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通教学思路 争取最佳效果 韩晓燕摘要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块。但是由于时代的隔膜,语言的演变,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很容易陷入死记硬背、耗时低效的怪圈。我在六国论教学中,尝试着变通教学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兴趣,拓展思路,提升课堂效率。首先出示地图介绍背景,引发学生兴趣;再次抓住典型文句的示范讲解和“举一反三”的训练,落实“双基”;在此基础上,挖掘典故,拓展学习思路;最后大胆质疑,适当点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真正意图。关键词 文言文 教学思路 变通时代的隔膜,语言的演变,使得语文教材中许多优秀的文言作品成了当今学生心目中的“古董”,一如国粹之京剧昆曲,美轮美奂,却曲高和寡。倘若教师以阳春白雪而自慰,甚至归罪于学生文学素养的缺失,显然是太过消极了。那么能否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让我们的学生亲近它们,饶有兴趣地倘佯其中呢?在苏洵的六国论的教学中,我尝试着变换教学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 以图示人引领兴趣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擅长写史论和政论,六国论即是其代表作。他借“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讽谏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但是相隔千年的文章,让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来吸引学生呢? 在上课伊始,我就先出示了几组数据。北宋王朝在面临辽等少数民族严重威胁时一味苟安,签订许多屈辱和约。比如与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和金缔结“海上之盟”两年后,宋朝每年给金银20万两,绢20万匹,货物100万担。这些数据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了输币纳绢已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之后,我并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解作品。而是在屏幕上出示了公元前291年的战国七雄的国界地图。凭借着地图,学生清晰地看到了各国的方位和国土面积,一目了然地发现齐国国土面积最大,综合实力也很强。假如六国在强敌面前不妥协,合力抗秦,完全可以和强秦抗衡的。同样,借助地图,学生看到秦国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相连故称“连横”;六国土地南北相连,即为 “合纵”。这些有效的铺垫,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消除了学生的隔膜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二) 疏通文意落实“双基” 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落实字词句,因年代久远,学生对此比较陌生,课时的限制又不能做到全面开花,那就特别要求教师把重点难点讲清楚,便于学生掌握。在六国论教学中,我在落实了重点字词之后,着重强化训练学生对于一字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的把握。我选择相对简单而又典型的句子进行示范。比如讲解一字多义时,选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和“而秦兵又至矣”中的“兵”,前者解释为“兵器”后者应为“士兵”。又选择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语,进行古今异义的比较,比如“其实百倍”中的“其实”,它的古义为“它的实际数量”,和今义的意思就截然不同。分析“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 的词类活用,“日” “月”解释为“一日日地” “一月月地”,既讲清楚何谓名词活用为状语,又能让学生明白诸侯六国的灭亡是一个缓慢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讲清了知识点,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我强调学生牢记翻译五字法“留、增、减、调、换”。即对人名地名官名等要保留,对省略的内容要增添,对语气助词等要适当删减,对特殊句式中词语的位置要调换,对于古今异义等词语要变换。并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和“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作为范例,前者涉及到“留、增、调”后者涉及到“留、增、换”,基本讲清了翻译的要义。在完成举例说明之后,我让学生寻找类似的例子,通过练习,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用最小的运动量获得最大的发展量”。(三)发掘典故拓展思路当作者通过设问和答疑,在着力论证“赂秦而力亏”必然导致破灭的道理后,文章又对并非赂秦而败亡的齐、燕、赵一一剖析,揭示它们各自走向败亡的原因,以印证“不赂秦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分论点。经过前面高效率的落实和疏通,学生很顺利地找出了相关的内容。齐国是因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国是因为“至丹以荊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国是因为“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我趁势要求学生打开思路进行拓展,寻找类似的成语。“隔岸观火”“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荆轲刺秦王” “风萧萧兮易水寒,大丈夫一去兮不复还”的大风歌,图穷匕现,功败垂成对于学生不太熟悉的赵国国君因听信谗言误杀李牧而亡国的内容,我就引用两首诗作为拓展内容。用第一首诗概括了李牧的生平和经历:“武安太守欲亲征,马背齐天赵帜升。未战太行先赐死,至今遗恨在房陵。”又引用第二首诗概括人们对这位良将忠臣的缅怀和惋惜:“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一个个典故的发掘,延续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课文理解的广度,课堂的学习气氛愈显浓烈。(四)以史为鉴领悟真谛苏洵此文大气纵横,作为文学作品而言,并无不妥。但假如还原历史的话,我请学生不妨思考一下,六国果真是因为“赂秦”而灭亡吗?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我抛出的问题,学生议论纷纷,经过点拨,他们领悟到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意图是借古讽今,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至此,课文六国论的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企合作项目策划方案全集
- 市场营销方案撰写技巧
- 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细则
- 现代企业薪酬设计与激励机制
- 电子商务合同范本及法律条款解析
- 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计划
- 小学音乐卖报歌教学活动策划
- 大型项目财务风险防控方案
-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职责及能力要求
- 高一生物必修一重点知识梳理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题及参考答案
-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单元单元复习检测试卷(附答案)
- 2024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威海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HTML5+CSS3 Web开发案例教程》课件-第11章 经典DIV+CSS网页布局方法
- 手工刺绣教学课件
- 社区村委会物业管理制度
- 医学检验科PDCA质量改进案例解析
- 股东退出减资协议书
-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人生拍卖体验官》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