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受到的《纲要》点滴.doc_第1页
我感受到的《纲要》点滴.doc_第2页
我感受到的《纲要》点滴.doc_第3页
我感受到的《纲要》点滴.doc_第4页
我感受到的《纲要》点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学前教育 国内外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五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一个人长到十七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作为100的话,那么,从出生到四岁就能获得50的智力,从四岁到八岁又获得30的智力,从八岁到十七岁只获得20的智力。三岁儿童脑的重量已达成人脑重的四分之三,七岁儿童脑重已达成人脑重的十分之九,神经纤维髓鞘化已逐步完成,儿童的神经兴奋逐步加强,活动时间增多,睡眠时间相应减少,大脑的控制和调节机能逐步增强,初步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外界复杂事物的机能进一步发展。所有这些生理上的发育特征都是幼儿心理发育的基础,也是能够接受教育训练,学习初步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物质前提。 幼儿阶段如果有适当的生活环境,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人脑的机能与潜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许多有卓越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幼儿时期受到了良好教育的结果。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梅兰芳六岁登台演出;莫扎特幼年时就被誉为“音乐神童”,具有早熟的音乐才能,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六岁通两种文字,十九岁成博士。这些都是有力的例证。还有大量的超常儿童也是由于幼年时期有优越的早期教育的条件。 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期没有受到应有的智力教育,他的大脑缺乏丰富的刺激,就会影响他一生的智力发展,在极端特殊的情况下,甚至造成终生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危害。印度狼孩卡玛娜在很小的时候被狼叼去,直到八岁时才被发现带回人间。因为她的大脑发育最佳时期是在狼群里度过的,虽然把她送到条件很好的印度米德拉波孤儿院,经过九年的教育与训练,但始终不能恢复到人类正常的心理与智力水平,于十七岁时死去。而日本人横井庄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逃进深山二十八年之久,远离人类社会,过的是野居生活。一九七二年被人发现送回日本以后,只经过了短短八十一天,就完全恢复和适应了人类生活。 由此可见,幼年时期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是多么的重要。 幼儿学前教育,不仅可以分担整个人生所接受的知识总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幼儿学前教育可以发掘大脑的巨大潜力。只要在幼年时期挖掘了这种潜力,就可以在以后的岁月里接受无可限量的新兴科学知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提醒朋友们一句:国家支持民办幼儿园,帮扶资金大且快,有意向有业务的请积极响应号召,为自己也为国家做点实事。 九年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处于人生文化的启蒙和知识的准备阶段,是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每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办好中小学教育,关键因素是教师。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掌握着幼年人的命运,也就掌握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建议里说到:“敬爱的小学教师们,你们的工作做得的怎样,这直接影响着中高年级教师的时间预算表。”还说:“所有中高年级教师的时间预算表都取决于你,你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是创造精神的缔造者。”看来小学教师教学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和以后的学习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啊! 学校管理是制约我县义务教育的一个瓶颈。中小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由于个人的理解不同,各有风格,健康向上的管理模式很多,但也不乏误人误国的学校:有的是校长一人说了算山寨式管理,有的是兄弟姊妹大和气的家庭式管理,有的是利益大家平摊,好事大家轮流的“无奖无惩”管理,还有的是遇事副校长开会布置、没事不见校长踪影的社团式管理。建议中小学校校长一要做教育方面的研究者,利用得天独厚的实践优势来分析教育问题,解读教育现象,认清教育规律,生成教育成果;二要做教育方面的学者,要肯钻研教育实践,坐得住办学的冷板凳,放得下功利心;三要做教育家,要敢于探索、敢于创新,要使学校办得有内涵。 受社会污染,中小学教育圈浮夸与作秀之风日盛,一些退休的教师打着所谓“专家”“学者”的名号,出于私利奔走于各间学校,乐此不疲地为数不清的教育“嘉年华”做推手,把公开课上得像表演课。新入行的年轻教师没人关注你学识及修养的历练与积淀,领导在乎是你能不能尽快为学校拿名次争名誉。年轻人耳濡目染,时兴的花拳绣腿功夫很快就能领悟上手,小半桶的水摇晃得一个比一个响,争着比谁会作秀,“教坛新秀”这样的名号也算是名至实归了!不少校长对教育局人事部门最急切的要求是:给我分几个形象好的,将来展示课用得上。让人不由地感叹:时下喧嚣的校园已很难摆放得下一张耐得住寂寞的书桌了!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行为抑制着义务教育的前进步伐。 说点老师们最喜欢听的:一、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为“副高”,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不对等,这在客观上影响了教师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不利于稳固并提升教师队伍,所以纲要明确提出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这样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还能避免一些教师在评上职称后就不思进取,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今年山西省可能在小学共评出六个教授)二、目前,我国约有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全国大部分地区教师工资为每月元左右。经济利益驱使一些城市地区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生活压力也使很多农村教师无法安心从教。所以纲要把原来规定的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去掉“当地”的限制,这表明国家在十二五期间有意拉平全国老师的收入。高中教育 我谈不出高深的理论,只能从“高考试题的改革点”窥视一斑。中国试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外国试题: 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谁晓得这个叫做鼠疫。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弗罗伦斯的文艺复兴。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够强大,盎格鲁 撒克逊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这种题目老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日本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 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就开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这种题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撇开政治因素来看这道题,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很有问题。翻开我们的教科书,题目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二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 年签订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那又怎么样,反正都赔了嘛!银两都给了嘛!最主要的是将来可能会怎样!外国的教育观是要趁孩子年龄小时抓紧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能力,而我们是在灌输知识。美国的学生低分高能,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因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中国学生,在他们看来,中国教育是培养知识的奴仆,而不是在“育人”。 大家都是家长,最关心的自然是孩子的未来。今年高考全国普遍出现“黑马”和“落马”两种现象。即模考一般般的孩子高考却一鸣惊人,而一部分模考高达600分的复习生却名落孙山。为什么呢?是偶然现象还是必然规律?据资深专家预言,以后这种现象会蔓延甚至更严重几年。高考是指挥棒并不可怕,要害的是指向哪里。不断改革当中的高考形式和试题,正在不断努力着将基础教育引向素质教育的轨道。客观试题少了,主观题多了,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性进一步加强,学科缝隙日益缩小。”体现学科内部的整合,甚至学科之间的综合,使知识不再囿于原有的框架,需要更加灵活把握知识,则是今年高考试题给中学教育改革透露出的另一信息。所以说,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老师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今后高中教学需要努力的方向。具体看一下某省的试题变化:数学:在常规问题中力求创新数学试卷在考查基础的同时,注重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考生的求解问题的知识迁移能力、应变能力和数学素养。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等思想在试卷中都得到很好的体现。 政治:分析归纳能力强才能拿高分 政治试卷紧扣高考大纲,但材料背景和设问采用了多种的呈现方式。题目选用的材料广泛地与时事背景相联系。体现政治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试卷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没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能力,也不太容易得高分。 生物:信息处理能力要求高试卷体现了平稳过渡的指导思想,考查的知识点均落在主干知识上,全面考查了理解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高考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能力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考生现有学习水平和学习潜能,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改革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学生认知事物、分析现象、把握规律、创新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高校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部门对高校管理得过多过细,导致高校行政化趋向严重,以“权力”而非“学术”为中心,影响了原有的单纯的教学气氛。纲要指出:“探索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