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doc_第1页
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doc_第2页
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doc_第3页
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沈阳市第五十六中学 赵月红【摘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提升教职工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保障学生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 学生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的呢?我认为应当是智力正常、情绪反应适度、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行为得体、 生活态度积极、良好的人际交往。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心理健康的学生呢?我认为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师自身的情感、意志、认知特征、个性特点等心理素质,无时无刻在影响、教育着学生。一个心理健康,知识渊博,高尚的教师就容易获得学生的尊重,学生对于他的教育乐意接受,他的心理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形成。相反,心理不够健康或心理不健康的老师就难以得到学生尊重和爱戴,他的要求和指导即使正确无误也是苍白无力的,严重的是会给学生带来跗面影响。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所以,只有尽量堵住污染学生心理健康的源头,让每位教师都担当起学生的心理保健的重任,发挥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典范作用,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把学生从“不健康心理”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真正达到师生心理健康的协调。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能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倡议我们教师首先调节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自我保健:1、要树立新型的教师观。要实现师生之间心理健康的协调,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开放的,互动的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交流中进行学习,共同提高,师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看法,教学是师生讨论中进行最终达成共识的。在这样的教学中师生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学生师生双方都是轻松愉快的,变“师道尊严”为现代“良师益友”2、正确地评价自我 。了解自我,就是要有一个清醒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乐观、积极、自尊而不自卑,当教育工作遇到挫折时,一方面能进行反思及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又能客观地分析学生、家庭、社会等诸方面的因素,不至于产生明显的挫折感。3、自我调节。教师角色要求教师不能将烦躁冲动的情绪带入课堂,以免传染给学生,并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但如果走出课堂,则尽可以暂时去掉教师这个标签,让自己的身心很好地放松,一个会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之后更有利于精神抖擞地去应付教育教学工作。4、善于交往,融洽关系 。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善于和学生交往的教师,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给学生如沐春风之感。要善于与校园之外的社会交往,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保持自身与社会的平衡,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而且还善于与同事、家长,特别是学生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5、投身工作,乐于奉献。 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就是个体能够在工作中不仅尽责尽力,而且全身心地投入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也只有那些热爱教育事业,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寻找乐趣的人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干一行,爱一行”,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一定要接受“自己”是教师,也就是心理学常说的进入角色,并且能够在教学、辅导学生中获得乐趣。试想,一个心里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学工作时,又如何会有一种好的心理状态? 6、和睦的家庭生活。工作上尽心尽责,但在家里却时常冲突不断,这种状况的教师总有自己的说法,但其实家庭问题常常是引起教师心理压力的一大根源。上班时带着家庭里的烦恼,肯定是无法让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结果只能是一个恶性循环。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保证。参考文献1 李冬生,阮奎.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02) 2 黄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初探J. 宜春医专学报 , 2000,(S1) 3 李世芬. 试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 现代大学教育 , 1999,(06) 4 张海莹. 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J. 中国成人教育 , 2006,(02) 5 李长文,时长江. 大学生如何增进心理健康J. 黑龙江高教研究 , 1994,(05) 6 张小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J.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 2002,(03) 7 李新红.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见J. 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9,(02) 8 王群健,兰云. 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 有色金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