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拓展提优教材.doc_第1页
思维训练拓展提优教材.doc_第2页
思维训练拓展提优教材.doc_第3页
思维训练拓展提优教材.doc_第4页
思维训练拓展提优教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维训练拓展提优教材初二物理5物态变化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1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器材,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这时应该( )A用嘴吹灭 B用水浇灭 C用湿抹布扑盖 D赶快走开2.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就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温304050607080除去奶渍所需时间28秒12秒6秒4秒12秒17秒根据表中有关实验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A 80B 60C 50D30 3常用温度计的测量准确度(分度值)是1,而体温计的准确度可达0.1,体温计精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体温计测量范围小 B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弯曲且特别细的缩口。 ( )C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很细,其容积比玻璃泡的要小得多D体温计的外形特殊,玻璃管的一边凸起有放大作用4.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5夏天冰箱中取出的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汽化 B先蒸发后汽化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6小珊同学用纸盒烧水,水烧开了,纸盒却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A水能灭火 B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C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D水善于将热迅速向外散发7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100B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C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 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C舞台上制造的“雾”是干冰升华形成 D初冬的霜是小水珠凝固形成的9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里面的物理含意是 ( )A霜形成前的气温没有下雪后的气温低 B霜形成的气温比下雪形成的气温低C霜形成前气温一定较低,才凝华成霜;下雪后雪熔化、升华吸热,气温一定较低D下霜前气温一定比下霜后气温低,下雪后气温一定比下雪前气温低10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11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1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13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下列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的猜想是:( ) A盐溶解时吸收热量 B加盐后冰熔点降低,冰熔化吸热C加盐后冰熔点升高,冰熔化吸热 D一定是温度计不准确14某同学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和酒精,他将滴水的玻璃片放在太阳光下照射,滴酒精的玻璃片放在树荫下,结果发现水迹先干。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水比酒精更易蒸发”的结论 B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C此实验只能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D若把两玻璃片都放在阳光下,则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15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 ) A用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的现象进行比较可以探究蒸发吸热B探究液化时,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为了说明只有温度高的水蒸气才能液化C研究碘的升华、凝华实验中,必须观察是否有液体碘出现D观察冰、烛蜡的实验中,冰与烛蜡应碾碎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5分) 16如图_是体温计,此时读数是_。另一支温度计此时读数是_ 17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变成了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又形成了雨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 _、_ _、 _ _18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图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由此可判断当地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19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20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 这是一个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21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二氧化碳)导致温度普遍上升,即全球变暖。因为气候变暖,南北极地的冰便会 ,从而导致海水量增大,引起海平面 ,许多沿海地区将逐渐淹没在水中。为了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应如何做?请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的做法:_。2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的性质测量物体温度的,这些温度计必须保证测温物质在液态状态下才能正常使用。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物质水银酒精甲苯铅萘熔点/38.81179532880.5沸点/35778.51111740218(1)80时酒精呈_态,水银呈_态;(2)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做测温物质。23家庭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的方法使燃气液化当在打开阀门后,管道中的燃气呈 _态,若气体喷到手上,手会感到特别凉,这说明_。三、实验探究与应用(共26分)24(6分)有两个同学研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123456789101112131415海波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4853565963石蜡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596571他们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第5分钟开始熔化,第11分钟熔化完毕;石蜡第2分钟开始变软,第12分钟全部熔化完毕。请你对以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完成下面各题: (1)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2)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2)在第8 min海波存在的状态是 。25(13分)如图是小明同学所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 _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75温度/100715545352824222222请在下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左右根据描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_。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方法_的冷却效果好。 24(7分)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05年8月的一天晚上(当时气温20左右),厦门市一辆运送液化石油气的汽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车上气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急剧汽化。消防队员在施救过程中,无意间发现泄漏孔附近潮湿的棉纱结了冰。于是消防队员用潮湿的棉纱堵住泄漏孔,不一会儿棉纱居然也结了冰堵住了泄漏孔。 看了这则报道后,小王猜想泄漏孔附近的温度应不高于0;而小王的母亲则猜想泄漏孔附近的温度仍然为20左右。(1)根据上述报道中描述的现象,你认为_的猜想是正确的,这样猜想的依据是_;(2)请你解释为什么堵泄漏孔的棉纱会结冰?1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2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3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4在烧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声音,并溅起油来,而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不会发生以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5“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小峰却不以为然,为此与小芳发生激烈的争辩。小峰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芳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 的观点。请帮助他俩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简要回答) 。思维训练拓展提优教材初二物理6学情调研一(声现象物态变化)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不能发声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2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 )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 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3如图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 ) A振动的幅度 B组成的材料 C振动的快慢 D自身的结构题3图4根据图2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5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6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C 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8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的条件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9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宜昌冬季的最低气温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0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1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B.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体温计不要离开人体C. 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D.常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BCD13.有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14、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 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笛声通过_ _传到妈妈的耳朵里, 妈妈正在使用的超声加湿器是利用音来传递_ _(填“信息”或“能量”)。15、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 、 _16. 的 温度是 0 。 的温度是100 17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182010年春晚,阔别舞台已久的“小虎队”重新站在观众面前,一曲爱让人们找到了那熟悉的的旋律。这是因为他们的声音 没发生变化。 19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中减弱;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20物质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其中 态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21小华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与手风琴他一听便能分辨出来,这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声时的 不同;弹琴时所用的力度不同,声音的_ _不同;晚年的贝多芬是用耳贴在琴盒上来感受音乐的美,这同时也说明声音可以通过_ _ _ _传播22、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_;“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23.有四支温度计,测量范围分别是:A10-110C B.35-42C C.20-50C D. 0-50C(1)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 (2)若要来测量南京气温应选 (3).如下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24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3,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8C,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 和 三、解答题 (32分)25、(3分)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乒乓球会被_,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该装置还能探究声音的 和_ 的关系。26(3分)液体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温度差别很大。如图(A)、(B)是十二月某一天同一时刻在三亚和北京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由图可知,三亚此时温度为 _ ,读作 ;此时北京温度为_ _。 27(3分)如右图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 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1)_; (2)_; (3)_28(8分)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上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 _ _。29.(6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 、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 说明 30(6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