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ppt_第1页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ppt_第2页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ppt_第3页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ppt_第4页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股骨是人体内最长、最粗、承受应力最强的管状骨。,股骨,前面观,后面观,一、股骨颈骨折,定义: 以髋部疼痛,腹股沟中点附近有压痛和纵轴叩击痛为主要表现的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之一 ,尤以老年女性较多。,二、病因与分类,病因: 老年人,特别时女性,由于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之髋周肌群退变,在平地滑到,从高出跳下,下肢突然扭转,甚至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就发生骨折。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一般由于严重损伤,如车祸或高处坠落等所致。,二、病因与分类,按骨折线部位分类: 股骨头下骨折 经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基底骨折 按x线表现分类: 内收骨折 pauwells 角大于50 外展骨折 pauwells 角小于30 按移位程度分类 不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颈型,基底型,头下型,外展骨折: pauwels角50,三、临床表现, 体征: 畸形:外旋畸形呈45- 60. 疼痛:局部压痛,轴向叩击痛阳性。 患肢短缩:大转子上移, 主要症状: 1、畸形: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2、疼痛:髋部除有自发疼痛外,活动患肢时疼痛较明显。 3、肿胀:股骨颈骨折多系囊内骨折,骨折后出血不多,又有关节囊和丰厚肌群的包围,因此,外观上局部不易看到肿胀。 4、功能障碍:移位骨折病人在伤后就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人,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对这些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因遗漏诊断而使无移位的稳定骨折变为移位的不稳定骨折。这样的例子在临床上还是不少的。 5、患肢短缩:在移位骨折,远段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因而患肢变短。,四、处理原则,非手术治疗:牵引复位、手法复位,非手术治疗,适应症 无移位,外展型或嵌入型稳定性骨折,年龄大,全身情况差或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 方法: 皮牵引,卧床68周,同时进行股四头肌的锻炼,8周后逐渐在床上坐起。 优点:血供破坏少 缺点:并发症多,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 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适应症 1)内收型骨折和有移位的骨折 2)65岁以上老年人的头下型骨折 3)青少年的股骨颈骨折 4)股骨颈陈旧型骨折不愈合,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 手术方法 1)闭合复位内固定 2)切开复位内固定 3)人工关节置换术,预防并发症的方法,1.经常扩胸深呼吸,咳嗽,以增进肺功能,及时添加衣服避免着凉,保持口腔卫生,清洁口腔每日一到两次,以防止肺部感染。 2.可卧气垫床,骶尾部2到3小时按摩一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整洁干燥,皮肤清洁舒适,防止褥疮发生。 3.多饮水,从而增加尿量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尿道口护理一到两次,妥善使用便盆以预防泌尿系感染。 4.防止足下垂:穿防旋鞋。,五、护理,护理评估: 有外伤史,跌倒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 患肢呈短缩、内收、外旋、屈曲畸形。 腹股沟韧带下或大粗隆部右肿块、瘀斑。 股三角何达粗隆部压痛。 辅助x线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稳定性和有无移位。 注意有些嵌插骨折患者易漏诊,应仔细检查,护理措施,体位: 平卧硬板床,患肢取外展30中立位,脚穿“丁”字鞋,限制外旋。在两大腿之间放一个枕头,放置患肢内收,维持有效牵引: 患肢做皮牵引或骨牵引时,应使患肢与牵引力在同一轴线上,勿将被子压在绳索或患脚上。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不能随意增减重量,牵引时间8-12周。有是牵引5-7天,使局部肌肉放松,为内固定手术做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由于床上的刺激,可诱发或加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爆血管意外,所以应多巡视,尤其是夜间。若患者出现头疼、头晕、四肢麻木、表情异常、健肢活动障碍、心前区疼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 (2)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的变化,包括患肢的颜色、温度、肿胀程度、感觉等,如发现患肢苍白、厥冷、发绀、疼痛、感觉减退及麻木,立即通知医生。,预防长期卧床的并发症,股骨颈骨折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因患肢疼痛又不敢活动,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因此,要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预防呼吸系统的感染;督促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骨骼突出易受压部位垫以棉垫、海绵垫、气圈等,勤翻身、定时按摩,防止压疮。,功能锻炼及活动时间,非手术治疗的患者: 早期在床上做扩胸运动,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踝关节的背屈、趾屈运动和足趾的屈、伸运动。肌肉收缩推动髌骨时,如固定不动,说明锻炼方法正确。牵引4-6周后,可以去掉牵引做直腿抬高滚动,练习7-10天后,如果下肢肌力良好,3个月后可扶拐杖下地行走,6个月后,可弃拐杖行走。,内固定术后,一般不需要外固定。疼痛消失后,即可在床上左下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髋关节及膝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2天后可扶患者床上坐起;5-7天后,可坐轮椅下床活动;3-4周后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行走;3个月后患肢稍负重;6个月后可完全负重行走。,植骨术后4周内必须平卧,禁止坐起和下床活动,以防髋关节活动过大造成移植的骨瓣脱落。4-6周后可逐渐坐起、下床扶拐站立、不负重行走,3个月后可负重行走。 截骨术后改变了下肢负重力线,增宽了负重面。术后以长腿石膏固定,早期不负重,8-10周后,带石膏扶拐下地行走时,永一根长带兜住石膏腿挂在颈部,一面石膏下坠造成移位。12周弃拐行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搬动患者时需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托起。指导患者使用牵引架上拉手抬起臀部,使患肢保持水平位。放置内收及屈髋大于 90 ,避免造成髋关节脱位。 鼓励患者早期床上功能锻炼。疼痛小时后,在床上练习股四头肌及臀肌的收缩后可扶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负重;6周后可弃拐负重行走。,健康教育,保守治疗 患者可睡普通硬板床,患肢行皮牵引或骨牵引,保持外展中立位,限制外旋,勿将盖被压在绳索上,保持牵引有效。 牵引时间8-12周,在牵引期间,应鼓励患者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患肢要积极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可推动髌骨,如固定不动,说明方法正确。,牵引4-6周后,可疑去掉牵引,在床上锻炼互动患肢。练习抬腿,锻炼股四头肌的活动。练习7-10天后,如果下肢肌力良好即可下地拄双拐行走,但患肢不负重,待x线摄片显示骨折完全愈合后,才能弃拐负重,一般约需3-4个月。,手术治疗,术后第一天即可进行患肢的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和髁泵运动,可以进行由上至下的肌肉按摩,以防止关节僵硬及静脉血栓。 髋关节置换术后第2天可进行双下肢的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及髁泵运动,每日3组,每组20次。,术后3-5天即可坐起,5-7天可用助行器下地练习站立行走,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术后2周拆线。 术后3-4周知道并帮助患者扶双拐或使用助行器下地,患肢不负重,需有陪护在旁保护,以防跌倒,至少需要6个月方可完全去拐,患肢负重。,出院指导,做好“三不”“四避免” 三不:不过度负重 、不做盘腿动作、不坐矮凳子 四避免: 1、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奔跑等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项目; 2、避免在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从座位上站起; 3、避免在双膝并拢双足分开的情况下身体向术侧倾斜 ; 4、避免在不平整或湿滑的路面上行走。,术后病人体位:两腿之间放一软枕,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三人搬运法,硬板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穿防旋鞋即丁字鞋,髋外展训练,习步架训练,双腿交叉,下肢外旋,不允许的动作,健康宣教,1.酌情继续服用接骨之类的中成药,促进骨折早日愈合。 2,嘱病人多食用高蛋白富营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