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结合的高中英语课文复述教学2.doc_第1页
浅谈情境结合的高中英语课文复述教学2.doc_第2页
浅谈情境结合的高中英语课文复述教学2.doc_第3页
浅谈情境结合的高中英语课文复述教学2.doc_第4页
浅谈情境结合的高中英语课文复述教学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情境结合的高中英语课文复述教学 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 杜一贞摘要: 高中课堂英语教学中课文复述教学方法的应用非常普遍,不同的教师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课文复述方法。课文复述方法的应用不仅有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而且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实践,着重阐述了与情境结合的高中英语课文复述教学方法应用的重要意义,复述方法以及注意问题。关键词 课文复述 情境结合 复述形式 复述意义一 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就是要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以这一理念为指导思想,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不仅注意语言结构,更应注意语言内容的学习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复述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复述也是学生识记,掌握语言知识,开发学生创造性,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目前的高中英语文本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完全忽略了课文复述这一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在讲解知识点和分析句子结构结束之后,让学生机械地背诵整篇文章,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学生言语能力的提高。有的教师在文章中挑选几个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学生显然对整篇文章理解不到位,这必然影响其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还有的教师在课文理解结束之后,简单的用完形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只是走过场,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高中英语课文复述方法形式各异,许多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阐述,但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学生,也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能得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有效的课文复述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是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探究和尝试,认为将英语课文复述与情境有效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文复述不是简单的朗读课文,照搬课文内容或缩减原文内容,而是有一定的情境设置,让学生创造性的改编和使用文本材料,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复述文本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情境结合的课文复述不仅综合性强,更具有创造性,并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二 情境结合的课文复述教学意义 1. 情境结合的课文复述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也提高了言语能力 学生在复述课文的活动中,首先要理解文本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分析课文信息,掌握课文中有用的知识和语言点,经过合理组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内容。在信息重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的语言知识,同时联系原有的知识结构,把新旧知识进行串联,提高了语言处理的能力。同时在复述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清晰呈现课文内容的目标,学生需要有条理有组织地进行复述,这一语言输出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能力,而这一能力的获得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与情境结合的课文复述,对学生的言语能力要求更高,它不仅是学生单向的信息输出,而且是学生间信息合作输出的过程,对学生言语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要求更高。长期坚持情境结合的课文复述必然能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2. 情境结合的课文复述促进学生获取,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课文复述活动要求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理,删选,组织,呈现的复述内容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情境并在此情境中能生成语用效果。这要求学生在复述中不能照搬原文材料,而必须对课文内容进行处理和整合,选择有效信息,强化表达效果。这一活动对高中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坚持情境结合的课文复述必将提高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作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 3. 情境结合的课文复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景结合的课文复述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提高了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训练了学生多种思维品质。(汪功有)。课文内同复述,有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记忆能力,而记忆是思维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复述中人称和体裁的变换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想象的复述活动则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敏捷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复述过程中,无论是词语的选择,句子的组织,还是表达的顺序和条理性,无一不是学生思维的体现和结果。(董燕燕)复述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维的过程。复述是训练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促进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 4. 情境结合的课文复述是对教学情况的反馈 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尽管注意了语言的组织性和条理性,也注重了知识点的串联,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语言问题以及交际语用问题。如发音错误,用词搭配不当,时态错误,情景交际中文化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对教学情况的真实反映,教师在学生的复述活动中应善于发现这些问题,调整教学中的不足三 情境结合的课文复述教学的形式1. 表演式的课文复述(剧情表演) 表演式的课文复述形式适合于体裁为小说和戏剧的课文。一般这类课文复述时空跨度较大,人物之间关系较为复杂,语言比较口语化,因此学生在复述过程中会面临困难,组织语言难度大,听的人也比较费劲。直接通过语言改编的内容会失去原文中的精华,不能完整传达原著精神。因此,在复述这类题材的文章时,可让学生进行表演式的课文复述,借助一定的语言线索,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分角色表演,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复述课文内容。这样的复述,有助于降低复述难度,同时营造愉快和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例如:UNIT2 BOOK2 中第二部分的阅读。阅读的内容是一个希腊神话,讲的是英雄希波墨涅斯(Hippomines)在神的帮助下用计在同希腊公主亚特兰大(Atlanta)的赛跑中获胜,而得以娶她为妻。最后的故事结局是开放性的设计。对于这段课文材料,较好的复述方法就是采用表演式的复述,让学生分别扮演英雄希波墨涅斯,公主亚特兰大,以及国王,神等角色,借助课文的语言线索,通过表演复述课文。笔者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采用了这一复述方法,学生生动而又圆满地完成复述任务,在较好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表演能力,可谓一举多得。2. 对话式的课文复述 (采访,面试) 课文复述时,学生把课文中的人称,时态,体裁进行改变,同样能使枯燥的文本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易于理解和复述。例如 UNIT4 Book1 Earthquake 这一单元的阅读材料是说明文,文章第一段落主要讲述了唐山大地震前村民发现的一些奇怪的征兆。这一章节让学生机械复述,比较费力,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笔者在教授这一课时内容时,采用改编文章体裁,用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呈现复述内容,改编成一记者采访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对话内容展开如下:R=reporter S= survivor R: Did you notice anything strange before the earthquake?S: There were some strange things. I didnt see all of them.R: What did you see?S: I saw some cracks in pipes on some buildings but I didnt worry too much about them.R: Did you hear of other things?S: Yes, some people saw cracks in the wells and a smelly gas coming out of them. Some of the animals behaved strangely too.R: Thank you. You have been very helpful.通过对话式的复述,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地震发生前的一些奇怪现象的阐述,而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接触大地震,实现语言学习和生活教育双重目的。又如高中英语BOOK3 Unit 1 Finding the jobs, Integrating Skills 中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可以要求学生转换成对话式的复述,设定情境为面试时经理与求职者之间的表演,形象生动地展现求职现场情景。3. 讲座式的课文复述 (专题汇报) 讲座式的课文复述是学生进行课文复述时的另一种情境体验,这种复述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责任心及专题总结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课文复述并对课文内容能进行一定的延伸。例如UNIT2 BOOK1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文章简要的说明了英语语言的起源,发展变化,形成原因,以及它的发展趋势。文章首段介绍了英语的发展历史,接下来的两段介绍了英语演变的历史原因,最后一段介绍了英语在亚非国家的情况,以及中国英语的发展趋势。对于这样的内容,在课文学习后直接让学生进行机械复述,学生觉得有难度,枯燥乏味。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课文讲解结束引入课文复述之前给学生设定了一个情境:假如你是研究世界英语的大学教授,请你就世界英语的发展历史,形成原因以及它的发展趋势向高中学生做一个专题讲座 ,要求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线索,用浅显语言合理组织。这样的设计,表面上看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专题讲座,实则是对课文内容的另一种复述。在复述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4. 角色体验式的课文复述(导游,讲解员) 角色体验式的课文复述则是让学生充当一定的角色对课文内容适当改编后进行复述,一般的角色以导游或者博物馆的讲解员为主,这样的人物角色设计比较容易对课文进行复述。 如Unit 5 Book1 Mandela-a modern hero 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要求学生掌握两个重点内容:在监狱中伊莱亚斯受到摧残与折磨,同时他也得到学习机会。由曼德拉亲自执教;伊莱亚斯出狱后经历20年的艰辛生活,非国大执政后,在曼德拉的关怀下,伊莱亚斯重返罗本岛担任导游讲解。在课文学习结束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时,可让学生扮演伊莱亚斯的导游角色,让他讲述狱中以及出狱后的生活。可利用如下的语言线索: Elias spent a _ time in the _ of Robben Island Mandela began a _ in the prison and _ Elias and others who had _ learning. Elias became a good student and felt _about himself. Elias did not work for _ years after _and his family lived a very _ life. When the ANC came to _, Mandela gave Elias a job _(take) tourists around the old prison With the help and _of his family, Elias could do a good job. 四 情境结合的课文复述具体教学策略1. 图片复述法 运用图片复述课文,抽象的教学文字就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对课文内容建立清晰的印象。若在图片下面加些关键词作提示,学生就能更好更完整地组织语言,表达出课文的意思。如新教材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第一段描述的是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一些反常景象。如天空中出现一道闪电,井沿裂缝,井水上溢,家禽四处飞奔等现象,而在Pre-reading这一环节中刚好有符合课文描述的相配套的图片。我们可借用这些图片复述课文内容。而对于课文第二,第三段描述地震后的场面,以及第四段灾后救援工作的情景,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刚刚经历的汶川大地震的图片。看到这些图片,学生就会很自然地用英语说出地震后造成的破坏。当然我们可以在图片下面写上一些关键字或词作引导。如ruins, be injured, be destroyed, be trapped 以及the rescue work 等有用的,也是本单元课标要求掌握的词汇。2. 问题串联法 在梳理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将学生回答出来的答案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或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答案串起来进行复述。例如:Unit2 Book2 The Olympic Games 这一课的复述中课采用这种方法。(1). How often do you hold your Game?(2). How can the runners enjoy competing in winter? And what about the horses?(3). Earlier you said that athletes are invited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Do you mean the Greek world?(4). Where are all the athletes housed?(5). Does anyone want to host the Olympic Games?(6). Do you compete for prize money?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较好的复述古代奥运会的特点以及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的区别。3. 表格复述法 表格复述法就是把课文的脉络,各段的主要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表格中的关键词进行复述,课文的内容就会显得比较容易。一些说明类的文章采用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例如 UNIT3 BooK2 Computer 一课的复述课采用这种方法: 1642The computer began as a calculating machine1822The Analytical Machine was made by Charles Babbage.1936Alan Turing wrote a book to describe how computers could be made to work1940sComputers had grown as large as a room.1960sThe first family of computers wa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1970sComputers were used in offices and homesnowComputers connect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together.4. 流程图记忆法 流程图复述法适用于一些文章结构错综复杂,脉络结构不是很清楚的文章.如用图式来帮助,文章的结构就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必修2 Unit 1 Cultural relics 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介绍了俄罗斯稀世珍宝琥珀屋的有关史实。如它的来历和构造过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建造琥珀屋用作宫殿, 国王威廉二世把它赠给了沙皇彼得大帝,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又进行了装饰,后来被纳粹偷走.文章涉及到好几个国王以及他们在位期间对琥珀屋作不同用途。记忆起来比较烦琐,容易将不同国王以及他们所做的事混淆.可设计如下流程图来加强记忆: Hello, everyone! Im glad to introduce First, was designed for/Fredrick IThen, Frederick William/in return/a troop of/serve as/ receptionLater, Catherine/hadmoved/ add more details to/be considered one of the wondersIn September 1941, at war/the Nazi Germany army secretly stole/ what happened to remain a mystery Recently, Russians and Germans/ rebuild /much like the former one五 情境结合的课文复述教学注意问题1. 复述的练习循序渐进,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区别对待 复述练习的难度应具备一定的阶梯型,一开始训练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比如提供一定的关键词和线索提示,让学生做基础的机械性的复述。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关键词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和提炼。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思维能力之后,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复述,改变原文时态和人称,结合情境进行复述。在复述的内容上要循序渐进,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同时在复述的对象上不同程度的学生应给予不同难度的练习,比如程度较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