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程.doc_第1页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程.doc_第2页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 -低年级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习惯是一种动力,一种能量。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会使其受益终生。我想小学生的习惯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习惯、交往(礼仪)习惯、学习习惯、自尊自爱自信习惯。今天我就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礼仪习惯的培养谈谈我的心得。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礼仪教育,对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华民族来说,既是一个古老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新特点的教育课题。612岁,既是奠基人的性格雏形的时期,又是孩子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因此,小学生良好礼仪的培养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小事做起,规范日常行为。教育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礼记冠义中有这样一句话:“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对一年级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培养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例如,早上上学要跟家长说“再见”, 看见老师要主动问好,果皮纸屑要随手扔进垃圾箱,看见果皮纸屑要随手捡起等等。我们在教给孩子初浅的礼仪知识和行为时,不但要告诉他语言应当怎样,姿势应当怎样,还要向他讲一些深入浅出的道理,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等。例如:为什么要常常保持微笑?与人交谈为什么要正视对方?应该怎么样打、接听电话?为什么要孝敬爷爷、奶奶等等。一遍遍、一次次经过我们耐心的解释和教育,使孩子渐渐明白了:在与他人交谈时,要诚恳、大方,运用语言要亲切、准确;与人见面时微笑和使用了礼貌用语,别人就会更喜欢你 我们一年级开设了“在校礼仪”、“家庭礼仪”、“进餐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春、秋游实践活动礼仪”等校本课程。(出示礼仪校本课程幻灯)在课程中介绍了礼仪的意义、礼仪规范。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孩子懂得了:去别人家作客时,门铃不能长时间按着不放,也不能摁一下就停;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最多只敲两三次;不可以在门口大声呼喊;也不能透过缝隙窥视有没有人在家;门虚掩或开着时,应当敲一、二下门并问:“可以进来吗?”作客的时间也不能太长,更不能赖着不走,一般玩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回家时要很有礼貌地告别并表示谢意二、持之以恒,等待成长礼仪教育,是一种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某些技能通过训练,可以顺利地进行迁移。通过教育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这就决定了文明礼仪教育应持之以恒。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可塑性大,发展还不稳定,自制能力也较差,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小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有时会有倒退的迹象,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执行,或始终如一坚持;再有礼仪知识的回生、常规训练的松懈、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也会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教师应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鼓励学生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对小学生礼仪教育应持之以恒。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就是有声语言礼仪,主要包括礼貌语、称呼语、交谈语等。例如:在学校,教育学生尊重师长,要求孩子坚持做到:每天早晨见到教师要鞠躬问好;课间再次见到老师要打招呼,如果不适宜出声音打招呼就摆摆手,要主动和客人打招呼;请求帮助要会说礼貌用语等。举个例子说:有小朋友委屈的向我述说:“小朋友们都不和我玩儿。”。我帮他分析原因,让他知道,请求别人时要说“请”,而且语气诚恳,不要低声下气,更不要居高临下。和同学进行游戏时要待人友善。其二:就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礼仪的教育。行为礼仪的教育离不开等待,在这里等待也是一门教育的艺术。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子刚刚播下,没有等待怎会有醉人的麦香?小树刚刚栽下,没有等待,怎会有繁天的绿色?掩卷反思,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好习惯的养成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学生一个成长的过程。例如,课间休息要轻声慢步,不追跑打闹、谈话时要注意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等等。学生在遵循这些要求时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个别较活泼好动的学生,总是有时不自觉地躁动起来。这时老师只要相信孩子不是故意的,勤快一些多提醒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克服追跑打闹、随便插嘴等缺点,信任学生能做得很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克服自身的缺点。有了教师的信任、鼓励和期待,学生会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三、以身作则,润物细无声。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之一就是: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说某班主任为使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形成保护教室环境的意识,规定学生每日放学前,须将各自桌椅下的纸屑拾净,方可离校,并指派一名卫生员,负责讲台四周的环境卫生。一日放学,小朋友们正弯腰捡纸屑,老师发现唯独一名小组长正潇洒地把手插在兜里,一副袖手旁观的模样。而他的座位下的纸屑则由同学代劳。并且一连数日,天天如此。于是,老师找他询问原因。孰料,那同学一脸无辜,理直气壮地说:“您每次都让卫生员替您捡讲台边的纸屑,我是个组长,为什么不可以派同学为我捡纸屑呢?”老师哑然无语。听完这个故事我深深的意识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就是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许多例子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注重礼仪,教师本身一定要以身作则。例如:看到校园里的果皮纸屑时,我会自己带头捡起,这比任何语言都要好很多。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我会点头招手大声向学生问好;当我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着师生之间的平等、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用教师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比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做要好的多,可以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切不可只关注于向学生提出各种行为要求,尔后,像检查官一样检查学生做得怎样,像法官一样判断学生的对与错,而忽视了自己在与学生交往中的榜样作用。对学生表现出的文明礼仪,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