性来说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压力,所以她们经常为自己会不会被休而担忧。其实蔡琰此时就处于这种纲常的压力之下,她死死地盯着自己是一个有过三次婚姻的“不贞”的女子这一点,感到绝望,担忧。 如刘兰芝那样品行端正、能工善织的女子尚且无辜被遣,何况蔡琰经历了三次婚姻,所以她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在当时的社会中也并非没有理由。因此,当她被嫁于董祀之后“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自以为自己已经“流离成卑贱”,所以“常恐复捐弃”。 在森严的封建体制下,女性本来就处于男性的支配之下, 逢于战争时代,这种体制给女性造成的精神伤害就尤其明显和惨烈。她们经常成为男人的附庸,政治的工具,如同落叶般尊严扫地。 五言悲愤诗感情悲愤,情绪激越,气势磅礴,又不乏细腻真切,饱含了蔡琰一生的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 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湖北省黄冈市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兰州工业学院《体育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珠海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沈阳药科大学《有机宝石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2025届初三年级十六模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市级名校2025年中考语文试题人教A版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一次五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 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阿拉伯国家历史与文化常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深信服aES产品技术白皮书-V1.5
- 浙江省金华义乌市稠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独立作业英语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Unit+2+Expressing+yourself+PartB(课件)【知识精研】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互补关系
-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媒体营销(第三版) 课件全套 林海 项目1-6 新媒体营销认知-新媒体营销数据分析
- 广州市房产买卖合同范本
- 开曼群岛公司法2024版中文译本(含2024年修订主要内容)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学概论
- 2023年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招聘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