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梁启超家训十则莫问收获但问耕耘.doc_第1页
荐读梁启超家训十则莫问收获但问耕耘.doc_第2页
荐读梁启超家训十则莫问收获但问耕耘.doc_第3页
荐读梁启超家训十则莫问收获但问耕耘.doc_第4页
荐读梁启超家训十则莫问收获但问耕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荐读】梁启超家训十则:莫问收获,但问耕耘2016-05-18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学习微平台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同时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他有九个子女,个个了得。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礼三人均为中国院士;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军官;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经济研究者;长女梁思顺为诗词研究专家;次女梁思庄为著名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为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是新四军早期革命者。今天为大家选择梁启超家书中的十句话,分享梁启超的教子经。1、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1927年2月6日感言梁启超用曾国藩名言教育孩子,“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意在说明,我们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2、不要填鸭式的教育“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感言梁启超反对填鸭式的教育,他在书信中说得最多的是安慰、劝解的话,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目标。3、与子女做朋友“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感言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模样,怕难于想象,从那些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长辫子、三寸金莲、长袍马褂和那无一例外的呆滞的眼神。而此时的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baby”,梁启超教育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孩子们做朋友。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4、做家长要有趣味,养出的孩子才能有趣味“能做成一部审美的游记也算得中国空前的著述。况且你们是蜜月快游,可以把许多温馨芳洁的爱感,进溢在字里行间,用点心去做,可以是极有价值的作品。”1928年5月24日,致梁思成、林徽因感言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后,去欧洲度蜜月。他们的蜜月之旅浪漫而温馨,他们每去一个地方,都是有目的的考察。欧洲的经典建筑,让他们体会到了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这是一次空间的穿越,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游历。这种结婚旅行,比当下单纯为了新奇和时尚的观光旅游更有意义。这是梁启超在书信里指导他们写游记。5、做人要有几分“孩子气”我说你“别耍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1925年7月10日 致孩子们感言梁启超说有两种孩子气,一种是任性、耍小孩子脾气;另一种就是我们说的童心童趣。6、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交替循环“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1927年8月29 致孩子们感言猛火熬和慢火炖,就是要我们处理好学习知识和消化知识的关系。7、做官不是安身立命之所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1916年10月11日 致梁思顺感言每个家长都有很多自己悟到的人生经验传给自己孩子,梁启超在给女儿梁思顺的信中说,做官容易让自己的人格受损,容易让人养成懒惰和巧滑,不是能够安身立命的领域。梁启超应该很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官吧。8、尽责尽力,就是第一等人物“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1923年11月5日 致梁思顺感言梁启超教育孩子,尽职尽责就是第一等人物,这个标准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是非常高的要求。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干大事、创大业,其实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即便做成大事,也会很快失败。9、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因为他本勉强进大学。你们兄妹各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顺感言当时女儿梁思庄刚到国外学习,一时无法适应,梁启超在信中写道:“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可见梁启超关注的是孩子的基础是否牢固,而所谓的成绩和分数,不过是表面的东西。10、通达、健强的人生观,是保持乐观的要诀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乐观的。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顺感言梁启超认为,给孩子树立通达、强健的人生观,比教育他们学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这种通达、强健的人生观能让孩子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帮助他们战胜困难。来源:儒风大家点击下列标题,查看精彩内容习近平对“两学一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青春寄语习近平: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两学一做”系列辅导之“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律己十问,你能过关吗?中纪委发了这8个人的忏悔录,字字惊心在机关单位工作,千万别轻视这18个细节2016年写材料的16个必备词,赶紧收藏上班前15分钟决定你一天的工作效率12个交谈忌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