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专业的议论文杨大伟.doc_第1页
关于电子专业的议论文杨大伟.doc_第2页
关于电子专业的议论文杨大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电子专业的议论文我是一名中专学生,文化基础一般。但是我的动手能力并不差,学习电子专业让我有了很大的信心。因此,在学习中很认真。电子是系统性、实践性、逻辑性较强的一门科学。什么叫叫电工呢?简而言之,凡是从事与电有关的安装、检修、运行、试验的技术工作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都叫电工。 像我们这些职高院校的电子专业主要是让我们学习、培养、以及掌握应用电子技术方面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需要,掌握设备的操作、品质管理和设备维护、电子仪器仪表应用、检测于维护,适合电子产品的局部设计以及电子工程、民用家电等行业的产品生产开发、调试销售工作,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培养我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通过学习电子专业后我学到了很多:一随着家用电冰箱的普及,人们对电冰箱的控制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对电冰箱控制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功能、智能化是其发展方向之一,传统的机械式、简单的电子控制已经难以满足发展要求。我们学习了制冷技术后我知道了SPCE061A作为控制器核心,对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进行控制 3.1系统组成我们知道,电冰箱一般设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冷冻室用于速冻食品,在冷冻室中的食品可以存放较长的时间,冷冻室的温度为-16 -26左右;冷藏室以不冻伤食品又有保鲜作用为准,冷藏室的温度为2 10左右;冷冻室食品中的水分会凝结成霜,到一定程度还要除霜。具体的说,电冰箱控制器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压缩机、电磁阀、化霜加热丝、风扇等来保持箱内食品的最佳温度,达到食品保鲜的目的,即保证所储存的食品在经过冷冻或冷藏之后,保持色、味、水分、营养基本不变,并用LED将设定温度或实际温度显示出来,当冷冻室温度过高或开门时间长还会由系统提示。 3.2 硬件组成整个系统工作于3.3V电压下,由电源板提供5V电压,经过LF33稳压到3.3V为系统供电。三个按键分别设置冷冻室、冷藏室温度或人工智能工作方式。温度传感器主要由冷冻室、冷藏室、冷冻室蒸发器盘管、冷藏室蒸发器盘管速冻室、环境温度检测等温度传感器组成。主控器不断采集冷冻室、冷藏室及环境温度,并根据设置值及采集值控制各部件的运行。 3.2.1显示电路显示电路由四位8段数码管组成,用来显示冰箱内的实际温度、设置温度或故障,采用动态显示方式驱动。 3.2.2 压缩机、化霜电加热丝、风机、电磁阀控制电路压缩机控制电路比较简单。由I/O口输出信号,通过8050反相驱动电路去控制继电器,再由继电器控制压缩机的开停。压缩机的开停由相关室的温度决定,每次开机之前必须检测延时保护条件是否满足,才能作出开机决,可以让冰箱的使用寿命延伸。 3.2.3 语音提示、报警电路每次通电开机、改变工作模式、冷冻室超温报警等都会以甜美的声音提示您,以保证操作正确,开机的提示语音还会向您普及一些使用电冰箱的常识。报警电路主要用于冷冻室温度过高时,冷冻温度显示会以一定的频率显示,并用语音提示“冷冻室超温”。此时应检查冰箱门是否关好(请将冰箱门关好)?是否一次性放入大量较热的食品?冰箱工作一段时间后,冷冻室温度降低,冷冻温度显示停止闪烁,超温报警功能自动消除。 3.3软件设计本系统软件主要由主流程、功能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组成。子程序主要由键盘扫描、键码分析、温度采集、传感器检测、人工智慧模块、冷藏室温度采集与控制、冷冻室温度采集与控制、压缩机保护及控制、驱动模块、显示数据计算模块、运行参数存储模块等组成,LED的显示在256Hz的中断程序中完成。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建设的发展,中央空调小型化,家用空调商业化,家用中央空调将成为未来空调的主流。1.“变频空调”工作原理 “变频”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技术,启动时电压较小,可在低电压和低温度条件下启动,这对于某些地区由于电压不稳定或冬天室内温度较低而空调难以启动的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由于实现了压缩机的无级变速,它也可以适应更大面积的制冷制热需求。 所谓的“变频空调”是与传统的“定频空调”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众所周知,我国的电网电压为220伏、50赫兹,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的空调称之为“定频空调”。由于供电频率不能改变,传统的定频空调的压缩机转速基本不变,依靠其不断地“开、停”压缩机来调整室内温度,其一开一停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并消耗较多电能。而与之相比,“变频空调”变频器改变压缩机供电频率,调节压缩机转速。依靠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室温波动小、电能消耗少,其舒适度大大提高。而运用变频控制技术的变频空调,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运转方式,使居室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并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实现了快速、节能和舒适控温效果。 供电频率高,压缩机转速快,空调器制冷(热)量就大;而当供电频率较低时,空调器制冷(热)量就小。这就是所谓“定频”的原理。变频空调的核心是它的变频器,变频器是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一种高新技术,它通过对电流的转换来实现电动机运转频率的自动调节,把50Hz的固定电网频率改为30至130Hz的变化频率,使空调完成了一个新革命。同时,还使电源电压范围达到142V至270V,彻底解决了由于电网电压的不稳定而造成空调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难题。变频空调每次开始使用时,通常是让空调以最大功率、最大风量进行制热或制冷,迅速接近所设定的温度。由于变频空调通过提高压缩机工作频率的方式,增大了在低温时的制热能力,最大制热量可达到同、同级别空调器的15倍,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制热效果。此外,一般的分体机只有四档风速可供调节,而变频空调器的室内风机自动运行时,转速会随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在12档风速范围内变化,由于风机的转速与空调器的能力配合较为合理,实现了低噪音的宁静运行。当空调高功率运转,迅速接近所设定的温度后,压缩机便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运转,仅以所需的功率维持设定的温度。这样不但温度稳定,还避免了压缩机频繁地开开停停所造成的对寿命的衰减,而且耗电量大大下降,实现了高效节能。 2.太阳能空调工作原理:所谓太阳能制冷,就是利用太阳集热器为吸收式制冷机提供其发生器所需要的热媒水。热媒水的温度越高,则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亦称COP)越高,这样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也越高。例如,若热媒水温度60左右,则制冷机COP约040;若热媒水温度90左右,则制冷机COP约070;若热媒水温度120左右,则制冷机COP可达110以上。 实践证明,采用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相结合的太阳能空调技术方案是成功的,它为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3.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 其实汽车空调和我们熟悉的家用空调制冷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R12或是R134a压缩释放的瞬间体积急剧膨胀就要吸收大量热能的原理制冷。(由于R12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出于环保的要求发达国家从1996年开始改用R134a做制冷剂)汽车空调的构造和家用的分体空调类似,它的压缩机往往是安装在发动机上,并用皮带驱动(也有直接驱动的),冷凝器安装在汽车散热器的前方,而蒸发器在车里面,工作时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气态致冷剂流经压缩机变成高压高温气体,经过冷凝器散热管降温冷却变成高压低温的液体,再经过贮液干燥器除湿与缓冲,然后以较稳定的压力和流量流向膨胀阀,经节流和降压最后流向蒸发器。致冷剂一遇低压环境即蒸发,吸收大量热能。车厢内的空气不断流经蒸发器,车厢内温度也就因此降低。液态致冷剂流经蒸发器后再次变成低压气体,又重新被吸入压缩机进行下一次的循环工作。在整个系统中,膨胀阀是控制致冷剂进入蒸发器的机关,致冷剂进入蒸发器太多就不易蒸发而太少冷气又会不够,因此膨胀阀是调节中枢。而压缩机是系统的心脏,系统循环的动力源泉。 尽管汽车空调的空调系统的原理与其它空调系统是相同的,但汽车空调是移动式车载的空调装置,它与固定式空调系统相比,动转条件更恶劣,随汽车行驶的颤振,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比固定式更容易泄漏,空调系统的维修与保养也比固定式频繁,空调装置中风路系统在吸入新风时常常会将尘土吸入,堵塞过滤网及蒸发器,在清洗过程中又往往会把制冷剂泄放到大气中去。造成臭氧层消耗,破坏了环境。 4.户式燃气空调工作原理 加热怎么可以制冷呢?让我告诉你这奇妙而简单的技术。 液体蒸发时必须从周围取得热量。把酒精洒在手上会感到凉爽,就是因为酒精吸收了人体的热量而蒸发。常用制冷装置都是根据蒸发除热的原理设计的。在正常大气压力条件(760毫米汞柱)下,是要达到100才沸腾蒸发,而在低于大气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