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公司培训讲座PPT油气场所静电防护.ppt_第1页
油田公司培训讲座PPT油气场所静电防护.ppt_第2页
油田公司培训讲座PPT油气场所静电防护.ppt_第3页
油田公司培训讲座PPT油气场所静电防护.ppt_第4页
油田公司培训讲座PPT油气场所静电防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气场所静电防护,目 录,一、国内外静电事故介绍 二、形成静电危害的条件 三、静电事故主要原因及防护控制措施,静电与雷电灾害严重影响石油、石油化工、石油销售企业的安全生产,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一本油库事故案例汇编中收集了445起油库着火爆炸事故,其中由静电引起的有54起,占12.13%;由雷电引起的有21起,占4.72% 。 “加油站百例事故分析”一书收集了115起加油站事故,其中由静电引起的有23起,占20%;由雷电引起的有5起,占4.35% 。 2002年2月23日至2006年9月11日中国石油23起重大事故中,由静电引起的着火爆炸有6起,占26.08% 。 所以我们必须有效地控制雷电与静电灾害,消除雷电与静电的安全隐患,避免雷电与静电事故发生,确保石油、石油化工、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生产。,1 国内外静电事故态势 日本近30年(19722001)静电事故统计,国内近20年石油、石油化工、石油销售(19852004)139起静电事故统计,2 形成静电危害的条件 产生并积累静电荷、发生静电放电 放电场所有可燃混合气体并达到爆炸极限 静电放电能量大于、等于可燃混合气的最小点火能量,最小点火能量:,液体石油产品,气体最小点火能量,3静电事故的产生原因与防护、控制措施,加油速度过快 油中含水作业 油罐采样、检尺、测温作业 顶部喷溅式注油 过滤器材质(滤芯)起电过高 使用塑料桶装油 油罐不接地 使用绝缘管装油 油罐内有孤立导体、金属突出物 人体静电放电等,3.1防灾原则 杜绝或抑制静电灾害三要素是基本条件。具体措施包括: (1)抑制起电条件,如限制流速、避免油水混合作业等; (2)确保或增加静电泄放能力,如系统接地、增湿、加抗静电剂等; (3)避免高能放电条件,如绝缘导体、金属突出物等; (4)在危险作业区或操作上难以确保上述要求的危险场所,可增设部分防静电措施,包括: 石油静电消除器 石油静电监测器 抗静电型鹤管头 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智能型接地连锁装置 防静电型采样器 防静电工作服、鞋等,3.2防止油品静电危害的措施,接地: 由于油品储运过程管线、过滤器、油罐等都会产生静电,因此,管线、过滤器、油罐等必须接地。,注油管口延伸到底部,预防喷溅产生静电预防油面对注油口的放电,鹤管延伸到底部,装油鹤管应采用防静电专用胶管,并伸至油罐底部 控制流速 油品中含水量在1%至5%范围时,进罐流速不得超过1m/s 油罐:在注入口未浸没前,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当注入口浸没200mm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不应超过7m/s 火车与汽车槽车:鹤管埋没前流速1m/s,鹤管埋没后流速:v d0.5 (汽车) v d0.8(火车) 使用防静电添加剂,浸 入 式 装 油 鹤 管,静置时间 汽车、铁路罐车不得少于2分钟 50m3及以下油罐不得少于3分钟 50-5000m3油罐不得少于10分钟 5000m3以上油罐不得少于30分钟 微孔(30m以下)过滤器距出油口的距离,应留有30s的静电消散时间(一般管线长度应在100m以上) 采用液体静电消除器,采样、测温绳必须是防静电绳,且接地良好,油品采样注意事项 (1) 采样绳必须为防静电采样绳,检测合格方可使用,且不得超过厂家规定的使用期限(一般为三个月)。 (2)采样时,防静电采样绳末端必须接地,禁止防静电采样绳不接地使用。 (3)采样时,不得猛拉快提,上升速度不得大于0.5m/s,下落速度不得大于1m/s。 (4)采样时,必须保证规定的静置时间,严禁进行动态采样测温作业。 (5)使用中如发现采样绳深色纤维脱色、磨损、断裂等异常情况时,不得继续使用。 (6)防静电绳不能作为绝缘物使用,特别是接触带电体。 (7)采样测温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工作鞋,作业前应先泄放人体静电。 (8)雷暴等恶劣天气禁止采样测温作业。,上罐前,操作工手摸静电释放桩释放身体所带静电,操作工沿检尺口槽缓慢下尺,3.3人体静电防护措施: 穿防静电工作鞋和工作服 现场不准脱衣服 作业前应线放掉人体所带的静电,穿防静电工作鞋和工作服,危险爆炸场所应设人体静电消除器,人体静电消除器,人体静电消除器,案例一、某石化公司测温闪爆事故 事故经过: 两操作工在晚间测铁路槽车油温时,由于怀疑温度不准,一名操作工去取手电筒,另一名操作工在槽车栏杆上等待,取回手电筒后,当两名操作工在车顶交接时发生爆炸起火,两名操作工摔到车底受伤。 原因分析: 事故前两名操作工都有静电起电机会,但从现场操作过程和燃痕分析,车上操作工带电放电可能性较大:该操作工手腕表带处烧伤严重,可认为是手表带与槽车口边缘放电,发生了这起事故。当时为喷溅式加油,人在车上时间过长,可能吸附荷电液雾带电并发生了放电。,案例二、永平矿炼厂采样事故 事故经过: 2000年12月12日,该厂一操作工在汽油罐上采样,采样结束后盖采样口时发生了闪爆;2002年2月2日,在采样时也发生了类似事故。 原因分析: 现场检查发现,当日空气湿度约25%rh,采样绳电阻高达1011,采样结束后操作工没有释放人体静电就盖采样口,可认为是带电人体与采样口盖发生了放电。类似事故在国内外已发生多起,事故原因几乎都是人体带电并与周围接地体放电造成的,少数也有静置时间不够造成的。 案例三、给汽车加油时人体放电引燃事故 一汽车司机在加油站加油,卸下油箱盖子握在手里加油,然后脱下套头毛线杉,扔到车里。当加完油重新盖油箱盖子时,发生了火花放电,油箱起火。当时该司机穿普通绝缘鞋。,3.4具体的防范措施 生产装置 (1)进出生产装置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2)操作人员穿防静电着装; (3)各种滤布的防静电电阻值; (4)法兰的跨接电阻值; (5)生产装置区内的各种设备、容器的接地,接地点分布,接地方式,接地电阻; (6)生产装置区内各种接地的断接卡情况,断接卡的接触电阻的阻值; (7)生产装置区内使用的各种临时蒸汽橡胶管段的防静电电阻值; (8)装置检修时装卸可燃液体、可燃粉尘静电问题; (9)装置区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可燃粉体采样点应安装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10)高压液体、气体喷出静电; (11)有限空间作业静电问题;,油罐区 (1)油罐的接地点分布均匀; (2)油罐的接地电阻值小于10欧姆; (3)油罐内壁使用的防静电防腐涂料; (4)轻质油品的进油出油管口的位置在底部; (5)进入油罐的油品流速; (6)油罐内不得有未接地的浮动物; (7)浮顶油罐浮顶有两条大于25mm2接地连线情况; (8)油罐区内操作人员的防静电着装; (9)油罐接地断接卡。 (10)罐上与罐下应有人体静电泄放器。,取样、计量和测温 (1)取样或测温设备的金属部件必须与罐连接。 (2)不准使用绝缘和非绝缘材质的检尺、测温、采样工具进行作业。 (3)油罐采样、计量和测温前静置时间按下列要求进行:油罐装油完毕10min再进行采样、计量和测温等作业;容积大于5000m3时,应静置30min后作业。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