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带孩子勿图方便七成车主有驾驶盲区.doc_第1页
开车带孩子勿图方便七成车主有驾驶盲区.doc_第2页
开车带孩子勿图方便七成车主有驾驶盲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再次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回暖期”。然而,随着我国汽车购买欲望的走强,消费者用车时相关的安全意识却没有提高,特别是在儿童汽车安全方面的忧患颇深。近日,本报联合网站展开了一次网络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近六成车主留孩子在车内只图更方便;仍有很多车主不注意孩子乘车安全的一些细节;仍有部分车主对一些儿童乘车安全配置的认知存在误区;近七成车主疏于对驾驶盲区进行排查。车主图方便会把儿童单独留车内调研发现,12.7%的受访车主有过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的经历,这意味着十人中,至少有一人曾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可以看到这个比例其实是非常高的,而车主选择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的最主要原因是觉得带着孩子办事不方便,其次是觉得车内的安全性有保障;另有部分车主觉得虽然孩子单独在车内,但也是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所以感觉没有大碍;更有少数车主是粗心大意把孩子忘在车内。儿童乘车安全需要注意更多细节儿童乘车安全需要我们注意更多细节:不要让孩子把身体探出车外;儿童乘车时不要玩尖利玩具;避免把儿童单独留在车内;绝对禁止将儿童随意放在车座位上;不要让儿童绑成人安全带;车内不要堆砌过多的装饰品;儿童乘车时不要吃东西或饮水;不要在儿童乘车时逗引他;不要让孩子自己上下车;避免车内温度调控不当等。以上细节我们都需要注意,可有些车主仍然对一些问题不以为然。根据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仅有74.2%的车主会注意避免将孩子随意放在车座位上;仅有55.2%的车主会在儿童乘车时不让孩子吃东西或饮水;51.8%的车主表示儿童乘车时不会逗引孩子;更是仅有34.8%的车主会注意车内空调等温度调控情况来保护孩子。有效使用儿童安全装置从在线调查结果来看,88.0%的车主认可儿童安全锁对儿童的保护作用;59.7%的车主认可防夹电动车窗对儿童的保护作用。但竟然仍有18.9%的车主错误地认为安全气囊能够对儿童乘车安全有提升作用。殊不知,安全气囊打开时产生的冲击力,能将气囊旁的西瓜炸得粉碎。而儿童坐在装有安全气囊的副驾驶位置,这是非常危险的。记者在幼儿园门口随机观察接送孩子上学的车子,发现15位接送幼儿上学的车主中只有两位使用了儿童安全座椅,其他车辆多没有对儿童乘客采用特殊的安全措施。为什么大家都不选择儿童安全座椅呢?黄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家离幼儿园只有半小时路程,而且早上车子也开不快,老人觉得小孩坐车肯定还是抱着最安全,孩子又不愿意坐儿童安全座椅,小孩子比较好动,他在安全座椅上被绑着,根本待不住,又哭又闹。”黄先生的回答代表大多数车主的意见,都认为孩子抱在怀里最为安全。“现在市场上的儿童座椅好贵,我觉得性价比不高,不值得花那么多钱。”另一位妈妈高女士坦言,“而且我对它们的质量很怀疑,尤其是国内品牌,安全座椅的技术含量相对比较高,之前在电视上看过专家做针对儿童座椅的撞击试验,很多都不合格,现在市场上在售的儿童座椅也不敢保证都有真正的安全保障。”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法律法规,甚至对儿童使用安全座椅的年龄都有明确限制:瑞典要求7岁以下的儿童乘车,车上应备有保护儿童安全的装置;在美国,法律规定的年龄为4岁以下;在加拿大,法律规定是5岁以下;澳大利亚规定的年龄是8岁以下;在英国,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儿童年龄为3岁以下;韩国是6岁以下;新加坡是8岁以下;以色列是4岁以下;意大利和法国更是将年龄要求在10岁以下;德国、荷兰和日本甚至将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要求提高到12岁以下。而使用儿童安全装置是降低儿童受伤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用儿童安全装置可以将儿童伤亡的比例从11.5减少至3.5,儿童使用专用的安全装置可有效地将受伤害的机率降低70左右。根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预防道路交通伤害世界报告:概要(2004)的数据显示:在发生小轿车碰撞时,儿童固定座椅能使婴儿的死亡率降低71,幼儿的死亡率降低54。近七成人疏于查防驾驶盲区2011年12月17日,务工者杨某开车带着1岁多的女儿办事。车子停下来后,他抱着女儿下车,刚要离开时,发现车子没有停好,便重新上车,想再倒一次车。可此时杨某全然忘了女儿还在车后,松开刹车时,车子猛地震了一下,杨某才恍然大悟。等他下车查看时,发现女儿小小的身体已经倒在了车轮下。惊慌失措的杨某抱起女儿,疯一样赶到医院。然而,孩子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数据显示,仅有30.8%的车主表示会下车仔细检查驾驶盲区是否有儿童,69.2%的车主不会下车扫清盲区(如下图)。车辆后方车窗以下是驾驶员的盲区,儿童有时会在这里停留。如果需要倒车,必须下车观察后方是否有儿童,在确保安全后再启动车辆。有些车主会迷信倒车雷达,但一些较矮或特殊物体倒车雷达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