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念 二、东盟简介 三、 cafta产生的背景及其基础理论 四、 cafta的运作方式和谈判的主要内 容 五、 cafta建立的原因和意义 六、建立cafta的总体效应和带来的挑战,关税壁垒,指高额进口税。各国通过征收各种高额进口税,形成对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这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 简单理解为:为阻止外国某些商品输入而采取的对其征收高额关税的措施。,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念,(一)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1、定义: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area economic integration)组织较低层次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经济一体化形式中,各成员国之间解除了所有的贸易壁垒(trade barriers),但是每个成员国对非成员国保留了它们自己原有的独立的关税(tariff)和非关税壁垒。 典型例子: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念(续一),2、特点 (1)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的自由贸易。 (2)各成员国保持独立的对外贸易政策。 (3)原产地原则,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念(续二),(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提出:2001年11月 文莱 2002年11月4日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目标(1)消除贸易壁垒 (2)建立一个综合框架,二、东盟简介 asean,(一)东盟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1967年8月8日,曼谷,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签署东南亚联盟成立宣言 2、老东盟六国:1984年文莱加入,与原签约五国号称东盟老成员。 3、新东盟四国:越南(1995年7月)、缅甸和老挝(1997年7月)柬埔寨(1999年4月),二、东盟简介(续一),(二)东盟的宗旨 促进本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提高区域内人民的生活水平。,二、东盟简介(续二),(三)东盟的主要组织机构 1、首脑会议:最高权利机构 2、外长会议:磋商和决策机构 3、常务委员会:筹备、主持、监督 4、秘书处:行政总部 雅加达 5、“10+3”合作机制 6、“10+1”合作机制,东盟“10+1”和东盟“10+3”,“103”和“101”指的是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以及东盟10国分别与中日韩3国(即3个“101”)合作机制的简称。 “10+3”=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 “10+1”=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东盟国家逐步认识到启动新的合作层次、构筑全方位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并决定开展“外向型”经济合作。因此,“103”和“101”合作机制应运而生。近年来,“103”和“101”已发展成为东亚合作的主要渠道,被认为是亚洲地区的发展方向和振兴的重要标志。,背景资料,目前“103”、“101”合作机制以经济合作为重点,逐渐向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拓展,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良好局面。 “103”确定了八个重点合作领域,为此已经建立了八个部长会议机制,包括外长、经济、财政、农业、劳动、旅游、环境和卫生部长会议。 “101”确定了五大重点合作领域,即农业、信息通信、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三、 cafta产生的背景及其基础理论,cafta产生的两个背景: 1、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一体化,三、 cafta产生的背景及其基础理论,(一)产生的背景 1、经济全球化 economic globalization (1)概念: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互相融合的表现。 (2)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所决定的。 a.生产的发展最终形成经济全球化,三、 cafta产生的背景及其基础理论(续一),b.市场经济的空前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c.科技的发展是直接推动力 d.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mpanies)的发展是主要行为主体和载体 f.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是重要保障 g.各国政府、区域性和国际性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协调者,三、 cafta产生的背景及其基础理论(续二),2、区域经济一体化 area economic integration (1)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相互之间以一定的共同利益和互补的经济条件为基础,通过签定共同的协定或条约建立起来的紧密的跨国经济联合组织。 (2)代表:欧盟(1993.11.1) 、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1.1)、apec(1989)、阿拉伯共同市场、东非共同市场、中非关税及经济同盟等。,三、 cafta产生的背景及其基础理论(续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1、特惠贸易协定(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 :提供比与非成员国进行贸易时更低的贸易壁垒。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在上一层次的基础上取消贸易壁垒实现零关税。 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在上一层次的基础上,实行共同的对外关税,将关税制定权让渡给经济集团。 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在上一层次的基础上,实现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还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三、 cafta产生的背景及其基础理论(续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5、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在上一层次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 6、政治同盟(political union) 最终阶段: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附表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联合形式和程度,政治同盟 经济联盟 共同市场 关税同盟 自由贸易区 特惠贸易协定,四、 cafta的运作方式和谈判的主要内容,(一)cafta多方位、多层次的运作方式 1、领导人会议和外长会议 2、六个工作机制和一个合作机制,四、 cafta的运作方式和谈判的主要内容(续一),1、领导人会议和外长会议 1)领导人会议 第一次: 1997年,吉隆坡,联合声明 第六次:2002.11,金边,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外长会议 从1991年起,每年举行,就中国与东盟关系以及其他双方感兴趣的问题交换意见。,四、 cafta的运作方式和谈判的主要内容(续二),2、六个工作机制和一个合作机制 1)六个工作机制 中国东盟高官磋商 1995年4月起中国与东盟开始在高官层次就共同关系的政治与安全问题举行年度磋商。 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 1997年2月,在北京成立,着力推动在人力资源开发、人员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中国东盟经贸联委会 成立于1994年7月,主要就国际和地区经济问题交换意见,讨论如何推动中国与东盟贸易和投资合作。,四、 cafta的运作方式和谈判的主要内容(续三),中国东盟科技联委会 成立于1994年7月,主要讨论中国与东盟在高新领域方面的技术合作与开发,加强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创新。 东盟北京委员会 成立于1996年,旨在促进东盟驻华机构与我国政府部门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 2002年5月成立,旨在建立贸易区前,中国与东盟十国商定贸易谈判的框架。 2)一个合作机制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 2001年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与东盟商会签署谅解备忘录,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合作机制。,四、 cafta的运作方式和谈判的主要内容(续四),(二)六次谈判委员会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 1、五大关键问题 1)自由贸易区的内容 2)自由贸易区的时间安排 3)给予东盟非wto成员国即越南、老挝、柬埔寨最惠国待遇。 4) 给予东盟新成员即越、老、柬、缅四国特殊及差别待遇 5)“早期收获”计划及豁免清单 2、中国政府的承诺,四、 cafta的运作方式和谈判的主要内容(续五),(三)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概述 1)共16项条款,“目标、全面经济合作措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早期收获、其他经济合作领域、时间框架、最惠国待遇、一般例外、争端解决机制、谈判的机构安排、杂项条款、修正、交存方、生效”。其中的核心内容是先实现货物贸易的自由化,再扩展到服务和投资领域。,四、 cafta的运作方式和谈判的主要内容(续六),2)货物贸易的核心是降税模式、原产地规则以及“早期收获”计划。 2、正常类产品关税(敏感产品除外)削减时间表 双方共有6000多项产品的关税有待削减,划分为正常类、敏感类和快速降税类。其中快速降税类产品约600种,占10%;敏感类大约占1%,尚未谈判;其余90%在2005年开始执行。,正常类产品关税削减时间表,四、 cafta的运作方式和谈判的主要内容(续七),3、“早期收获”计划产品(敏感产品除外)的快速降税时间表 老 新 中国与东盟六国(老成员)按照协议约有560种农产品不迟于2006年把有关产品减至0% 东盟四国(新成员)不迟于年减至,五、 cafta建立的原因、进程与意义,(一)cafta建立的原因 1、是双方经济联系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a 双方经贸关系历史悠久 b 双边贸易持续增长 c 双边经济技术合作卓有成效 d 双方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五、 cafta建立的原因、进程与意义,2、是双方规避全球化风险的必然选择 a 东盟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化 b 近年来中国贸易条件日趋严峻 c 加强区域合作是中国和东盟最佳选择,五、 cafta建立的原因、进程与意义,3、中国与东盟是巨大的潜在市场,也是巨大的现实市场,五、 cafta建立的原因、进程与意义(续一),(二)cafta建立的进程: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到cafta 1、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东南亚联盟 :1961年成立 东盟经济合作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671976 特惠贸易安排,合作初始阶段 第二阶段:197680年代末,合作缓慢推进阶段 ( 1)在特惠贸易方面 (2)在工业合作方面 (3)在国际商品制度和世界经济问题方面,五、 cafta建立的原因、进程与意义(续二),第三阶段:90年代,一体化进程全方位推进 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 :1992.1有效普遍优惠关税协议,决定从1993年起15年内建成afta 次区域经济合作:1990年6月起 东南亚10国共同体:1994.5,同意建立共同体,五、 cafta建立的原因、进程与意义(续三),第四阶段:21世纪以来合作进展紧握时代脉搏 “电子东盟”框架协定:2000.11 电子东盟四大目标“强化竞争力,缩小差距,政企合作,促进自由化” 东盟一体化的障碍 (1)领土或领海争端 目前,南海问题极其复杂,其核心是存在着领土争端。据媒体报道,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南海有许多岛屿被占。越南占了南海西部和西南部的二十七个岛屿;菲律宾占了南海东北部的八个岛屿;马来西亚占了南海南部的四个岛屿。,东盟一体化障碍,在这些岛屿,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上述的那些国家从侵占的海域中打出了一百二十余口石油天然气井。其中马来西亚九十口,菲律宾和越南各七口。越南曾是贫油国,但现在的石油年产量却达四百多万吨,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 南海对中国来说,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南海海域南接马六甲海峡,东北部紧连巴林塘海峡、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欧大陆的交通要冲。它不仅是西方尤其是日本海上运输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必经之路,也是美国海军从西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主要通道。 因此,中国加强南海海上防御,刻不容缓。,东盟一体化障碍,这些年来,中国在辽阔的海域上,逐渐加强了力量,特别整建一些岛礁工事。据称,中国海军已在西沙永兴、琛航两岛,修建了军用机场及可同时供数艘中大型战舰停泊的基地。在南沙群岛也建有一座可供停靠数百万吨船舰的码头。这些基建设施的建成,大大加强了对周围海域的控制。,东盟一体化障碍,(2)政治制度、社会和文化的差异 (3)经济发展不平衡,五、 cafta建立的原因、进程与意义(续三),2、cafta建立的进程 (1)cafta的探索 中国与文莱建交 1991.9 中国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国 1992.7 全面对话伙伴国 1996.7 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1997.12,五、 cafta建立的原因、进程与意义(续四),(2)cafta的启动 cafta设想的提出 2000.11.25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 2001.3 同意10年内建成cafta 2001.11 cafta谈判的正式启动 2002.5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协议2002.11 cafta 高层论坛 桂林.广西 2003.2,五、 cafta建立的原因、进程与意义(续五),(三)cafta建立的意义 1、政治意义: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 (1)可减少国家间的冲突,缓和东亚国家间的矛盾。 (2)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加强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这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挑战面前争取共赢(winwin) 的关键一步。,五、 cafta建立的原因、进程与意义(续六),2、经济意义:有利于促进双方乃至于整个东亚经济的繁荣 (1)极大增强中国和东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提高国际地位,创造更为有利于发展的宽松和有利的环境。 (2)更好地促进区域内各国之间的人才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加有效地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 (3)有利于推动东亚区域合作。 (4)有利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五、 cafta建立的原因、进程与意义(续七),3、外交意义:可增强东南亚国家的独立性,减少对西方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2课《梅岭三章》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初一历史上册鲁教版第三单元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说课稿
- 活动一 一次性筷子使用情况调查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沪科黔科版
- 蓄电池的性能指标
- 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 2025年殡葬改革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6《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 北师大版
- 2025年2月消毒科专科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 蒸汽小火车水彩水墨画课件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原卷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96)
- 碳中和技术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个人会员入会申请表
- 万人计划青年人才答辩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课件
- 音乐节活动预算模版
-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件-第一讲 认识PS
- 新媒体运营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出境竹木草制品自检自控计划书(2021年报海关)
- 压力容器材料
- 100个最具争议的涉税经典稽查案例深度解析1增值税退税
- 高等数学上册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