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doc_第1页
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doc_第2页
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doc_第3页
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doc_第4页
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摘要】:现代形式逻辑的产生,不仅迎来了逻辑的“新生”,而且带来了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现代形式逻辑的奠基者弗雷格指出,真为逻辑指引方向。现代形式逻辑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求真方式。基于现代形式逻辑,塔尔斯基形式化语言中的真定义使我们有了一种形式化的、外延的思考语句真的逻辑分析方法。同时,也正是在现代形式逻辑的语境下,弗雷格提出了基于真研究语句涵义的意义理论,由此,开创了语言哲学,哲学领域发生了“语言学转向”,也因此,真与意义联系起来。20世纪,意义理论成为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研究的显学。随着意义理论的深入研究,真与意义之争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对真与意义之争的有效解决无疑有利于促进意义理论的研究,厘清逻辑和哲学的关系,进而弘扬逻辑。全文共分五部分:导言部分简要阐述了传统形式逻辑境域下对真与意义的探究及现代形式逻辑产生之后真与意义研究的突破,指出基于真研究意义是20世纪意义理论研究的特点,真与意义之争使得意义理论更加纷繁复杂。接着,分析研究了真与意义之争的现状,认为20世纪真与意义之争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之争,即“真与意义的融合论”与“真与意义的分离论”之争。并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研究状况,指出对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根源进行逻辑探究是国内外研究的欠缺,表明鉴于目前国内外对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根本原因分析研究的欠缺,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对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根源进行深入的逻辑探究,这既有利于对意义的澄清,又有利于对逻辑的弘扬。导言还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难点及创新之外、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追根溯源探讨真与意义的渊源。第一节界定真的含义。指出本文侧重于探讨语句的真。第二节提出探究真的两种方式,即基于逻辑分析、逻辑推理探讨语句的真形成“逻辑意义上的真”及基于认识论的、经验的方法探讨语句的真形成“哲学意义上的真”。第三节阐述真的渊源。从传统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认识论及逻辑中的“真”开始,至现代形式逻辑的创始人莱布尼兹、奠基者弗雷格的逻辑及真理论。指出他们都认为逻辑以求真为使命,是以“必然得出”为内在原则,基于形式推理而进行的求真的科学。而且他们都已认识到探求真的两种方式,并试图区分基于逻辑的“真”与基于哲学的“真”,区分“逻辑意义上的真”与“哲学意义上的真”。而且“逻辑意义上的真”随着逻辑的日渐成熟完善,也更加清晰起来,从而促使人们以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哲学问题。第四节探究意义理论的渊源。指出弗雷格的逻辑演算系统及理论有重要的哲学意义,促进了对意义的研究。论述了弗雷格意义理论的提出,指出意义是对语言表达式认识论价值的思考,弗雷格意义理论由涵义与意谓构成。接着详细阐述了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分析研究了弗雷格意义理论的核心,指出意义理论是围绕句子展开的,而且,弗雷格意义理论基于真对涵义进行的思考,真是其意义理论的核心概念。第三章阐述研究现代形式逻辑产生后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在这一章中,我根据真与意义之争的特点,把这场争论大致分为两大阵营:“真与意义融合论”和“真与意义分离论”,并分别以戴维森和达米特作为两大阵营的代表,具体阐述他们各自的主要观点。第一节阐述了真与意义融合论代表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首先阐述了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基础塔尔斯基的真之语义论。然后具体从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提出、困难及构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戴维森基于对塔尔斯基真理论的继承、反用及修改而形成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并通过分析研究显现于戴维森意义理论中的真理论,指出真是戴维森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核心,戴维森自然语言中的意义理论与其自然语言中的真理论是融合的。第二节通过对达米特意义理论的提出及框架构建的论述,以及达米特对戴维森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批驳分析,阐明达米特意义理论是从语言如何工作出发,对自然语言意义进行彻底解释,真概念不能成为意义理论的核心。并详细阐述了达米特基于直觉主义逻辑的证实对其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构造。最后,从现代形式逻辑的视角分析指出达米特意义理论中表现出来的真与意义的分离实质上是对经典逻辑中基于二值原则的真的拒斥。第四章对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进行深入的逻辑探究。第一节分析研究戴维森、达米特意义理论的争论点。论文从构建意义理论的出发点、意义理论彻底解释与否、对二值原则的态度及核心概念的选择这四个争论点进行剖析。第二节基于前面对各个争论点的剖析,继续深入挖掘,指出他们的争论焦点实际在于对语句的真如何理解及是否坚持二值原则。第三节对争论根源进行逻辑探究,指出之所以会出现两大阵营的争论,是因为:对“真”界定不清,从而突出“逻辑意义上的真”;逻辑基础的不同,以不同的逻辑系统为基础则形成不同的意义理论,从而凸显逻辑的重要作用。两大阵营的意义理论都是试图基于逻辑意义上的真对语言的意义做出解释,在这一点上它们殊途同归。第五章着重论述了基于对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所进行的深入逻辑探析后得到的重要启迪。第一节通过探析意义理论的发展史及其中的激烈争论,指出真是解决意义问题的有效途径。第二节通过对20世纪逻辑与哲学融合的大背景下,现代形式逻辑的发展对哲学研究的积极影响及逻辑分析方法、逻辑意义上的真对意义理论解决所起的促进作用的论述,厘清了逻辑和哲学的关系,凸显了逻辑对哲学的重要作用,指出逻辑是哲学问题研究的基础,从而极大地弘扬了逻辑。【关键词】:逻辑真意义真与意义之争【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B81-0【目录】:中文摘要9-12ABSTRACT12-16第一章导言16-281.1真与意义的研究状况16-201.1.1传统形式逻辑境域下对真与意义探究16-181.1.2现代形式逻辑产生后对真与意义研究的突破18-201.2真与意义之争的现状20-211.3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研究状况21-241.3.1国外研究现状22-231.3.2国内研究现状23-241.3.3总结241.4研究目的24-251.5难点及创新之处25-261.6研究思路及方法26-28第二章真与意义的渊源28-1152.1“truth”的含义“真”与“真理”28-322.2探究真的两种方式32-362.3真的渊源36-962.3.1亚里士多德认识论及其传统形式逻辑中的“真”36-622.3.2现代形式逻辑中的“真”62-962.4意义理论的渊源96-1152.4.1弗雷格逻辑演算系统及理论的重要哲学意义96-1002.4.2意义问题的提出100-1032.4.3弗雷格的意义理论103-1102.4.4弗雷格意义理论的核心110-115第三章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115-1653.1真与意义融合论以戴维森成真条件意义理论为代表117-1433.1.1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基础:塔尔斯基的真之语义论117-1313.1.2戴维森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提出131-1343.1.3给出自然语言中意义理论的困难134-1353.1.4戴维森对自然语言中意义理论的构造135-1403.1.5真与意义融合显现于戴维森意义理论中的真理论140-1433.2真与意义分离论以达米特反实在论意义理论为代表143-1653.2.1达米特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提出144-1513.2.2.达米特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框架151-1523.2.3达米特对戴维森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批驳152-1553.2.4达米特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构造155-1613.2.5真与意义分离实质是对经典逻辑二值原则的拒斥161-165第四章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探析165-1814.1戴维森与达米特意义理论的争论焦点165-1724.1.1争论点一:构建意义理论的出发点165-1674.1.2争论点二:彻底解释与否167-1684.1.3争论点三:对二值原则的态度168-1694.1.4争论点四:核心概念的选择169-1724.2争论的实质对语句的真如何理解及是否坚持二值原则172-1764.2.1对争论分歧点的分析172-1754.2.2对争论焦点的分析175-1764.3争论的根源探析176-18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