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O和MTP光纤连接标准和区别.doc_第1页
MPO和MTP光纤连接标准和区别.doc_第2页
MPO和MTP光纤连接标准和区别.doc_第3页
MPO和MTP光纤连接标准和区别.doc_第4页
MPO和MTP光纤连接标准和区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简介 亚太线缆(AsiaPacificCable)是一家致力于:网络综合布线、计算机电缆、屏蔽控制电缆 、光纤光缆、电力电缆、通讯产品等研发、生产、销售的科技公司,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公司,是全球知名品牌,总部位于北美,通过其运营子公司在亚太地区从事通讯电缆、电力电缆及漆包线等产品的制造与分销,营运范围主要分布于新加坡、 泰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其客户群包括:政府机关、国家电网、系统集成商、通信运营商和跨国企业,服务亚太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光电通信设施等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产品和服务。 凭借着“科技至上、品质至上,团队至上, 服务至上”的理念,成为全球电缆通讯行业的领先品牌,并拥有实力雄厚的产品设计研发团队,系统方案解决团队,供应链管理团队以及市场营销团队。 亚太线缆为用户搭建稳定可靠的基础构架,帮助企业对未来市场的掌控,协助他们成功。为促进世界经济互补性,改善世界经济贸易逆差的壁垒,鼓励货物流通、服务、资本、技术的融合。致力于为全球经济信息化搭建平等互利的平台,为现代智慧城市,互联网带宽的提升与推进提供助力。公司的目标追求品质可靠追求技术领先追求管理高效追求服务更好亚太线缆MTP系统方案探讨 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迅速,随着带宽需求的提升,网络的保密性、安全性的要求就越来越迫切。亚太屏蔽综合布线产品,在超五类、六类、超六类、七类万兆系统的类型中。特别是在线缆中,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型的线缆。 多层屏蔽的应用 为了达到理想的屏蔽效果,亚太线缆采用的7类屏蔽万兆双绞线为S/FTP双绞线,即每个线对都有铝箔屏蔽层,而在护套内又裹了一层铜丝网,利用铜、铝两种材料、丝网、金属箔两种结构组合形成了极强的抗电磁干扰效果,使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NEXT等)和线对间电磁干扰(ANEXT)都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这一点在线对屏蔽双绞线的测试报告中得到了数据证明。 先进的技术与成熟的应用 亚太电线电缆公司是一家美资公司,通过其运营子公司在亚太地区从事通讯电缆、电力电缆及通信光缆等产品的制造与分销,营运范围主要分布于新加坡、 泰国、加拿大、巴西 、澳大利亚及中国台北和大陆地区。万兆以太网是以太网在速度和距离方面的进化,定义了广域网和局域网两种物理层,是一种只采用全双工的技术。万兆技术及万兆网络设计摘要:本文主要参考了万兆技术的发展,万兆技术的优势和应用特点,分析了万兆技术在校园网网络建设中的需求,阐述了构建万兆园区网的主要架构,并描述和万兆网络布线相关的经验。关键词:万兆 万兆网络一、万兆技术的出现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最早出现于1973年,当初的速率只有3M,后来陆续出现了10M、100M、1000M、10G的以太网技术,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以太网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增长了3千多倍,推动了各行业信息化的突飞猛进。2015年6月份,万兆以太网技术基于光纤传输的第一个标准IEEE 802.3ae获得了通过。这个统一的标准,使用户在选择时不必再担心厂商之间的产品不能兼容的问题,大大规范了产商之间的竞争。其最终对万兆以太网技术发展的促进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包括锐捷网络、Cisco、华为3Com等公司在内的多家厂商已推出多款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产品,成就了今天以太网技术的全新局面。万兆以太网采用了IEEE802.3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IEEE802.3以太网帧格式,保留802.3以太网的最大帧长和最小帧长。万兆以太网是以太网在速度和距离方面的进化,定义了广域网和局域网两种物理层,是一种只采用全双工的技术。二、万兆以太网的技术特色和应用特征1、从技术角度分析,万兆以太网具有以下特色:首先,万兆以太网相对于以往代表最高适用度的千兆以太网拥有着绝对的优势和特点。其技术特色首先表现在物理层面上。万兆以太网是一种只采用全双工与光纤的技术,其物理层(PHY)和OSI模型的第一层(物理层)一致,它负责建立传输介质(光纤或铜线)和MAC层的连接,MAC层相当于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其次,万兆以太网技术基本承袭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及千兆以太网技术,因此在用户普及率、使用方便性、网络互操作性及简易性上皆占有极大的引进优势。在升级到万兆以太网解决方案时,用户不必担心既有的程序或服务是否会受到影响,升级的风险非常低,同时在未来升级到100G都将是很明显的优势。第三,万兆标准意味着以太网将具有更高的带宽(10GB)和更远的传输距离(最长传输距离可达80公里)。第四、在企业网中采用万兆以太网可以最好地连接企业网骨干路由器,这样大大简化了网络拓扑结构,提高网络性能。第五、亚太万兆以太网技术提供了更多的更新功能,大大提升QoS,具有相当的革命性,因此,能更好的满足网络安全、服务质量、链路保护等多个方面需求。 最后,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WAN/MAN与LAN融和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各自的应用领域也将获得新的突破,而万兆以太网技术让工业界找到了一条能够同时提高以太网的速度、可操作距离和连通性的途径,万兆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必将为三网发展与融和提供新的动力。2、万兆以太网还有十分明显的应用特征:1、万兆以太网结构简单、管理方便、价格低廉。由于没有采用访问优先控制技术,简化了访问控制的算法,从而简化了网络的管理,并降低了部署的成本,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过去有时需采用数个千兆捆绑以满足交换机互连所需的高带宽,因而浪费了更多的光纤资源,现在可以采用万兆互连,甚至4个万兆捆绑互连,达到40GB的宽带水平。3、采用万兆以太网,网络管理者可以用实时方式,也可以用历史累积方式轻松地看到第2层到第7层的网络流量。允许“永远在线”监视,能够鉴别干扰或入侵监测,发现网络性能瓶颈,获取计费信息或呼叫数据记录,从网络中获取商业智能。4、以太网的可平滑升级保护了用户的投资,以太网的改进始终保持向前兼容,使得用户能够实现无缝的升级,一方面不需要额外的投资升级上层应用系统,也不影响原来的业务部署和应用。以太网技术的持续改进满足了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太网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如物理介质从粗同轴电缆到细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的扩展,网络功能从共享以太网到全双工、交换以太网的进步,传输速率从10MB到100MB、1000MB乃至10GB的提升,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用户对各类应用的需求。三、万兆以太网在校园网中的应用亚太万兆以太网标准出台,标志着万兆技术成熟,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各种迅速增长的带宽密集型项目,像高带宽园区骨干、数据中心汇聚、集群和网格计算、合一(语音、视频、图像和数据)的通信、存储组网、金融交易以及政府、医疗保健领域和大学的超级计算研究等,都离不开万兆以太网技术。教育园区网是万兆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场合。如今的教育园区网,无论在信息访问量、用户数还是业务应用上,与几年前相比已有极大的改变。根据近几年权威机构的统计,所有行业的信息访问量排行中,教育行业一直高居榜首,出口访问利用率可以达到97%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因此,随着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数字图书馆等应用的开展,高校校园网将是万兆以太网的重要应用场合,利用10GE的高速链路构建校园网的骨干链路以及各个分校区和本部之间的连接,实现端到端的以太网访问,提高网络传输的效率,有效地保证远程多媒体教学、数字图书馆等业务的开展。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将校园网络的性能、带宽、主要网络业务进行全网的建设,建设成一个“利用先进、成熟、可靠、稳定、安全的网络和技术,建成一个高带宽、高可靠性、可管理的信息化基础。”由于高校校园网需要采用大量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系统非常丰富,所以,在校园网中有各种各样的应用业务数据流,当网络流量处于高峰期时,必定会影响到关键业务数据流的响应时间,对于多媒体业务来说,就会有说话结巴、图像出现马赛克的情况。因此,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上,尤其是在网络的建设与应用上,网络的性能至关重要。也就要求构建校园网络的组网技术必须是高带宽的组网技术,核心交换设备必须支持线速交换,以保证无阻塞的数据交换。从网络结构设计上,需要考虑到一些高流量多媒体应用的分布式部署,以降低跨骨干网的流量,提高网络的性能。所以网络建设的重点就落在了对整网的规划和建设上,落在了采用先进的硬件平台上,目的是不言而喻的,以满足未来应用扩展的需要,并对核心和汇聚进行万兆连接实现完整骨干,满足大流量数据的需要。四、万兆校园网架构设计万兆校园网是成规模的高校网络建设的一个基本方向,这样可以满足多业务、高带宽对网络性能的要求。但是,考虑到整个网络信息点分布、高流量业务的分布情况,需要建设一个结构化的网络基础架构,才能更充分的利用网络基础资源。根据目前网络建设的主流趋势,采用树形结构设计整个网络的骨干架构,比较符合网络业务流趋势。在需要采用万兆链路的场合,可以把网络按照规模分成两层架构和三层架构两种模型。1、两层网络架构两层网络架构主要分成核心层和接入层。这种架构适合于信息点规模比较小(比如,1000个信息点以内的网络)、信息点分布比较集中的网络。如下图:在接入层和用户电脑之间,需要采用千兆连接的场合,由于接入层交换机上行口存在瓶颈,因此,上行采用万兆设计,实现网络万兆骨干,千兆接入的模式。核心层在设计中,可以采用单核心、双核心、核心环路等各种结构。2、三层网络机构三层网络架构主要分成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这种架构适合于信息点规模比较大的网络、信息点分布比较分散的场合。由于目前常用的接入层交换机大多数是百兆下行,千兆上行的设备,因此,在三层的网络架构中,存在的瓶颈是汇聚层网上的位置。汇聚层交换机提供多个千兆下行,上行需要扩展成万兆,避免形成性能瓶颈。如下图:核心层在设计中,可以采用单核心、双核心、核心环路等各种结构。3、 万兆校园网设计案例A、单核心万兆骨干B、双核心万兆骨干C、万兆核心环路五、万兆网络部署经验1、万兆铜缆布线方案综合布线系统差不多每七年会更新一次,从亚太三类到五类系统用了五年时间,超五类系统替换五类系统,亚太仅用了三年的时间,而现在,六类系统已经成熟并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六类系统上实现千兆以太网已经是潮流,而亚太七类系统的标准正在制定和执行中,将铜缆布线系统的发挥到极致是万兆铜缆最新目标。由于包括视频会议、流媒体广播、基于因特网的语音电话(VoIP)、网格计算和存储网络在市场的高速增长,带宽的需求也在飞速的增长。今天在数据中心的内部连接中,已经实现了万兆光纤的连接。但业界开始关注成本更低的更易于实现的基于铜缆的万兆解决方案。基于铜缆布线的万兆系统的第一个用户对象将是数据中心,而到桌面的应用最终可能锁定在千兆以太网。亚太万兆铜缆以太网出现的主要驱动力是降低了万兆以太网的组网成本,对于大范围的实施万兆以太网来说,利用光纤传输的解决方案已经被证明过于昂贵,因此基于铜缆的解决方案得以被开发和应用。近来IEEE正在进行一个新的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制定基于铜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上运行万兆以太网(10GbE)的传输标准,这个研究小组正在和来自于综合布线、电气、测试仪器和系统设计等方面领先的厂家进行协作。10G以太网标准也被定名为IEEE 802.3ae的国际标准。 亚太万兆铜缆以太网10GBase-T标准工作组宣布的布线系统支持的目标如下:1、4连接器双绞线铜缆系统信道2、100米长度 F级(7类)布线信道3、55米长度 E级(6类)布线信道4、100米长度增强型E级(6类)信道亚太七类四对线缆 应用:155MbpsATM、 622MbpsATM、1000Base-T、10GBase-T。 标准:IEC61156-5 CAT 7及EN50288-4-1。 亚太10G 7类布线系统如下图:下图是从面板、信息模块、线缆、配线架到跳线的完整的亚太七类系统万兆铜缆解决方案: 电缆结构: 结构STPSFTP导体22/23AWG单股纯铜22/23AWG单股纯铜绝缘聚乙烯聚乙烯屏蔽铝箔分屏蔽铝箔分屏蔽+铜丝编织总屏蔽漏电线7/0.2mm无护套聚氯乙烯/低烟无卤聚氯乙烯/低烟无卤 工作频宽: 1-600MHz(通用标准) 1-1000MHz(超七类标准) 物理/电气特征:特性阻抗:10015( 1-600MHz)。 传输速率(NVP):79%。最大相对电容:5.6nF/100m。最大导体直流电阻:22:5.9/100m 23:7.5/100m。 最大直流电阻不平衡:5%。最大传播延迟差:30ns/100m。 最大传播延迟:536ns/100m100MHz。额定电压:60Vrms。 最大抗拉载荷:80N。 工作温度:-20+60。储存温度:-5+50。 阻燃程度:通过IEC332-1(FRRVC&LSOH护套)。通过IEC332-1&IEC332-3C(LSFROH护套)。 电缆结构:结构导体线径/mm绝缘线径/mm对数屏蔽成品线径/mm护套SFTP0.57/0.641.024铝箔分屏蔽+铜丝编织总屏蔽8/9.1PVC/LSOHSFTP0.57/0.641.024铝箔分屏蔽+铜丝编织总屏蔽8.5/9.5LSFROHSTP0.57/0.641.024铝箔分屏蔽8/9.1PVC/LSOHSTP0.57/0.641.024铝箔分屏蔽8.5/9.5LSFROH电气性能参数 : FREQ频率(MHZ)NEXT 近端串扰(db/100m)最差值/典型值/标准值 ATTN衰减(db/100m) RL回波损耗(db) 最差值/典型值/标准值 PPACR信噪比(db/100m)最差值/典型值/标准值 190.0/100.0/80.02.020.0/23.0/20.088.0/98.0/80.0490.0/100.0/80.03.623.0/26.0/23.086.4/96.0/76.41090.0/100.0/80.05.725.0/28.0/25.084.3/94.0/74.31690.0/100.0/80.07.225.0/28.0/25.083.3/92.0/72.82090.0/100.0/80.08.125.0/28.0/25.082.5/91.0/71.931.2590.0/100.0/80.010.123.6/26.0/23.680.0/90.0/69.962.590.0/100.0/75.514.521.5/24.0/21.576.0/85.0/61.010090.0/100.0/72.418.520.1/23.0/20.172.5/75.0/53.920090.0/100.0/67.926.818.0/23.0/18.065.0/70.0/41.125095.0/90.0/66.530.217.3/23.0/17.350.0/58.0/36.330095.0/90.0/65.333.317.3/23.0/17.359.0/55.0/32.060080.0/90.0/60.848.917.3/20.0/17.332.0/50.0/11.9FREQ频率(MHZ)PPELFEXT等效远端串扰(db/100m)最差值/典型值/标准值 PSNEXT近端串扰功率和(db/100m)最差值/典型值/标准值 PSACR信噪比功率和(db/100m)最差值/典型值/标准值 PSELFEXT等效远端串扰功率和(db/100m) 最差值/典型值/标准值 185.0/90.0/80.087.0/97.0/77.085.0/95.0/75.082.0/87.0/77.0485.0/90.0/80.087.0/97.0/77.083.4/93.0/73.482.0/87.0/77.01079.0/90.0/74.087.0/97.0/77.081.3/91.0/71.376.0/87.0/71.01674.9/90.0/69.987.0/97.0/77.080.3/89.0/69.871.9/87.0/66.92073.0/90.0/68.087.0/97.0/77.079.5/88.0/68.970.0/87.0/65.031.2569.1/90.0/64.187.0/97.0/77.077.0/87.0/66.966.1/87.0/61.162.563.1/85.0/58.180.0/97.0/72.573.0/82.0/58.060.1/82.0/55.110059.0/80.0/54.087.0/97.0/69.469.5/72.0/50.956.0/77.0/51.020053.0/75.0/78.087.0/97.0/64.962.0/67.0/38.150.0/72.0/45.025051.0/70.0/46.092.0/87.0/63.547.0/55.0/33.348.0/67.0/43.030049.5/66.0/44.592.0/87.0/63.356.0/52.0/29.046.5/63.0/41.560043.4/60.0/38.477.0/87.0/57.829.0/47.0/8.940.4/57.0/35.4订购信息 : 产品型号产品描述APCAT7STP4PCM22七类22AWG铝箔分屏蔽4对双绞线(普通阻燃级别)APC-CAT7STP4PCM23七类23AWG铝箔分屏蔽4对双绞线(普通阻燃级别)APC-CAT7SFTP4PCM22七类22AWG铝箔分屏蔽+铜丝编织总屏蔽4对双绞线 (普通阻燃级别)APC-CAT7SFTP4PCM23七类23AWG铝箔分屏蔽+铜丝编织总屏蔽4对双绞线 (普通阻燃级别)APC-CAT7STP4PLH22七类22AWG铝箔分屏蔽4对双绞线(低烟无卤-阻燃级别IEC332-1)APC-CAT7STP4PLH23七类23AWG铝箔分屏蔽4对双绞线(低烟无卤-阻燃级别IEC332-1)APC-CAT7SFTP4PLH22七类22AWG铝箔分屏蔽+铜丝编织总屏蔽4对双绞线 (低烟无卤-阻燃级别IEC332-1)APC-CAT7SFTP4PLH23七类23AWG铝箔分屏蔽+铜丝编织总屏蔽4对双绞线(低烟无卤-阻燃级别IEC332-1)APC-CAT7SFTP4PFRLH22七类22AWG铝箔分屏蔽+铜丝编织总屏蔽4对双绞线 (低烟无卤-阻燃级别IEC332-1&IEC332-3C)APC-CAT7SFTP4PFRLH23七类23AWG铝箔分屏蔽+铜丝编织总屏蔽4对双绞线(低烟无卤-阻燃级别IEC332-1&IEC332-3C)备注:*CMR/CMP阻燃护套可按客户要求提供*最差值代表了最差对的性能值,典型值代表了典型的性能值,标准值代表了标准的性能值,典型值余量代表了系统能提供的平均典型性能余量,而最差值余量代表系统能保证的最差性能余量,是在最差的情况下都可以达到的指标,实际的测试结果一般只会比最差值好。 标准各不同 宽带接入的七类布线系统选择技术还在不断进步, 250MHZ带宽不能充分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因此,标准制定机构和制造商正在考虑利用一种新型的铜缆系统,其带宽可以高达 600MHZ,人们将这种系统称为七类电缆,采用这种系统可以极大地扩展局域网的功能。 在探讨七类电缆的技术细节之前,我们首先回顾电缆标准的发展历程及当前电缆的类别。精密的电缆标准用于在产品的供货商和使用者之间建立系列化的通用规程, 有些标准则可以通过准则的设置来确定某个产品是否可以在某些国家进行销售。 在北美,标准主要由以下三个组织颁布: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TIA(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电信工业联合会);EIA(Engineering Institute Association,工程技术协会)。通常情况下,其中的一个组织颁布一个标准,再由另外两个组织进行修正。在欧洲,电缆标准由CENELEC(欧洲电子技术标准委员会)发布,该组织的成 员来自于欧洲19个国家的电子技术委员会。ISO/IEC 将采纳CENELEC的标准作为ISO/IEC的标准。 TIA和ISO已经作出很多努力来协调各自的标准,因此,TIA和ISO颁布的标准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由于电缆、接头及电缆验证测试仪的生产商通常要 在全球范围内经销他们的产品,因此制造商必须证明他们的产品符合EIA/TIA/ANSI(以及CENELEC)的标准。1-6类布线系统不同的双绞线类别代表了系统所能提供的速率。线缆类别 最大传输速率 应用1类(CAT1) 低于1Mbps 模拟语音信号2类(CAT2) 4Mbps 用于令牌环的IBM 布线系统3类(CAT3) 16Mbps 10Base-T以太网4类(CAT4) 20Mbps 令牌环5类(CAT5) 100Mbps 100Base-T以太网超5类(CAT5E) 100M bps 以太网,ATM6类(CAT6) 200-25OM 宽带应用七类系统有什么不同六类和七类布线系统有很多显着的差别,最明显的就是带宽。六类信道提供了至少200MHZ的综合衰减对串扰比及整体250MHZ的带宽。七类系统可以提供至少500MHZ的综合衰减对串扰比和600MHZ的整体带宽。大量的宽带应用促使人们需要更多的带宽。例如,一个典型的七类信道可以提供一对线862MHZ的带宽以传输视频信号,在另外一个线对传输模拟音频信号,然后在第三、四线对传输高速局域网信息。这种应用在目前听起来像一个科学幻想,但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成为现实。六类和七类系统的另外一个差别在于它们的结构。六类布线系统既可以使用UTP,也可以使用STP。而七类系统只基于屏蔽电缆。在七类线缆中,每一对线都有一个屏蔽层,四对线合在一起还有一个公共大屏蔽层。从物理结构上来看,额外的屏蔽层使得七类线有一个较大的线径。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其连接硬件的能力,七类系统的参数要求连接头在600MHZ时所有的线对提供至少60DB的综合近端串绕。而超五类系统只要求在100MHZ提供43DB,六类在250MHZ的数值为46DB。连接头和测试仪对七类系统持悲观态度的人们经常坚持下述观点:1、七类电缆及连接器件制造商不能满足七类系统的需求;2、人们在安装一套新的七类系统之后不能保证该系统在整个范围内都运行良好,因为还没有一部能测试所有带宽范围的测试仪。 电缆和连接器制造商需要在很短的时间来满足六类系统大需要,那么他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提供稳定的七类系统呢?西蒙公司(Siemon)已经开发一种新型 的连接器接口以超越RJ连接头的限制。这种被称为Tera的连接器已经被ISO/IEC JTC 1/SC 25工作组选为非RJ型的连接器。Siemen公司已经向多家制造商申请了Tea连接器的专利。目前的七类系统,其性能已经超过了七类草案对于连接器、电 缆、链路和信道的要求。除此之外,目前已经有手持的局域网测试仪用以进行七类系统的全频带范围测试(0-600MHZ),其最大测试带 宽高达750MHZ。除了进行七类测试外,这种测试仪还可以用于3类、5类、超5类和6类的系统,也具有光纤测试的功能。有了这些新型的测试仪,线缆安装 商和最终用户将来不会仅仅依赖于线缆和连接器制造商对于其产品600MHZ带宽的承诺。目前,每个链路都可以在安装后单独验证,满足了制造商、安装商和最 终用户的需求。有些人会认为光纤系统可以给人们带来足够多的带宽,并且光纤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是,如果考虑到光纤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卡的成本因素,光纤的价格优势就会很快地丧失。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七类标准在今年年底的推出,高质量的线缆产品和连接器以及测试带宽高达750MHZ的局域网线缆测试仪将会给人们的宽带应用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可能。预接端MPO/MTP光纤跳线预接端MPO/MTP光纤跳线专为高密度的千兆以太网或光纤通道应用设计,具有预端接、高性能等特点。预端接的MPO/MTP连接头可以实现高速率、高密度、宽带宽传输,满足未来网络发展的需求。亚太线缆提供各种预接端MPO/MTP光纤跳线,包括MPO/MTP主干光纤跳线和MPO/MTP分支光纤跳线,线缆类型、线缆芯数、连接器类型、长度等均可根据需要实现定制。特点1|种类齐全亚太线缆供应的MPO/MTP光纤跳线包括主干光纤跳线和分支光纤跳线两种。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你可以选择不同芯数的线缆,如12芯、24芯等等。MPO/MTP主干光纤跳线12芯24芯72芯MPO/MTP分支光纤跳线8芯12芯24芯特点2 | 多种光纤类型可选亚太线缆提供的预端接MPO/MTP光纤跳线有单模、多模以及10G多模可选。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纤类型。例如,如果您使用的是一个单模光缆和单模设备,那么应该选择单模光纤类型的预端接MPO/MTP光纤跳线。如今数据中心多模应用中,10G多模光纤(OM3/OM4)运用广泛。单模光纤纤径通常为9/125微米,只允许一种模式的光传输。它通常用于电信公司、有限公司和大学的长距离、高带宽应用。多模光纤纤径通常为50/125以及62.5/125微米,允许多种模式的光传输。通常用在局域网等短距离应用中,传输数据、音频、视频等信息。有线电视公司普遍使用的频射带宽信号,则不能在多模光纤上传输。10G多模光纤是50/125多模光纤的激光优化版本,专为850nm VCSELs 激光器设计。是一种理想的数据中心10G解决方案。特点3 | 高质量、低损耗预接端连接器MPO/MTP主干光纤跳线两端连接MPO/MTP连接器。MPO/MTP分支光纤跳线一端连接MPO/MTP连接器,另一端连接LC双工连接器。我们提供的MPO/MTP预端接线缆质量上乘、性能稳定,出货前均经过真机测试,100%保证质量。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程序,这些连接器可以适用于以下配置。Asia Pacific MPO/MTP 预端接 接头类别LC双工MTP-8MTP-12MTP-24LC双工注意:以上样品为多模连接器。特点4 | 标准极性类型,实现精准连接。为了确保适当的连接,TIA 568标准提供了三种系统配置方法(方法A、B、C)。TIA连接方法所需组件如下表所示。亚太线缆提供极性A和极性B MPO/MTP 主干光纤跳线和分支光纤跳线,满足不同需要。TIA连通性跳线类型(一端)一端的数组适配器类型阵列电缆到磁带键控阵列电缆类型另一端的数组适配器类型阵列电缆到磁带键控跳线类型(另一端)方法 AA到BA定位键朝上-定位键朝下AA定位键朝上-定位键朝下A到A方法 BA到BB定位键朝下-定位键朝下BB定位键朝上-定位键朝上A到B方法 CA到BA定位键朝上-定位键朝下CA定位键朝上-定位键朝下A到B注意:成对翻转(A到B的交换)发生在阴影元件盒MPO/MTP主干光纤跳线极性选择8芯12芯24芯特点5 | 长度可定制,满足短距离/长距离传输需要亚太线缆提供的MPO/MTP预端接线缆长度可选。常用的长度,如1米、3米、5米、10米、15米、20米、25米、30米和50米都可实现网上直接订购。如果您有任何特殊需求,我们将提供定制服务。特点6 | 广泛应用于各种互连应用40G QSFP+互连100G应用10G40/100G升级跳接解决方案MTP/MPO LGX 配线箱,4U高度,铝合金材质,外表经过喷砂打磨,具有安装简单、施工快捷、设计紧凑、精度高、即插即 用等特点。箱体尺寸,结构,颜色等都可定制。随着数据中心中网络布线的密度越来越大,利用12芯的光纤线缆缆将网络升级到40G无疑是最佳的解决方案。通过构建一个经济高效的光纤网络布线系统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应对未来40G网络需求。为实现10G网络向40G网络的升级,在综合布线应用传输中,通常采用40G QSFP+ SR4/CSR4光模块搭配MTP跳线以及LC双工跳线等网络组件,加快数据传输性能,实现网络升级为您的数据中心提供一系列经济有效的10G向40G网络升级的解决方案。下图是我们的光纤布线实例,涵盖了上述4种解决方案。MPO光纤跳线,采用MPO(Multi-fiberPushOn)连接器,通过插芯端面上左右两个直径为0.7mm的导引孔与导引针,实现跳线的精准连接。目前,12芯的MPO连接器使用最多。飞速光纤提供12到24芯MPO光纤跳线,性能佳、损耗低,广泛应用于FTTX、广域网(WANs)、局域网(LANs)、电信网络、40/100/200G网络解决方案等布线环境中,是实现高密度高带宽网络的最佳解决方案。亚太36芯万兆多模(OM2)MPO-MPO(12芯)光纤跳线3.0mm LSZH/Riser 外护套这款光纤跳线符合IEC-61754-7、TIA-604-5(FOCIS-5)标准,可实现机房网络设备的高密度连接,降低安装成本,有效利用数据中心空间。预端接MTP技术极性分类三种极性方式保证精确的双向配置Type A、Type B、Type C。MTP主干光纤跳线每端都配置着MTP连接器1.MTP线缆直径默认为3.0mm。2.单模MTP接头颜色默认为蓝色。3.分支线缆的直径有0.9mm、2.0mm可选。MTP/MPO机器&测试设备亚太72 芯万兆多模(OM4)MPO-MPO(24芯)光纤跳线 3.0mm LSZH/Riser 外护套LSZH低烟无卤光缆外护套保证了光纤跳线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多模光纤领域中可实现低损耗高性能的应用。此外,我们还提供专业的定制服务,分支长度、端面类型及外护套材料等均可实现定制。1我们采用行业领先的高性能抛光机,辅以MT系列套管设计。2我们采用业界领先的3D干涉仪设备检验MTP/MPO抛光全过程,确保所有参数符合行业标准。33D干涉仪检测后,测试人员会根据光测试结果提供完整的光谱图。亚太重凯型光缆(GYTA53)GYTA53 光缆的结构是将 250m 光纤套入高模量材料制成的松套管中,松套管内填充防水化合物。缆芯的中心是一根金属加强芯,对于某些芯数的光缆来说,金属加强芯外还需要挤上一层聚乙烯(PE)。松套管(和填充绳)围绕中心加强芯绞合成紧凑和圆形的缆芯,缆芯内的缝隙充以阻水填充物。涂塑铝带(APL)纵包后挤一层聚乙烯内护套,双面涂塑钢带(PSP)纵包后挤制聚乙烯护套成缆。产品特点编辑 采用“SZ”双向层绞技术 逐道工序阻水油膏填充,全截面阻水 钢(铝)带搭边粘结可靠,强度高,扭转不开裂 光纤余长控制稳定成缆后,光纤的附加衰减近乎于零,色散值无变化 环境性能优良,适用温度区间为-10+70 适合于架空、管道、直埋等敷设方式。光缆技术参数光缆芯数光缆外径(MM)光缆重量(Kg/KM)最小弯曲半径允许张力(N)允许侧压力(N/100MM)静态动态短期长期短期长期2-2413.321012.5倍光缆外径25倍光缆外径300010003000100026-3613.6220300010003000100038-6014.1225300010003000100062-7214.6255300010003000100074-9616.2305300010003000100098-12017.73503000100030001000122-14419.13953000100030001000146-21619.64203000100030001000218-24022.85303000100030001000242-28825.06203000100030001000室内万兆50/125 OM4550型光缆包含几种同种带芳纶纱构件的紧包光纤束,其中的玻璃纤杆会得以强固从而防止线缆扭结缠绕。 由于光纤不被单独加强,因此这些光缆需要端接在光纤光纤配线盒内部以保护单个光纤并更好的运用于数据中心的布线。产品特点:重量轻且结构紧凑,900m紧缓冲光纤可以直接端接柔软,阻燃,彩色外套。采用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场所布线可当尾纤或是光纤跳线使用用于工厂内部安装的光通信电缆 光纤类型:室内万兆OM4紧凑型光缆可燃性等级PVC(OFNR)多模50/125 OM4 (水绿色)抗拉强度(长/短期)534/1780N 挤压载荷(长/短期)200/1000 (N/100mm)弯曲半径(长/短期)10D/20D (mm)工作/存储温度-20 +60C/-5 +50C亚太万兆网络应用场景:万兆布线场景应用:万兆网络布线实际应用场景:万兆以太网并非将千兆以太网的速率简单地提高到10倍,这里有许多技术上的问题要解决。在以太网技术中,100BaseT是一个里程碑,确立了以太网技术在桌面的统治地位。千兆以太网以及随后出现的万兆以太网标准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标准,以太网技术通过这两个标准从桌面的局域网技术延伸到校园网以及城域网的汇聚和骨干。10G以太局域网和10G以太广域网(采用OC-192c)物理层的速率不同,10G以太局域网的数据率为10Gbit/s,而10G以太广域网的数据率为9.58464Gbit/s(SDH OC-192c,是PCS层未编码前的速率),但是两种速率的物理层共用一个MAC层,MAC层的工作速率为10Gbit/s。采用什么样的调整策略将10GMII接口的10Gbit/s传输速率降低,使之与物理层的传输速率9.58464Gbit/s相匹配,是10G以太广域网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品质 高性能的讯道是万兆通信的关键:亚太综合布线系统,提供高品质的通信产品,为IDC数据存储的中心稳定提供助力,IDC是数据流通的中心,应该出现在Internet网络中数据交换最集中的地方。它是伴随着人们对主机托管和虚拟主机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的状况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由ISP的服务器托管机房演变而来的。具体而言,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网站系统对带宽、管理维护日益增长的高要求对通讯的基础构建带来新的挑战。亚太综合布线将和各企业一起,专门为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去做,亚太线缆将精力集中在高品质产品上,是我们最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保障机房设备正常运行,为企业的成功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撑。以太网一般利用物理层中特殊的10B(Byte)代码实现帧定界的。当M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