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贵在真实【内容摘要】真实地作文,尊重生命的本真,激发倾诉的欲望,在自己心灵的原野上纵情歌唱。同时感悟自然,关注社会,阅读人生。【关键词】真实个性 激情 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近几年作文浮华靡美之风盛行。华丽的辞藻,精美的结构,作文中堆砌项羽、李白、李清照、王昭君等名人材料的作文比比皆是,高考优秀范例,高考制胜兵法等似乎成为老师、学生取胜高考的法宝,作文模式化大行其道,中学作文教学走入八股文式的死胡同。作文的本我呢?在青少年的作文中难觅踪迹,只剩下一堆死气沉沉的枯骨或他人的残渣冷炙,毫无生命力可言,更遑论感染力。2008年四川发生了触目惊心的汶川地震,当年,四川高考作文题出了坚强,也是情理之中的,遭遇如此大灾难的四川人乃至中国人应有切肤之体会,人生灵魂之触动吧,可是一些刊登在报刊上的优秀作文却令笔者深思,几个名人剪贴,一篇美文立就。以此反观我们作文的评判和教学的导向失误。但可喜的是这种风气已引起有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忘记了自己的语言的人是痛苦的,被迫用别人的语气、思路去说话也是痛苦的。正如邯郸学步一样悲哀。”作文即是写“我”,“言为心生”,如果作文忽视了个人的情感的表达,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失败。为什么不写我自得之见,抒我自然之情,用我自由之笔,显我自在之趣?我们完全可以对中学生如是说:你写的作文是否丰富生动,首先不在于语言的丰富生动,而在于内容的丰富生动;你写的文章是否深刻,首先不在于语言是否深刻,在于是不是具有真情实感。因此,笔者以为中学生作文应提倡真实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善于获得真实的感受,表达真实的情感。真实是作文的内容,是思想,是情感,是自我的影像,是个性的体现。强调作文的真实,是尊崇人本思想。就一篇好的文章而言,内容与形式,总是统一的;就写作过程而言,内容与形式也应是统一的。内容又常常对形式起着制约的作用:内容的真实丰盈伴随的是表达的流畅,内容的虚假做作便产生表达的枯竭和无奈。中学生一旦冲破命题作文的桎梏,就会如鱼得水,就会焕发出满腔的激情,就会自觉而又满怀热情地去阅读社会,阅读人生。 一、珍惜真实的生命冲动,激发倾诉欲望倾诉是人的本能需求。一个人从懵懂初开到越来越多的明晓事理,伴随着生理成长的还有情感经历、心路历程,爱与恨、乐与苦、喜与忧、崇拜与蔑视、向往与鄙弃郁结于胸,一吐为快,这本是常理常情,但是,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常常压抑学生这种倾诉的快乐,而另设一些所谓有积极意义的、有正确道德价值观的、与政治形势相一致的作文题,逼着学生编造故事,说假话、大话。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中不时冒出的莫名的忧伤,他们对社会、对老师、对亲人们的一些真实想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无数困惑却无处诉说,即使说了,也常常受到成年人(老师、家长们)的冷漠甚至指责,于是作文便成了他们编谎言,说假话、空话的阵地。学生心里有话要说(不管这话与成人的价值取向是否相悖),这是一种生命的冲动,我们有必要珍惜它、保护它,甚至引导他说出来。一篇作文用“观点不正确”的棍子去打煞,这是没有道理的。不准说不等于这些话就在他们心里消失了,至于不成熟或太片面,那有待于这种思想和感情与他们的生理一同成长。既然写作是一种生命形式,不是政治说教的工具,那么生命形式本身是无所谓对与错的。让作文充满原汁原味,带着露水花香,在自己心灵的原野上纵情歌唱,作文就是一种快乐的精神旅行。二、从自然中汲取作文的源泉当然一味书写自我,只会囿限在自我的天地,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教学者,应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自然,体察人生。大自然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虫蚁,都会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思索与启迪。“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引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东流之水引发时光飞逝、生命短暂的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给人以启示:客观事物是个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景象,得出不同的结论。昆虫学家法布尔说过:单纯的文字技巧,无论怎么高妙,并不一定能产生深刻动人的作品。如果是发自内心的欣赏造物之美,又何必借妙笔来生花,弄巧反成拙呢?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只有朴素而真实的描写才配得上大自然的美,打动任何一颗热爱生命的心。再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再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再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自然中有着赏心悦目的美丽,有着生命的体会与感慨,有着人生的哲理与智慧。只要学生认真思索,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让大自然的万千景象奔涌眼底,让思维的触角多方接触,并用心去和大自然沟通,把自然属性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深刻体验联系起来,就会给我们的写作提供无限契机,并在与自己的心灵碰撞中撞击出真实的思想火花,从而写出立意深远的习作来。“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欧阳修的秋声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峻青的秋色赋、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等都是很好的范例。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自然多加观察,多加留心,要用心灵去与自然对话交流,因春天小草透出新绿而感悟到新的生命诞生,因夏天清荷吐蕊感受生命力的蓬勃,因秋天落花而感悟到美好的一切都是那么容易消逝,因冬日的冷寂明白希望在孕育。抬头是诗,俯身是歌,打开自己的胸怀去拥抱大自然,这样,学生就有可能打开思路,写出意境优美、立意深刻的作文来。三、一心不唯圣贤书,两耳要闻窗外事学生学习紧张,观察了解社会和深入社会实践的时间有限,而且他们的生活空间比较狭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生活空间只是教室一一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因此,有些学生写作的时候取材的范围不广,视野不宽,总是写一些学校琐事、总是套用“别人嚼过的馍”,内容陈旧老套、既缺乏可读性,立意也很难深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我们似乎应该原谅学生。但实际上,身处社会之中,学生又怎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与社会完全隔离呢?再仔细想想,学生难道真的没有时间了解社会?平时看报刊、听新闻,不正是了解社会的好时候?课余时间,同学们三五成群,谈论天下时事,不正是拓展视野、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提高认识的时候?各国大选,法航空难,西部开发、北京奥运、道德模范评选等等。这些热点问题,学生能够不闻不问?“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才是我们时代的要求。所以,不是学生不了解社会,关键的问题是,学生在构思写作的时候,会不会有意识地去关注社会现实,思考社会现象。有没有这种社会意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选材角度与思考力度。所以,平时作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这种关注社会意识的训练。真实作文会不会与教学大纲、应试作文相背离?笔者以为不是,它恰恰真实体现教学大纲、应试作文的核心,符合新时代作文教学的本质。珍惜个性,抒发真情是真实作文的理念。无源之水就是再清澈,也是一潭死水;无根之木就是再枝繁叶茂,也是生存不久的。所以,作文的题目、格式等只是皮上的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包头交通投资集团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下半年潍坊理工学院教师招聘(178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演讲公式课件
- 2025年河北邢台市信都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交强险风险分担机制优化-洞察及研究
- 长脉宽NdYAG临床应用-洞察及研究
- 物联网隐私保护挖掘-洞察及研究
- 娱乐盛事策划全解析
- 月圆诗韵模板
- 建筑工地电梯方案设计
- 清理脱硫塔施工方案
- 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专题21 流水地貌的发育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课件
- 幽门螺杆菌治疗进展
- 集装箱质量检测标准
-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规范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
- 人工智能训练师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四级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DL∕T 831-2015 大容量煤粉燃烧锅炉炉膛选型导则
- 金相检验中级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