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黄晖明.doc_第1页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黄晖明.doc_第2页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黄晖明.doc_第3页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黄晖明.doc_第4页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黄晖明.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做起 灌口中学 高二4班 黄晖明背景: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一、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分析中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期正属青春期,是人生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最不稳定的时期。当前,中学生在学习、成长、生活等方面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人生和价值观取向模糊,积极进取的劲头不高。1.自我认识能力差,缺乏自信心 上了高中之后有些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积极进取的劲头不高,这样导致了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孩子甚至在群体中自惭形秽,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加之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难免感到束手无策,困难重重,久而久之,便产生自卑心理。2.逆反心理强烈,情绪表现消极许多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以及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弃,得过且过。3.人际交往障碍高中生自跨入校门起,所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环境,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宣泄情感,但主动性不强,且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在实际交往中,存在着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去要求他人的情况,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容易引发人际冲突。4.情绪调节能力较低情绪良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感丰富,情绪富于变化,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易感情用事,但缺乏冷静,不能明辨是非;情绪波动大,两极化现象明显,快乐时常兴奋过头,挫折悲伤时常抑郁消沉;情绪控制能力差,易冲动。5.盲目追求个性发展少部分中学生属于这种类型。这部分中职生由于对学习无兴趣、无目标、无动力,对所学专业冷淡,精神无所寄托,其行为由紧张、压抑转向标新立异,盲目追求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奇装异服,嘴叼香烟,寻求刺激,蛮横任性,目空一切,争强好斗。二、我们该怎么做?1.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间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3. 从班主任做起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而我们班主任是学生的第二个家长,除了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动态,在心理上,我们更应该弄清楚,因为心理上的原因往往会成为一系列“问题学生”的发源地。以下是我的真实感受:新学期开始,我接了一个新班。看着那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然而,没过多久,张鑫同学就进入了我的视野。基本情况:上课违纪(讲话、扔粉笔头、捉弄同学),课堂上大模大样地离开座位;放学后不参加集队,自己偷跑;作业基本不做,成绩全班倒数;欺负同学,常与同学发生冲突;由于他的干扰,给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许多麻烦。基本情况摸清后,我就制定帮助这个学生的计划1.拉近我与他的心灵距离他每天晚自习完了之后都会到操场跑步。了解到这点之后,连续三个晚上,我都与他一起跑步,拉近心理距离,在跑步的过程中,张鑫同学主动倾诉:他觉得在班级没意思,同学都看不起他,笑他傻,笑他笨,他很想有一些朋友,但都找不到。有时他会搞一些恶作剧,如喊别人绰号,把别人的书本藏起来,或打别人一下,可到最后都弄得很沮丧所有人都对他群起而攻之,他觉得很没意思。就拿别人的东西,并不是为了自己使用,只是想报复某些同学。其实他好想有几个朋友,可没人愿意找他作朋友,因此他觉得很孤单,第三次跑步结束之后,他真诚的对我说了一句“老师,谢谢你”。其实拉近了与他的距离之后,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自从安排了他做数学课代表,一些特别的行为都没了,完全像变了一个人。2.寻找问题行为的原因,剖析行为后面掩盖着的情感因素。阿德勒曾说:“孩子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表达了他的全部生活和人格,不了解这一隐情背景就无从理解他做的事情”。另外一个学生,泽楷,家庭环境是造成他怪异行为的原因。父母都在做生意。对他的管理是不闻不问,而且把他一个人放在外地读书。正是这种家庭的不关心不重视,导致了他不爱学习的行为。其实这些都是通过深入学生的内心,寻找行为背后的情感因素才得以解决问题的。3.改善家庭和班级心理环境。 (1)对于不愿到校的家长只能家访。通过家访,了解家长的也希望孩子表现优秀,但是教育的唯一方法就是骂。几次骂完之后,看孩子没有进步,也就束手无策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我耐心的与家长谈话,让他们不要放弃孩子,要转变观念,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然明理。 (2)在班级内部,要努力营造关心互助的氛围,在他的四周安排学习优秀的学生,把他囊括在这种氛围中,课余时间,有意识地让一些同学主动找他玩,和他说说话,这样他的情绪慢慢趋于稳定,心情开朗起来,行为上也随之出现向积极方面转化的迹象。 (3)引导他正确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要与父母主动沟通,明白大多数时间都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好才引起的矛盾,不好当面说的,也可以用书面的形式想父母解释或道歉。同时让他明白想换环境是一种逃避的做法。 循着这样的辅导思路,一学期下来这位同学的表现有很大进步,成绩也有了提高。 总的来说,这两位学生心理的辅导是比较成功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我也从辅导过程中感悟到教育学生要多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角度为学生着想,不要老是用老师的标准及主观判断来“框套”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