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汉语知识的安排与教学.doc_第1页
新教材汉语知识的安排与教学.doc_第2页
新教材汉语知识的安排与教学.doc_第3页
新教材汉语知识的安排与教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材汉语知识的安排与教学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 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黄成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汉语知识的教学内容,仅限于语法和修辞。在“课程阶段目标”中,要求79年级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可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法、修辞知识主要是作为帮助阅读的一种辅助手段,被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附录三”中,规定语法修辞知识的要点如下。一、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二、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三、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四、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五、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毫无疑问,这些最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是初中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但是,仅仅凭借这一点知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难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不够的。因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所面对的语言难点,并不在于他们对词类分辨不清,或对短语的结构类型不了解;也不在于他们不会划分句子成分,或分辨不清各种类型的复句。真正的语言难点在于,一对课文中的重要词句在特定语境下表达的意义和所起的作用的理解;二对课文中一些复杂句子(包括长单句和多重复句)的结构的分析,而这又直接关系到对句子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要求79年级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一个语言难点。而要解决这个难点,也离不开知识的指导,诸如词义与语境的关系、词语的褒贬色彩、同义词的辨析、反义词的作用等等,这些语汇知识对于体味和推敲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有帮助的。而要解决第二个难点,仅仅了解一些语法的基本概念术语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让学生学会抓住复杂句子的主干,理清“枝叶”,弄清各种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修饰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掌握分析句子的方法。这就需要给学生一点如何抓句子主干和如何分析句子的知识。除了阅读教学外,写作教学也与语法、修辞知识密切相关。忽视语法修辞知识对写作的指导作用,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写作教学的阶段目标,其中有一条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如何修改作文。别的方面不谈,仅就遣词造句来说,应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文在这方面存在什么毛病,例如句子的结构是不是完整,句子成分的搭配是不是恰当,句子的语序是不是合理,句子的结构是不是混乱,句子的表达有没有前后矛盾、不合事理等。要发现并改正这些语病,靠“附录三”所提供的那点知识恐难奏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点如何辨析和修改病句的知识。初中语文教学还有一个继续识字、扩大识字量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是:“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为了让学生学会使用多种检字方法,能熟练地使用各种工具书独立识字,也有必要为他们提供一点检字法方面的知识。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认为课标语文教材中的汉语知识,不能仅局限于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而应在此基础上,对语法知识做适当扩充,并向汉字、语汇方面适当延伸。汉语知识点的确定,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内容力求精要好懂;二、不求知识的系统全面,突出重点;三、在知识的实用性上多下工夫;四、尽量使知识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初步考虑,汉语知识在六册课本中大体做如下安排:七年级上册汉字、语汇知识:检字法、词义与语境、词的褒贬色彩、同义词的辨析、反义词的作用修辞知识:比喻、拟人七年级下册语法知识:实词(名、动、形、数、量、代)虚词(副、介、连、助、语气、叹)修辞知识:排比、反复八年级上册语法知识: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修辞知识:对偶、设问八年级下册语法知识:主谓句与非主谓句、句子成分、句子的主干、长单句的分析修辞知识:反问、夸张九年级上册语法知识: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复句与关联词语、多重复句的分析修辞知识:汉语常用修辞格(以表格方式加以归纳作附录)九年级下册语法知识:结构要完整、搭配要得当、语序要合理、句式要单一、表达要合事理。汉语知识在各册课本中的安排,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修辞知识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安排在课后的练习中。例如七年级上册课本中朱自清的春比喻手法的运用很突出,就在这课后面安排了一个比喻的修辞练习: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这之间常用比喻词“像”“像一样”等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明喻。课文最后三段把春天描写成“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又如七年级下册中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一文大量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因此在这课后面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本文大量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一组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例如“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在本文中,它常常与排比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试从课文中单用排比和一段综合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文字,仔细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这样的修辞练习,学生既掌握了有关修辞格的知识,又紧密结合课文实例,了解这种修辞格在课文中的表达作用,并能举一反三,加以运用。由于修辞练习分散安排在一至四册的课文后面,知识显得有点零散。为了便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有必要在九年级上册以表格的形式把修辞知识加以梳理,作为附录。汉字、语汇和语法知识主要采用补白短文的形式,分散安排在每册课本单元课文后的空白处,也不排除以练习的形式出现。由于补白篇幅小,每篇只能容纳三四百字,这就决定了补白短文内容必须单一,写得短小精粹,突出重点,要言不烦。例如八年级下册在第一单元安排了补白短文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第三单元安排了句子成分和句子的主干,第四单元安排了长单句的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使知识与本单元的课文实例紧密结合,更便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课文的理解。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语言知识要转变为一种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安排在语文课本中的汉语知识本来内容就很少,只能算是蜻蜓点水,其中的举例也只是示范性的。如果只是把这些短文读一遍,或做一两个练习就完事,这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这些知识为指导,把它们运用于其他课文的分析中,以收举一反三之效。例如七年级上册安排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知识和练习,而后面各册中有许多课文也运用了这两种修辞方法,教师应自觉地运用这些修辞知识去作分析、教学课文,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教材中的汉语知识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供课堂教学使用的,而是作为阅读、写作教学的辅助材料提供给学生自学参考,不要求作为考试的内容。如果学生有兴趣,时间又允许,教师不妨在这方面给学生做一点辅导,但切勿在名称术语上兜圈子,也不要在理论上过多地阐发,而要紧密联系阅读教学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